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案例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1年)

 例:某医药企业研发一种创新药,自2021年1月开始研究,研发人员工资90万元、购买商业险10万元,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各10万元,假设未发生其他费用;2021年7月1日,该企业拿到临床批件进入开发阶段 ,并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费用与上半年相同,2021年12月,新药研发成功,达到预定用途开始使用。该企业如何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比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差异。


  解析:医药企业属于制造业企业,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规定,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一、会计处理

image.png


  (一)研究阶段(2021年上半年)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工资薪金 90


  - 商业险 10


  - 翻译费 10


  - 咨询费 10


  贷:银行存款 120


  借:管理费用 12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20


  (二)开发阶段(2021年下半年)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工资薪金 90


  - 商业险 10


  - 翻译费 10


  - 咨询费 10


  贷:银行存款 120


  202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用途之后,结转到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12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20


  二、税务处理


  (一)2021年上半年


  1.据实扣除的研发费用=90+10+10=110万元。(商业保险:不得税前扣除)


  2.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其中翻译费,咨询费属于其他相关费用,根据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第六条规定,其他相关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


  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90+90/(1-10%)×10%=100万元


  加计扣除比例100%


  本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00×100%=100万元


  2021年度,该企业研发费用可税前扣除金额合计为110+100=210万元。


  (二)2021年下半年


  1.2021年12月计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金额=110万元(商业保险:不得计入计税基础);


  2.在账面上形成的无形资产实为公司未来的费用,如将来转让该无形资产,则为成本。


  (三)2022年


  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1.可税前扣除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110÷10=11万元;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第二条第(六)项规定:“已计入无形资产但不属于《通知》中允许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范围的,企业摊销时不得计算加计扣除。”由于允许计入加计扣除归集范围的其他相关费用限额为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总额的10%,超过部分就不属于允许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范围的了。因此,以前年度形成无形资产本年摊销额=(90+90/(1-10%)×10%)÷10=100÷10=10万元,本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0×100%=10万元。


  2022年度无形资产摊销税前扣除金额共计11+10=21万元。


  三、研发费用的核算清缴


  2021年度应该抵扣的加计扣除费用,该企业可以选择到2022年5月30日前汇算清缴时一次性扣除,也可以选择在2021年10月份扣除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在预缴时可以少预缴一些企业所得税。


  四、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及指南——无形资产企业第九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具有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条件进行了明确,但在实务中,对于能否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存在着很大的主观判断空间,研发费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对企业的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短期可以美化利润,使研发支出与受益期匹配,当期多交税,以后年度少交税;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会低估当期利润,高估以后年度利润,当期少交税,以后年度多交税。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8
作者:言税
来源:言税

解读税务争议解决系列 透析偷税行为(三)

偷税,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结果如何认定?


  我们之前探讨了偷税认定中的主观故意和具体行为方式,这两方面如果同时具备,再叠加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就会被认定为偷税,无此“结果”则不认定。


  表面上看,不缴或少缴税款比较容易判断,即纳税人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经计算得出的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由于税款计算的复杂性,实践中对于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认定也存在一些可以探讨的争议点,本文尝试不完全列举并做简单的探讨分析。


  一、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形成的时点


  如果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是因同一行为形成的,那么行为性质和处理结果本应相同,但实践中却可能会因为主动补缴税款的动作而产生不一样的认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检查期间补正申报补缴税款是否影响偷税行为定性有关问题的批复》(税总函[2013]196号,以下简称196号文)规定:“纳税人未在法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且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构成要件的,即构成偷税,逾期后补缴税款不影响行为的定性”。由于税收征管中存在税款缴纳期限的概念,一般未按照税款缴纳期限足额缴纳税款的行为,客观上就会形成不缴或少缴的结果,如果偷税的认定以税款缴纳期限为标准来判定,此时即已具备不缴或少缴税款这一结果要件。


  而196号文同时进行了有条件的除外规定:“纳税人在稽查局进行税务检查前主动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并且税务机关没有证据证明纳税人具有偷税主观故意的,不按偷税处理”,我们理解,虽然未按照纳税期限缴纳税款即形成不缴或少缴的结果,但偷税的认定需要综合各个构成要件来判定,而纳税人主动补缴税款可以推断其并不存在偷税的主观故意,进而对偷税做出更为准确的综合认定,这个逻辑下并非否认不缴或少缴税款与纳税期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隐含的着眼点应是主观故意的判断。


  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问题的处理


  众所周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的计算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国家税务总局曾就税务检查过程中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的认定做出过专门规定,这其中也有可能对于偷税的定性产生一定影响,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


  事实上,税务机关对于检查过程中检查调增部分能否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态度,出现过比较大的变化。国家税务总局曾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简称“191号文”)明确:“对纳税人查增的所得额,应先予以补缴税款,再按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给以处罚。其查增的所得额部分不得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简称“20号公告”)中给出另一种口径:“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并于2011年将191号文废止。


  如果生产经营期长度足够且企业后期产生足够利润,那么适用191号文与20号公告,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金额应是相同的,二者最大的差异是计算方法不同导致查增所得额对应的税款缴纳时间点不同,如果查增所得额不足以弥补检查期间内的亏损,由于191号文要求先予以补缴税款,则有可能认定已形成不缴或少缴税款;而按照20号公告,弥补亏损后将可能不产生不缴或少缴税款。


  当然,应该看到两个文分别是在《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前后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0号公告更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应纳税额的计算逻辑,也更侧重于保障纳税人合法利益,避免因计算方式的原因导致纳税人承担额外的滞纳金,甚至因被认定为不缴或少缴税款而定性为偷税。从两份文件的对比可以看出,认定偷税时计算不缴或少缴税款,按照该税种应纳税额的常规计算方式(即所得税下应考虑亏损弥补情况)显然更为合理。


  三、检查所属期间对于不缴或者少缴税款计算的影响


  上一个小问题如果继续深入,就有可能涉及到检查所属期间对于不缴或少缴税款计算的影响。通常,税务检查启动时都会确定本次检查的检查所属期间,即检查所覆盖的具体期间,《税务检查通知书》具体表述为“对你(单位)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涉税情况进行检查”,实践中该期间设定为三年的情况比较多。


  比较特殊的情形下,检查所属期间截止日未形成不缴或少缴税款,如企业所得税方面出现亏损或增值税方面存有留抵税额;但截止日之后的临近所属期内亏损或者留抵税额被“消化”掉,出现当期的应纳税款,此时如果延长检查所属期间就会出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当然税务机关有权延长检查所属期间,《税务检查通知书》中也会载明“如检查发现此期间以外明显的税收违法嫌疑或线索不受此限”,但毕竟可能涉及到偷税的认定,我们不认为这种表述可以视为已经告知检查所属期限变更,仍建议以程序来作为执法行为的保障,送达新的执法文书告知检查所属期间的扩展情况,否则存在程序瑕疵之嫌。


  四、核定应纳税额能否视为不缴或者少缴税款


  实践中,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不缴或少缴税款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容易引发争议,即核定应纳税额能否认定为不缴或少缴税款。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检查中纳税人存在上述情形,税务机关一般会通过核定的方式确定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具体金额,这也就意味着税款并非通过常规的计算方式得出,而是根据特定方法推导并核定出相应的金额。具体方法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主要包括:“(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二)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三)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四)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不缴或少缴税款作为偷税相关责任中税款金额、滞纳金及罚款的计算基数,如果不是通过直接计算得出,极易引发争议,核定的数额是否准确、不同核定方法得出不同数额时应该如何选择等问题都比较敏感。最高人民法院在“广州德发案”的再审判决书中,给出过较为完整的论述和明确的结论:“出现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情形时,如果稽查局不能行使应纳税款核定权,必然会影响稽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甚至对税收征管形成障碍。因此,稽查局在查处涉嫌税务违法行为时,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核定应纳税额是其职权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延伸,符合税务稽查的业务特点和执法规律,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稽查局职责问题的通知》关于税务局和稽查局的职权范围划分的精神”。因此,“广州德发案”之后,对于核定应纳税额的争议应会有所减少。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8
作者:段桃 刘响
来源:金杜研究院

解读小规模纳税人适用1%征收率,申报表是3%的账务处理及申报

3月出台两个新政策:


  一、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2021年第11号)


  二、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同时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7号,对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


  为方便小规模纳税人清晰掌握新政策,以下将结合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梳理小规模纳税人免征额提升、1%征收率优惠政策的继续执行的账务处理及申报表的填写要点。


  一、账务处理


  从实务操作的角度看,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缴纳增值税是按季度进行的,而日常会计核算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发生交易或事项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这就出现了一个时间上的差异,即取得销售收入时,无法判断本季度销售额是否符合免税的标准,只有等到纳税申报期时才知道。


  根据财会[2016]22号文的规定:“(十)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规定。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在达到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


  【案例1】某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按季纳税,2021年2季度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价税合计40.4万元,按1%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普通发票。


  (1)在取得收入且发生纳税义务时,应先按照征收率对收入进行价税分离:


  借:银行存款 4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000


  (2)季度终了,由于未超过季度销售额45万元的免税标准,因此,40.4万元全部能够享受免税政策。纳税申报时,纳税人本季度销售额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条件,再将已经计提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


  那么,这个当期损益应当计入哪一个会计科目呢?“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都是损益类科目。有人认为,应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因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当初也是从主营业务收入中剥离出来的,现在免征了,就再还原回去,而且从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考虑业务招待费、广宣费的扣除基数),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更为合适。但是从会计原理上来说,主营业务收入强调的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而“营业外收入”属于利得,利得与非日常活动有关,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免税是一个优惠政策(属于直接免征但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资源,所以不适用政府补助准则),并非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笔者认为计入“营业外收入”更为恰当。在财会[2016]22号文颁布之前,按照财会[2013]24号(现已废止),也是规定将有关应交增值税直接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的。


  但无论是“主营业务收入”还是“营业外收入”,两者都会影响利润、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可谓殊途同归,无论计入哪个科目似乎也并不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所以也不必过于纠结。


