解读投资型有限合伙企业税制的困惑和溯源

我们近年来服务过一些大型的投资型有限合伙企业,即使作为一名专业的税务人士,我对这类合伙企业的税收政策无论从政策执行层面还是基层执行层面都有很大的困惑,在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中有时也无所适从。正好,在这个事件发端出来之际,我们系统地来梳理一下投资型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征管的困境、追溯一下究竟原因在哪,以及我们未来要改,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发展方向。


  困惑一:合伙企业股息、利息单独计算是所得性质穿透的优惠吗?


  大家都在探讨,个人转让股权是按20%的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什么合伙企业的财产转让所得不能不能穿透性质到个人按20%,一定要按生产经营所得5%-35%交税呢?国税函[2001]84号文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既然股息、利息性质可以穿透,那股权转让所得不照样应该也是穿透吗。这个可能真的是大家的误解。从我个人了解到的政策背景来看,我国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层面,财政部和总局并未制定所得性质穿透的规则(当然,是否需要这个规则我们下面专门探讨)。国税函[2001]84对股息、利息单列的本意不是允许利息、股息、红利等类型的所得的“穿透”,而是针对1999年开征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税,为不增加个体户、合伙企业投资者税负的作出的一个特殊性规定。


  困惑二:是否所有的利息所得都单独计算并不穿透性质呢?


  这也是一个在合伙税制中很奇怪的问题。根据《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第四条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前款所称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即91号文中说,生产经营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但是,《〈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1〕84号)第二条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我们上面一个困惑,如果认为2001年的文件是为了针对1999年开征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税,为不增加个体户、合伙企业投资者税负的作出的一个特殊性规定,则可以看出将利息收入从生产经营收入中剥离是2001年文件对2000年文件的变更。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我们在现在的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申报表中又看到了这个项目:

image.png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如2001年文件规定的,合伙企业对外投资的利息已经单独从生产经营所得中剥离,单独作为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什么在《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申报表(B表)》中在收入总额下又突然冒出一项“国债利息收入”,且为什么单独把国债利息收入单独列出来呢?我们再看填表说明:

image.png

这里明确写的是把国债利息收入单列是为了给予免税。那就是说,这个国债利息收入,在《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申报表(B表)》中可以填入表格37行:纳税调整减少额。


  如果按照填表说明,似乎对于国债利息我们又准予在合伙所得计算层面就给予免税后再分配了。


  所以,这里我们目前的合伙所得税制度层面就存在一些概念混乱的地方,需要系统地梳理和修正。


  困惑三:合伙型基金所得的计算是否需要确立所得性质穿透规则?


  从我目前了解到的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来看,我们目前的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所谓的“先分后税”原则,不是分收入、成本、费用,而是先在合伙企业层面按财税【2000】91号文规则计算出来的应税所得,目前文件体系不支持所得性质穿透的规则。


  2000年下的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都是个人,2006年后引入有限合伙,部分企业要么作为GP,很多作为LP了。此时,合伙企业“先分后税”遇到的问题就是,合伙企业层面所得计算的规则(主要是扣除项目纳税调整、调减)和企业所得税不一样,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后,财政部和总局也决定调整合伙企业所得的计算规则,尽量和企业所得税保持一致,这样合伙企业分出的所得给LP企业后,就可以直接并入LP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交税了,这个文件主要是财税【2008】65号。


  对于所得的性质是否要穿透,这个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说穿透就一定有利。比如,我们目前对于合伙企业股息、利息和其他生产经营所得分来计算,你可以把他理解为一种事实上的穿透,但我们在为部分私募基金报税时就发现了问题。股息、利息肯定是正数,但生产经营所得(含财产转让所得)可能正,可能负:


  1.如果生产经营所得(含财产转让所得)是正,那没有问题


  2.如果生产经营所得(含财产转让所得)是负比如-300万,由于你股息、利息150万不能和生产经营所得弥补。对于个人而言,明明亏损,却要按150万缴纳个人所得税。当然有人提出,本来直接是个人,那股息、利息也不能弥补财产转让亏损。但如果LP是企业呢,我们给部分企业投资人纳税申报服务时,大家就感觉很麻烦。明明不赚钱,还要按150万交税,而且那个亏损如果后期弥补不了,实质多交税。


  所以,从我们目前已经发现的这种情况来看,在合伙税制层面建立所得性质穿透的规则不是动动嘴写一句话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为了防止避税,合伙企业亏损不能由合伙人弥补。所以,所得性质穿透规则要综合考虑合伙税制其他反避税规则一并考量,比较复杂。


  困惑四:LP企业从合伙基金取得的股息为什么不能免税?


  这个是当下很多LP企业反映比较大的问题。如果A公司直接投资B公司(都是居民企业),那B公司向A公司分配的股息是免税的。如果A公司是通过合伙型基金投资到B公司,B公司先分配股息给合伙基金,合伙基金再分配给A公司,此时A公司能免税吗?大部分税务机关不认可,据说总局层面也不认可。


  从政策规定看,《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所得是免税的。但是,如果从严谨的逻辑来看,直接投资股息免税,并不能得出结论就是间接投资股息就要交税,只能说是不明确是否要交税。如果按总理法无禁止即可行以及征税法定,无明文规定不征税,那对于间接投资股息暂不交税,也不违法啊。当然很多人要发笑,哪有这样推理的,但从法理上是这样的,所以为什么《税收基本法》迟迟出不来,估计出来了,这种原则也很难贯彻吧。


  回到这个问题层面,所得性质穿透的问题的确比较复杂,需要思考清楚。但是,对于一些特殊项目通过单独优惠的形式给予一些实质穿透的效果并不难。我记得国家税务总局在2011年曾经组织调研准备制定一个合伙企业的纳税细则,以响应有限合伙这类特殊形式的情况,当时讨论稿中我记得对于国债、股息这类特殊项目就考虑过以单项优惠形式给予照顾。但是,后来那个文件可能在征求其他部委意见后大家还有很多不同意见,就一直没下文了。那只能是财税【2000】91号文继续一统天下。


  但是,对于通过合伙基金间接持股的股息能否免税问题,各方面反应都很强烈,因为不免税会导致很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很多政府母基金也面临这种问题。这个事情应该是已经反映到国家税务总局层面,后期是否给予照顾,或者在这次合伙型基金舆论反映比较大的情况下,把这些具体优惠也贯彻了,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从个人建议来看,完全建立所得性质穿透的规则比较复杂,不是一时半会马上就办的事情,但是,对于股息、国债利息这些特殊项目,以单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给予性质穿透的规则,以解决各方反应比较大的不合理征税问题应该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困惑五:投资型有限合伙企业亏损无法弥补多缴税怎么办?


  这个问题创投基金反应最强烈。虽然税法规定,合伙企业的亏损可以用以后5年的所得弥补。但是,对于创投基金而言,行业实践确实,好的赚钱的项目前期肯定都先退出了,实现收益缴纳了所得税。最后基金结束前的项目都是效益不好,难退出的亏损项目。基金都清盘了,亏损肯定无法弥补。所以,先盈后亏的行业特点就导致了,税法给予的亏损以后5年弥补的规则无法用,创投行业肯定多交税,这个也没法调剂。


  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我也和一些大私募基金公司以及向中国基金业协会给出一些建议。个人认为,目前商讨希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为出台一个借鉴美国那种亏损既可以向后5年结转,也可以向前5年(2年或更短)结转以实现亏损退税估计比较麻烦。因为即使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也只是给与了10年的向后结转规则。


  但是,这个问题也非无法解决,也不要一定搞向前结转去退税。因为在企业所得税层面,根据财税[2009]57号规定,我们既有实际资产损失的概念,还有法定资产损失的概念。按照法定资产损失的规则,如果被投资企业没有破产清算、吊销营业执照或转让,但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的;或者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权,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也可以按照法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现行所得税法体系下,给予合伙型创投基金法定资产损失的更加优惠的确认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法定资产损失的确认规则可以参考借鉴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基金估值规则,如果被投资项目估值调整为0(看是否再增加一些条件),合伙型基金即使不转让项目,也可以确认亏损在计算所得时扣除。这个规则在现行税法下还是可行的。


  困惑六:合伙型基金的合伙人只有在实际分配时才交税吗?


  是否全行业都如并购基金公会说的那样完全按税法交税,这个可能并非如此。按照税法的规则,合伙企业“先分后税”,这里的“先分”只是计算所得的方式,不是指实际分配合伙收益时才交税。合伙企业只要转让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实现了所得,不管是否分配给合伙人,合伙人都需要交税。


  但目前行业实践我们看到的情况是,部分基金严格按税法做了,但很少。很多基金投资人都是在合伙基金实际分配收益时才交税。甚至有些合伙型基金,由于合伙协议约定前期退出项目收益在分配时先归还投资人本金,本金归还完再分配收益,从而即使合伙企业向合伙人分配,自行认为是分配本金也不交税。


  请注意,合伙税制的规则就要鼓励投资,也要防止投资人运用合伙性质避税。因此,我们预计后期税务机关会加强这一块监管,合伙企业只要实现了收益,不管是否分配,合伙人都需要交税。今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修改已经反映出国家税务总局这个监管意图,就是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纳税调整明细表》中专门增加了一行要求企业填报从合伙企业分配的收益,从而为后期大数据风险比对提供接口。


  困惑七:LP份额的转让是否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不同于普通合伙的人合,在人合加资合的合伙型基金中,LP份额的转让也越来越多。对于个人LP份额的转让是否要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大家有不同的观点。从国际做法和目前税法的规定来看,我们认为,对于LP份额的转让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在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层面,也非完全无依据。根据《国税总局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41号公告)规定: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转让LP份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交税并非无依据。


  我曾经和财政部分管个人所得税的朋友交流过,其实从法理层面纠结个人LP份额的转让是否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并无太大必要,一是国际实践应该都是支持LP份额转让交税,基金份额转让本来就是要交税,二是不征税会导致避税问题。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的合伙税制是不是美国那种穿透税制,你既然建立的这种类似规则,那我们合伙份额计税基础的确定规则就必须要建立,否则就会导致重复征税和重复扣除少交税。不同于股权的计税基础,合伙企业LP的计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这个问题这里暂不谈,我们在第二篇谈政策展望时再展开说一下。


  困惑八:合伙企业只把收益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为什么税法不认可?


