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公司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出现给个人支付劳务报酬的业务,支付给个人劳务报酬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汇总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支付给个人的费用,需要取得发票


个人提供劳务取得报酬,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范围,支付报酬的企业应该凭发票税前扣除。很多以为个人不能开发票,这是错误的,个人可以去税务局代开发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需要临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凭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书面证明、经办人身份证明,直接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


但是需注意,支付给个人500元以下的劳务报酬可以不用发票。


政策规定:28号文规定,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


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


财税2016年36号文规定,个人发生应税行为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按期纳税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二、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到税务局去代开劳务报酬的发票时,在开出发票的备注栏会写着个人所得税由支付方代扣代缴,意味着代开发票的时候只交了增值税和其他税费、预缴了部分个人所得税,因此个人所得税是由费用的支付方来代扣代缴的。


支付方作为扣缴义务人如果没有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的话,是会受到行政处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三、企业在支付给个人劳务报酬的时候,预扣对方个人所得税税额时,劳务报酬预扣预缴税率分为三档。


很多企业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直接按照预扣税率20%来计算,这是对劳务报酬预扣预缴税率不熟悉,劳务报酬预扣预缴税率分为三档,看下面这个表,最高税率可达40%。


23.png


四、一个月内多次支付给个人劳务报酬,每次都不超过800元,如果在同一个月内,针对同一个项目所产生的劳务费用,应该合并计算个税。


五、劳务报酬虽不超过800元,很多人认为不用申报了。这个认知是错误的。税额为0不代表不用申报,即使没有税款也需要做零申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1
作者:郭晨阳
来源:建筑财税圈

解读向客户收取的资金占用费该如何账务处理?

向客户收取的资金占用费该如何账务处理?

解答:


如果客户是指销售客户的话,就意味着对方购买货物等,超过了正常的信用期限,销售方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属于增值税价外费用,需要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一、构成重点融资成分


如果购销双方在签署的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资金占用费,且满足新收入准则规定构成“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按照现金交易价格确认收入,该现金交易价格与合同对价之间的差额(资金占用费),应当在合同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


1.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首付款)


合同资产-xx(尚未到收款的期限)

贷:主营业务收入(现销价格)


未确认融资收益(差额,资金占用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已产生的纳税义务)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尚未产生的纳税义务)

2.收款权利到期:


借:应收账款-xx/银行存款等


贷:合同资产-xx


3.增值税纳税义务产生: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收款期限内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


借:未确认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二、不构成重大融资成分


(一)合同有约定的


如果合同有资金占用费的约定,但是不构成重大融资成分的,在确认收入时就不需要将其单列,而是直接作为收入的组成部分。


1.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首付款)


合同资产-xx(尚未到收款的期限)

贷:主营业务收入(现销价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已产生的纳税义务)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尚未产生的纳税义务)

2.收款权利到期:


借:应收账款-xx/银行存款等


贷:合同资产-xx


3.增值税纳税义务产生: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合同中没有约定的


合同中没有约定资金资金占用费,但是购货方由于资金紧张导致拖欠货款违约等,事后支付了资金占用费的,应在实际收取的时候确认。


1.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xx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实际收款时收取资金占用费: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收账款-xx


财务费用(资金占用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资金占用费作为价外费用,与销售货物等税率(征收率)一致。


三、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不需要考虑是否构成“重大融资成分”,但是也需要考虑资金占用费是否在合同中有约定。


(一)合同中有约定的


比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当收款时间超过正常信用期限的,通常会约定资金占用费。


1.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首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首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出库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首付款对应的成本)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产成品/库存商品


2.分期收款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分期收款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分期收款对应的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二)合同中没有约定的


合同中没有约定的,也是事后支付了资金占用费的,应在实际收取的时候确认。


1.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xx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实际收款时收取资金占用费: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收账款-xx


财务费用(资金占用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08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在建工程先结转固定资产后收到发票该如何处理?


在建工程先结转固定资产后收到发票该如何处理?


问题详情:付款直接计入在建工程按资产固定价值结转固定资产,到票后怎么冲,在建工程成负数怎么办?


解答:


按照描述的业务,正确的会计分录应如下:


1.预付设备、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xx工程(预付账款)(按不含税金额确认)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按预计能取得的进项税额确认)

贷:银行存款


2.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安装费,领用安装材料等:


借:在建工程-xx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银行存款等


3.工程竣工,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不管是否收到发票,依照固定资产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的规定,应暂估入账:


借:固定资产-xx


贷:在建工程-xx工程


4.从投入使用的次月开始按规定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5.收到预付款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6.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经工程决算或陆续收到的发票,与暂估金额一致的,对固定资产入账的会计分录不再调整;如果与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原值存在差异,只需要对固定资产原值金额进行调整,对于按照暂估金额计提的折旧不需要调整。


综上所述,在正确的会计处理下,“在建工程”的科目余额是不可能出现负数,否则就是会计差错。对于会计差错,应比对上述的正确会计处理,找出错误的地方,然后按照会计准则对“会计差错”规定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09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临时用工的工资如何纳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临时用工的工资如何纳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解答:


临时工的工资的个人所得税,企业在发放时,实务中有两种计算方法:1.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2.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


1.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


如果要严格按照个人所得税方面的规定,“雇佣+非独立劳动”的临时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比如。临时工从事的工作跟正式工的工作没有区别,也是需要考勤打卡,上流水线等接受企业的现场工作安排等。同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也有规定,临时工、季节工等报酬属于工资的部分,可以直接以“工资薪金支出”进行税前扣除。


依照财税[2016]36号文附件一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取得工资的服务,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再根据国家税务局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规定,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不需要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因此,在以“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临时工的工资是可以直接造工资表发放的,以工资表以及付款凭单等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2.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


照个人所得税方面的规定,“非雇佣+独立劳动”的临时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比如,企业的下水道堵塞找一个临时工进行疏通,企业将宣传插画、壁画等业务外包美术学院师生等。这些业务中,企业聘请这些“临时工”,都是不会要求对人家进行考勤打卡,也不会对具体工作做安排,只是对最终的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即可,属于“独立劳动”。