  本季度销售额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条件,将已经计提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000


  贷:营业外收入 4000


  二、纳税申报


  【接案例1】该企业2021年2季度销售额价税合计40.4万元,按1%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普通发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5号第二条及第三条规定“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应当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相应栏次,对应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按销售额的2%计算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及《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减税项目相应栏次”,该企业2021年二季度不含税销售收入=404000÷(1+1%)=400000(元),未超过45万元,符合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对应的小微免税额时仍应按照3%征收率计算。因此,该纳税人本期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400000元,小微免税额=400000×3%=12000元。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该企业销售货物应填写至“货物及劳务”列对应的相关栏次。


  第9栏“免税销售额”=400000(元)


  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400000(元)


  第17栏“本期免税额”=400000×3%=12000(元)


  第18栏“小微企业免税额”=12000(元)


  第22栏“本期应补(退)税额”=0(元)


  该企业2021年二季度(税款所属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填报如下所示:

image.png

  三、拓展案例


  【案例2】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鉴证咨询服务,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1年4月份提供鉴证咨询服务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15.15万元,5月份提供鉴证咨询服务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1万元,6月份提供鉴证咨询服务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5.15万元。


  该企业2021年二季度销售额=(151500+101000+151500)÷(1+1%)=400000(元),其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收入=(101000+151500)÷(1+1%)=250000(元)


  1、账务处理


  (1)在取得收入且发生纳税义务时,先按照征收率对收入进行价税分离:


  借:银行存款 4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000


  (2)季度终了,该纳税人2021年二季度不含税销售收入为40万元,未超过45万元,符合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其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收入25万元不免税,本期小微企业免增值税销售额为15万元,将免税部分已经计提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500


  贷:营业外收入 1500


  2、纳税申报


  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2%=(101000+151500)÷(1+1%)×2%=5000(元)。需要注意的是,对应的小微免税额仍按照3%征收率计算,为15000×3%=4500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5号第二条及第三条规定,对应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按销售额的2%计算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及《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减税项目相应栏次”。


  1.《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第2行“本期发生额”=(101000+151500)÷(1+1%)×2%=5000(元),第2行“本期应抵减税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0+5000=5000(元),“本期实际抵减税额”=5000(元)。


  该企业2021年二季度(税款所属期)《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填报如下所示:

image.png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该企业销售货物应填写至“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列对应的相关栏次。


  该企业销售货物应填写至“货物及劳务”列对应的相关栏次。


  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250000(元)


  第2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 ”=(101000+151500)÷(1+1%)=250000(元)


  第9栏“免税销售额”=150000(元)


  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150000(元)


  第17栏“本期免税额”=150000×3%=4500(元)


  第18栏“小微企业免税额”=4500(元)


  第22栏“本期应补(退)税额”=2500(元)


  该企业2021年二季度(税款所属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填报如下所示:

image.png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9
作者:何艳春
来源:亿企智库

解读财税[2021]13号 减税优惠力度最大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3),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明确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实行100%加计扣除,企业可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优惠的政策,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具体如下:


  一、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本条所称制造业企业,是指以制造业业务为主营业务,享受优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的企业。制造业的范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574-2017)确定,如国家有关部门更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从其规定。收入总额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执行。


  二、企业预缴申报当年第3季度(按季预缴)或9月份(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自行选择就当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办理方式。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自行计算加计扣除金额,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享受税收优惠,并根据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的研发费用情况(上半年)填写《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与相关政策规定的其他资料一并留存备查。


  企业办理第3季度或9月份预缴申报时,未选择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可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统一享受。


  三、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解析:


  1、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实施这项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结构性减税中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


  2、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让企业尽早受惠,更有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8
作者:明税
来源:明税

解读图文结合讲解“VIE架构红筹上市”

近期有客户咨询境外红筹上市涉及的“VIE架构”搭建的相关问题,在就基本理论框架做简单沟通交流后,对方仍有些许困惑不解,其实,说到“VIE架构“这”个词,很多人都是不明觉厉、似懂非懂的感觉,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人实务工作中鲜有接触,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VIE架构“,今日,笔者通过图文结合方式,来为大家进一步讲解清楚。


  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这些企业名字:新浪、搜狐、网易、百度、腾讯、阿里、国美、携程、蒙牛、新东方、红黄蓝教育、无锡尚德。


  以上企业存在两个基本共同点:


  1、它们清一色都是民营企业;


  2、它们都曾使用VIE结构的模式境外红筹上市的(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


  对于民营企业的这个共同点,相信大家都很好理解,因为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诉求性、可行性、灵活性较强,但VIE架构红筹上市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有点不明觉厉,感觉像是天外之物,但事实上,自上个世纪以来,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明星”上市民营企业,大多属于VIE架构红筹上市的阵营。那么到底啥是VIE红筹上市?为什么民营企业都会用这种结构呢?

image.png


  一、什么是“VIE架构红筹上市”


  为了理解这个特别不明觉厉的词,我来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德居正科技信息公司,并且这个公司属于多元化业务板块运作,包括线上教育、金融、培训、咨询业务、投资业务、网络出版服务等等,在运作了一段时间后,我们计划扩大规模,但资金不足,欲走上市融资之路。但是一打听才知道,想要在A股上市,估计要等猴年马月,到那时,可能花儿都谢了!


  于是,我们去找投行,看看能不能走境外上市,直接到境外融资。但一看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文,瞬间就傻眼、蒙圈了,这个似乎依然行不通,为什么?原来德居正科技信息公司作为一家中国境内的企业,想要直接去境外融资,首先要满足“四五六”原则,就是企业的总资产不得少于4个亿,上一年的利润不少于6000万,上市的融资额度不少于5000万美金。


  就算满足以上“四五六”原则的条件,还有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一系列的部门要跑,手续会非常地繁杂。即使到境外上市成功,以后万一要进行业务扩张,想增发股票、发行债券,还得二次报批,手续依然相当的复杂!


  难道上市梦就这么终止了吗?我们并不甘心,那该怎么办?投行的专家给出了个主意:“你们德居正科技信息公司,可以考虑做一个VIE架构,走红筹上市的道路!”。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image.png


  首先,要到开曼群岛,也就是一个离岸的金融中心去注册一个公司,比方说叫“德居正国际”。为什么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因为哪里注册不仅非常简单,而且还很便宜,另外岛上提供注册一条龙服务,非常方便。


  然后,要通过一系列的协议,让“德居正国际”为大陆的“德居正科技信息公司”提供各种独家服务,比如咨询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协议对以上服务内容会界定的非常清楚,并且要收取非常高的服务费——就相当于把境内的德居正科技信息公司的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收入,都转移到了德居正国际这家境外的企业。这就是所谓的协议控制,英文叫做VIE结构。所以,“德居正国际”通过服务协议的方式,实现了对大陆“德居正科技信息公司”收入的整体控制,然后我们用“德居正国际”作为上市主体,到港交所或者到美国纳斯达克去申请上市。


  这种让一个境外公司,协议控制大陆公司业务到境外上市的模式,就是VIE结构的红筹上市。更准确地说,红筹上市是一个统称,以大陆业务为主的境外公司在境外上市就是红筹上市,其中通过这种协议控制,也就是VIE架构这种方式,是民营企业最常见的一种上市方法。


  二、VIE架构的好处是什么?


  对”VIE架构有“了基本了解后,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有点似懂非懂了!为什么如今国内的很多巨无霸的公司当初都钟情于”VIE架构境外红筹上市“?它的好处到底是什么?


  其实,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讲,原因很简单:


  第一、方便融资,融资规模大;


  第二,避免了繁琐冗长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审批程序,融资周期短;


  第三,可以实现财富可以最大化。只要上市成功,所持股份没有流通上的限制,很容易抛售变现,套取现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绕开监管。这个怎么理解?比如说,因为“德居正科技公司”有网络出版服务的业务,那它就没有办法到境外上市,因为这个行业国家规定,不允许有外资进入。但是,在境外注册的“德居正国际”并不受这个限制。所以,通过这个协议控制即VIE架构的方式,大陆的德居正科技公司的经营权和收益权,就实质上形成了两分离的局面。“德居正国际”通过协议控制间接获得了大陆“德居正科技公司”的收入和资产,但是在经营管理上,并不直接形成对大陆这个公司业务的任何改变和冲击。换句话说,通过这个协议控制,就达到了既满足国内监管要求、又满足境外上市要求、还符合了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按照实际控制并表核算的多重标准,可谓“一石三鸟”。


  实际上,这种协议控制的VIE架构,是新浪在2000年左右,为了实现境外上市而创造的。当时我们国家,不允许外资或者外商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但对提供技术服务没有限制,所以新浪就设计了一个境外投资者去投资离岸公司,然后以独家服务的合作方式,来取得境内公司控制权的模式。所以,VIE架构也被称为“新浪架构”。

image.png

  “新浪模式”横空出世后,当初几乎所有的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都开始采用了这个模式。而且,在实践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个结构也被设计得越来越复杂。比如说还可以在开曼公司的上游和下游再设立一个BVI公司(在英属维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注册的公司),这个岛是全世界最宽松的注册地,几乎没有税收,几乎连股东材料都不用提交,隐秘性特别好。假设说,”德居正科技公司“中,有某位股东的姓名,不愿暴露出来,那就可以设置一个BVI夹层,实现将股东信息雪藏的目的。


  再比如说,按还可以利用香港和内地之间的税收安排和税收优惠,在开曼公司底下再设一个夹层,香港公司,我称其为复合型的VIE架构。


  三、VIE架构的坏处是什么?


  通过以上描述,大家有没有感觉VIE架构红筹上市很完美,(SO Perfect,SO Beautiful)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务都存在两面性……那VIE架构的弊端或者风险是什么呢?


