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常见的退税情形一般有哪些?

实践中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情形,将产生或者可能产生退税,主要如下: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但已预缴个人所得税;年度中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率高于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预缴税款时,未申报扣除或未足额扣除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或捐赠,以及未申报享受或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等情形。举例来说:

  例1: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不考虑其他扣除),预缴个税15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预缴的15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例2:某纳税人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在月度预缴时未减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例3:某纳税人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适用20%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全年应纳税款1080元。因此,可申请18120元退税。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6-22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答疑固定资产折旧额何时会产生税会差异?

答: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产生税会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是否取得合规扣除发票等,主要是由于会计和税法规定有差异导致的。若会计和税法折旧方法不一致,则涉及税会差异调整,可在企税汇算清缴时通过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调整。


(1)折旧方法


会计上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均法、工作量法、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税法上的固资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符合加速折旧条件,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


(2)折旧年限


会计上折旧年限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如果会计折旧年限>税法最低折旧年限,税法认可会计上的折旧,不产生税会差异,汇算清缴时无需纳税调整;


如果会计折旧年限<税法最低折旧年限,税法上不认可会计上的折旧,产生税会差异,汇算清缴时需要做纳税调整。


(3)其他


如单位会计上核算的固定资产未取得合规发票、或与公司生产经营无关、或者属于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则产生的折旧金额不得扣除需汇算清缴调整。


提醒:如果会计上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时应当扣除这部分减值准备,税法上不认可这部分减值准备,因此即使会计和税法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都相同,折旧金额也可能有差异,其折旧仍按税法确定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算扣除。


参考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6-22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1... 900901902903904905906907908909910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