  《合伙企业法》对于合伙企业收益分配只是规定议事规则,即按合伙协议约定,如果合伙协议约定只分配部分合伙人也是合法的。但是,根据财税[2008]159号的规定: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对于这句话如何理解,大家在征管实践中也有很大争议。


  我们认为《合伙企业法》和税法的立法动机和政策取向是不一样的,《合伙企业法》不限定利润分配规则,不代表税法都一概认可。财税[2008]159号文件的那条规定实质应该是处于反避税的动机,但是如何正确理解就在实践中导致了很多争议。


  比如,我有一个创业投资合伙基金,一期投4个项目,有5个LP。还没退出发二期,投3个项目,有新的4个LP加入。此时,一期一个项目退出实现收益,按照合伙企业约定,只分配给前5个LP,后4个LP不参与分配,这个是完全合理的。如果税务机关僵化的把财税[2008]159“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理解为每一年的利润都必须全部分配给全部合伙人就不符合行业实践,导致不必要的纳税争议。而且从整个项目来看,我并没有把利润只分配给部分合伙人。


  因此,财税[2008]159号的这条规定应该结合整个项目投资周期看,而不是每一年看。同时,简单规定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实际上既粗暴,也很难起到反避税的效果,我就给1个合伙人分1块钱可以吗?所以,这一块要建立一套新的反避税规则,这个就更复杂了。我们这里也不详述,第二篇政策展望篇我们会大概介绍一下美国这方面的经验,不过的确规则比所得税反避税要复杂十倍以上吧,我们是否引入真的要结合实际征管能力慢慢看了。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19
作者:herozgq
来源:财税星空

解读核定征收:应税收入应含免税额

  

实行核定征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一般是按照《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本年累计金额计算应税收入额,没有考虑“营业外收入”项目本年累计金额。本文从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来说明增值税免税额也是应税收入额。


  某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不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应税所得率为10%。2018年4月取得含税销售收入3.09万元,5月销售收入为零,6月取得含税收入6.18万元。会计处理处理如下:


  1.4月  


  借:应收账款     30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900


  2.6月  


  借:应收账款     61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800


  3.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规定,在达到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季末)将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700


   贷:营业外收入 2700 


  4.季末计算企业所得税有两种计算方法: 


  (1)收入总额不包括免征增值税税额  


  借:所得税费用 2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250(90000×10%×25%) 


  (2)收入总额包括免征增值税税额  


  借:所得税费用 2317.5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317.5(90000+2700)×10%×25%) 


  上述哪种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正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第二条规定,应税收入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其中,收入总额为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6号)规定,收入总额填报纳税人各项收入的本年累计金额。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这里的免税收入不包括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税额。 


  可见,第二季度计算企业所得税额为2317.5元的方法是正确的。 


  因此,核定征收应税收入额应包含暂免征收增值税税额。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5
作者:谷建华 王国红
来源:中国税务报

解读当“加计”遇见“加速”这四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8〕99号),进一步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除了需要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以下简称“财税〔2015〕119号”)、《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以下简称“财税〔2018〕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以下简称97号公告)等文件规定的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执行外,其中的一些具体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依法甄别。


  当“加计”遇见“加速”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


  允许企业对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是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创业创新的一项重要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的研发活动,也会使用到大量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和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既符合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优惠的条件,同时又符合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是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那么,当加计扣除遇到加速折旧,企业该如何适用相关政策呢?


  问题1:企业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有哪些?


  自2014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印发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和《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等文件,明确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也配套下发了《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8号)和《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6号)。


  这些政策文件明确规定:


  一是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二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中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小型微利企业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范围,扩大到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重点行业105个中小类别行业。


  三是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问题2:加速折旧仪器设备能够加计扣除的有哪些?


  《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规定,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的折旧费用,是“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也就是说,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的折旧费用,既可以是来源于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专用的仪器、设备,也可以来源于同时用于研发活动和非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满足加速折旧条件的研发仪器、设备,不仅可以依法享受一次性列支或是加速折旧政策优惠,还可以同时享受研发设备的加计扣除。


  具体包括:


  一是所有企业的专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自2014年1月1日起都可以依法加速折旧。


  二是“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大行业,以及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重点行业105个中小类别行业中的小型微利企业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不受“专门用于研发”的条件限制,其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分别自2014年1月1日和2015年1月1日起,可以依法加速折旧。


  三是所有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对于上述三类可以加速折旧的研发设备以外,如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六大行业、四个领域小型微利企业范围以外,企业新购进的用研发活动的“生产与研发共用的设备”,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就不能加速折旧。但是在企业所得税申报中,就是归属于研发活动的折旧费用部分,仍然可以“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规定比例,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加计扣除。


  问题3:加速折旧的仪器设备如何计算加计扣除金额?


  依法加速折旧的研发仪器、设备的加计扣除的计算,2017年前后,有着明显的变化。


  2017年以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规定,“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符合税法规定且选择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时,就已经进行会计处理计算的折旧、费用的部分加计扣除,但不得超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金额”。加速折旧的仪器、设备的加计扣除额需要按照会计处理计算的折旧、费用加计扣除,而不是按照税务规定的可扣除折旧费用加计扣除。在实际上,就造成了企业同一研发仪器、设备,在计算折旧费用和加计折旧费用时,采取了双重的标准。


  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解决了2015年97号公告中加速折旧和加计扣除的双重标准的问题。规定: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符合税法规定且选择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时,就税前扣除的折旧部分计算加计扣除。


  也就是说,自2017年度及以后年度汇算清缴中,企业可依法加速折旧的研发仪器、设备,都可以按照加速折旧费用的金额计算加计扣除的费用金额。


  问题4:“加速折旧+加计扣除”纳税申报要注意什么?


  一是加速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可对照加速折旧的政策规定,依法选择并采取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缩短折旧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的计算方法,对新购进的仪器和设备加速折旧的费用扣除。如果新购进的仪器、设备同时满足多种加速折旧政策条件的,可由企业选择其中最优惠的政策执行。但是,加速折旧方法一经选定,就不能改变。


  二是加速折旧实行“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办理方式。依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2018修订)》(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规定,自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起,纳税人可对照政策规定,根据经营情况以及相关税收规定自行判断、选择适用加速折旧政策,自行计算减免税额,并通过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享受税收优惠。同时,将企业属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说明材料、购进固定资产的发票、记账凭证等有关凭证、凭据(购入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提供已使用年限的相关说明)、核算有关资产税法与会计差异的台账等资料留存备查。


  三是依法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汇算清缴申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企业在做好加速折旧的优惠事项申报备查外,还需要同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要求,将加速折旧的研发费用与其他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一起归集并申报。


  四是要注意重要税会差异的跟踪和调整。企业选择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时,其资产的税务处理可与会计处理不一致,企业需要特别关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及时做好纳税调整,避免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预缴、年报)时出现重复扣除的情况。对于企业采取加速折旧的仪器、设备,在折旧期限内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也需要就其当期未纳税调整折旧和未折旧净值进行纳税调整。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30
作者:凡人小站
来源:凡人小站

解读新个税法下,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那些事

新《个人所得税法》公布已有一段时间了,网上各种各样的解读也有不少。对于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问题,关注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这个问题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和每个财务人员也息息相关,本文就对这一问题做一个归纳整理。


一、汇算清缴的范围


新个税法实施后,关于汇算清缴的范围是明晰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第三款:“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规定,汇算清缴的范围主要是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也就是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之一的,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的规定,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的,也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由于原个税法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也要求汇算清缴,所以,这一块内容变化不大。


二、汇算清缴的时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需要关注的是,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汇算清缴时间是不一致的。


三、汇算清缴由谁办理


由于经营所得的纳税人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者,这部分纳税人如果属于核定征收,税务机关一般不要求汇算清缴,如果属于查账征收,一般都聘请有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进行汇算清缴,这和原个税法下基本是一致的,变化不大。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从这一条款可以看出,取得综合所得的纳税人,可以由本人进行汇算清缴(或委托代理人以本人名义办理),也可以由扣缴义务人进行汇算清缴。


这一点是新个税法变化比较大的地方,2019年1月1日后,凡认定为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由于汇算清缴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一般来说,如果由扣缴义务人,也就是单位的财务人员办理,会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而且单位的财务人员也没有义务为每个员工承担相应的纳税风险,因此,将这一块工作委托给专业的中介机构更为现实一些。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30
作者:正和税友
来源:正和税友