  (一)监管风险


  “VIE架构”的风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监管风险。


  比如说,工信部在2006年就出台过政策,要加强对外资准入的监管。再比如说,红筹上市把收入转到境外去,可能会涉及资本外逃的问题,还有,有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这种境外和境内联动通道,进行资本转移,另外,就是国家也会担心这种结构设置,股东信息被雪藏,可能会有一些贪官利用这种结构转移资产,助长贪污腐败之风。


  在我们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下,其实VIE的红筹结构处于一个比较“暧昧”的状态。监管层没有说No,在实践中基本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但是也没有明确说Yes,就是没有给一个正式的“准生证”,有点像”私生子“的感觉……2001年,企业到境外上市的时候还要审批,拿到一个无异议函才能去境外上市。国家外汇管理局后续又出台了相关外汇登记规定。2006年,由商务部、国资委、税务局等六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令〔2006〕第10号、2009修订),也就是著名的“10号文”。这个文件给红筹上市增添了很多成本,而且设置了很多关卡,(本文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欲知详情可查阅政策原文),这样一来,就使得很多民营企业的筹资之路,显得更加地不平坦,因此,很多人都认为VIE结构面临着政策的不确定性。


  (二)回归问题


  另外,VIE架构还存在境外回归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08年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扩容很快。尤其在12、13年之后,金融自由化,步子迈得越来越大,国内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也变得比较丰富。另外,中国A股市场,我们都知道,一直僧多粥少,所以A股市场的估值很高。那就有很多企业就动了回归A股的想法。要回归A股,就得拆除境外上市的VIE结构。俗话说,挣钱很难,花钱很容易,同理,打碎一个旧世界,往往比创造一个新世界还要难。所以,拆除VIE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整个拆除的过程也非常地漫长。


  所以说,这种VIE架构,可以看作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小缩影。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不断地去创造新的模式和工具,但是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实,”VIE架构境外红筹上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比方说,要不要境外红筹上市?架构该如何搭建?要不要设置境内SPV、SPV是选择合伙制还是公司制?要不要设置境外SPV、在哪里设立境外SPV?选择外币基金投资者还是人民币基金投资者?红筹架构投资时、持有时、退出时会面临怎样的税务疑难或者争议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笔者后续也会围绕以上问题,为大家进一步展开分析,届时欢迎大家继续前来”围观“。

 



  2014年3月的知识——


再谈递延税和VIE问题


  2013年12月,我发表过一篇文章,讨论了汽车之家对其可变利益实体(VIE)的累计利润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问题,然而其他面临类似情况的公司并没有这么做。我发现,另一家公司搜房网也对VIE留存收益确认了递延税。而搜房网和汽车之家的审计都是由安永(Ernst &Young)进行的。


  有人告诉我,我的博客让会计事务所好一顿手忙脚乱,因为他们都在想方设法为没有确认递延税找一个好理由。而爱康国宾健康管理集团(Ikang Globin Health Care Group,Inc.)的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文件则显示了会计师们打算如何应付这个问题。


  截止2013年3月31日,对于企业位于中国的VIE及其VIE的子公司而言,可供分配的累计未分配收益约为8,120美元。如果财务报表中的数额超出本土子公司计税基础数额,并因此导致应税暂时性差额,那么应在报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确认,例如,依据税法所提供的方法,报表所列投资数额可以通过免税的方式进行回收,而企业预计自己最终将使用这一方法。公司没有确认任何此类因VIE未分配财务权益收益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我们认为,多余的收益可以通过规避所得税的方式进行分配。


  上面的意思是说,如果能想办法将利润以免税的方式转出VIE,他们就没有必要确认递延税。规则的确如此,但要把利润从VIE中转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看来,他们的建议是,公司将成立新的VIE,然后将旧VIE的营业资产转移到新VIE中。之后,旧VIE将被卖给外商独资企业(WFOE),同时进行清算。此举将把所有的现金转移到WFOE中去。


  这种交易的完成需要有两个重要前提。第一个前提,在这笔交易中,旧VIE的资产可以通过免税的方式转移至新VIE。拿爱康说,VIE拥有9,100万美元的资产。如果要进行这样规模的资产转移,不产生税负(所得税、增值税和其他税费)似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业务是由VIE运营的,那么VIE的价值有可能与公司的市值相当。因此,公司在拟定的IPO中有可能会被大幅高估,随之而来的收益似乎就会相当可观。


  第二个大前提是,VIE股东可以把旧VIE转让给WFOE,但旧VIE股东不会因此而获得资本收益。实现这一点的唯一做法就是,VIE股票以不高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在爱康这个例子中,VIE留存收益为800万美元,即必须转走的现金额。因此,如果VIE股票的成本基准不低于800万美元,那么这笔交易将不会产生资本收益。我敢保证,交易的成本基准接近0。因此,在估价时,公司股票的价值必须低于现金总额。采取这种做法的依据在于,VIE合同严格限制了股东获取现金的能力。由于这些合同的可执行性存在问题,因此推翻这一依据对于税务局来说并不是难事。


  当然,整个操作只不过是会计师们的想入非非罢了。实际上,没有一家企业打算用这种方式从VIE那里抽取现金。他们只需要说,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愿意这样做。没人打算从VIE那里抽走现金,而这是VIE构架的根本缺陷。


  我预计其他拥有VIE的公司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效仿爱康的做法,这样就不会被迫重述财务报表。当然,安永的客户除外。尽管个体实际模式的不同会对这个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令人费解的是,安永和其他四大会计事务所的行事方式竟然存在差别。如果有人在以这种错误的方式行事,那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应帮助企业把他们揪出来。


  来源:鲍大雷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6
作者:何晓
来源:德居正财税咨询

解读股权交易完税后退回股权能否申请退税

一、案例


  A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2019年以股权转让的形式向B公司转让了其100%控制的C公司股权,C公司名下核心资产是一宗工业用地,土地面积约30亩,双方于2019年完成了股权过户工商变更手续。B公司派遣管理人员进驻C公司后发现,A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在该宗土地上设置了大量的民间借贷抵押,在收购时点均未予以披露。B公司历时1年多经多番协调无果,遂以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的A公司没有全面、真实披露C公司债务为由提起诉讼,要求退回C公司股权,同时退回已经支付的6000万元股权转让款及2000万元违约金。截止2021年3月,A公司表示可以退回股权,但是A公司已经为此缴纳了200万企业所得税,需要扣除该部分税金后才能支付给C公司。请问股权交易完税后退回股权能否申请退还已交税金?


  二、案例分析


  股权交易过程主要涉及所得税和印花税,印花税是行为税,只要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即发生纳税义务,不因股权退回而发生退税;所得税与交易是否完成以及是否有所得有关,如果交易没有完成,也没有所得,就不存在纳税义务,已经缴纳的所得税就应当退还。根据国税函[2005]130号文件第一条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第二条规定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完毕,因执行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解除股权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的裁决、停止执行原股权转让合同,并原价收回已转让股权的,由于其股权转让行为尚未完成、收入未完全实现,随着股权转让关系的解除,股权收益不复存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从行政行为合理性原则出发,纳税人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上述文件虽然是对股权转让中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批复,但笔者认为与企业所得税政策原理相通,即退税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完毕;2、原股权转让合同被仲裁委员会或法院做出解除、停止执行的裁决或判决;3、原价收回股权。如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随着股权转让关系的解除,就没有了转让所得,A公司也就不存在纳税义务,已经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可以申请退还或者抵减。在实务中,由于很难判断交易是否真实终止,主管税务部门对此类退税申请会非常谨慎,要求企业能够提供股权交易终止的直接证据,比如仲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以佐证交易终止的真实性。


  三、案例启示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股权交易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股权交易有可能因为某些条款而解除,企业因此缴纳的税金能否申请退回完全是由交易合同的约定来实现的。因此,笔者建议在股权交易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交易完成时间(不以股权变更为完成节点)、违约处置方式(仲裁或诉讼)以及股权退回价款(不得加收利息),避免股权退回被认定为二次股权交易。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7
作者:石波
来源:德居正财税咨询

解读一季度预缴所得税到底能不能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在汇算清缴完成之前「5月31日截止」,一季度预缴申报这个期间「4月18日截止」,关于一季度预缴能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这个问题就冒出来了。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填表说明是这样说的,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image.png

  所以,季度申报能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这个并无争议。


  是可以的!


  目前实践中,很多地方在预缴申报表上就做了限制,预缴申报表的第8行这一栏是自动带出来的,如果说企业年度汇算清缴没有完成,这个地方是没法带出数据的。


  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你没做上年汇算,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A106000没有数据,自然就没法取数。

image.png

  所以按照目前申报系统设置,如果企业未上传2018年汇算申报表,则季报表中弥补亏损栏次自动带出的数据为零。因此,建议企业先上传2018年度年报表,再进行2018年一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从而正确弥补亏损;如果企业在季报之前完成2018年度汇算清缴确有困难,建议一季度先不弥补亏损,待二季度季报时再进行调整。


  所以,不是不能弥补。


  不能填写数据,是因为数据没法取到,原因就是你汇算清缴还没做。


  没有数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不管是自动生成还是可以手动填写,你都得知道这个可弥补的亏损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


  做了自动关联的预缴申报表很人性,让你不用动脑筋,自动给你关联出数据,但是也有毛病,但是这个数据怎么来的?你可能没有思考就不得而知了。


  当那天这个坑位给你放开了,不自动链接了,可以让你手动输入了,你可能一下就懵圈了。


  其实不管是自动关联还是可以手动输入,我们都需要学习这个数据怎么来的,到底可以弥补多少?


  2、这就得从汇算清缴A106000这张明细表说起,如下图:

image.png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财税[2018]76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以下统称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比如二哥税税念公司(非高新或者科技型中小企业)2013年某企业发生亏损50万元,2014年盈利40万元,2015年亏损10万元,2016年盈利5万元,2017年亏损10万元,2018年盈利30万元。


  那么这个过程最终就以2018年汇算清缴的这张表体现出来了。

image.png

  所以,如果2018年的汇算结果没有出来,你无法知道18年到底是亏损还是盈利金额,你就无法知道你还能弥补的亏损到底是多少?