由于这些“独立劳动”属于增值税中的“有偿服务”,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如果金额超过500元的,企业就需要个人在税务局代开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3.二者的异同


(1)个税方面:


都是“综合所得”的组成部分。但是:“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时可以扣除基本费用5000元/月、专项附加扣除等,预扣预缴税金较少甚至不用预缴;而一般的“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时,不能扣除基本费用5000元/月、专项附加扣除等,预扣税率最低20%,会导致预扣预缴时税金较高,虽然在次年可以通过汇算清缴退税,但毕竟麻烦。


不过,“劳务报酬所得”在汇算清缴时,可以先扣除20%的费用,相当于收入按八折计算。


(2)企业所得税方面:


按照“工资薪金”算,不需要发票,且可以作为福利费等限额扣除的基数;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工会经费”“残保金”等根据工资来计算缴纳的多交;同时,也可能造成“小型微利企业”员工人数的超标等。


按“劳务费”处理,主要就是不满足“小额零星”时,需要个人到税务局代开发票,才能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3)工资额度影响


在国企,工资有“工效挂钩”的额度,如果按照“工资”计算可能造成额度超标。


综上,对于临时工的工资,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应综合考虑。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0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新租赁准则下承租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新租赁准则下承租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在租赁期,该房屋总租金为人民币 2750000 元(含税,税率9%,税额为人民币227064.22 元) ,自本合同签订生效后,承租人于 2022年7月支付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的半年租金,即人民币:550000元,2023-2025两年期间于每年开始的第一个月支付该年的租金,即人民币: 1100000 元,按照新租赁准则如何计算及做账。


解答:


按照新租赁准则规定,承租人的会计处理,需要在在租赁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等(低价值租赁和短期租赁可以简化处理除外)。


由于“使用权资产”的确认,需要根据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进行确定,提问描述中少了租赁合同的内含报酬率(实际利率、折现率),或者承租人的增量借款利率,导致无法据实计算。为确保计算与会计处理顺利进行,我们假设该租赁合同如果是一次性支付租金的话,租金含税总额为2475000元,这个现付租金的不含税金额就是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1.租赁开始日(2022年7月):


借:使用权资产 2,270,642.20(2,475,000/1.0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5,412.84(首笔租金取得的进项税额)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252,293.58(差额)

贷:银行存款 550000.00(首笔租金)


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2,018,348.62(110×2/1.09)

说明:实务中还要考虑押金、复原成本等对现值的影响。


21.jpg


2.在租赁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实务中,对于实际利率(折现率)的计算,通常是在Excel表格中使用IRR函数或XIRR函数计算。


22.jpg


比如,2023年1月的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21,275.45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其余的各月会计分录类似,不赘述。


表格为了显示方便有隐藏。


3.租赁期间折旧


假如从计租当月开始折旧,合计30月。


月折旧额=2,270,642.20/30=75,688.07


借:管理费用等


贷: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4.租赁期间支付租金(如2023年1月):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1,009,174.3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0,825.69

贷:银行存款 1,100,000.00


5.按照16号会计准则解释,在租赁开始日,需要根据确认的“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年末,根据当年度减少的“使用权资产”(已折旧)和“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支付租金)冲减租赁开始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租赁业务的税会差异较为复杂,纳税调整也比较复杂。


6.租赁期结束后,不再续租的,应将该租赁业务确认的“使用权资产”及其折旧从账面冲减。


借: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贷:使用权资产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0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融资租赁分成式租赁的账务处理?

融资租赁分成式租赁的账务处理?


A公司与B融资租赁公司签订售后回租业务合同,A公司销售设备一台给B公司,B公司回租给A,A与B在合同中约定:本租赁项目采用分成式租赁,为或有租金,每期租金金额不确定,即B按回租的设备每月产生的收入的70%作为租金,期限10年。到期后无论B是否收回成本设备都归A公司所有。请问这种模式下A与B各自的账务如何处理?


解答:


业务判断:(1)该业务属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且销售不构成实质性销售。(2)该项业务的实质,就是以该项设备未来的收入做担保。


一、承租人兼销售方的会计处理


由于该业务属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且销售不构成实质性销售,因此,承租人兼销售方不需要确认设备的出售,只需要确认一项金融负债即可。设备依然在“固定资产”中核算,保持不变,折旧等也保持不变。


虽然未来需要支付的租金是不确定的,但是企业需要依据相关的数据合理预测与推断未来需要支付的租金额,并不能全部做为“或有租金”;当后期实际支付租金,与预估的租金存在差异的部分,再作为“或有租金”处理。


1.售后回租收到融资款项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融资金额)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预计的租金额)


2.按照实际利率(折现率)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3.实际支付租金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贷:银行存款


4.如果实际支付租金与预估的租金存在差额,则作为“或有租金”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说明:或者做相反的分录。


二、出租方兼购买方的会计处理


同样原因,出租方兼购买方也不需要确认资产的购进,只需要确认一笔金融资产。


1.租赁开始日


借:长期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2.租赁期间收回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预计的本金)


投资收益(与本金的差额,可能在借方)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3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销售方按财务费用入账的处理和依据是什么?


销售方按财务费用入账的处理和依据是什么?