解读个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的纳税争议

张三是A公司财务经理,月收入4500元,个人缴纳社保500元,A公司在外地设立了一家子公司——B公司,B公司的财务经理也由张三担任,每月张三在外地工作三天,处理相关业务,B公司每月为张三发放工资4000元,无社保。试问,张三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相关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在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税法第二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得的,同项所得合并计算纳税”。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第二条:“凡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82号):“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是个很典型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的个税缴纳问题。一直以来,我认为是没有争议的,也就是合并纳税,月个税纳税额=(4500+4000-500-3500)*10%-105=345元。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某地稽查局的一个案例,发现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争议的原因就是国税函[2005]382号文规定,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该稽查局认定,张三在A公司取得的4500元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收入,按照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在B公司取得的4000元收入属于兼职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月个税纳税额=(4500-500-3500)*3%+(4000-800)*20%=655元。


当看到这个案例时,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


三、分析结论


从这个案例来说,对于张三的兼职收入,是按照工资薪金纳税还是按照劳务报酬纳税,在税法上都各有依据。其实,对纳税人的工资薪金特别高的,按照劳务报酬纳税反而能达到避税的效果。


对于纳税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的,从税务稽查的心理来说,一般是哪种算法缴税多,就会按照哪种方法来计算;但对纳税人来说,正好相反。所以,在实践中,税企双方很可能因此产生争议。


2019年1月1日,修正后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就要正式实施,在新法中,将原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合并到“综合所得”,按照统一的税率计算纳税,这个争议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了。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30
作者:正和税友
来源:正和税友

解读新个税法下,外籍个人有望享受“国民待遇”

众所周知,在《个人所得税法》修正前,中国居民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费用为三千五百元,而外籍个人在此基础上还有一千三百元附加减除费用,也就是每月减除四千八百元。新个税法公布后,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这就传递了一个信息,继企业所得税实现内外资统一,取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后,外籍个人的“超国民待遇”也有望被取消。


  那么,还有哪些外籍个人优惠政策存在调整或取消的可能?


  一、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费等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20号)第二条:“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二)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三)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八)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在新个税法中,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租金等专项扣除费用,这其中已包括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差费补贴根据国税发[1994]89号属于不征税收入;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根据国发[2013]6号文的精神也应该被取消;所以,上述优惠政策被取消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探亲费是否取消有待国务院文件加以明确。


  二、外籍个人五年内不同征免税标准


  根据国税发[1994]148号、财税字[1995]98号、国税函发[1995]125号的规定,原外籍雇员无住所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判定标准大致为:

image.png

新个税法下,将居民纳税人判定时间标准由一年缩短为累计满183天后,预计未满五年无住所外籍个人所得征免税政策面临着重大调整。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30
作者:正和税友
来源:正和税友

解读外籍员工2018年10-12月“过渡期”还能享受个人所得税“附加减除费用”?


2018年9月27日上午深圳市思迈特财税咨询有限公司在深圳科学馆成功举办了新《个人所得税法》专题交流会,来自100多家企业的财税人员参加了本次专题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有外资企业财税人员咨询:外籍员工2018年10-12月“过渡期”还能享受个人所得税“附加减除费用”?TPPERSON现解答如下:


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另根据2011年7月19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3次修订)第二十七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而第二十八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是指: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第二十九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1300元。


所以,外籍员工等的个人所得税的费用减除标准合计为4800元(3500元+1300元)。


但是根据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七次修改的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新《个税法》已经废止了“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理解在实施条例中将不会有相应的规定了。


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即“过渡期”),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该决定第十六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依照本决定第十七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计算缴纳税款。


同时《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98号)第一条也规定: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该通知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


因此,根据以上规定,2018年第四季度(过渡期)外籍人员等不能再享受个人所得税“附加减除费用”了。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30
作者:TPPERSON
来源:TPPERSON

解读员工取得虚拟股权分红的税会处理

某公司为吸引人才,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业务骨干授予公司虚拟股权。该虚拟股权不做工商登记,仅作为企业内部资料,员工无偿取得虚拟股权,虚拟股权不得转让,离职后持有的虚拟股权自动失效。公司业绩、利润等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公司根据员工所持虚拟股权数,向员工分配利润。员工取得虚拟股权分红应如何进行处理?


虚拟股权分红按何项目缴个人所得税


《公司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三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二)公司成立日期;(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第三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根据上述规定,如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有出资证明书并在公司股东名册中记载,同时在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如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应持有公司的股票。员工取得公司虚拟股权,但其并不对公司进行出资或认购公司股份,没有出资证明或公司股票,员工不属于公司的股东,不属于持有公司股权。


因新个人所得税法相关配套规定尚未出台,预计对工资、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界定与原个人所得税规定大致相同。


原《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因此,员工未持有公司股权,取得的虚拟股权分红不属于取得股息、红利所得,不按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员工取得虚拟股权分红是因其在公司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自2019年1月1日起,员工(假定均为居民个人)按“综合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虚拟股权分红能否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因此,员工取得公司支付的虚拟股权分红,是根据公司的虚拟股权制度取得虚拟股权,在公司业绩等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取得的收入。该收入与员工在公司任职相关,属于公司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在税前扣除。


虚拟股权分红是否属于计提社保的工资总额


《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第三条关于计算缴费基数的具体项目规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下列项目作为工资总额统计,在计算缴费基数时作为依据:3.奖金,包括:(1)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员工取得的虚拟股权分红属于劳动分红,为工资总额中的奖金,应作为社保的缴费基数。


虚拟股份分红的会计处理


在公司业绩等指标达到公司规定标准,公司就要按利润的一定比例虚拟股权员工支付利润。该虚拟股份分红属于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一)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


(二)因利润分享计划所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属于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视为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1.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企业已确定应支付的薪酬金额。2.该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的正式条款中包括确定薪酬金额的方式。3.过去的惯例为企业确定推定义务金额提供了明显证据。


员工取得虚拟股份时,以及员工离职收回虚拟股份时,公司不做会计分录。


满足条件确认分红时: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分红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29
作者:邱晓玲
来源:每日税讯

解读“法治”与“人治”的界限——对一个个税小问题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新修订的《个税法》的过渡期内,企业10月份工资因遭遇国庆长假而提前到9月底发放,是否可以享受5000元基本费用扣除标准?


二、新修订的《个税法》的规定


新个税修正案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本修正案施行前,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本修正案第十六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适用本修正案第十七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计算缴纳税款。


【理解】


根据上述规定,纳税人9月份取得10月份的工资,则其工资所属期为9月份,其个税基本扣减费用应该为3500元。同时,纳税人9月份实际发放了两个月的工资:9月初发放了9月份的工资、9月底发放了10月份的工资。按照《个税法》的规定,这两份工资应该合并一起计算个税,只允许扣减一个基本扣减费用3500元。如此一来,提前发放工资,虽然看起来是好事,实际却增加了员工税收负担。


三、2018年9月25日,税务总局视频会的说法


企业10月份工资提前到9月底发放,也可以享受5000元扣除标准。但是有两个前提:


一、提前发放工资的事实:确属于10月份工资提前发放的情况,也就是说,9月份应该是已经发放过一次工资了,9月底是本月第二次发放,不能随便将9月份发放的工资使用5000元扣除标准;


二、提前发放工资的正确申报办法:10月份申报期是申报9月第一次发放的工资,9月底提前发放的工资应该在11月份征期再进行申报,到时候系统自动会按照5000元标准和新税率进行计算。


【点赞】“税总视频会的说法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不符合《个税法》的规定,有违法嫌疑,但确实是为纳税人考虑,为纳税人减负,接地气,务实,必须赞一个!”


四、国家税务总局12366咨询员答复


2018年9月27日15:28分,《扒开税雾》自媒体公众号运营者致电(010)12366纳税服务热线, 通过选择“中文”、“全国业务”和“人工服务”三道程序,接受1828号咨询员提供的咨询服务。


《扒开税雾》问:


你好!咨询一个问题:网上流传一则消息,单位在9月底提前发放10月份工资,扣缴个人所得税可按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扣除费用,请问该消息是真的吗?


国家税务总局12366咨询员答:


是真的。


《扒开税雾》问:


是什么原因?


国家税务总局12366咨询员答: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如果原来约定发工资的日期刚好在国庆节期间,按规定需提前到9月底发放。


【两难】


点赞税总的做(说)法,就涉嫌违反《个税法》;严格按《个税法》的规定执行,就会被说成不接地气!


我们是应该接地气呢还是应该遵法? 


【解决办法】


一是“接地气”的做法——请权力机关根据权限正式下文,尽量不要采取视频会、答疑等非正式解释方式。


舆情,很多时候都是乱说话引出来的


二是“遵法”的做法——执行机关闭紧嘴巴,由纳税人自行考虑利弊,自行选择。


【小刀瞎说】


以自以为接地气的解释破坏法治,还不如三缄其口。


“法治”,在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打着光鲜亮丽的旗号,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人治”的。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28
作者:无极小刀
来源:无极小刀

解读10月份发放工资时允许扣除的3项费用,不得扣除的2项费用

 马上进入10月份了,从下个月开始一直到2018年12月31日工资薪金个税的扣除将会发生大的变化。


  在此提醒各位会计人员,10月份发放工资时允许扣除的3项费用、不得扣除的2项费用分别是哪些?