  比如本案例中,18年最后所得是30万,那么之前年度的亏损都会被弥补干净,如果你19年一季度再去填数据,显然就是重复弥补了。


  系统设置汇算完成才可以弥补是完全有道理的。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7
作者:二哥税税念
来源:二哥税税念

解读不同项目之间的进项税额,可以交叉抵扣吗

有网友询问:建筑企业一般计税方法的不同项目之间进项税可以交叉抵扣吗?


  增值税是以每个增值税纳税人为纳税主体。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增值税纳税人,其销项税额是其所有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销售额的销项税额之和,而进项税额是其所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之和,其一个纳税期(月或季度)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笔者至今也未找到要求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按每个工程项目来单独计算其进项税额、分别抵扣销项税额的税收政策规定。


  现行税收政策只要求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对于需要预缴增值税的,应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分别计算应预缴税款,分别预缴;对于诸如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机器设备的同时提供安装服务的,也只是要求应分别核算机器设备和安装服务的销售额。而从未要求按不同建筑工程项目核算进项税额,更无要求以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进项税额分别各自抵扣销项税额的规定。


  当然,也应注意到,不要求按某项经营项目、应税行为来单独计算其进项税额,即以所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之和作为当期进项税额,并不代表所有应税行为(经营项目)相关的进项税额都能抵扣销项税额。税收政策就明确规定,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还有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以及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如,某项专用于简易计税项目的固定资产(如某辆汽车)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可见,即便是有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符合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情形的,也只是需要正确划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对于不得抵扣的当期进项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对前期已经抵扣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等会计处理,而非所谓“按项目核算进项税额”。


  总之,同一个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不同项目之间进项税额,不存在是否可以交叉抵扣的问题,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按项目分别抵扣的计税方法,自然也就更不存在交叉抵扣的问题。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7
作者:税海涛声
来源:税海涛声

解读新冠疫情影响暴露中国非居民个人所得税征管规定的瑕疵

近期,好几个财税星空群友在微信群中咨询,部分非居民个人完全受雇于中国境内公司,但是由于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的影响,这些非居民个人在2020年度基本停留不超过183天,甚至有部分非居民个人2020年整个年度都没有来华,而是完全在境外通过线上方式为境内企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境内企业正常向这些非居民个人支付薪酬,并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到了年底,这些境内企业的HR就咨询,这些非居民个人在2020年在华天数不足183天,甚至有些人一天都不在中国。那境内企业在发放工资时帮这些非居民个人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能否在年底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呢?不同的税务机关给出了不同的答复,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表示,这种情况是不能退税的。


  原因何在呢?其实,我们早就指出了我国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的规则中可能存在理解上的歧义,我们的征管制度的设计不能因为便捷性考虑而违背个人所得税的大法。但是,这个问题在平时可能暴露得不明显,这次新冠疫情影响把这个问题就彻底暴露出来了。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3号)的规定,我们对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外划分原则是这样定的: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属于来源于境内的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则同样,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属于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属于来源于境内的所得)。


  很明显,我们对于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外来源划分标准既不是根据工资的发放地、也不是根据受雇企业所在地,而是根据实际工作地来划分的。不管非居民个人受雇于哪国公司,只要是其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就属于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同样,非居民个人虽然受雇于中国境内公司,工资也是中国境内公司直接发放的,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这些非居民个人完全在境外为中国境内企业提供服务,他取得的这些所得肯定属于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即使不考虑税收协定,对于非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由境内企业支付(负担)的,也只有在这些非居民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华停留累计达到183天后,中国税务机关才有征税权。


  但是,我们在《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5号 )设计具体的征管机制来落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时,在考虑征管便捷性的情况下做了有些变通。我们把非居民个人按照其受雇状态分为三类:


  1、仅受雇于中国境内公司;


  2、仅受雇于中国境外公司;


  3、同时受雇于中国境内、外公司


  35号公告规定:无住所个人在境内、境外单位同时担任职务或者仅在境外单位任职,且当期同时在境内、境外工作的,按照工资薪金所属境内、境外工作天数占当期公历天数的比例计算确定来源于境内、境外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


  这就是说,我们对于无住所个人,只有在其同时受雇于境内、外公司或仅受雇于境外公司且当期同时在境内、外工作的,我们才按工作天数划分境内、外所得分别征税。而如果无住所个人仅受雇于境内公司且当期同时在境内、外工作的,就不再按照境内、外工作天数划分来源于境内、外所得,而直接全部认定为来源于境内所得征税了,这是考虑到了征管便捷性。


  但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就把这个问题彻底暴露出来了。假设一个非居民个人仅受雇于中国境内公司,在2020年的1-9月都在中国境外为境内企业工作,10月份后才来华,他肯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83天。这种情况下,中国境内企业为其发放了1-9月份工资并代扣的个人所得税能否给予退税呢?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该非居民个人1-9月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资属于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境内支付,由于他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停留不超过183天,中国税务机关没有征税权,应该给予退税。但是,部分税务机关认为,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5号规定,只有非居民个人通过受雇于境内、外或仅受雇于境外,他在境内、外同时工作时,我们才按照境内、外工作天数划分所得。如果该非居民个人仅受雇于境内公司,我就不划分境内外所得,全部在中国境内征税,因此不给予退税。


  我们认为,这个理解是有瑕疵的,也是完全违背了《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的。不能以征管的便捷性去对抗合法性。其实,对于35号公告的这句话,我们认为应该在考虑征管便捷性时这样考虑。35号公告说了“无住所个人在境内、境外单位同时担任职务或者仅在境外单位任职,且当期同时在境内、境外工作的”,这里实际是两个条件:


  1、无住所个人在境内、境外单位同时担任职务或者仅在境外单位任职(任职状态)


  2、且当期同时在境内、境外工作的(工作状态)


  我们认为,如果非居民个人仅受雇于中国境内公司,在一个月中如果同时在境内、外工作的,可以从征管便捷性角度入手,不考虑用工作天数划分来源于境内外所得。而如果非居民个人在一个月内完全在境外工作,应该考虑用工作天数划分整月所得属于来源于境外所得。这样才把征管便捷性和遵循《个人所得税法》的合法性有机结合。


  因此,我们建议,受新冠影响的这些非居民个人,如果在2020年完全没有来华,或后期来华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华停留不超过183天的,对于其在2020年整个月份完全在境外工作期间,境内企业支付的所得扣缴了个人所得税的,应该坚持要求税务机关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给予退税处理。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7
作者:herozgq
来源:财税星空

解读综合保税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操作攻略

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我国企业增值税纳税人按照企业选择意愿、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程度,分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其出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退(免)税政策分别如下: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办法●


  对生产型企业等实行“免抵退”:免征增值税,相应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外贸企业实行“免退”办法●


  对外贸型企业等实行“免退”:免征增值税,相应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综合保税区的制度设计●


  初衷是原料及成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财税部门在税收制度上对区内企业定位是等同于境外企业、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进口设备及基建物资免关税及进口环节税、出口货物入区退税、进口货物出区征税、区内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制。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要求,该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同时对接国内外两个采购及销售市场的企业诉求,区内企业因不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而无法进入国内增值税链条,割裂了同国内市场联系,此情况自2016年5月我国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愈显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01、区内企业不能直接参与国内贸易


  区内企业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货物在国内销售时需要通过区外贸易公司,以三方贸易方式完成内销,或者在区外另设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以方便开展国内贸易,运营成本较高。


  02、国内采购成本较高


  区内企业从国内采购原料及物流、维修、保养、检测、劳务等生产性服务,及承接委托加工等业务产生的增值税无法抵扣,增加了额外成本。


  03、区外合作企业承担额外成本


  国内货物进出区需报关,区外合作企业须具备进出口经营权或委托贸易公司报关,增加交易环节及成本。


  04、非保税货物进区手续严格


  国内非保税货物通常需要报关转换为保税货物才能入区,进入综保区成本较高。


  05、内销时对成品征税


  除适用选择性征收关税的企业外,区内加工生产货物进入国内销售时,按照成品税率征收税款,这对料件货值合计远低于成品货值的企业极为不利。


  06、地方政府税收造血能力不足


  区内企业内销货物增值税归中央,区外企业销售货物给区内企业,由中央承担退税。如果上述情况纳入国内增值税体系,则地方政府对增值部分可以分成50%税收。


  有鉴于此,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于2016年在昆山综合保税区等7个特殊区域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工作。2018年、2019年,分别将17个、24个特殊区域纳入试点范围。2019年8月,扩大至全国综合保税区。



试点优劣分析


  有利因素


  综合保税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兼营综合保税区及国内两大类业务,且部分购销纳入国内增值税体系,享受下列优惠:


  01、货物及设备的税收政策极为丰富,根据不同情况及条件,分别适用保税、退(免)税、征(补)税、免税等政策。


  02、向国内销售的货物(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除外)及承接委托加工业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购买企业获得增值税抵扣。


  03、从国内购买的原料、生产性服务,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


  04、实现对保税料件纳税或间接对成品纳税。试点企业货物内销时要对所含保税料件缴税,并补缴数额较小的缓税利息。如果料件的货值合计远低于成品货值,或者两者货值差距不大,但料件税率远低于成品税率,货物按照料件内销划算。若使用成品内销更加划算,则试点企业可以先将保税货物以加工贸易方式流转至区内非试点企业后,再以一般贸易方式将成品纳税进口,间接实现对成品征税。


  05、国内非保税货物由企业自行管理,入出区时无须报关,物流更为便捷。


  此外,部分试点企业将政策灵活运用,通过叠加保税检测、保税展示等业务类型,提升了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能力。例如,区内某国际艺术品公司,既以保税方式进口国外画作,又以非保税方式进口国内画作,中西方文化艺术品分别以非保税、保税的形式同台展示,丰富了艺术品来源,降低了展会成本。


