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粤府[2023]100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税费征管保障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税费征管保障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税务局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9日

广东省税费征管保障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广东省税费征收管理,保障税费收入安全,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税费是指广东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或者征收管理(以下简称征管)的各项税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的总称。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税费征管保障,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为保障税费收入安全、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所采取的信息共享、服务支持、征缴协助、监管协作、执法协助等措施的总称。

  第四条 广东省税费征管保障工作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税费征管保障工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遵循政府主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六条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税务机关牵头做好税费征管保障工作。

  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做好税费征管保障相关工作。

  其他有关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支持、协助税务等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税费征管保障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税费征管保障工作机制,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税费征管保障措施,将税费征管保障工作列入本级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范围。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发挥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优势,为税务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税费征管提供保障。

  第八条 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和本办法规定,落实税费征管保障措施,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争议,由本级税务机关牵头协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的,提请上一级税务机关牵头与对应级别主管部门协商解决,经协商仍无法解决的,由税务机关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二章 信息共享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涉税费信息共享交换和协调机制,强化税务机关与有关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依法保障涉税费必要信息获取,并优先通过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等渠道进行涉税费信息共享。

  省人民政府将大力推进涉税费信息省级统筹、实时共享。

  第十条 涉税费信息共享实行目录管理,由税务机关牵头会同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实行动态调整。税务机关和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国资、海关、统计、医保、网信、海事、烟草、人防、金融机构、供水、供电、供气、残联等拥有涉税费信息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协商确定涉税费信息共享的范围、内容、格式、频率、方式等。

  目录之外的涉税费信息共享需求,由税务机关会同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并及时纳入目录管理。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网络直播平台经营者等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涉税费信息。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涉税费信息目录,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格式、频率、方式,将下列涉税费信息依法依规提供给税务机关:

  (一)发展改革部门提供成品油生产企业项目核准、备案和变更信息,协调提供企业自备电厂信息等;

  (二)科技部门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信息等;

  (三)公安部门提供车辆登记信息、车辆变更登记信息、报废(或被盗抢)车辆登记信息、购房人及同户直系亲属信息等;

  (四)财政部门提供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信息、技术改造项目信息等;

  (五)自然资源部门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信息,建设用地使用权信息,建设规划信息,土地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信息,农用地转用信息,经批准临时占地信息,违法用地查处信息,闲置土地信息,土地损毁信息,土地复垦信息,采矿许可证信息,勘查许可证信息,矿业权出让合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信息,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信息,盗采、超采资源处罚信息,建筑物自然幢和逻辑幢、户和层属性结构信息,草场使用权证发放信息,用海审批、海域使用金减免信息,占用林地审批、减免信息等;

  (六)生态环境部门提供排污许可证信息、环保监测信息、环保整治信息、环保处罚信息等;

  (七)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供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信息、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竣工验收信息、建筑业企业资质核准信息、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信息、商品房预售许可信息、租赁合同网签备案信息、楼盘表基础数据、房屋交易网签备案数据、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场所信息等;

  (八)交通运输部门提供营运证的发放、变更、注销和检验信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与城市公交企业名录信息等;

  (九)海事部门提供船舶登记信息等;

  (十)水利部门提供水利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信息、河道采砂许可证信息、水土保持方案许可信息、盗采和超采资源处罚信息等;

  (十一)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渔业养殖权证发放信息、规模化养殖场信息等;

  (十二)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尾矿库安全生产证信息、自然灾害情况信息等;

  (十三)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企业登记注册数据信息和监管信息等;

  (十四)烟草部门提供烟叶收购信息、烟草种植收购计划信息等;

  (十五)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批部门提供易地建设行政审批结果信息等;

  (十六)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提供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缴费人用水、用电、用气量信息等;

  (十七)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等部门提供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等;

  (十八)残联提供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信息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缓减免信息等;

  (十九)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应当提供的其他信息。

  第十二条 税务机关应当建立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体系,推进涉税费信息的汇聚联通,推动税费信息的共享开放,根据涉税费信息目录,依法依规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纳税缴费、欠税欠费、发票、处罚、纳税信用等相关税费信息,发挥税费数据在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和经济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

  税务机关应当通过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提升税费征收管理服务效能,减轻纳税人缴费人的办事负担。

  第十三条 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保障涉税费共享信息的质量,及时维护、更新共享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第十四条 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谁经手,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涉税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依法收集、使用和保管涉税费信息,加强信息共享全过程管理。对在税费征管保障工作中获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严防信息泄漏和滥用,严格规范使用权限,不得将涉税费信息用于履行法定职责之外的其他用途。

  第三章 服务支持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政务服务工作的总体安排,将办税缴费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一体推进。

  第十六条 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费法规政策,普及办税缴费知识,依法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政策咨询、税费辅导、办事指南、权利救济等服务。