  允许扣除一


  项目名称:基本减除费用


  扣除金额:5000元/月


  注意:


  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允许扣除二


  项目名称:专项扣除费用


  具体包括:就是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不包括单位缴纳的部分。


  允许扣除三


  项目名称:其他扣除费用


  具体包括:


  1.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


  2.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3.救济金;


  4.抚恤金;


  5.工伤补贴;


  6.差旅费津贴;


  7.误餐费;


  8.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


  9.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


  10.单位统一组织为员工购买或者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在不超过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扣除;


  11.个人公益性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


  12.不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年金;


  13.其他。


  不允许扣除的费用一


  项目名称:专项附加扣除费用


  具体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


  注意:


  新个税允许专项附加扣除支出以及个税的汇算清缴具体是从2019年1月1日实施。


  不允许扣除的费用二


  项目名称:附加减除费用


  注意:


  2018年10月1日以后外籍人员不再享受1300元/月的附加减除费用。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28
作者:郝守勇
来源:郝守勇

解读罚款不能抵罚金的奇异难题及破解

真实案例


  税务机关已经作出罚款处罚,但纳税人未实际缴纳,后他因逃税罪被法院就同一事实判处罚金。但是法院判罚金时没有用行政罚款抵,而且罚金数额少于原先的行政罚款数额。那么现在税务机关现在还能追缴原罚款不?


  难题产生原因在于该案与通常的行政处罚不同,已生效的罚款处罚未实际缴纳,法院判罚金时也没有予以折抵,判决后再追缴就是两者叠加了。公职律师讨论出现两观点:


  第一种:能,法院判决不影响原税务处理决定及处罚决定的效力,罚款还没有缴纳。


  第二种:不能,税务机关先作出罚款处罚,在后的法院判决有终局性,让纳税人交完罚金再交罚款,不合情理。


  法理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第四百三十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应当折抵,扣除行政处罚已执行的部分。


  但由于本案税务机关作出罚款处罚虽在法院判决之前制作并送达,但未实际缴纳,不存在“已执行的部分”,因此法院判决时没有将罚款折抵相应罚金。简而言之,法院判决时,未考虑此前的罚款因素。


  税务机关的两难之处在于:一方面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是所有机关、组织、个人应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法院刑事判决并不影响原有税务处理决定及处罚决定的效力。另一方面罚款和罚金有相互代替和自然吸收的一面,如果将原有的税务处罚决定继续执行,会让纳税人交完罚金再交罚款,总数比法定的罚款数额高多,不合情理。


  怎么办?


  笔者一直主张税务处理与税务处罚分开,可能移送公安的案件,税务机关可以先作要求补缴税款的处理,不宜提前处罚,主要考虑是:


  “对税务机关在行政处罚处理过程中发现涉嫌构成犯罪的,一般也应暂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先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由司法机关查处为宜。对行政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在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所剥夺的权益的性质或者所指的对象物相同的情况时,允许刑事处罚吸收行政处罚,避免二者的重叠适用,同样能实现处罚的目的。而且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证据证明标准、处罚法律依据和主观要件等方面的都有差别,一旦出现处罚决定书与刑事判决书对同一事实认定的不同,将会严重损害国家机关的声誉。税务机关坚持“刑罚优先”的原则,不先对行为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有利于提高法律的效率,维护法制的统一。”


  本案就是个例子,由于税务机关先作出税务行政处罚,没想到后来法院判决罚金数额少于原先的行政罚款数额,司法判决与行政罚款不一致,司法判决又有比行政处罚更高的权威性,很容易引发他人对原先税务行政处罚合理性的质疑。所以,税务机关在法院判决前先处罚,容易被动。


  考虑到本案法院判决及罚金已经执行的事实,如何解决该难题,有人提出,用罚金抵罚款,不足部分税务机关继续执行。笔者认为也不是很合理:首先,罚款折抵相应罚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作依据;用罚金抵罚款,依据何在?其次,法院判决的罚金比罚款少,本身说明我们的原罚款额值得思量。


  笔者不得已的解决思路是:留存法院判决及罚金已经执行的证据,对未执行的行政处罚罚款以不执行为宜。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28
作者:林平
来源:税法思索

解读虚开专票量刑标准与适用最全汇总

随着全面营改增后,虚开专票罪越来越为人所周知,而最高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法〔2018〕226号)后,虚开究竟该如何适用几大涉税量刑的司法解释,成了一个必须厘清的问题。


  涉及虚开量刑的解释与文件,主要包括:

image.png

在法〔2018〕226号第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不再参照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0号)第一条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也就是说,对于法发〔1996〕30号第一条中量刑的数额标准以及量刑的“其他严重情节”的标准,都不再适用。


  虽然法〔2018〕226号第二条专门明确了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刑事案件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但却也仅仅是明确了数额标准,而对“其他严重情节”等的标准,却并没有规定。


  这样一来,一方面,不再适用法发〔1996〕30号量刑标准,另一方面,对于其中的“其他严重情节”标准又没有在法〔2018〕226号进行明确,这时候,如果涉及“其他严重情节”,该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对此,我们可以再看下法研〔2014〕179号规定:“在新的司法解释制定前,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定罪量刑标准,可以参照《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执行。”


  也就是说,对于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定罪量刑标准中,新的司法解释法〔2018〕226号没有明确的,那么可以按照法研〔2014〕179号,参照《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执行。


  总结:即法发〔1996〕30号第一条的定罪量刑标准(包括数额标准与其他情节标准)不再适用,对于数额标准,按照法〔2018〕226号第二条进行适用,对于其他情节标准,按法研〔2014〕179号参照《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用。


  即虚开量刑标准与依据如下图:

image.png

注:只要虚开税额标准与其他情节标准满足一项,则需要按规定刑期量刑,如虚开税额190万元,正常应在3-10年间,但如果造成国家税款损失150万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无法追回,则按10年以上进行量刑。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09-28
作者:hechenhd
来源:税律郑大世

解读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到底该如何纳税?

近期,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个人投资者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引起创投基金业界的关注。网上传言有的税务机关要求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按照5-35%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追缴原适用20%比例税率而少缴的差额。无疑,税制的不稳定给纳税人带来了无穷困扰,因此有必要明确税率,提高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遵从度。


2018年9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促进创业创新,会议决定,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由有关部门结合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一锤定音,创投基金应该可以松口气,税务机关应该不会按照5-35%超额累进税率向创投基金追缴税额。但依照税法相关规定,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到底该如何纳税?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改之际,非常有必要明确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如何适用税法缴纳税款。因此,笔者简要分析如下:


一、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个人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


(一)国家对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1、2000年6月20日,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6号”文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发〔2000〕16号文用的是比照,说明合伙企业并不等同于个体工商户。


2.1、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增加了有限合伙企业类型,即本文涉税争议的主体。


2.2、从经济实质看,有限合伙企业完全不同于修订之前的合伙企业,因为前者主要从事投资资本活动,而后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被比照的个体工商户也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从事投资资本活动的有限合伙企业不能再比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缴纳个人所得税,且2000年国务院“国发〔2000〕16号”文及相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不应该自动适用之后,即2007年才新增加的有限合伙企业。


3、因为国发〔2000〕16号文相关规定,显然,有限合伙企业所得也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十一款规定的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另外,2018年8月新修正的个人所得税法也删除了对“其他所得”征税的规定。


4、2018年8月新修正的个人所得税法也没有对有限合伙企业如何征税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国务院有必要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之际,明确有限合伙企业适用的税率税目。


(二)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如适用5-35%超额累进税率,有违税负公平


1、投资资本与生产经营的显著区别是,投资资本交易的标的物是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本文限定投资品是以股权或股票投资公司)。投资收入是来自一个完税后的实体,不可以再按照一个生产经营实体对投资资本比照计税或者适用较高的税率,否则就是重复征税或者高税负征税。显然,直接比照个体工商户5-35%税率对投资资本征税是不公平的。


2、上市公司流通股转让所得(包括新三版),个人投资者是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根据持有期限也有个人所得税优惠;上市公司限售股转让所得,也是适用财产转让所得20%比例税率。如果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股票)转让所得、股息红利征收5-35%税率,完全不符合税负公平原则。即使实施差别化征税,这个差别化也是巨大的(0和35%的差别),同样有违税负公平。


(三)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到底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1.1、有限合伙企业不同于公司制,并非法人实体,实质上是若干个人的集合。因此,对合伙人投资资本应适用对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法征税。


1.2、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全额收益,建议适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投资者个人取得的转让股权(股份)净额收益,建议适用财产转让所得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3、有限合伙企业经营年限一般较短不具备持续经营,有可能前期投资盈利而后期投资亏损无法得到弥补,出现个人投资者总体亏损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不合理现象。建议先期收回投资一律作为收回本金处理,超过本金后的收益方开始缴纳个人所得税。


2、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收取管理费的行为,是一项生产经营过程,建议按照国发〔2000〕16号文,普通合伙人(个人)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净额(2018年8月新个税法的经营所得净额),适用5-35%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有限合伙企业法人投资者的企业所得税


1、有限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分给法人投资者作为权益性投资收益,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2.1、有限合伙企业取得的转让所得,分给法人投资者作为投资收益,目前是全额计入该法人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


2.2、基于投资资本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别,对法人取得的所得,也不能完全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全额计算收入,建议对法人取得的投资收益减半计入其应纳税所得额。