  不利因素


  试点后,因涉及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进销项税及抵扣、退(免)税、设备补税等新增作业,还要对财务流程、采购及定价模式、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国内合作企业运作模式等予以调整,试点企业需要对整体成本及收益统筹核算。试点后对税负成本主要影响如下:


  01、加缴纳税种。试点企业需要承担增加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税种。


  02、每年对监管年限内进口设备免征的税款按照内销比例缴税。试点企业每年要对监管年限内的进口设备暂免征收的税款,按照当年内销占内外销合计的比重补征,直至设备的监管年限届满。


  03、试点企业采购国内货物,需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04、出口货物离境退税。出口货物由入综保区即可退税改为实际离境退税,退税时间相对延后。


试点企业税收政策


  为便于理解,除极少地方不同外,建议读者可以将试点企业视为综保区外的加工贸易企业。


  设备免税及补税情况


  试点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包括机器设备、基建物资和办公用品),暂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试点企业应在试点开始后的次年3月底前,将在海关监管年限内的上一年度进口自用设备暂免征收的税款,按照产品的内销比例补缴(外销比例部分免于缴纳),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进口自用设备补征税额=(设备原进口时的完税价格×税率×上年度设备在区内月份数/36)×〔内销金额/(内销金额+外销金额)×100%〕


  其中,计算月份数时,设备在区内时间不足1个月但超过15日的,按1个月计算;不超过15日的,不予计算。


  内销金额是企业向税务部门申报的增值税应税销售收入。


  外销金额是离境出口,以及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区域、保税区除外)或海关保税监管场所(不具备退税功能的保税监管场所除外)销售,以及向试点区域内非试点企业销售货物的总金额。


  保税情况


  01、从境外购买的货物


  企业根据贸易实际,按照“进料对口”(监管方式代码0615,下同)、“来料加工”(0214)等监管方式申报。


  试点企业也可以使用“一般贸易”(0110)方式申报入境的货物,缴纳税款后成为非保税货物。


  02、购买或销售某种状态的保税货物


  试点企业从区域内非试点企业及保税场所购买的保税货物,或者从其他试点企业购买的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或者向特殊区域或保税场所销售的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按照“进料对口”“来料加工”“料件进出区”(5000)等监管方式申报。


  内销征税情况


  试点企业向境内区外,或者向保税区及不具备退税功能的保税场所,或者其他试点企业销售的货物(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除外),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上述货物中若含有保税货物,按照保税货物进入综保区时状态(即料件状态)向海关申缴进口税收,并按照规定补缴缓税利息,企业需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活期”字样,笔者建议在备注栏增加“一纳成品××(货名)”字样,以方便查验。缓税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应征缓税利息=应征税额×计息期限(天)×缓税利息率/360


  保税货物按照内销转换为非保税货物后、是否留在综保区内,存在两种作业模式:


  01、出区的保税货物


  在金关二期区域系统申报核注清单,监管方式为“进料料件内销”(0644);再申报报关单、核放单后,货物即可出区进入国内。


  企业也可以使用分送集报方式出区,依次申报业务类型为“一纳企业进出区”的申报表、出入库单后,再申报核放单;货物过卡后,再汇总申报核注清单(类型为“一纳成品内销”)及报关单。


  02、暂不出区的保税货物


  在金关二期区域系统申报业务类型为“区港联动”的核注清单,再申报报关单,监管方式同上,完成纳税等通关手续后即可转为非保税货物。后续如果出区,按照非保税货物管理要求办理出区手续。


  出口免税情况


  试点企业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离境出口,实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试点企业申报监管方式“进料料件复出”(0664)、“来料料件复出”(0265)出境。


  退(免)税情况


  试点企业销售的货物(包含加工过的保税货物),如果离境出口,或者向非保税区的特殊区域或具备退税功能的保税场所销售,或者向特殊区域内非试点企业销售,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企业按照“一般贸易”或“进料对口”等方式申报。


  试点企业将本企业的非保税货物转为保税货物的,申报监管方式为“一般贸易”的报关单等进行转换。


  区外加工贸易企业销售给试点企业的加工贸易货物,适用现行的出口退(免)税政策。区外企业以“进料对口”“来料加工”等监管方式申报报关单,区内企业以“料件进出区”申报保税核注清单。


  其他情况


  区外企业销售给试点企业的其他货物(包括水、蒸汽、电力、燃气),不再适用出口退税政策,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除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试点企业适用区外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法律、法规等现行规定。


  因各地税务部门会根据当地情况对试点企业使用的监管方式提出不同要求,故本文提到的监管方式仅供参考,建议试点企业根据货物及对方企业性质、销购流向等提前咨询税务部门可以适用的税收政策及监管方式。


如何开展试点


  01、综合保税区进行试点备案


  综合保税区所在地的省级税务、财政、海关部门,将该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需求、市(地)级政府牵头建立的多方协同推进试点工作机制、税务及海关的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税务部门驻区机构及人员情况等向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备案。


  02、企业申请成为“一纳试点”企业


  区内企业先向综保区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及申请试点,再凭税务部门同意开展试点材料向海关申请。海关要求如下:企业信用等级为一般信用企业及以上;根据会计法及海关要求,设置能够如实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账簿、报表、单证;企业对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实施分开管理。此外,海关有时会下厂验核厂库是否具备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分开管理条件。


  03、试点企业开设专用电子账册


  企业对暂免进口税收的自用设备,在金关二期区域系统开设TD设备账册;对保税货物,在金关二期区域系统开设“账册用途”为“一般纳税人”的H账册。


  04、试点企业自行管理非保税货物


  企业自行管理非保税货物,不采用报关单、备案清单方式进出区,并如实记录非保税货物进出转存情况,留存三年相关记录。


Tips:延伸阅读


  试点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或销售保税货物给区内非试点企业的三方贸易方式,合理降低税负成本。


  若进口设备价值较高、内销比例较大,企业转为“一纳资格试点”则设备补征税款较多,因而建议暂不参加“一纳试点”,先使用内销选择性征税或委托加工等方式解决面临情况。待设备监管年限到期后,再申请成为试点企业。


  政策依据推荐阅读如下:《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海关总署关于在综合保税区推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29号)。


违规惩罚


  试点企业存在试点资格条件缺失、涉嫌走私被海关立案调查、货物进出区多次发生单货不符、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自用设备补税手续等情况,海关会暂停试点企业专用电子账册并进行整改。


  违规构成走私行为或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2
作者:周林 张新杰 王刚 吴杰
来源:中国海关杂志

解读处理重组税务事项:善于从“不同”处入手

据wind数据库统计,今年1月1日以来,截至3月30日,A股市场共发生550余起公司并购事件。实务中,不同重组方式下,不同税种、不同环节各有其税务管理重点。近期,吴健、姜新录、朱昌山、聂磊、高行锋五名税务干部,在总结大量实务案例的基础上,出版了税收实务专著《企业重组财税处理实务与案例》,对企业重组的财税处理进行深入剖析。本报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两位作者,围绕不同重组方式下的税务实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供读者参考。


  要点一:重组方式不同,涉及税种不一样


  一项重组业务,可能会同时涉及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务处理。不同的重组方式,涉及税种可能不同。


  国家税务总局宿迁市税务局干部吴健举例说,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资产划转、资产收购、合并和分立中,资产处置方可能涉及增值税、印花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如果所处置的资产中含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还会涉及土地增值税,资产接收方还会涉及契税的相应处理;在股权划转和股权收购中,股权处置方则需要关注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如果所处置的股权是上市公司股权,股权处置方还要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相关主体为个人的,还需要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兰州市税务局干部姜新录,长期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税收实务。他说,企业在设计并购重组方案时,应统筹考虑重组中可能涉及的各个税种,不能顾此失彼。从实践看,有的企业在设计并购重组方案时,仅考虑了企业所得税,忽视了增值税或土地增值税的税收成本测算,很容易带来税务风险。


  姜新录举例说,2020年8月27日,甲拟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相关资料中,披露了一笔划转业务的税务处理情况。从甲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其全资子公司A公司未开展实际经营,仅通过向甲公司出租土地和厂房取得租金收入。2017年7月,A公司刊登清算注销公告。在清算期间,2017年8月,A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将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无偿划转至甲公司。划转完成后,2017年12月,A公司完成注销。甲公司在披露的资料中有这样一句表述:A公司在注销前,将土地和厂房无偿划转给甲公司,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契税均适用了重组的各项税收政策。


  对此,姜新录分析,A公司向其母公司无偿划转不动产,就没有充分考虑土地增值税的影响。A公司认为,鉴于本次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系按照土地账面价值确定,无增值额,且A公司没有取得收入。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本次转让无须缴纳土地增值税。


  姜新录表示,对于改制重组中的土地增值税问题,A公司划转当时,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为《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7号,以下简称“57号文件”)。57号文件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整体改制、合并、分设、投资入股等行为,可以暂不征收土地增值税,但资产无偿划转并未纳入政策适用范围。换句话说,无偿划转的资产中,如果包含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即使不是有偿转让,仍需要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A公司对税收政策的掌握得不够到位,并购重组的方案设计留有缺陷,实际是给自己和甲公司埋下了风险隐患。”姜新录说。


  吴健表示,不同于一般以单项资产作为交易标的经济行为,企业重组往往是以企业整体或大部分资产、股权作为交易标的,标的金额动辄数亿元、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这导致企业重组中涉及的税款金额也很大。不同的重组方式,涉及的税种可能不同,企业务必系统梳理可能涉及的纳税义务,提前测算税收成本,防止因为税收原因导致重组进程受阻,或在重组中埋下税务风险隐患。


  要点二:交易类型不同,递延条件有区别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的税收政策,包括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股权或资产划转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技术入股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等。总体来看,这些政策主要围绕递延纳税展开设计。重组交易的类型不同,适用递延纳税的具体条件不同,产生的税务后果也不同,企业应该注意区别,弄清楚每项政策的适用条件。


  对企业法律形式的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和分立这六种类型的企业重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59号文件”)规定,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符合条件的,可以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通过计税基础的转移,将应在重组环节确认的所得,递延至处置相关资产时确认,使企业在本环节暂不产生税收成本。