  第十七条 税务机关应当持续完善税费服务方式,优化办税缴费、退税退费等服务流程,推动税费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跨部门联办、“一厅通办”、跨区域通办,提升办税缴费服务的便利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税务机关要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有特殊需求的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必要的办税缴费便利。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为税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跨部门联办、“一厅通办”、跨区域通办提供支持,推进税费服务全面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支持税务机关推进电子发票的应用,建立与电子发票相匹配的服务模式,为纳税人开具、使用电子发票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推进电子发票等会计凭证电子化报销、入账、归档等工作,引导市场主体提升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档案管理电子化水平。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注册税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税务师事务所和从事涉税专业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税务代理公司、财税类咨询公司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税费服务、诉求反映、权益维护等活动,发挥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服务制度建设,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向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行业协会、商会应当加强行业指导和自律管理,持续提升税费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积极反馈行业纳税人缴费人合法合理的涉税费诉求,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涉税费信息咨询、权益保护等服务。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牵头建立健全涉税费业务争议联合处理机制,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联合处置,及时解决争议纠纷,鼓励纳税人缴费人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协助参与税企沟通,提高沟通效率,维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有关部门应当为税务机关依法开展税费宣传提供必要的支持,应当积极组织开展税费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税费政策法律法规和便民利企措施宣传。

  第四章 征缴协助

  第二十三条 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税源费源情况科学预测税费收入,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税费收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支持税务机关依法依规征缴税费,严禁对税费征缴工作进行不当行政干预。

  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植税源费源。

  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税务机关应及时发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涉税费政策指引。

  第二十五条 税务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税费优惠政策便捷享受机制,提高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效率,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保障纳税人缴费人充分享受税费优惠。

  第二十六条 在税务机关需要查询有关涉税费信息、提出相关事项复核申请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依规予以协助。

  第二十七条 有关部门在办理有关业务时,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查验有关涉税费证明,对不符合规定的,依法不予办理,保障相关税费及时、足额征收。

  第二十八条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税费征管相关协同工作。

  第二十九条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与税务机关签订的协议,及时、足额代收或代扣代缴、代征、预扣预缴相关税费,不得擅自扩大或者缩小征收范围,不得擅自不征、少征、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税费,不得挤占、截留、挪用或者延迟解缴税费。

  第五章 监管协作

  第三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支持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积极与税务机关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税费信用在诚信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将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协调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实施税费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纳税信用信息进行归集、披露、使用和管理,将纳税人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的情况以及其他纳税信用信息,共享至同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税务机关提请有关部门和机构依法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第三十二条 税务机关联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执业监管和行业监管,促进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规范发展,对参与逃、骗、抗税费或虚开发票行为以及为纳税人缴费人逃、骗、抗税费或虚开发票行为提供帮助,以及违规提供税收策划服务、发布违法违规信息、歪曲解读税收政策、扰乱正常税收秩序的,依法依规予以惩治。

  第三十三条 有关部门应当在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需要调取、收集、复制涉税费信息时,依法依规予以配合协助。

  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依规向税务机关提供人脸识别、身份认证、通讯信息等通用系统的调取验证接口,提高税务信息验证的准确性。

  第三十四条 有关部门应当在税务机关实施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时,依法依规予以配合协助。

  第三十五条 有关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涉税费问题,应及时告知同级税务机关,情况复杂的应通过书面方式告知,并予以协助。

  第六章 执法协助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强化涉税费犯罪案件查办工作力量,健全公安派驻税务联络机制。

  公安机关对税务机关按行刑衔接要求移送的涉税费犯罪案件,应当依法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及时处理严重影响税费征管秩序的寻衅滋事、散布谣言等行为。

  第三十七条 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实行制度化、信息化、常态化联合办案,进一步畅通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制售假发票、骗取退税、骗取税费优惠、抗缴税费等涉税费违法行为。

  税务机关依法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出境的,出入境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八条 税务机关与检察机关在税务行政执法监督、涉税费案件法律监督、涉税费公益诉讼联动等方面加强协作。

  检察机关发现负有协同税收监管相关职责的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责的,应当依法提出检察建议。

  第三十九条 税务机关与人民法院在涉税费信息共享、诉讼调解、企业破产处置、司法拍卖、强制执行等方面加强协作,及时获取涉及动产、不动产、无形资产处置的生效法律文书信息和拍卖信息等。人民法院及时通知税务机关参加破产清算,在依法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或受理破产案件时,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扣缴税费。对于欠缴税款的被执行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依法支持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撤销权。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被执行人依法应负担的司法拍卖及产权转移过程中产生的税费,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从拍卖款中支付。