三、增值税


股权(股份)投资转让,并非金融商品,不应该征收增值税。具体见《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四、税收优惠


继续执行财税〔2018〕5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


(一)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二)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该合伙创投企业的合伙人分别按以下方式处理:


1、法人合伙人可以按照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法人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所得;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2、个人合伙人可以按照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个人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经营所得;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三)天使投资个人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抵扣转让该初创科技型企业股权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当期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取得转让该初创科技型企业股权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结转抵扣。


天使投资个人投资多个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对其中办理注销清算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天使投资个人对其投资额的70%尚未抵扣完的,可自注销清算之日起36个月内抵扣天使投资个人转让其他初创科技型企业股权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五、政策建议


(一)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的税收政策


1、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全额收益,适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转让股权(股份)净额收益,先收回本金,再适用财产转让所得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3、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个人)分取管理费的净额,按照经营所得5-35%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国务院出台文件,明确有限合伙企业法人投资者取得的转让股权(股份)投资收益,减半计入其应纳税所得额。


1、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法人)分取管理费的净额,全额计入其应纳税所得额。


2、有限合伙企业法人投资者取得的转让股权(股份)投资收益,减半计入其应纳税所得额。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财税文件,对股权(股份)投资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1、股权(股份)投资转让,不属于金融商品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四)其他


1、基于鼓励直接投资,以及鼓励投资实体经济、高新技术、天使投资,继续执行财税〔2018〕55号文的税收优惠政策。


法律法规依据:


1.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2000-06-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 2018-08-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 2011-06-30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1 2016-07-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2006-08-27


6.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2006-04-25


7.国务院常务会议: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 完善政策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


8.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 1998-03-30


9.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2-11-16


10.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4-06-27


1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5-09-07


1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2018-05-14


1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2016-03-23


1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2016-12-21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7
作者:陈叔军
来源:广深财税法

解读漫谈合伙企业所得税:穿透

合伙企业所得税一直是网友理解难点,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原因有三:一是截止目前,国内介绍合伙企业所得税理论的书籍几近空白。合伙企业所得税相较于企业所得税而言,理论难度更高,理解难度更大。二是国内合伙企业所得税现行规定线条太粗,各个规则就象一堆散放着的珠粒,缺少一根理论线绳把这些珠粒串起来。


笔者从2009年开始关注合伙企业所得税,期间翻译了一些美国合伙企业所得税资料,或许是受翻译质量影响,这些资料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关注。但笔者还是要推荐一下,对于认真研究合伙企业所得税或者个人所得税的人士来说,这些资料心血之作,绝非信口雌黄,还是靠谱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下,在单位没有提供任何便利研究条件和时间下,笔者长期坚守所得税理论学习与研究,个中苦味自知,非他人所能理解。


再次提笔介绍合伙企业所得税,一是税捷读者群中很多群友对合伙企业所得税感到困惑,希望笔者就这个话题多写一些文章;二是个税修订的方向是综合征收制,而构建综合征收制一个不可逾越的前提是完善的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三是个人也一直希望能把自己对合伙企业所得税的理解系统地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个税综合征收制的构建有三难:一是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二是个税与社会保险费的衔接;三是损失扣除制度。基于现在所得税研究水平,预计我国个税综合征收制构建需要四到五年时间,其中两到三年会消耗在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构建上。创投基金自然合伙人征收35%个人所得税、社会保费费负担重,这些税收或收费问题于今年相继引爆,成为社会讨论焦点,这些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税收制度与经济不相适应矛盾累积的结果。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税费制度的合理化,及时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文章标题以漫谈开头,是考虑到这个话题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可以写完整,可能需要写一系列的文章,但鉴于个人时间无法保证,只能写到那算那了。现在真的不是假装在忙,想抽出时间写个系列,那是妄想了。


作为一个系列的开篇,今天的话题就说说穿透吧。


合伙企业分的不是应纳税所得额,分的是收入、成本、扣除、损失。所得税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只有所得税纳税主体才会有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不是纳税主体,只是核算主体,所以合伙企业并不存在什么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所得税文件中要是出现了应纳税所得额,从所得税原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既然合伙企业没有应纳税所得额,那么合伙企业税务核算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合伙企业虽然不是纳税主体,但却是重要的核算主体。在美国税法安排下,合伙企业不需要报送纳税申报表,取而代之的是向税务局报送涉税信息表,同时也向合伙人呈送合伙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合伙人自合伙企业划分的所得构成项目,如收入、成本、扣除、损失等。这些信息不只是金额方面的,还包括性质类别方面的,如收入的性质是资本利得等情况。


我国合伙企业分的是所得,美国税法分的是所得的组成项目或者叫构成项目,如收入、成本、扣除、损失。表面看起来,我国的方法似乎比美国更省事,美国的作法有点让人觉得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税法中有很多时候,把规则弄得复杂是为了合理这个制订目标。下面举个例子说明美国税法为什么要不嫌麻烦地脱裤子放屁。美国个税是综合课税制,每个合伙人取得的总所得都会不同,依量能课税原则,收入高与收入低的,捐赠扣除限额应该有所区别,这样一来,每个合伙人的捐赠扣除限额就会不一致。


我国合伙企业在计算捐赠限额时,是以合伙企业为计算限额单位的,这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捐赠数额在合伙人之间是平均分配的,这一作法有违量能课税原则。美国作法是以每个合伙人为捐赠扣除限额的计算单位,合伙企业做出的捐赠,合伙企业层面不允许作扣除处理,这些捐赠要划分给合伙人,税法根据合伙人全部所得求得其捐赠扣除限额。


还有一些项目,各个合伙人税务处理也会不同,凡是合伙人税务处理可能不同的项目,合伙企业都要单独划分给合伙人,由合伙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作个别处理。上面说的是合伙企业所得税原理,但此处所讲的道理对于个人所得税制订是有启示作用的。


合伙企业将取得的所得划分给合伙人时,所得性质也随着该项所得一并穿透。如私募股权基金转让投资项目公司股权取得的所得,对于合伙企业来说,这项所得属于资本利得,这部分所得划分给合伙人,合伙人划得这部分所得,对于合伙人来说,这部分所得的性质也是资本利得。在美国税法下,只有资本利得才享有优惠税率,其他所得都没有优惠税率。美国税法把资产分成三类,一是普通所得资产(Ordinary Income Property),二是资本资产(Capital Property),三是经营资产(Trade or Business Property)。


存货、应收账款是常见的普通所得资产,出售普通所得资产取得的所得是普通所得。资本资产亦称1221节资产,个人私用或投资用资产都属于资本资产,非存货个人使用财产、非折旧经营资产也属于资本资产。个人出售资本资产取得的所得是资本利得。经营资产亦称1231节资产,长期用于经营用途的折旧资产、长期用于经营用途的土地、非短期用于经营用途资产都属于经营资产,存货不属于经营资产。出售经营资产税务处理较前两者而言复杂一些,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读者若感兴趣,择机专题成文。


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利息、股息与分红所得归入资本利得,这是一种误解。至于资本利得为什么受到美国税法的偏爱而享有优惠税率,这里的缘由现在的美国学者也说不清楚,不知道过去的美国税法学者是怎么考虑的,反正结果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人质疑这个结果。出于适用税率考虑,美国税法将所得区分为资本利得和普通所得。除了资本利得,其他所得都是普通所得。


前期传闻创投企业转让投资项目取得的股权转让所得,分给有限合伙人时,征税时按经营所得处理,统一适用35%税率。这一主张遭到业界一致反对,反对理由很多,其中一个反对理由说什么有限合伙人自创投企业取得的这部分所得是消极所得,消极所得不是经营所得,不应该适用经营所得税率,而应适用财产转让所得税率。


这个分析思路听着好像有些道理,但其实是不着边际的神分析,并无什么逻辑可言。一项所得适用什么税率,与该项所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没有什么关系。美国税法确实有一种分类方法将所得区分为积极所得、组合投资所得和消极所得,税法做出这种区分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损失扣除,而不是为了寻找某项所得所应适用的税率。


正确的分析思路是合伙企业取得某项所得,如果该项所得对于合伙企业来说是资本利得,或者按中国个税的分类是财产转让所得,那么该项所得划分给合伙人,该项所得对于合伙人来说就还是资本利得,或者是中国个税法下的财产转让所得,不论合伙人是普通合伙人,还是有限合伙人。合伙人自合伙企业取得的所得的性质与合伙人的身份无关,与合伙企业取得该项所得的性质有关。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7
作者:taxcut
来源:taxcut

解读个税与社保:社会保险事业税收支持政策总结


《社会保险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那么,迄今有哪些税收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欢迎添加、补正!谢谢!