  不过,在上述六种重组方式下,企业要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须同时符合五个条件,即: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其比例符合相应规定;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的,须符合规定比例;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对于集团内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间的资产或股权划转这一重组方式,《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09号,以下简称“109号文件”)明确,按账面净值划转资产或股权的,暂不确认所得。“这将大大降低集团内企业交易的税收成本,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业务重组。”吴健说。


  姜新录分析,这种重组方式下,企业要适用递延纳税,也须满足一定条件。具体来说,交易须在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开展;双方选择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股权或资产划转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值得注意的是,与59号文件相比,109号文件未对标的股权或资产的比例作出限制。


  对于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这一重组方式,《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规定,这种方式下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姜新录说,这种重组方式下,政策适用的条件较为简单,用以投资的非货币性资产及新取得的股权,也不受比例限制。不过,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并适用递延纳税期限内,企业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或收回投资。


  要点三:处理方案不同,管理重点有差异


  在重组完成后,企业应区分不同重组方式的税务处理方案,针对不同的税种,及时办理相关申报或备案手续。


  据吴健介绍,在企业所得税处理方面,如果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交易各方应在重组完成当年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申报并提交相关资料。具体来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8号)第四条规定,企业重组业务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除59号文件第四条第(一)项所称企业发生其他法律形式简单改变情形外,重组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分别向各自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及附表》和申报资料。合并、分立中重组一方涉及注销的,应在尚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前进行申报。


  如果在重组过程中,对货物、土地使用权、不动产等资产适用不征增值税处理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的规定,由于其并不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纳税人不需要税务机关的审批或者备案,也不需要进行纳税申报。


  姜新录表示,如果企业申请享受改制重组的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则应根据57号文件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房地产转移双方营业执照、改制重组协议或等效文件、相关房地产权属和价值证明、转让方改制重组前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地价款的凭据(复印件)等书面材料。


  此外,如果涉及不动产划入业务,由于企业到相关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时,需要提供由税务部门出具的征税或免税证明。因此,资产划入方如果享受契税减免优惠,目前仍需向主管税务部门报送相关减免税资料。吴健介绍,根据《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3.0 版)》,纳税人按规定需要申报享受契税减免的,在首次申报享受时随申报表报送附列资料,或直接在申报表中填列减免税信息,无须报送资料。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6
作者:覃韦英曌
来源:中国税务报

解读破产管理人:应重视税收事项代管责任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资不抵债,需进行破产清算。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纳税人破产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所以主管税务机关需要向破产管理人申报税收债权,参与破产分配。在债权申报过程中,税务机关与破产管理人之间,可能会就涉税事项发生一定的争议。因此,破产管理人一定要重视税收债权的管理。


  案例


  实务中,纳税人破产清算涉及税收债权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鼓楼区税务局按照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开展破产企业债权申报工作。据统计,2019年1月~2020年10月,鼓楼区税务局共接到95户破产(强制)清算企业债权申报通知书。其中,存在欠税(费)企业22户,无欠税企业73户。已全部完成欠税(费)企业的债权申报工作,参加12次债权人会议,涉及税款超4912万元,相应滞纳金达8692万元。在申报债权过程中,税务人员发现,2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未完成清算,6户企业未申报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虽然根据民法典及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税收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但从实践情况来看,税收债权的清偿存在障碍。据鼓楼区税务局统计,在上述企业破产过程中,共实现土地增值税入库861万余元,罚款入库7000元,另实现税收债权33万余元,普通债权(滞纳金)2300余元。


  分析


  导致税务机关不能准确登记税收债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破产企业未及时履行纳税申报义务。实务中,部分破产企业存在有房产、土地却未做税源登记,未申报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或土地增值税;还有部分企业对租赁房屋所取得的租金收入,未申报缴纳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破产管理人对纳税申报的认识不足。从2019年以来鼓楼区税务局税收债权申报情况来看,部分破产企业在破产申请受理日前,已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破产管理人在接管这些企业后,由于企业账簿资料等信息往往不齐全,导致其无法了解企业之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对企业是否少缴税款的情况并不了解,这导致管理人对纳税申报的态度不同。有的破产管理人表示,自己对企业此前的经营情况确实不了解,即使想申报也无法准确申报;有的管理人则认为,自己只负责企业破产受理日之后发生的债权申报行为,对破产受理日之前发生的应税行为,不负有纳税申报义务。


  还有部分破产管理人在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清算申请后,未及时向税务机关送达《债权申报通知书》,待法院裁定终结企业破产清算程序,宣告企业破产后,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注销时,才向税务机关告知,该企业已破产。如果企业有欠税,虽然税务机关进行了申报,但此时企业已无可供偿的财产,造成税收债权无法清偿。


  建议


  少数破产企业自身确实存在资料缺失、人员流失等客观状况,但管理人不能以此为由,不代为履行纳税申报义务。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后,破产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均由管理人代理行使。由此,纳税申报义务也应由破产管理人代为履行。


  因此,笔者建议管理人,应配置具有财务核算和办税能力的专业人员,以核算应缴税款。同时,还要增强纳税申报意识,对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涉税政策的,应及时提出,并按要求办理各类涉税事宜。特别是经税务机关提醒,破产企业存在应申报而未申报情形的,破产管理人应当高度重视,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解决破产企业的未申报问题,使破产企业能够顺利退出市场。


  此外,破产管理人还要注意破产清算期间涉税事宜的处理。比如,破产企业财产处置过程中,要以拍卖成交价作为计税依据,计算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破产企业因继续履行合同、生产经营或处置财产需要开具发票的,破产管理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也可以根据需要,申请临时提高增值税发票开具限额;破产企业房产、土地闲置不用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破产企业发生重组业务,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适用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等。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鼓楼区税务局)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6
作者:陈阳
来源:中国税务报

解读大中型企业:新优惠期内避免出现“老毛病”

6号公告和7号公告直接列示了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文件,这对于此前一直享受相关税收优惠的企业而言,节约了重新学习政策细节的时间。从笔者以往服务大中型企业的实践看,企业享受6号公告和7号公告延续的税收优惠,除了关注最新的截止时间外,还应高度重视以往容易出现的税务风险点,避免在新优惠期内出现“老毛病”。


  税会差异带来的税务风险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在延期的30个文件涉及的税收优惠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最受纳税人关注。相比较而言,纳税人在享受这两项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出现税务风险的概率相对较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税会差异带来的风险。


  6号公告明确,企业新购进的符合条件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计入成本费用扣除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适用该政策的企业需要关注税会差异。纳税人在企业所得税上购入当期一次性扣除,在会计上根据规定折旧年限进行处理,并相应地进行纳税调整,且由于在一次性扣除当期,企业所得税税前确认的可扣除金额,理论上高于当期会计核算的折旧额,此时纳税人需要调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相应地,纳税人在后续年度则需要按照对应的会计核算折旧额,做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处理。


  此外,笔者认为,对于临界点购入的固定资产,可以适用一次性扣除优惠。举例来说,假设某企业2023年12月购入的一项生产用设备,会计上应该自2024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虽然该生产设备首个会计折旧期已经超出了政策有效期范畴,但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6号)第二条明确,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所属年度一次性税前扣除。那么,该生产设备可以在2024年1月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无偿借贷资金的税务处理


  本次延续的又一重磅政策,系《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0号)的规定:对企业集团内单位(含企业集团)之间的资金无偿借贷行为,免征增值税。对于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集团企业而言,该政策是“定心丸”,很大程度上缓解其融资成本,十分符合当前集团企业运营实际。


  在享受增值税延续优惠的同时,集团企业还需关注企业所得税可能面临的风险。当下,部分集团企业的资金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即由集团企业本部或核心企业对外融资,并提供给其他关联公司“无偿”使用的模式。该模式下,资金成本在融资主体列支,但实际的资金使用者为具体的关联公司,融资主体的融资成本可能面临被认定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致使融资成本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因此,集团企业应考虑资金来源、资金成本等诸多因素,综合做好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控建设。例如,纳税人应建立资金管理台账,分批次、主体,准确记录集团内部资金流向;留存外部融资、内部资金流通中相关资料,用以证明资金在集团内部流转过程中,并未侵蚀国家税基、没有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入的减少,从而降低整体税务风险。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6
作者:孔令文
来源:中国税务报

解读从国际免税形势揭示海南免税经济未来机遇

建立先进的简化低税制度,是建设自贸港的大本大宗,是吸引人才和企业的关键动力,是开展自由贸易的坚实基础。相较于新加坡、迪拜等国际自由贸易港,中国内地的税收制度更为复杂,税种名目更多,出台国际标准的自贸港税收政策是海南开展“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改革的重要开端。


  在自贸港发展总体规划下,海南以独立的财政税收制度为支柱,以实现投资贸易自由便利为目标,直指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后疫情时代,免税消费作为海外消费回流和和境内消费升级的重要渠道,无疑是双循环经济格局下的关注重点。自2011年试点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以来,海南免税购物政策不断放开。2020年,海南免税店总销售额(含有税销售)327亿元,同比增长127%,免税经济已经成为海南消费增长新动力。


  普华永道将以免税经济为主题,围绕免税模式、免税市场格局、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分享免税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机遇。


  海南初步建立了四大免税模式,离岛免税成为免税消费的主要渠道

image.png

  对标国际自贸港免税政策,海南免税范围仍较小,限制相对较多。


  海南已开发了传统“机场免税”、大型购物中心“离岛免税”,类似香港市内免税的“岛内免税”,类似新加坡市内退税的“离境退税”模式,形成了海南免税消费四大模式。但是,目前各大模式下免税商品的限制仍远超香港和新加坡,未来在放宽消费者限制、商品种类,将正面清单转化为负面清单等方向,还有待向国际自贸港免税政策看齐。