  纳税人缴费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税务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的税务行政决定,税务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四十条 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违反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征收范围,擅自不征、少征、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税费,擅自违反规定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税费或者延迟解缴税费,违规返还税费造成财政收入流失或社会保险基金损失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相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未按照法律法规或者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税费征管保障义务的,由有权机关按照规定予以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税务机关可以与同级有关主管部门签订税费征管协作协议,明确协作内容和双方权利、义务。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9
文号:粤府[2023]100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中评协[2023]25号 中评协关于印发《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管理办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管理办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管理办法》已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附件: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管理办法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管理办法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2023年12月21日


  附件1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以下简称中评协)资深会员的管理,根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章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深会员是中评协对在资产评估领域作出较大贡献或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个人会员授予的称号。


  第三条 资深会员原则上每3年评审一次,名额以当年计划为准。


  第二章 资深会员的评审


  第四条 取得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并加入中评协15年以上的个人会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成为资深会员:


  (一)在资产评估领域具有较高声望或者具有良好职业声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予以优先考虑:


  1.担任过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获得过全国或者省级以上表彰,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先进会计工作者等;


  3.担任过资产评估行业党委委员及以上职务;


  4.担任过中评协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地方协会)理事及以上职务;


  5.担任过中评协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职务。


  (二)热心行业建设工作,并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作出较大贡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予以优先考虑:


  1.近5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与评估相关的专业论文5篇以上(其中在《中国资产评估》刊物上发表文章2篇以上),或者出版过评估专业著作;


  2.参与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编写、命题审题、试卷评阅工作3年以上且表现突出;


  3.承担中评协继续教育培训教学任务3次以上且反映良好;


  4.经中评协认定实质性参与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或者修订工作;


  5.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中评协研究课题,并通过相应验收;


  6.获得资产评估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三)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较高的执业水平。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予以优先考虑:


  1.在资产评估机构内担任业务部门或者质控部门主管以上职务5年以上,具有较高的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近5年作为资产评估师签字的报告20个以上,且相关监管部门和资产管理机构均未发现问题;


  2.担任过省部级以上单位的专家、咨询顾问;


  3.参加财政部或者中评协组织的资产评估执业质量检查3次以上且表现突出。


  第五条 存在下列情形的会员,不得参加中评协资深会员评审:


  (一)涉嫌违法违规,正在接受政法机关、监察机关、有关政府部门、中评协或者地方协会调查的;


  (二)曾因执业行为受到刑事处罚的;


  (三)在资深会员申请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四)过去5年曾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自律惩戒的。


  第六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会员,可以向中评协或者所在地方协会申请资深会员称号。


  第七条 申请资深会员,申请人应当向中评协或者所在地方协会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申请表》;


  (二)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情形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 中评协或者地方协会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并确定初审合格者。


  地方协会应当将初审合格者上报中评协,并向中评协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评协资深会员初审情况报告;


  (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初审汇总表》;


  (三)经地方协会初审后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申请表》及相关材料。


  第九条 中评协秘书处将初审合格者的有关材料,在中评协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后,中评协秘书处对初审合格者组织约请面谈。


  第十条 中评协秘书处向常务理事会推荐资深会员候选人,经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成为资深会员。


  第十一条 中评协对资深会员颁发《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证书》和资深会员徽章,并在中评协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公布。


  第三章 资深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资深会员可以公开使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称号。


  第十三条 资深会员除享有个人会员的权利外,还享有下列权利:


  (一)优先参加中评协举办的专业培训和相关学术活动;


  (二)优先参加中评协组织的有关专业课题和学术研究;


  (三)优惠或者优先获得中评协的研究资料、专业书刊及行业网络信息资源;


  (四)优先获得中评协研究资助;


  (五)优先被提名为中评协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


  (六)优先成为中评协专家库成员;


  (七)优先作为行业专业人才向其他相关部门推荐;


  (八)优先推荐参加国际评估专业组织;


  (九)受中评协委托,代表中评协参加国际专业组织相关活动。


  第十四条 资深会员除履行个人会员的义务外,还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恪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尊严;


  (二)严格自律,作行业诚信建设的表率;


  (三)自觉维护会员团结、行业信誉和评估协会声誉;


  (四)积极承接中评协或者地方协会委托或者安排的培训教学、准则制定、业务监管等各项工作任务;


  (五)积极参加中评协或者地方协会组织的相关活动。


  第四章 资深会员的管理


  第十五条 资深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中评协秘书处负责。中评协建立资深会员档案及数据库,对资深会员进行动态管理。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深会员资格终止:


  (一)不再具备中评协个人会员资格的;


  (二)未能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资深会员义务的;


  (三)其他不符合资深会员条件的。


  资深会员资格终止,中评协收回并注销其资深会员证书和资深会员徽章,并在中评协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公布。


  第十七条 在资深会员申请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终身取消资深会员申请资格,并视其情节轻重,予以相应惩戒。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12年12月25日发布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管理办法》(中评协[2012]243号)同时废止。