一、《个人所得税法》


1、《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1)保险赔款


2)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2、《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3、《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规定:


1)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5、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保监会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7〕39号)规定:


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额扣除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标准之外的扣除。


二、《企业所得税法》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


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3、《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80号)规定


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准予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契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土地、房屋权属抵缴社会保险费免征契税的批复(国税函〔2001〕483号)规定: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件》 (国务院第259 号令)中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不计征税、费”的规定,对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征收机构承受用以抵缴社会保险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四、印花税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34号)规定:


1)对社保理事会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运用社保基金买卖证券应缴纳的印花税实行先征后返。社保理事会定期向财政部、上海市和深圳市财政局提出返还印花税的申请,即按照中央与地方印花税分享比例,属于中央收入部分,向财政部提出申请;属于地方收入部分,向上海市和深圳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具体退税程序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税制改革后对某些企业实行“先征后退”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94)财预字第55号]的有关规定办理。


2)对社保基金持有的证券,在社保基金证券账户之间的划拨过户,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印花税。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03号)规定:


经国务院批准,对有关国有股东按照《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财企[2009]94号)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国有股,免征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五、综合: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关投资业务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95号)规定:


1、对社保基金会及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在国务院批准的投资范围内,运用养老基金投资过程中,提供贷款服务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和金融商品转让收入,免征增值税。


2、对社保基金会及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在国务院批准的投资范围内,运用养老基金投资取得的归属于养老基金的投资收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对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养老基金托管机构从事养老基金管理活动取得的收入,依照税法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3、对社保基金会及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运用养老基金买卖证券应缴纳的印花税实行先征后返;养老基金持有的证券,在养老基金证券账户之间的划拨过户,不属于印花税的征收范围,不征收印花税。对社保基金会及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管理的养老基金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免征社保基金会及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应缴纳的印花税。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7
作者:法税先锋刘金涛
来源:法税先锋刘金涛

解读详解范冰冰偷逃税问题中法律热点:只有讲明白,法律才会避免误解得到支持

国庆长假的第三天,范冰冰偷逃税问题有了结果:税务部门认定了范冰冰偷逃税款的事实,并决定对范冰冰及其公司偷税追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总计8.83亿元。


消息一出,网上众声喧哗。网民在对税务部门处理名人税案拍手称快之时,也伴随着众多疑问和质疑的声音:范冰冰涉案数额高达数亿元,其行为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的入罪标准,为何最终却免于刑罚处罚?偷税罪到底为何变成了逃税罪?又为什么要设定一个“初罪免责条款”?


《法制日报》记者就一系列公众关心的疑问采访了相关法学专家


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偷税罪如何成了逃税罪


轰动一时的范冰冰偷逃税款事件,以江苏省税务局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初落帷幕。而刘晓庆因税被捕,范冰冰却免除刑事责任,也很快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


1979年的刑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刑法典,该法第121条简单地规定了偷税罪,对偷税的概念、行为方式未做任何描述性规定,并将偷税与抗税规定在一个条文内。


1992年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中,分设两个条文规定“偷税罪”与“抗税罪”,同时统一了偷税的概念,详细列举了偷税的行为方式,界分了偷税行为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明确了以“数额+比例”与“偷税次数”两种计算方式作为偷税入罪的标准,规定多次逃避缴纳税收行为的数额累计计算。


1997年刑法对“偷税罪”进行修正,罪状方面增加了“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规定;修改了“数额+比例”的入罪标准。法定刑方面完善了原先罚金刑没有下限的规定。


到了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出台,对1997年刑法第201条“偷税罪”作了较大的修改与补充。罪名上,“偷税罪”更改为“逃税罪”。罪状上,对行为方式进行概括规定;入罪数额以“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抽象规定取代具体数额的规定;删除了“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规定。追责方式上,增加纳税人初犯免责条款。法定刑上,将倍比罚金制修改为无限额罚金制。


对于为何要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中央政法委研究所所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的黄太云教授曾对该条文的立法背景进行系统地解读。


据黄太云介绍,1997年刑法第201条在实践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1 偷税行为表述过于复杂,执法实践中常在理解上引起分歧。对构成偷税罪是要求具备上述所有条件还是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尤其“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是构成偷税罪的一种独立的行为还是一个必备条件?纳税人如果采用条文未列举的手段偷税是否构成犯罪?


2 偷税罪数额标准太低,打击面过宽,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源的巩固;移送公安的案件过多,难以承受;而税务机关不移送,检察机关又可能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追究刑事责任。实际上,各地基本未严格按照该标准掌握,使这一规定形同虚设。


3 两个量刑档次之间出现了两个空挡。对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但超过十万元的,或者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但不满十万元的,应否定罪、如何处罚?


4 目前偷税罪规定的负作用大。企业如偷税达到一定数额、比例,不管企业是否积极补交税款和滞纳金,接受罚款,都可将企业老总定罪,结果企业可能慢慢垮了,国家税收少了税源;企业破产了,工人下岗需要重新安置,给国家和政府增添了新的负担等。


我国刑法所称“偷税”,在外国称为“逃税”,是指公民逃避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黄太云说,我们习惯上把这类行为称为“偷税”,主要是传统上认为:无论公司还是个人,如逃避给国家缴税,就同小偷到国库里偷东西一样。但实际并非如此,纳税是从自己的合法收入里拿出一部分交给国家,逃税与“偷”毫不相干。相对于其他违法犯罪行为,逃税在各国都比较常见。我国对经济犯罪、财产犯罪要求达到一定数额才构成犯罪,而外国则无具体数额的要求,理论上都构成犯罪,但即便如此,外国也不是一经查出有逃税行为就定罪,而大多采取区别于其他普通犯罪的特别处理方式,即对逃税行为往往查得严,民事罚款重,真正定罪的很少。中外的税收实践已经证明,单凭定罪处罚的威慑力并不能有效解决逃税问题,而加强税收监管并建立可供社会公众查阅的单位和个人的诚信记录档案,对促使公民自觉履行纳税义务能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当年刘晓庆最终也没有被定罪


历史上最为轰动的中国演艺明星偷逃税事件,非刘晓庆案莫属。


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4月,经北京市地税局查证,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自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巨额税款。2002年6月,刘晓庆被刑事拘留。422天后,刘晓庆被取保候审。


税务部门认定:刘晓庆及其公司偷逃税1458.3万元,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573万元。


刘晓庆偷逃税款事件,发生在2002年,适用的法律为1997年的刑法,此时适用的罪名为偷税罪。刘晓庆偷逃税款高达1458.3万元,欠税2000万,已经达到偷税罪的入刑标准。


取保候审近9个月后即2004年05月,刘晓庆收到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教授郭泽强认为,不起诉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法定不起诉,也称“绝对不起诉”,原因是不应或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即人民检察院没有或丧失追诉权。


二是酌定不起诉,也称“相对不起诉”、“微罪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三是存疑不起诉,也称证据不足不起诉,即有犯罪嫌疑,但目前搜集到的证据不够充分。


“经查,刘晓庆本人偷逃税款较少,多为公司所为。最终刘晓庆本人补缴了全部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应该属于第二种不起诉的情况。”


郭泽强认为,刘晓庆被检察机关不起诉,也与她被关押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该司法解释规定:“偷税数额在五万元以下,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以前已经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范冰冰偷逃税款高达数亿元,已然构成逃税犯罪,最终仅以巨额行政罚款收场。郭泽强认为,范冰冰脱罪,在于适用的法律条文发生了重大变化,“偷税罪”变更为“逃税罪”,更有“初罪免责条款”的出现。


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第4款规定:有第1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初犯免责条款”的本质是免除刑事责任而非出罪化事由。


而税务机关认定:范冰冰及公司的逃税偷税行为,是首次违背税收行政法律的违法行为,且此前未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在税务机关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如果范冰冰在规定期限内缴纳了税款和滞纳金,可以不负刑事责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曾在《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一文中指出,实施了逃税犯罪的行为是否存在处罚阻却事由,首先取决于对刑法第201条第4款前段的理解。任何逃税案件,首先必须经过税务机关的处理,税务机关没有处理的,司法机关不得直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对于初犯免责条款的适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研究生潘超认为需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首先,从主体上看:范冰冰是纳税人而非扣缴义务人,主体适格,满足第4款的主体身份要求;


其次,从处罚程序上看,范冰冰偷逃税款的行为受到了江苏省税务局做出的行政处罚,只需范冰冰在规定的期限内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与罚金,就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是所谓的“行政处罚前置程序”,只要纳税人是第一次处罚,则应当只走行政处罚程序,不走刑事责任程序;


最后,从例外规定上看,范冰冰偷逃税款的行为被江苏省税务局认定为首次被税务机关按偷税予以行政处罚且此前未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这就排除了第4款后半段“但书”中关于五年的时间限制与二次的次数限制的适用余地。


经税务部门检查认定,范冰冰个人和公司确实有偷逃税款行为,税务机关已作出追缴、加收滞纳金、罚款等决定。而范冰冰本人也已经发出公开道歉信,承认上述违法事实,表示尽快筹集资金如期缴纳上述税款和罚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黎江虹认为,刑法第201条第4款规定适应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应下移,行政机关应更多地担负起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责任。刑事责任上移,不能动辄就归于刑法规范范围。


专家建议完善“初罪免责条款”


少交税甚至不交税是大多数企业、大多数个人的天性追求。但任何避税行为,都应该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


“道歉不是因为知道错了,而是因为被查出来了”,这是一网民对范冰冰发布“致歉信”的反应。也有网民说:“如果不是有人爆出来呢?是不是继续偷下去?”