  离岛免税成为免税消费主要渠道,为免税经济重点布局方向。


  根据2020年1月海南省商务厅组织的全省商务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封关前“岛内免税”或只聚焦于日常消费品;同时由于离境退税受限于入境游客少,只占所有游客2%左右,发展规模尚小,而离岛免税因覆盖了中高端商品,仍将是免税消费的主要渠道。目前在新政下,离岛免税额已由此前的3万元人民币提升至10万元,且不限购买次数,离岛免税商品的销售方式也在持续提升和完善。虽然全岛封关后“岛内免税”的政策尚不明朗,在境外消费回流和“内循环”的格局下,未来海南免税经济的发展仍然充满广阔市场空间。


  海南封关后的免税消费开放程度仍待明确。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在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而对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进行简并,启动征收销售税。简言之,封关后销售税仍然存在,尚不明确会否形成香港路线的免税消费模式,即针对所有在港人群(无论居民或非居民、境内或境外人士)无差别地对大部分商品品类(烟、烈酒、燃油等除外)实行三税全免。如前所述,这仍然取决于届时政策层面不同免税模式下,对消费者限制和商品品类的放宽程度,以及配套监管体制的成熟程度。


  离岛免税国内外竞争格局初显,品牌经营权成为国内运营商重点关注方向


  离岛免税新政允许多元主体适度竞争,竞争格局逐渐分明。


  2011年离岛免税政策开始实施起,中免集团先后直接开设或控制了包括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等机场免税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免税店,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奠定了海南免税店与购物中心融合的特色基调。2020年6月底,《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发布,具有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可按规定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意指鼓励适度竞争。至此,中服免税、海免、深免等运营商进入海南,海南免税店实际运营商由原本中免一家增加到五家,市场格局逐渐体现。截至目前,有中免、中免控股的海免、中出服、深免、珠免、王府井、海旅游、海发控八家免税运营商拿到海南离岛免税牌照,成为免税品经销资格经营主体。


海南免税店及运营商汇总


(中免系)(非中免系)


2011


离岛免税政策开始实施


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


运营商:海免51%(海免由中免大股东控股),海航49%


2014


国际免税城一期-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


运营商:中免


2019


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


运营商:中免大股东控股海免


琼海博鳌市内免税店


运营商:中免大股东控股海免


2020


离岛免税新政鼓励竞争


三亚中服免税市内免税店


运营商:中服免税


三亚海旅投市内免税店


运营商:海旅投


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


运营商:中免


2021


海发控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


运营商:海发控


深免海口观澜湖市内免税店


运营商:深免


  国际免税店有意入局海南免税消费市场,牌照放开成关键。


  海口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王路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与国际多家免税巨头洽谈,这些国际免税企业,未来也可能进驻海南。面对海南免税经济这块“大蛋糕”,不仅国内运营商竞争激烈,国际免税企业也有意入局,能否拿到免税牌照在未来将成为影响海南免税经济市场格局的一大重要因素。进一步来说,封关后是否能如香港一样取消牌照限制也未可知。


  国内运营商相较国际运营商最大的短板在于品牌经营权。


  国际龙头,如Dufry、DFS,作为最老牌、最知名的免税运营商,在品牌经营权、采购价格、选品、商品陈列、物流管理等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它们的入局无疑将对国内运营商产生巨大冲击。而中国免税运营商相较国际运营商最大的短板就在于品牌经营权,知名国际运营商已累积了大量品牌资源,建立了长期的口碑,而相比之下中国免税商则不够成熟。高端精品从谈判到开业耗时6-12个月不等,而顶级奢侈品牌可能在1.5-2年以上,谈判时间较为长,对物业各方面要求也较高。对于争取高端以及奢侈品牌经营权,中国运营商积极地迎头赶上,中央也给予了海南自贸港巨大支持。


  免税消费之外,品牌商迎来原产地政策新机遇。


  在海南自贸港规划下,原产于海南或进口料件在海南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也就是说,在上述原产地政策的助力下,进口料件有望实现从境外至最终进口到内地“零关税”安排;真正体现消费升级和改变民生的好品牌和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价值链部署,与电商、零售、交通物流等企业联合,共同搭建商业生态圈协同发展,通过海南进入更为巨大的内地消费市场。


  首届消博会落地海南,是品牌与国内运营商对接的重要机遇


  “开放中国、海南先行”,首届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落地海南。


  全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落地海南(以下简称,消博会)。首届消博会将于2021年5月7日至10日举行,展品在展期内进口和销售将享受免税政策。届时,消博会高规格的采购对接活动也将成为各大龙头企业、免税运营商开拓市场,展开谈判合作,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首届消博会头部企业聚集,知名品牌企业与免税运营商将重磅登陆。


  截至目前,首届消博会已确认参展面积达7万平方米,全球头部品牌集聚,已有法国的欧莱雅、保乐力加,美国的强生、戴尔、特斯拉,英国太古集团,澳大利亚澳佳宝、日本资生堂、花王、欧姆龙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巨头企业组团参展,境外品牌参展面积占比近80%。此外,中免集团、王府井集团、深免集团、中服免税、苏宁国际、京东集团等免税运营商、大型实体商超和头部电商将组团参会,对接全球头部品牌,举办采购对接活动。


  消博会是全球高端品牌进入海南及中国市场、免税运营商对接高端品牌的重要机遇。


  中国已成为高端品牌发展的掘金地,是实现品牌发展的增长极。近期,多个国际品牌公布财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个品牌的销量带来沉重打击,但中国市场却在疫情影响下逆势增长。同时,海南建设自贸港带来各项政策,如:免签政策、税收体制、外汇政策,将成为此次高端品牌企业对海南的关注重点。本次消博会是免税运营商与品牌进行对接谈判合作的不二契机,对海南招引高端外资品牌,建设“先试先行”自由贸易港起到重要作用。


  多地加码布局免税经济,海南经验提供有益借鉴


  在中央明确进一步完善免税业政策的大背景下,以北上为首的多地均在地方政策或工作计划中提及免税店工作内容,各免税运营商也在海南之外积极布局,以中免为代表,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开设了出境市内免税店,以中出服为代表,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开设了十余家出境归国人员免税店。在鼓励海外消费回流及“内循环”的大基调下,市内免税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免税经济的重要抓手。虽然目前各大城市的市内免税店主要服务于出入境人士,但包含便利化免税政策、海关监管、供应链管理、服务消费在内的海南免税先行经验,将为重点城市发展市内免税提供了有益借鉴。海南发展免税经济的同时,如何与其他城市的零售经济与免税经济形成互补,联动发展,也将是下一步发展的关注要点。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6
作者:普华永道
来源:普华永道

解读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全汇集

职工福利费


  一、基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二、具体政策


  1.根据《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第34号)第一条的规定:


  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其中: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


  一、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二条: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因此工资薪金总额不包括职工福利费。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的规定: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四条的规定:


  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4.根据《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的规定:


  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的规定,企业2008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年度使用。企业2008年以前节余的职工福利费,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职工教育经费


  一、基本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具体政策


  1.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的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本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


  又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推广至全国实施的通知》(财税[2017]79号)的规定:


  自2017年1月1日起,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又根据《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63号)的规定:


  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本通知所称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注册在中国境内、实行查账征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本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注:根据《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三批)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3号)规定,本文于2020年1月23日废止)


  2.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的规定: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应单独进行核算并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又根据《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5号)的规定: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单独进行核算的职工培训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的规定:


  核力发电企业为培养核电厂操纵员发生的培养费用,可作为企业的发电成本在税前扣除。企业应将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与员工的职工教育经费严格区分,单独核算,员工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得计入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直接扣除。


  4.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


  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的规定: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经单位批准或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必须到本单位之外接受培训的职工,与培训有关的费用由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承担。


  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重点投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注:该条内容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


  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


  5.以前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


  根据《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的规定:


  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


  工会经费


  一、基本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二、具体规定


  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的规定:


  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财政部颁布的《工会会计制度》,以及财政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全国总工会决定从2010年7月1日起,启用财政部统一印制并套印财政部票据监制章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同时废止《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为加强对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管理,现就工会经费税前扣除凭据问题公告如下: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0号)的规定:


  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


  3.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管理的通知》(总工发[2005]9号)的规定:


  凡依法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每月按照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工会经费,并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第1号令)颁布的标准执行,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均计算在内。


  《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是由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统一监制和印制的收据,由工会系统统一管理。各级工会所需收据应到有经费拨缴关系的上一级工会财务部门领购。


  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没有取得《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而在税前扣除的,税务部门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并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工会经费税前扣除条件:(1)向工会拨缴工会经费;(2)凭《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和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税前扣除。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1
作者:太阳雨
来源:品税阁

解读预收物业费,可以享受季度不超45万免税的优惠吗

昨天,一个财务朋友咨询:我们是物业公司,小规模纳税人,选择按季申报,一季度收业主全年(本年度1至12月)物业费,能否均分为四个季度转主营业务收入,如果能行的话我们就能享受到最新的增值税免税,新出台的总局2021年第5号公告:“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免征增值税”。


  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物业公司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物业管理服务:税目属于商务辅助服务——企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税率6%,征收率3%。物业公司收取物业费往往是提前一次性收取,如何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呢?


  举个例子,某小区的物业管理处2021年3月18日收取2021年1月-12月的物业费,它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2021年3月份一次性确认,还是分期确认?实务中持两种观点的都有,比如江西国税认为应一次性确认收入: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问题解答六(生活服务类)》


  十八、物业管理公司提前一次性收到的物业费,可否分期计算增值税?