解答:


销售方在销售业务中产生的“财务费用”,可能计入借方,也可能计入贷方。


一、“财务费用”计入借方的情形


销售业务中产生的“财务费用”借方,是销售方向采购方的一种融资行为,比如采购方提前预付货款可以获得低于正常销售的价格,或者采购方提前支付货款可以获得现金折扣。


(一)预收账款融资


按照新收入准则规定,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的,应当按照现销价格确认收入;现销价格与合同对价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当然,融资期间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予考虑。


1.预收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合同对价)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合同负债(现销价格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2.在合同期间内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确认收入时:


借:合同负债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略。


说明:


(1)会计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会大于发票开具金额或增值税纳税申报的销售额,以及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注意税会差异以及纳税调整。


(2)此会计分录中的“销项税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例,不等于增值税税率。


4.“财务费用”确认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购销双方签署的购销合同;


(2)企业同类产品的现销价格资料;


(3)《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计算表》等。


(二)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也是销售方的一种融资行为。在旧收入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的确认按照总额确认,在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企业执行新收入准则后,现金折扣作为可变对价处理,在确认收入时需要合理预计现金折扣的发生额,然后从收入中扣除,收入确认是按照“差额法”确认,现金折旧也就不再计入“财务费用”了。


1.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总额确认)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确认成本,略。


2.提前收到款项,实际产生现金折扣: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3.现金折扣的“财务费用”确认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购销双方签署的购销合同;


(2)实际收款凭据。


二、“财务费用”计入贷方的情形


销售业务中产生的“财务费用”贷方,包括销售方通过赊销或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等向采购方提供融资,以及采购方拖欠货款等被追究利息。


(一)赊销或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含有重大融资成分


按照新收入准则规定,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的,应当按照现销价格确认收入;现销价格与合同对价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当然,融资期间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予考虑。


1.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首笔款或已经取得收款权部分)


合同资产(分期收款尚未取得收款权的部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现销价格确认)


未确认融资收益(差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在合同期间内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


借:未确认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3.“财务费用”确认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购销双方签署的购销合同;


(2)企业同类产品的现销价格资料;


(3)《未确认融资收益分摊计算表》等。


(二)被拖欠货款产生的利息


如果采购方拖欠货款产生违约的,采购方依照合同约定,或者销售方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等,在实际收回货款的同时,也收回利息等。销售方因对方违约而收取的利息等,属于增值税的价外费用,需要根据销售货物、服务等税率(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1.实际收到货款和利息: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收账款


财务费用(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财务费用”确认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购销双方签署的购销合同;


(2)实际收款凭据;


(3)双方的和解协议、司法调解书或法院判决等。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9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年终没有发票的费用计入预付账款该如何平账?

年终没有发票的费用计入预付账款该如何平账?


公司账上一直挂着些预付款,没收到发票,不是货款,而是平时的一些费用和样品零件购买等,这个要如何平账?


解答:


一、会计处理


按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企业只要是真实发生的经济事项,不管是否收到发票,都需要真实、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核算结果和会计报表真实的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结果和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


如果企业因为没有收到发票,就将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者采购的货物而支付的款项计入“预付账款”,就会造成企业资产和利润的虚增,同时企业的成本、费用也是不真实的。


因此,企业如果没有真实的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将本来已经发生的费用或货物(样品)采购计入“预付账款”,就是会计核算错误(会计差错),应及时做会计差错更正。


对于会计差错更正,需要先区分企业执行的会计准则,其次要区分会计差错是否跨年度。


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对于会计差错跨年度的,需要区分是否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属于重大会计差错的,需要做追溯调整,即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如果不属于重大的会计差错,则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即在发现的当期直接调整。


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对于会计差错跨年度的,直接按照“未来适用法”调整。


如果会计差错是当年的(没有跨年),直接红字冲销错误的会计分录,然后再做正确的会计分录。


(一)会计差错的追溯调整


1.冲销已经不存在的资产“预付账款”: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预付账款


2.由于没有收到发票,导致无法税前扣除的,虽然会计核算调整入损益的,也不影响税前扣除,对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不产生影响。


如果依照税法规定,即使没有发票也可以税前扣除的,则可以在5年内申请追补扣除,从而导致可能退还部分已交的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调整留存收益: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平)


(二)会计差错的未来适用法调整


1.发现差错时:


借:成本、费用等科目


贷:预付账款


2.如果有跨年度的差错调整,导致有追补扣除且有已交企业所得税的退还的: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说明:会计差错的“未来适用法”调整,适用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或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会计差错不属于重大的情形。


二、税务处理


(一)税前扣除不一定必须要发票


发票是企业税前扣除凭证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税前扣除都需要发票。


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规定,包括下列情形是可以不要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1.企业境内支付的款项,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


2.企业境内支付的款项,属于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但是对方是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对方是个人且满足“小额零星”标准的;


3.企业境内收购农民个人自产自销的农产品的,可以按规定执行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


4.企业境外购入货物、服务等,不需要境内发票;


5.共同接受服务,共同承担费用的,采购分割单形式的;


6.租赁房屋等资产的,对水电气等费用采用分割单的;


7.企业在补开发票时,发现交易对方已经注销等情形无法补开的,有满足真实性的证明材料的(28号公告14条规定)。


因此,企业应首先对照区分发生的经济事项,是否可以不需要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二)纳税调整


如果企业对于已经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计入了损益,依照规定需要取得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的,在汇算清缴前依然没有取得的,需要做纳税调增。


在季度预缴的时候,按照会计核算的数据申报,即便是没有取得发票,也不需要做纳税调整。


(三)追补扣除


1.因为没有取得发票,在汇算清缴时做了纳税调增的,后期取得发票的,可以在5年内追补扣除。


2.如果满足不需要发票也能税前扣除的,对于跨年度的会计差错更正,也可以申请做追补扣除。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0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分期付款租赁怎么确认销售收入?


分期付款租赁怎么确认销售收入?


假设一件商品1000,客户分五期付款,第一期付款0.3,第二期付款0.2,第三期0.2,第四期0.2,最后一期0.1。在做利润表测算的时候是否可以直接按照1000除以60分摊到五年的每个月作为销售收入,成本就用商品的制造总成本的70%分摊到60个月(30%是使用五年后的残值)。请问这样是合理的吗?