媒体通报范冰冰税案后,律师陈有西在公号发文,认为“对于大量逃税,设一道门槛,防止刑法的滥用,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有利于人民的法律制度。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种立法的先进性和人道性。”


此文一出,引发舆情强烈反弹,有网民直言“首罚不刑完全就是为了富人立法”。很快,陈有西自己删了全文。


范冰冰事件,引发了不少网友质疑“初罪免责条款”设置的初衷。


郭泽强分析,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就“逃税罪”增设初罪免责条款,本意是为逃税行为人提供激励机制,令其主动补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从而免于刑事追责。但是从范冰冰“税收门”事件中,公众的反映却是该条款成为了明星、富人们偷税、逃税不负刑责的法定理由,护身保航的利器,形成“有钱人花钱免罪”、“逃成功就大赚、不成功仅仅补缴加罚款”的普遍认知,严重伤害公民的公平正义的法感认知。“建议国家层面可考虑完善立法,通过在逃税罪的刑事责任中增加管制、单处罚金刑、资格刑等刑罚手段,灵活运用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来排除初罪免责条款的无条件适用,达到紧缩初罪免责条款的适用空间、惩治恶意偷逃税款的犯罪行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自刘晓庆偷逃税款事件爆发后,演艺圈开始启用“税后合同”约束合作双方,即影视明星们的缴税收入由合作方承担,出品方和投资方提供完税证明,明星们得到的劳务报酬收入为税后的收入。潘超认为,这一方式有利于净化影视明星们偷逃税款的不良风气,但仍应谨防诸如“范冰冰们”采用“阴阳合同”等方式千方百计偷逃税款。“从范冰冰税案的处理上,还应当看到初犯免责条款背后可能存在的税收执法力度偏软、震慑力不足以及权力寻租等潜在消极因素。由此,税收执法部门的常态化执法、依法依规执法在打击诸如以演艺圈为代表的潜藏的偷税逃税行为中才能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公民自觉纳税意识的提高,才是整个社会税收秩序良序运行的根本之道。”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已责成江苏省税务局对原无锡市地方税务局、原无锡市地方税务局第六分局等主管税务机关的有关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进行问责。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已部署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对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查自纠并到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的影视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对个别拒不纠正的依法严肃处理;对出现严重偷逃税行为且未依法履职的地区税务机关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将根据不同情形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或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只有给人讲明白


才会避免误解得到支持


范冰冰偷逃税问题的靴子虽然已经落地,但是网民们对此案的关注、讨论依然在持续,人们争论的焦点已然从案件本身转向了更深层次。


有不少人对范冰冰仅仅受到行政处罚而免予追究刑事责任表示不理解、不满意;甚至有人将范冰冰案与当年刘晓庆案、此前的空姐代购案做类比;也有不少人说,如果不是有人将涉税问题爆出来呢?是不是继续偷下去......


这些疑问正常吗?其实再也正常不过。原因何在?因为我们不能苛求每个老百姓都像法律专业人士那样,能清晰地理解立法机关因何要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不能苛求他们去弄清楚都是涉税案件为什么结果差异这么大;更不能苛求他们精通什么是“初罪免责条款”、“行政处罚前置程序”等专业的法言法语。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这些质疑、疑虑的声音更多是缘于老百姓难以掌握系统性的新闻信息所致。自媒体上流传的零碎的案件信息、某些断章取义的图片截图、微信对话等等碎片化信息,这些直接导致老百姓对这一案件处理的误解和不满意度直线上升。


其实,争议也好、分歧也罢,这些都不可怕。就范冰冰案件而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在公众公开、理性的探讨中,我们才真正了解到了社会公众的焦虑点在哪里,关切点在哪里。而我们,也只有从这些焦虑点和关切点出发,用他们最日常的语言把法律规定说明白,将办案依据讲清楚,把案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说透彻,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公众答疑解惑。


在范冰冰一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执法机关并没有仅仅处罚了事,更有依法依规从内部问责,这意味着个别官员未依法履职的不作为行为将得到严惩,这无疑更加彰显了执法机关严肃监管的决心。依法严查只是刚刚开始,而不是如有些公众误解的那样浅尝辄止。


同时,在范冰冰一案中,我们再一次清晰地看到,社会公众又多了一次教科书式的普法机会。我们不仅要让社会公众对逃税罪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讲清楚立法背景、修改初衷,更要让他们看到法律专家还有哪些立法建议。


在范冰冰一案中,我们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现如今,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这些需求已经不仅仅涉及自己利益得失,而是已经关系到人们能否从社会整体环境中享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范冰冰一案中,我们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更有效地呼应和尊重民意,才能进一步凝聚共识!只有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与公共舆论形成合力才能让公正得以彰显,让法律变得温暖而有力量!


徒法不足以自行,好的法律规范不仅应该正确实施,而且更应该以社会公众看得到、看得懂的方式去实施。在“范冰冰偷逃税问题”刷屏式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争议、焦虑甚至误解,同时也让我们能够看清楚老百姓对于热点案件的关切点;更让我们明白:只有把专业法律术语及时转换成人们能看得懂的语言以便他们真正理解、明白;只有不畏惧批评和质疑,从事实和法律出发,讲清楚热点案件的来龙去脉,及时帮助他们剔除片面的、断章取义的信息源,才能真正为他们答疑解惑,减少误解,得到他们的真心支持!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7
作者:王阳 马岳君 刘青
来源:法制日报

解读过节的这6项支出都可以计入职工福利费

支出1


过节发放职工每人1000元现金过节费。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支出2


过节发放职工每人1000元月饼等实物。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支出3


过节了职工集体聚餐花费了1000元。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支出4


过节了职工集体外出旅游花费了1000元。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支出5


过节了发放困难职工补助金1000元。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支出6


过节了公司举办仲秋节晚会花费了1000元。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提醒1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提醒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提醒3


2012年总局在线访谈就纳税人类似问题答复“没有列举提到的费用项目,如确实是为企业全体属于职工福利性质的费用支出,且符合《税法》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对支出税前扣除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和确定性要求的,可以作为职工福利费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也就是说,企业为全体职工举办的、具有福利性质的、符合职工福利费定义的费用支出,例如举办的中秋晚会、国庆集体旅游等费用,是可以作为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7
作者:郝老师说会计
来源:郝老师说会计

解读何为改革之正本?——个人所得税改革之思考

在税务这个江湖里,勤奋的笔耕者不计其数,相比那些大咖与前辈,我属于极端懒惰的人。 也许源于自己曾经是名个人所得税的主管人员,尽管已经离开那里很久,也离开个税很久,但是对此次的个税改革还是有莫名的情节,节前参与了一次江湖里的政策研讨。不知道我是不是第一个人,在类似研讨上,我对现在仍然甚嚣尘上的个税与社保大讨论,提出了四个字:舍本逐末。


10月已经悄悄滑过5天,马上开始的工作日,将是本次个税改革,开始落到实务的日子。从最初的决定公布,到马上政策开始落到实务,中间掺杂着早就已经定下调子的社保征管体制划转,沸沸扬扬,热热闹闹的讨论,从南到北,从官方到江湖,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好友,有多少文章,多少公众号,参与了进来。


在这些热烈的讨论中,我看到两大热点,一是所谓“起征点”的3500与5000,到底怎么享受,一是社保这个不能承受之重。而那个我认为是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最重要的正本,好似落到水里的一坨泥巴,连个浪花都没泛起来。


何为个税改革之正本?


综合税制改革及其带来的未来影响,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正本。


从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开始施行,到本轮个人所得税改革,整整38年的时间,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终于迈出了综合税制的第一步,从分类税制,走向了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


而税制的改革,将是最深刻的影响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变革,我们每个人都将因为税制变革,而改变自己,从生活到工作,从个人到家庭,概莫如是。


随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的不断落地,我们已经看到,并终将感受到无数的变化:


一、政府端(税务机关):


A、自然人从此正式成为同法人组织同一序列的管理对象。


B、为自然人赋码(纳税人识别号),建立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


C、税局机构改革,个人所得税管理部门已经成立(个人所得税、所得税、货劳税三大业务科室分立)。


D、法律(狭义)层面,机构信息共享,为事后审查储备基础数据。


E、2016年金税三期系统中,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已经独立于企业税收管理系统。


二、个人因综合税制与专项附加扣除而改变


A、管理个人及家庭涉税信息。因综合税制的设计,以及专项附加扣除的增设,个人对涉税信息的管理实现了从无到有,也就是说,个人需要开始管理个人涉税信息,例如有多少收入,有多少可以扣除的项目,有没有扣除项目的新增与减少。而且不只是个人自己的信息需要管理,个人与家庭的涉税信息均需要管理,因为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不仅涉及个人,还涉及子女、老人与家庭。


B、管理涉税资料。相比较对信息的管理,对支撑各类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资料管理会是更大的挑战。从此我们需要索取我们子女的教育支出凭证,我们的房贷利息支出凭证,我们赡养老人的各项支持凭证等。更甚者我们将需要按照政府设定的制度要求,来相应的保管这些凭证。


C、承担更大责任。老的税法制度下,自然人几乎不需要对个人工资薪金等各项收入负担涉税法律责任,因为大多收入执行的是扣缴责任。责任在扣缴义务人承担。然而在新的综合税制下,个人的收入涉及的税务责任,将被归还、并赋予每一个自然人个体。在个人及家庭的收入与扣除中,我们每一个人将开始承担自己的涉税责任,并承担为此所需要承担的信用责任。


三、企业端


A、扣缴责任不变,但总体责任降低。企业将只承担其能够承担的扣缴责任,将不再对自然人的收入负担最大涉税责任。


B、新增信息报送与维护责任。因税制的设计,企业将扮演个人扣除信息的报送者这一角色,相应的会增加更多的扣除信息的保送与维护责任。


C、企业不能承担个人扣除之重。企业无力也没有理由,对个人申报扣除项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资料的真实性,负担责任。


总结一下的话,就是在政府、企业与个人之间,就个人所得,重新定位信息、资料与责任。如果画图,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image.png

我们终将被这些变化所影响,我们将更需要应对这些变化的方法与手段。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7
作者:祝家合
来源:弘阳地产集团税务总监

解读冰冰案看这一篇就够了——冰冰的幸与不幸


10月3日的朋友圈,冰冰又“火”了一把。很多人说冰冰是幸运的,因为自由无价,平时一边高调一边违法,做点贡献完全应该;也有人说冰冰是不幸的,影视圈里只有她挡枪,崔大哥点起的城门之火殃及池鱼。


从专业角度观察冰冰的幸与不幸则又是一番热闹,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留下了一堆的惊叹和问题。


1冰冰该不该进去?