  答:不能分期确认,于收到的同时一次性确认。


  而河北国税认为应分期确认收入: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有关政策问题的解答(之六)》


  十二、物业管理公司采取预收款方式收取物业费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应确认纳税义务发生;先开具发票的,开具发票的当天应确认纳税义务发生。


  按照收讫销售中款项确认应税行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应以发生应税行为为前提。物业管理公司预收的物业费,属于在发生应税行为之前收到的款项,不属于收讫销售款项,不能按照该时间确认纳税义务发生。物业管理公司采取预收款方式收取业主物业费的,应按照发生应税行为的时间,分期确认销售收入;先开具发票的,于开具发票的当天确认销售收入。


  是分期一个月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的确认收入还是于收到时一次性确认收入?小编赞同江西税务的观点,理由如下: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以下简称第四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根据上述规定,收讫销售款项,是指提供物业服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物业公司2021年3月18日收到销售款项,发生在物业服务过程中,符合“收讫销售款项”的条件。销售的是2021年1-12月的物业服务,服务期间是一年,不能简单地按申报期间去进行分摊,目前总局增值税政策中明确可以分摊的,只有其他个人一次性收取的房租收入。而且一次性收取物业费,物业公司也具备了实际的纳税能力!因此文件规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的当天”,只能是2021年3月18日,同时在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时还应当注意:


  1、除租赁服务外,在发生应税行为之前收到的预收款不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但预收的物业费先开具发票的,开具发票的当天为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未开具发票的,在未提供物业服务应税行为之前收到的款项不属于收讫销售款项,不能按照该时间确认纳税义务发生。如2020年12月收到2021年全年的物业费,2020年12月不能确认纳税义务发生,但收款时同时开具了发票,要确认纳税义务发生。


  2、如果合同约定了2021年3月收取2021年1月-12月的物业费,但因业主拖欠一直未缴纳,仍应在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2021年3月确认。


  3、如果一直未收到物业费,合同也未约定付款日期,应在物业服务完成的当天,即2021年12月末确认。

image.png

image.png


  二、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与会计收入确认是一致的: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第五条第(八)项规定,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因此,企业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实际提供劳务的月份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


  案例1:收取物业费时,是预收方式,如今年已收了明年第一季度的物业费,请问在确认收入时,是否只确认今年发生服务部分的收入?在会计和税法上是怎样规定的?在这一问题上怎样理解权责发生制?


  解析:分期确认收入,今年已实现的物管费确认为收入,预收的明年的物业费确认为合同负债。预收账款:没准以后还要退回去。合同负债(新收入准则):收了就不退了,不过未来要给别人提供服务,存在义务。


  案例2:物业公司收取的物业费都是按年收取并开给住户收据,那么不用一次性确认收入吧?可以按12个月分摊确认收入吧?


  解析: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年度期间有月度、季度、半年度与年度。按年收取的物业费,按月确认收入。


  案例3:接管的项目中,如有100个业主,但在每年的年底总有10%的业主不交物业管理费,请问在确认收入时,是否要确认这部分未交的物业费?在会计和税法上是怎样规定的?在这一问题上怎样理解权责发生制?


  解析:按准则规定及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应收未收的物管费也应确认收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2
作者:一品税悦
来源:一品税悦

解读小规模纳税人15万元以下免增值税相关的十个问题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1号规定,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相应地,国家税务总局也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5号公告,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了规范。


  在所有与该政策相关的若干问题中,我认为以下十个问题是需要充分掌握的,不可不知!


  一、15万元以下免税销售额的口径是什么?


  小规模纳税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5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免增值税。


  销售额以所有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包括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合并计算销,判断是否达到免税标准。


  注意两个特别规定:一是销售额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仍未超过15万元的,可以免。二是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判定。


  【例】按季度申报的小规模纳税人a在2021年4月销售货物10万元,5月提供建筑服务取得收入40万元,同时向其他建筑企业支付分包款12万元,6月销售不动产200万元。


  则a小规模纳税人2021年第二季度(4-6月)差额后合计销售额238万元(=10+40-12+200),超过45万元,但是扣除200万元不动产,差额后的销售额是38万元(=10+40-12),不超过45万元,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同时,纳税人销售不动产200万元应依法纳税。


  二、小规模纳税人转让一项专利技术,按规定享受技术转让相关免税政策。在确认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的销售额时,是否计算转让专利技术的销售额?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纳税人以所有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包括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合并计算销售额,判断是否达到免税标准。因此,计算销售额时应包括转让专利技术等免税销售额。


  三、纳税人月销售额超过15万,是超过部分纳税还是全额纳税?


  按月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如果月销售额超过15万元,需要就销售额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四、自然人出租不动产一次性收取的多个月份的租金,如何适用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月销售额提高至15万元以后,其他个人采取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出租不动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同样可在对应的租赁期内平均分摊,分摊后的月租金未超过15万元的,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


  五、小规模纳税人,一次性收取一年的房屋租金超过45万元,但是每月租金不超过15万是否免征增值税?


  自然人以外的其他小规模纳税人不适用“一次性取得的租金收入按期平摊适用免税政策”。


  六、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根据经营需要自行选择按月或者按季申报吗?


  答:纳税人可以自行选择纳税期限。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期限不同,其享受免税政策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为确保小规模纳税人充分享受政策,延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4号)相关规定,本公告明确,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选择实行按月纳税或按季纳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纳税期限一经选择,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七、增值税按次纳税和按期纳税如何区别?


  按次纳税和按期纳税,以是否办理税务登记或者临时税务登记作为划分标准。凡办理了税务登记或临时税务登记的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按季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为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的,都可以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未办理税务登记或临时税务登记的小规模纳税人,除特殊规定外,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按次纳税的起征点有关规定,每次销售额未达到500元的免征增值税,达到500元的则需要正常征税。


  对于经常代开发票的自然人,建议主动办理税务登记或临时税务登记,以充分享受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免税政策。


  八、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异地预缴增值税的,若月销售额不超过15万元,是否还需要预缴税款?


  答:不需要。现行增值税实施了若干预缴税款的征管措施,比如跨地区提供建筑服务、销售不动产、出租不动产等等。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至15万元以后,延续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执行口径,本公告明确按照现行规定应当预缴增值税税款的小规模纳税人,凡在预缴地实现的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的,当期无需预缴税款。


  九、在同一预缴地有多个项目的建筑业纳税人总销售额以什么为标准确定?


  建筑业纳税人在同一预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辖区内有多个项目的,按照所有项目当月总销售额判断是否超过15万元标准。


  十、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开具发票税率是显示实际征收率还是显示***?


  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时,税率栏次显示“***”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税率栏次显示应税行为对应的征收率;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税率栏次显示应税行为对应的征收率。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2
作者:晶晶亮的税月
来源:晶晶亮的税月

解读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的公告》的解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常务会有关部署,深入开展2021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进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税务总局制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现解读如下:


一、有关背景


长期以来,税务总局坚持在促进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纳税,提高纳税人遵从度的同时,不断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有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提醒等非强制性的方式,既体现法律的刚性,又体现柔性执法的温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78号发布)第十一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当事人首次违反且情节轻微,并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的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各地、各级税务机关探索推行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的实践,税务总局制发了《公告》。税务机关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对首次发生清单中所列事项、危害后果轻微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给予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行为的机会。上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如果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再次发生清单中所列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将严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给予相应的税务行政处罚。


二、主要内容


《公告》明确了适用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一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首次发生清单中所列事项,二是危害后果轻微,三是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


清单列举了适用“首违不罚”的事项,共计10项,兼顾了资料报送、纳税申报和票证管理等多类型轻微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对发生清单所列事项,且符合公告规定条件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适用“首违不罚”。对适用“首违不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应当以适当方式加强税法宣传和辅导。


三、施行时间


《公告》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3-31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

解读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财税处理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按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国税函[2010]79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分析一、估值依据不同


  会计准则上,有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规定,并没有明确具体的估值方式;


  税收上,要求暂按合同金额,税收上估值可能小于会计估值。比如,资本化的利息,就不会包含在合同金额中。


  分析二、暂估入账前提不同


  会计暂估前提,是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竣工决算的;


  税收上暂估前提,投入使用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


  1、会计上对未投入使用的,可暂估入账;税收上必须是实际投入使用之后。


  2、“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这个表述比较难以执行。是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


  如果款项已结清,但未能及时取得全额发票的,暂估入账的对应折旧,不得税前扣除?


  3、为何表述为“工程款项”?直接外购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不是工程款项,就不得对暂估入账的对应折旧税前扣除了?


  分析三、已计提折旧是否调整不同


  对于暂估的入账价值或计税基础,会计和税收上都可予以调整。


  对于已计提折旧,会计上明确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税收上并没有明确。


  前期有相关税局的文件或答复,无法考证其是否仍在实务中执行,只是作为参考思路。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1年第1号规定,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可以按照合同金额暂估并计提折旧,企业应当在12个月内取得发票,如果发票金额与合同金额不一致的且跨年度的,应在发票取得当年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对超过12个月仍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固定资产,不得继续计提折旧,已经计提的折旧额应当在12个月期满的当年度全额进行纳税调增。


  这份文件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2个月内取得发票,但跨年度且与合同金额不一致的,不调整已税前扣除折旧;超12个月仍未取得发票,12个月期满的当年度调增。


  两种情形均不追溯调整!这是两个核心问题,但也并不符合所得税法的相关精神,且有调节应税所得额的空间。可惜国税函[2010]79号只字未提,非常粗糙。


  北京市西城区国家税务局金融企业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资料曾明确: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取得发票的,可以调整投入使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其以前年度按暂估价计提的折旧也应相应调整;对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12个月后取得发票的,调整该项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算扣除的折旧额,其以后年度的折旧按调整后的计税基础减已提取折旧额后的资产净值计算。


  分析四、适用5年追补,计税基础及折旧应一并追溯


  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税收规定应在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少扣除的,做出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十七条规定,除发生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值得思考的是,适用5年追溯的,其原暂估的计税基础和税前扣除的折旧应一并追溯调整。


 



  2011年5月的解答——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涉税事项分析


  问:我公司已经做过竣工决算,但未取得发票的固定资产入账后计提的折旧是否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对方分批开具发票,我公司在会计处理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关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计税基础确定问题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所以,未取得发票前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税前扣除,取得发票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2、《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会计处理时,已经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决算价格入账并计提折旧。


  来源:总局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4-01
作者:罗秋生
来源:税白天下
1... 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181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