解答:


首先需要依照双方签署的合同,根据新收入准则和新租赁准则的规定进行判断,该合同到底应适用新收入准则还是新租赁准则。


提问描述说的不是很清楚,无法准确判断应该适用收入准则还是租赁准则。


如果合同到期后,标的物所有权无偿或低价转移给承租方(付款方),应视为融资租赁(直租),或者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融资租赁(直租)和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虽然适用的具体会计准则不同,但是会计处理的实质是一样的,即在租赁开始日或合同生效日,如果是存货的都需要一次性确认标的物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同时将现销价格与租金或收款总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收益”,然后在合同期限内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


如果合同期限5年到期后,出租方不无偿或低价转让出租物的所有权,就构成“经营租赁”。


如果不属于“经营租赁”,且企业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又跟上述几种情况存在差异。


(一)适用新租赁准则的融资租赁(直租)会计处理


1.租赁开始日: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现销价格确认)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确认融资收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首笔租金,已产生的纳税义务)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未付租金,尚未产生纳税义务)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库存商品


说明:“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都是一次性确认,不是分期确认。


2.租赁期限内按期收回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同时,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在租赁期限内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确认: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未确认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或财务费用)


(二)适用新租赁准则的经营租赁会计处理


如果构成的经营租赁,出租人对租赁物应作为“固定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租赁期间收取的租金作为收入,租赁物的折旧费作为成本(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除外)。


1.按合同约定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等

2.租赁期间对租赁物的折旧费:


借: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三)适用新收入准则的会计处理


1.按“五步法”判断,满足收入确认标准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等(已收款或已取得收款权利)


合同资产(尚未取得收款权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现销价格确认)


未确认融资收益(总收款额与现销价格之间的差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首笔收款,已产生的纳税义务)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未付款项,尚未产生纳税义务)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库存商品


2.在合同期限内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


借:未确认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3.按合同约定时间取得收款权利:


借:应收账款


贷:合同资产


同时,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实际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四)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对融资租赁(直租)的出租人会计处理作出规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融资租赁(直租)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如果是融资租赁(直租),也可以采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一样的会计处理。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需要分期确认;对于成本,按照“配比原则”,也应分期确认。


1.合同开始日: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首笔款项)


贷:主营业务收入(首笔款项不含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分期、按收款比例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按收款比例结转)


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尚未收款对应的部分)


贷:库存商品等


2.合同期内按约定时间收款: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合同约定的收款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合同约定收款的不含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分期、按收款比例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按收款比例结转)


贷:库存商品-发出商品(按收款比例结转)


如果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但是构成的是“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与前述的“(二)适用新租赁准则的经营租赁会计处理”一致,不赘述。


说明:上述会计处理中,发票均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开具,而不是在开始一次性开具。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1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企业给股东分红注意事项!


忙碌的一年就要结束了,企业难免涉及给股东分红的事项,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股东分红的有关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股东分红适用税率


(一)股东为自然人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从公司获取的股息、红利所得,应当按照实际所得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2、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2019年第78号公告《关于继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规定: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对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3、根据《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规定: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股东为法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分得的股息、红利,不需要以合伙企业或者个人独资企业为主体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利、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当年亏损是否可以分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依据上述规定,公司当年亏损,当年是没有利润给股东分红的,但是如果公司有累计未分配利润,可以决议分配以前年度结余的未分配利润。


三、是否必须按照出资比例来分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依据上述规定,股东原则上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而不是认缴比例。在股东没有实缴出资的情况下,想要按照认缴出资比例进行分红或不按实缴出资比例进行分红都需要按上述规定,由全体股东一致约定同意。


四、给个人股东分红的税务处理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第三条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因此,被投资企业给自然人股东分红,需要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股东会做出了分红决议,公司没有支付股利,是否需要代扣个税呢?


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7]656号)规定,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在这种情况下,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即应认为所得的支付,应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因此,股东会出了分红决议,被投资企业做了应付股利的账务处理,应该按规定代扣个税。


五、给法人企业股东分红税务处理问题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法人企业股东属于境内居民企业的,从境内直接投资的居民企业取得分红,为免税收入,可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


关于法人企业股东取得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可以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四条规定: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1
作者:郭晨阳
来源:中道财税

解读坏账损失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临近年末,多数企业都陆续进行账面资产及债权债务的核查,就有企业财务碰到所谓的呆帐、死账,发现个别应收无法收回的情况,问询业务部门,表示此笔款项没有可收回的余地,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判定、如何处理呢?


一、坏账确认方法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325号)的第四条规定:


常见的企业坏账损失视不同情况按照以下方法确认:


(一)宣告破产、撤销:提供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取得法律文件的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


(三)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


(四)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具有催收磋商记录,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五)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且在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后,作为坏账损失。


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互相拖欠的款项,债权人核销债权应当与债务人核销债务同等金额、同一时间进行,并签订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内部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


二、账务处理


1.坏账准备计提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2.坏账损失确认时:


借: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3.结转利润时:


借:本年利润


贷:坏账损失


三、税务处理


1.坏账准备计提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扣除,所以需要在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增。


2.坏账损失确认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坏账损失确认当期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四、所得税前扣除


针对坏账损失确认后,此部分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纳税人也不可大意,虽然税务局不强制要求提供相应证明性资料,但该留存备的资料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比如:应收帐款的业务合同、挂帐痕迹、款项催收函、确认坏账损失的各类前提证明资料(债务人注销通知书、破产清算公告、重组公告、失踪或死亡证明等等),为了更能证明业务的真实性、有必要时需出具一份资产坏账损失报告进行留存备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06
作者:行思玉
来源:中道财税

解读 “私车公用”的涉税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私车公用是企业常见的业务,也是容易出现争议和误区的地方。今天小编就私车公用在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涉及的税费及要点与大家进行探讨。


私车公用是指公司股东或员工个人将自有车辆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公司与员工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金的一种经济行为。从实际执行层面上讲,“私车公用”分为两类主体,一是个人层面,二是企业层面。


一、个人层面


首先是个人层面,个人出租自己的私人车辆给公司,涉及的税种通常包括三个税种:增值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既然出租形式要求,个人就需要就这一事项去税务局代开增值税发票。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规定: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也就是说个人出租自己的私人车辆给公司,按照个人比照小规模纳税人的原则,租金低于10万元且开具普通发票的,都是免征增值税的。