许多分析文章认为,“2009年刑法修正之后,根据刑法第二零一条的规定,冰冰属于首次按偷逃税进行行政处罚且此前未因此受刑事处罚,所以只要交了税款和罚金,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我们暂不讨论该规定是否合理,法律修改的本意是不构成犯罪还是不追究刑事责任。就结果而言,相比刘晓庆冰冰是幸运的。为什么这么说?


(1)在冰冰案件的定性处理中,其个人和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机构都被予以行政处罚。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机构被处罚的原因之一,是相关企业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问题来了,如果企业采用与纳税人相同的手段逃避履行扣缴义务的,是否按逃税罪处理?在该情况下是否可以适用上述二零一条的去罪化规定?显然,税务机关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按张明楷教授的观点进一步探究,否则也许冰冰就真的凉了。


(2)在冰冰案的定性处理中,经纪人被认定因隐匿、毁损会计凭证而涉嫌犯罪。这个罪名没有去罪化的规定。冰冰对经纪人应当是不错的。世界上有两种经纪人,一种就是坦然面对伪造会计凭证的指控担起责任的,还有一种是言之凿凿认为自己和艺人事无巨细商量汇报理应共担风险的。冰冰是否知情与同意,税务机关先给了结论,检察机关就省事了。


(3)5年内二次处罚的认定标准其实是个坑。税务机关完全可以分别处罚不同纳税主体,认定5年冰冰有两次以上的处罚事项并分别处罚。例如先处罚法人犯罪,再处罚个人犯罪,处罚法人犯罪时,冰冰是作为法定代表人承担责任的,处罚对象也不必是江苏无锡的企业。再加上对冰冰名下工作室的处罚,如果工作室是个人独资企业,也就是对其个人的处罚。从新闻通稿看,所有的处罚均为江苏省税务局指定管辖,一同做出处理决定否合适?是否有量身定做避开刑事处罚之嫌?尽管这一处理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但上述问题也值得思考。


以上种种,冰冰是幸运的。


但企业家们还是需要注意税务合规问题。毕竟冰冰只有一个。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者企业和个人同时涉嫌偷逃税,无论是否已有两次以上处罚,如果分别下通知,还是存在较大的刑事风险。另外还需要关注其他常见的涉税刑事风险,比如虚开增值税发票,走私,指示财务人员改变会计记录等,这些可都是没有去罪化规定的。


28.8亿数字是怎么来的?


讨论冰冰进不进去是广大的吃瓜群众关心的。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更关心8.8亿是如何确定的。


首先,无论冰冰是否幸运,专业人士是幸运的。新闻通稿表明,即使稽查局的检查也不是所有少缴税款的情形都是偷逃税,不是所有少缴税款的情形都有行政处罚。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证。因为目前执法实践中,“只要我来查,我就有权加处罚款”是不少稽查局的观点。


其次,冰冰的幸与不幸还有以下几个维度的思考:


(1)冰冰是不幸的?阴阳合同是偷逃税没有人有疑义,毕竟虚假的文件和申报主观意图明显。但合同拆分呢?这在实践中很常见。冰冰案的合同拆分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被认定为偷逃税?根据新闻通稿,少缴的税款没有全部认定为偷逃税,只是认定了一部分。该部分的事实究竟如何?发生在个人和工作室(个人独资企业)之间的合同拆分是否就算偷逃税?这涉及偷逃税和合理税收筹划的界限的划分,是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冰冰已经道歉,但专业人士需要认真研究。


(2)冰冰是不幸的?3倍和4倍的罚款,在专业人士看来显然是少见的。这一处罚是仅仅针对阴阳合同这一明显的偷漏税行为,还是也对拆分合同的行为也适用了?税收征管法的处罚范围为0.5倍到5倍,3倍和4倍,尽管不是最高档,但也不能说低。理由究竟是什么?吃瓜群众的愤怒,似乎不应当构成;对公众人士的严格要求,这点符合社会影响的判断;金额巨大情节恶劣,可能是理由之一;拒不配合销毁账簿毕竟已有人担责似乎不能构成理由之一。以上仅是推测,我们需要税务机关建立进一步的细化适用规则,对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和限制。


(3)冰冰是幸运的?按我国征管法约18%的年化利率(每日万分之五),少缴税款的滞纳金不会是一个小数字,实践中经常可能超过本金。但这次的行政处罚中滞纳金数额不高,是否因为对部分拆分合同的处理是按反避税处理所以不涉及滞纳金?我国税法规定的偷逃税款是没有追征期限的,理论上发现纳税人有偷逃税款行为就应该向前追溯10年。以冰冰过去几年的公开统计收入来看,我们推测这次的差补税款区间大概是3到5年。当然吃瓜群众可能永远不知道真相,因为新闻通稿并没有公开处罚决定书。


吃瓜群众们还聊起了冰冰案调查中的若干程序问题,例如通知出得太快,冰冰要不要复议或者诉讼等等,冰冰以道歉信的形式明确放弃了行使复议或诉讼的权利,也属意料之中。无论拆分合同究竟是否构成偷逃税,3到4倍处罚的基础和倍数有否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重要,毕竟自由诚可贵。


看完了冰冰的幸与不幸,我们来关心一下其他人。


3企业家们的幸与不幸


冰冰案之后,陈有西大律师发表了一番言论——关于二零一条合理性的问题。逻辑很简单,偷逃税款门槛太低,为了保护企业家,我们需要一个去罪化的行政前置程序,否则太危险。陈大律师的逻辑值得再推敲。刑法的门槛太低应该调整的是刑法的构成条件和要件,怎么能用行政的方式简单代替呢?这个逻辑延伸开去,就是认为法不责众。只要违法的人多了,就会因为稳定倒逼政府作出让步,危险而又完全没有依据的论证。这是行政权不断扩大的原因,用行政的方式来代替立法的不足,美其名曰灵活稳定,而法治的要义之一不应是“立良善之法,然后严格执法”?


企业家们的幸与不幸在于,税收法治的道路刚刚起步,虽然道路漫长但是前进在正确的方向上。具体到个案,如果是拆分合同,必须认真地分析计较是避税还是偷逃税;如果仅仅因为税收争议而被处以罚款,应当认真地分析计较行政处罚是否具有合理的依据;如果企业因为发票问题被处罚或者处理,也要认真分析计较处理的方式和证据是否合理合法和充分。凡此种种,认真、专业和细节最重要。


企业家的幸与不幸还在于,我们所处的这一时期正值转型,税收征管因为数据化迅速加强而名义税负尚未调整到位。使得减税初衷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例如,一个以减税为意图的增值税改革却意外造成了财政收入快速增加。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已经在路上了,更多的权利平衡和更严格的税收征管是应有之义。就个人而言,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征管法修订加上CRS信息交换势必带来新一轮的征纳平衡与调整。也因为税法实践的平衡建立在税法规则和征管实践的基础上,更加需要系统和专业的思考和应对。


4 演艺圈、吃瓜群众和税务官员的幸与不幸


演艺圈无疑是幸运的,冰冰为其他同行打开了3个月的窗口期。如何申报补税?阴阳合同先行处理是最重要的,毕竟这是对冰冰处罚的重点。拆分合同要不要评估一下,各位自己掂量。


吃瓜群众们可以YY一下,演艺圈的补税会有什么意外的影响?房价小幅下跌,因为部分人的房产投资要减少甚至撤出了? 影视行业股价上行?毕竟这一轮的检查对象是演艺行业,影视公司代扣代缴责任并没有被追究,也算靴子落地?当然,吃瓜群众们自己也要小心。例如,海外代购或自购不报税可能涉嫌走私;境内买房签订阴阳合同也有偷逃税风险;工资收入报销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恐有牢狱之灾。


冰冰案件带来的不幸也许落在了江苏相关的税务官员身上。这也是一种启示,法不责众的说法下,微观个体违法行为的责任仍然会随时落下,而无论这是不是普遍的实践。税务官员也许将会越来越紧张自己的前途,板子最终落下还是企业家们的风险。如果说有什么应对方法,无他,唯依法纳税耳。


5 结语


无论幸与不幸,难以避免的是,我们正在并即将迎来一个全民皆“税”的时代。我们终于也有机会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细细品味那句西方名谚“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那就是税收和死亡。”


其实富兰克林(那个雨天放风筝的)的原文更加意味深长。


Our new Constitution is now established, and has an appearance that promises permanency; but in this world nothing can be said to be certain, except death and taxes.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认真对待。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7
作者:叶永青
来源:菜花来了
1... 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 181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