【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租赁合同,按照租金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并且印花税是签订合同的双方都要缴纳的税种。另外,根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对于个人而言,可以比照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少缴纳印花税。


【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规定,个人租赁财产所得,应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次”是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也就是说不论是按年付钱还是按天付钱,都是以一个月的租金收入为基准计算个税。


二、企业层面


就出租业务而言,企业层面通常会涉及到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


【印花税】印花税的缴纳主体是合同双方,对于出租业务而言,企业缴纳印花税和个人是一样的,也是照租金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并且企业如果属于六税两费的优惠主体,也可以享受减免缴纳印花税的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由法条和政策来看,只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都可以税前扣除。但是该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执行口径是不同的,小编认为执行重点是:


1)私车公用要签订租赁合同,企业按市场价格支付给员工租赁费用,员工要提供租赁发票给公司;


2)车辆购置税、车辆保险费等不得在税前扣除;


3)如果企业要税前扣除相关的汽油费、维修费等,需要提前在合同中有约定并提供合法有效凭据。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04
作者:常则宇
来源:中道财税

解读公司年终资产盘点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公司年终资产盘点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解答:


为了确保企业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企业在年终前都要进行盘点工作。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都对企业资产清查盘点做出了相关明确的规定,企业也都应建立相关的盘点制度。企业可能在平时也在进行一些盘点工作,比如月度盘点或临时抽查盘点,但是年终还是必须进行一次比较彻底地盘点。


年终盘点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公司的账实相符,确保财报反映的资产与实际吻合。因此,年终盘点主要是针对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应收票据、存货、固定资产等,其中以存货和固定资产为重点。


在进行年终资产盘点时,需要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


1.有形资产的实际数量


包括库存现金、应收票据、存货、固定资产等,其中以存货和固定资产为重点。


主要收集各项资产的实际数量,然后与账存数量进行比对,从而发现资产的盘盈、盘亏、毁损与报废等。然后,针对各种情形,分别查找原因,做出合理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属于企业购进但未收到发票等未入库的资产,应及时做“暂估入账”处理。


对于经过盘点后发现在建工程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或已经在使用的,比如虽然没有竣工手续但是已经投入使用的,会计上应及时办理暂估转固手续,以便次月开始折旧。


2.资产状态及相关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比如资产更换了使用人,更换了使用部门,就需要根据公司内部流程手续,进行资产的调拨以及资产管理系统上的更新。


通过资产盘点,收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执行情况。


3.收集资产的价值贬损情况


在盘点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存货存在临近保质期、滞销、积压、疑似霉变等价值贬损的情况,应该在盘点表中专门注明清楚,注明包括存货数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存货价值贬损与盘点发现的报废、毁损与盘亏不一致,因为存货毕竟还在,有保质期的也没有超过保质期只是临近而已,因此在实务工作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被有些人故意“忽视”。


同样,在固定资产盘点过程中需要关注是否发生减值迹象,为后续的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提供线索。


对于已经存在价值贬损的存货或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跌价准备或资产减值准备。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08
作者:彭怀文
来源:轻松财税

解读决议分红但实际未分红个税纳税义务是否实现?

具备财务知识的人就会知道,企业账面有利润但是不一定有可供分配的现金,反之企业账面没有利润但是可能有可供分配现金。尤其是房地产企业,这种情况更是常见。企业账面没有利润,股东以借款等方式拿走分红,根据财税[2003]158号规定,在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需要按照分红计征个人股东20%的个人所得税。反之,也会有特殊情况,在没有现金流的情况下,企业决议分红,股东是否需要交税?


公司的股东会决议分红,但是未到约定分红的时间点,或者决议根本没有约定实际分红的时间点,属于在途分红决议。在途分红,没有及时申报缴纳所得税,股东是否会产生税收风险呢?


对于法人股东,即使账面未确认投资收益未进行纳税申报,符合直接投资的条件的股息红利属于免税收入,不会影响到最终应纳税额的计算。


关键是自然人股东以及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的自然人合伙人,实际未收到分红,被投资企业是否需要履行个税代扣代缴义务?或者自然人是否需要自行申报个税呢?根据国税函[1997]656号文件,认定扣缴义务人通过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此时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即产生。



在该文件出台的后续年度,也有纳税人继续咨询,个税遵循的是权责发生制,支付时才代扣代缴,在途分红并未实际分红,为何依旧需要履行个税代缴呢?2010年,总局在回复纳税人意见中,也再次强调了,有权随时提取,即视为“支付”。



纳税人继续产生疑问,决议分红并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往来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纳税义务实现。但是如果决议分红,并未做任何账务处理,那是否会被认定个税纳税义务实现呢?


在这里,小编个人观点是账务处理并不能影响到纳税义务是否实现。《公司法》规定,公司决议分红后,应载明实际分配的日期,若没有载明的,以公司章程为准,若都无决议作出一年内完成利润分配。意味着无论公司账务是否进行账务处理,股东均在规定时间后会获得随时提取分红的权利,即使是公司账面无资金,此时这笔分红也变为公司对股东的债权。扣缴义务人和股东不能以股东会只做出决议实际未分配利润为由不进行纳税申报。


为了避免出现税企争议,首先在股东会决议分红的时候就要预先考虑税收风险,综合权衡后确定是否在无能力实际分红的情况下继续做出分红决议;其次是做好税收风险规划,若未及时申报个税,在税务机关提出不同征管观点后,自然人股东可有能力先行缴纳税款或及时通知被投资企业承担税款。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24
作者:石羽茜
来源:中道财税

解读房企清算后再转让房产的涉税处理

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开发项目清算后,还有剩余房量未进行销售,那么剩余的房产再转让时,是就剩余的房产单独计算土地增值税?还是并入原清算数据重新启动土地增值税清算?相信这是很多房地产企业会计存疑的问题,笔者就清算后再转让房产如何进行涉税处理跟大家进行共同探讨学习。


一、剩余房产是否要单独重新启动清算?

微信图片_20231130110313.png



通过(国税发[2006]187号)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土地增值税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单位进行清算,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也就是说,土地增值税是以一个项目为单位进行的清算,对属于同一清算单位所发生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是不得从其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扣除,对同一项目也不能作为两个清算单位,所以,对一个开发项目清算后,剩余的房产再转让不能再单独作为一个清算单位计算土地增值税,也就是说无需再按照原清算程序重启启动清算。


二、剩余房产再转让如何计算其扣除成本?


同样根据国税发[2006]187号 第八条规定:在土地增值税清算时未转让的房地产,清算后销售或有偿转让的,纳税人应按规定进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申报,扣除项目金额按清算时的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乘以销售或转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清算时的扣除项目总金额÷清算的总建筑面积(注意:清算时的扣除项目总金额是否包括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各地税务机关口径不一,企业应注意本地区内的具体政策规定,我们以海南省的为例:认为扣除项目总额是不包含税金的,详见下图)也就是说:

清算后房产转让扣除额=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额×本期转让面积+本期转让房产有关税金及附加


由此可见:土地增值税清算前期已售部分与清算后期销售部分,尽管单位建筑面积成本是相同的,但由于先后销售房屋的房价不一,一般来说,后期销售的房高于前期销售的房屋,而土地增值税采用的是超率累进税率,所以计算结果是有较大差异的。


三、审核期间转让的具体规定


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文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可参考其他各地税务机关的规定。

例如:海南省的规定如下:


所以,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期间转让房地产的,企业人可先按土地增值税预征管理的规定预缴土地增值税,待税务机关出具清算结论后,纳税人按照尾盘管理的规定汇总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多退少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23
作者:郭晨阳
来源:中道财税

解读房企土地出让金返还涉税分析


企业从政府取得土地入账需要哪些附件资料?


实务中我们企业从政府取得土地,无论是后续开发还是自持建设办公厂房等,都应取得相应齐备的手续资料入账,以免在后续成本不予扣除给企业造成税费损失。土地成本入账应附有基本资料如下:

一、政府返还土地出让金用于回购安置房


甲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招拍挂购入土地50亩,与国土部门签订的出让合同价格为5000万元,企业已缴纳5000万元。协议约定,在土地出让金入库后以财政支持的方式给予甲公司1000万元,用于回购回迁房款,此项目为老项目。


(1)增值税


甲企业收到政府返还的用于回购安置房的土地出让金1000万元,若为政府回购回迁房的款项,实质可理解为甲公司销售商品房取得的销售收入。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18号]及营改增36号文件要求,应将其款项确认收入,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


(2)土地增值税

因此企业在收到政府回购回迁房款项1000万元,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应确认为商品房销售收入,缴纳土地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


据[国税发2009年31号]及相关税法规定,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应按照预计毛利率计算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开发产品完工以后,企业可在完工年度进行所得税汇算确定实际毛利额。甲企业将完工产品移送时,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应将其回购款确认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政府返还土地出让金用于前期拆迁补偿款


丙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招拍挂购入土地100亩,与国土部门签订的出让合同价格为8000万元,企业已缴纳8000万元。协议约定,在土地出让金入库后以财政支持的方式给予乙公司2000万元,用于该项目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拆迁费用支出。


涉税分析


招拍挂制度要求土地以“熟地”出让,但现实中,一些开发商先期介入拆迁,政府以“生地”招拍挂,由开发商代为拆迁。在开发商缴纳土地出让金后,政府部门将其部分返还给开发商,用于拆迁或安置补偿。


对于实务中的此种行为,开发企业实则是为取得目标地块,代政府做的拆补工作,实质为代理项目,此过程不涉税,所以丙地产公司在收到政府返还的出让金2000万元时,不需要缴纳税费。


实务中企业收到的政府出让金返还也有不同的形式及理由,对于出让金应如何处理,关键在于判断企业从政府取得的返还出让金用途及目的,因此也会导致税务处理上的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20
作者:李星凡
来源:中道财税

解读房产公司装修费土增税扣除影响


众所周知在房地产企业中,开发商交付给业主的房屋一种是毛坯房一种是精装房,两种不同的交付方式对于地产公司来说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涉税影响,本文笔者结合实务工作经验及部分地区相关政策,进一步为大家解读关于房屋装修费对土增税成本扣除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了解的是国家层面的涉税政策,(国税发[2006]187号)第四条第(四)款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已装修的房屋,其装修费用可以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作为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也就是说该部分成本允许扣除,同时也是可以加计扣除的。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政策规定的是“销售已装修的房屋”简而言之精装房,且并未说明可扣除的该部分装修费用是硬装还是软装,如果该部分装修费是为营销设施及样板房发生的是否可以计入成本扣除?等等实务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迎面而来,本文就此问题进一步为大家解读分析。


一、销售精装商品房,硬装、软装是否都可在土增清算时作为成本扣除?


地方政策:

图片

依据各地方性政策及实务中常见的处理方式,在税务清算中关于精装房的硬装和软装扣除问题,显而易见不可移动的硬装部分是可以作为成本扣除且可以加计,软装部分实务中大部分省份对于该部分是不能作为成本予以扣除,当然也不排除像广州类似的政策,具体还是要以当地税务政策执行口径保持一致。


二、样板间及营销设施装修费土增清算时是否可以作为成本扣除?


地方政策:   

图片

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在实务中,关于营销设施建造费及售楼处装修费的处理是显而易见的,重点需要判断该笔装修费用涉及的主体,是否在清算单位内且后续可转让、非临时建造。若不能同时满足,例如:临时性营销设施装修费、地产企业将公共配套设施装修作为售楼部、或以租赁方式租入房产发生的装修费等都应计入销售费用核算,该部分成本费用在土增清算时不得作为成本项目扣除。    


三、开发商销售毛坯房,后期发生装修费土增清算时税务是否认可?可作为成本加计扣除?

图片

实务中地产公司出现前期合同签订毛坯房,后续精装交付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行为,根据相关政策对于此种情况的规定,笔者认为地产公司若要在土增税前扣除相关的装修成本,需要把握几点内容:商品房销售合同或后续补充协议必须明确装修行为的存在、其次发票开具时装修部分与房屋总价一起开具、且有其他能证明业务真实性的证据资料,在此问题上各地税务机关的执行口径有所差异,清算前企业应提前了解熟悉当地的相关税法政策。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15
作者:李星凡
来源:中道财税

解读劳务敢不敢轻易“转包”?


建筑行业的乱象整治在过去的几年里成效显著,特别是劳务用工环节的监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那么就有财务人员会问到:我们延续好多年的用工方式,现在整改还来得及吗?今日小编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劳务“转包”如何理解?


目前建筑行业对于劳务“转包”行为的界定是:劳务作业承包人将承包的劳务转让给第三人,使第三人实际成为劳务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而劳务作业承包人并不退出承包关系。


二、“转包”的劳务法律怎么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条款明确规定:

图片

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七百九十一条明确提及:

图片

结合两部法律条款的描述,不难发现当中重合部分的描述集中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这里小编理解的是,以“工程形式”的转包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存在税务认可的空间。


三、不同类型的劳务“转包”判定浅析


(一)劳务用工

劳务用工转包是法律明文所禁止的行为,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视为无效。


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同样属于违法行为,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转包的,可能会导致降低劳务派遣单位资质等级的结果。


(三)劳务工程

劳务工程是否允许分包,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而且是经建设单位认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仍然是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的,那么,理论上是可以分包的。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

图片


【小编有话说】


关于劳务转包类型是否归类为劳务工程,各地区税务部门具有不同的解读。站在企业角度,参照现行法律制度,尽可能有理有据地和税务部门进行沟通,为企业税负争取最有利的处理方式。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07
作者:林森
来源:建筑财税圈

解读“真格子”动真格:实际控制人与公司一起被判赔300万!


【引言】


在大量公司作为侵权主体的侵权案件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形:权利人投入巨大成本去打官司维权,最终官司获得胜诉却得不到切实赔偿。此类案件因囿于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即股东以认缴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纵使公司烂账缠身难以维持,股东依旧可以大玩一把“金蝉脱壳”,潇洒转身。此时公司账上往往没有任何财产,权利人维权只能落空。


而在此类案件中,股东或法定代表人往往是侵权行为的幕后推手,对侵权本身有着实质性参与或推动,甚至公司可能仅是控制人通过侵权行为获取非法利益的操纵工具。实务案例中,若一直任由实际控制人蜷缩在股东有限责任的保护壳之下,则不利于权利人利益保护以及司法层面公平正义的实现。


【案例】


博柏利有限公司、博柏利(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与佛山市南海区路必达马球皮具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宝罗化妆品有限公司、章某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此案经历了一审、二审、再审,最终被法院认定被告公司与自然人共同侵权,赔偿博柏利公司损失共计300万元。


2004年起,章某、汤某及其亲属陆续设立多家公司,其中就有在广州设立的宝罗公司、在广东佛山设立的路必达公司。章某等人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陆续申请了带有格子图案的外观设计专利30多个、商标若干,其制造的各种格子图案箱包等产品,较为畅销。其中路必达公司的规模较大,在阿里巴巴网站宣传的经营规模为月产量80000件,年出口额为人民币2001万元至3000万元,年营业额为人民币2001万元至3000万元。


眼看着相似的格子图案箱包在广州某知名商场“撞衫”,“真格子”博柏利公司开始主张权利。博柏利公司在一审时诉称,1967年其将格子图案在英国注册成商标,2000年该图案在中国获得格子商标注册。长久以来博柏利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在各大平台进行大量宣传推广,广泛举办品牌活动,其经典格子的图案及产品已经在中国市场具有极高知名度。消费者看到经典“格子”图案,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品牌就会是BURERRY。


而章某、汤某及其实际控制的路必达公司,首先从未获得博柏利公司授权,就擅自在其生产、销售的一些产品上使用与BURERRY经典格子图案商标混淆的标识,并大规模恶意注册与博柏利公司商标相同的标志,大量长期使用。其次,路必达公司在其产品手册等可广为人知的文件中宣传是“英国的时尚品牌”、“苏格兰格子图案”等,进行虚假宣传。博柏利公司请求法院判令章某、汤某、路必达公司、宝罗公司四被告停止涉及相似的5个格子商标的侵权行为及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400万元。


一审法院经过庭审质证等程序,认定路必达公司制造生产销售了印有与原告博柏利公司图形商标近似的格子图案的手袋、钱包、提包、拉杆箱等。以此判定路必达公司停止生产、销售被诉产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开支300万元。期间,一审法院依原告申请,对路必达公司的财务账册、银行账户等财务资料、交易合同、销售单据、库存表、日报表等进行证据保全,这些证据成为认定路必达公司构成侵权的重要依据。


但一审法院对自然人章某、汤某与宝罗公司、路必达公司是否构成共同侵权并未予以认定。


一审判决后,博柏利公司作为胜诉方提起了上诉,这是为何?


实际上博柏利公司有顾虑,此类侵权案件中,因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若只判定公司侵权、承担侵权责任,则实际控制人很可能会直接将侵权公司破产,玩把“金蝉脱壳”,换个壳子再继续实施侵权行为牟利。而判决的赔偿金很有可能难以执行到位。因此,博柏利公司上诉请求二审判令章某、汤某、宝罗公司侵犯了博柏利公司的商标专用权,与路必达公司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


经事实认定,汤某与章某系夫妻关系,企业信息显示的路必达公司大股东及法定代表人汤某强,系汤某的弟弟。早在1997年,章某经营的皮具厂就曾因盗用路易威登等公司的注册商标多次被行政处罚。汤某曾于2001年被公安机关查获假冒普拉达、香奈儿等公司注册商标的手袋2000余个,旅行箱170多个,曾被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现如今又碰上BURERRY瓷儿,二人连同亲属,设立宝罗公司、路必达公司等关联公司,假冒注册商标,通过商标侵权行为,形成大规模的生产销售网络,大肆敛财。


本案二审中,法院认定理由如下:对此本院认为,首先,被诉侵权产品及其吊牌上标注了宝罗公司申请注册的标识以及章可明注册的“保罗马球”标识,该两个标识均作为商标使用,起到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宝罗公司和章可明作为被诉侵权产品的商标权利人,可依法推定为被诉侵权产品的生产者。其次,一审法院的询问笔录显示,章可明自称与汤铁卉为夫妻关系,路必达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汤铁强为汤铁卉的弟弟,宝罗公司的股东汤丽负责路必达公司的生产活动。宝罗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汤丽和章可明为宝罗公司股东,章可明为宝罗公司法定代表人。一审法院在路必达公司进行证据保全及送达诉讼材料的时候,章可明在场接受法院的询问,接收了法院送达给汤铁卉、路必达公司的诉讼材料。一审法院在路必达公司进行证据保全时所拍照片显示路必达公司仓库外墙上贴有“廣州保羅化妝品有限公司手袋倉庫”字样的标牌。由此可见,章可明、宝罗公司与路必达公司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应知晓路必达公司使用其“保罗马球”或商标所生产的产品情况。第三,博柏利公司在路必达公司公证购买的型号为55PL-324的手袋以及型号为04PL-286A的钱包以及一审法院在路必达公司证据保全的型号为55PL-603号手袋的标签右下角标注了专利号“200430001157.3”。该专利的申请人、设计人以及专利权人均为章可明。经比对,三款被诉侵权产品的装潢与200430001157.3号外观设计专利相近似,与博柏利公司请求保护的第G732879号商标近似。章可明申请多个外观设计专利时使用的地址“广东省南海市里水镇洲村过水埗18号”为路必达公司的工商登记地址。宝罗公司于2011年4月2日申请注册“9296674”商标,该商标与被诉侵权产品的装潢近似,与博柏利公司请求保护的第G732879号商标近似。第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的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章可明是被诉侵权产品的商标注册人、外观设计专利的设计人,被诉侵权产品标注的生产商路必达公司为其关联企业,现有证据足以推定章可明参与了生产过程。章可明未提交任何证据证明其未授权路必达公司生产被诉侵权产品,也未举证证明其未参与被诉侵权产品的设计及生产过程,因此,章可明认为其并非被诉侵权产品的生产者,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宝罗公司是被诉侵权产品的商标注册人,被诉侵权产品标注的生产商路必达公司的仓库外墙上贴有“廣州保羅化妝品有限公司手袋倉庫”字样的标牌,且章可明为宝罗公司法定代表人,宝罗公司未提交任何证据证明其未授权路必达公司生产被诉侵权产品,也未举证证明其未参与被诉侵权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宝罗公司认为其并非被诉侵权产品的生产者,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博柏利公司主张章可明、宝罗公司为被诉侵权产品的共同生产者,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纳。


最终,法院通过一系列证据认定章某是公司实际控制人、被诉侵权产品的共同生产者,被判与路必达公司、宝罗公司共同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币300万元。


本案的意义在于,与以往此类商标侵权案往往只追究侵权企业的责任不同,二审法院认定章某作为自然人(侵权企业实际控制者)构成共同侵权,从侵权的源头打击侵权人,有效破解了此类侵权案“赔偿难”问题。


【认定共同侵权的关键要素】


本案引申出一个可以追究到公司背后实际控制人责任的关键点:共同侵权制度。


这一制度打破了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壁垒,颠覆了此类问题解决的传统思路。同样能打破这一壁垒制度的大家还记得吗?就是上一期咱们讲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共同侵权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构成要件:第一,侵权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主体;第二,共同(包括共同故意、共同过失)实施侵权行为;第三,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四,损害在结果上具有不可分割性。

而对于商标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问题,二审法院适用了过错责任原则。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目前我国法律、司法解释并未具体规定认定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公司构成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最高院曾在2020年《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制裁力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考虑知产侵权案件中追究股东连带责任时,列举了四种较为具体的情形:


图片


附:
《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制裁力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18条:公司实施侵害知识产权行为,权利人请求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公司与该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明知他人知识产权的存在,是否以其个人账户收取公司侵权产品货款,被诉侵权标识、技术方案等是否由股东、实际控制人提供,以及财产、员工、住所、联系方式等方面的关联情况,依法确定法律责任。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06
作者:寇鑫博 律师
来源:建筑财税圈

解读关联公司税会口径比较


谈到关联公司,很多朋友都是谈虎色变,既担心各家公司发生关联关系,又对关联关系的实质存有疑惑,到底如何界定关联关系,我们今天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角度分别分析,二者既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差异。


一、税法界定的关联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的相关规定。

税法层面对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存在关联关系的界定可以总结如下图:

图片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税法界定的关联关系不仅考虑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且需要综合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不仅凭持股关系判断关联,即使持股比例未达25%,但如果存在控制或依赖实质,也构成关联关系。(注: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自然人共同持股同一企业,在判定关联关系时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二、会计准则界定的关联关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相关规定主要是遵循是否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控制,会计准则对关联关系的界定方式如下: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日常资金的提供者,公共事业部门、政府部门或因经济依存关系存在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代理商等不构成关联关系。(注:还是需要和持股关系及实质人员的亲属关系等结合,如果是沾亲带故或者有持股的经济依存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代理商等也应判断为存在关联关系。)

以上就是税会口径关于企业关联关系的界定,欢迎大家后台留言分享自己遇到的同类业务及工作经验。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01
作者:汤茹亦
来源:建筑财税圈
1... 1314151617181920212223 179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