  附: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申请表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深会员初审汇总表


  附件2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树立新时代资产评估行业楷模,塑造行业良好形象,激励从业人员崇尚诚信、勤奋敬业,根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荣誉会员是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以下简称中评协)对为资产评估行业作出突出贡献,或者长期在资产评估行业工作,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诚实守信的人员授予的荣誉称号。


  第二章 荣誉会员的评审


  第三条 为资产评估行业作出突出贡献,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成为荣誉会员:


  (一)退休前在资产评估机构工作超过20年;


  (二)退休前长期从事资产评估教学科研或者行业管理工作,成果突出;


  (三)在资产评估机构或者行业管理岗位因公牺牲;


  (四)中评协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 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成为荣誉会员。


  第五条 荣誉会员评选原则上每5年开展一次。如遇行业重大活动,可配合活动开展荣誉会员评选。


  第六条 中评协单位会员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地方协会)可举荐荣誉会员候选人,中评协可直接提名荣誉会员候选人。


  第七条 中评协单位会员举荐荣誉会员候选人,应当向所在地方协会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举荐表》;


  (二)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情形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 地方协会受理举荐后,应当对材料进行初审,并确定初审合格者。地方协会将初审合格者上报中评协,并向中评协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评协荣誉会员初审情况报告;


  (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初审汇总表》;


  (三)经地方协会初审后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举荐表》及相关材料。


  第九条 地方协会举荐荣誉会员候选人,应当向中评协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举荐表》;


  (二)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情形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条 中评协秘书处将荣誉会员候选人的有关材料,在中评协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 中评协秘书处向常务理事会推荐荣誉会员候选人,经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成为荣誉会员。


  第十二条 中评协向荣誉会员颁发《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证书》和荣誉会员徽章,并在中评协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公布。


  第三章 荣誉会员的管理


  第十三条 荣誉会员可以公开使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称号。


  第十四条 因在财务、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纳税、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的,荣誉会员资格终止。


  第十五条 在荣誉会员申请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终身取消荣誉会员申请资格。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举荐表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荣誉会员初审汇总表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1
文号:中评协[2023]2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中评协[2023]24号 中评协关于印发《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信用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已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有关工作待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统一信息平台相关功能模块升级完善后执行。


  附件: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2023年12月21日


  附件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资产评估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会员诚信意识,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章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信用档案是记载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以下简称中评协)会员信用信息状况的载体。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评协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中的正式执业会员、见习执业会员。


  第四条 会员信用信息的采集、记录和管理,应当遵循真实、准确、公正、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 会员信用信息披露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并依法保护会员隐私和商业秘密。


  第六条 中评协负责制定信用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信用档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地方协会)组织开展辖区内信用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 信用档案的建立


  第七条 信用档案记录的会员信用信息是指会员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评估准则和自律管理制度的信息,以及对评价其信用状况有影响的其他信息。


  会员信用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荣誉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提示信息和不良行为信息。


  第八条 基本信息是指会员可以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第九条 荣誉信息是指会员受到下列主体表彰、奖励情况:


  (一)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其部门、政协、民主党派或者人民团体;


  (二)中评协及地方协会;


  (三)中评协认可的其他单位。


  第十条 社会责任信息是指会员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主要包括:


  (一)个人会员担任各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情况;


  (二)个人会员担任中评协和地方协会理事、专门委员会委员、专业委员会委员的情况;


  (三)个人会员参与财政部门、中评协和地方协会课题研究、行业检查、专业评审、培训授课的情况;


  (四)担任人民法院、各级政府部门专家的情况;


  (五)担任高等院校校外导师的情况;


  (六)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情况;


  (七)单位会员职业责任保险和职业风险基金的情况;


  (八)单位会员为员工缴纳社保人数和年度总额的情况;


  (九)单位会员纳税种类和总额;


  (十)其他情况。


  第十一条 提示信息是指可能影响会员信用状况,需要信用档案使用者予以关注的信息,主要包括:


  (一)会员因执业行为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情况;


  (二)会员被中评协或者地方协会出具关注函、谈话提醒的情况;


  (三)其他情况。


  第十二条 不良行为信息是指会员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自律管理制度而受到相应处罚或者惩戒的信息,主要包括:


  (一)会员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


  (二)会员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三)会员受到中评协或者地方协会自律惩戒的情况;


  (四)其他情况。


  第十三条 会员信用信息获取渠道包括:


  (一)会员自行申报;


  (二)中评协和地方协会收集;


  (三)群众反映;


  (四)其他途径。


  第十四条 会员信用信息依据包括:


  (一)审判机关发布的裁判文书;


  (二)国家机关的文件及公告;


  (三)中评协和地方协会的文件及公告;


  (四)慈善公益组织等第三方出具的证明;


  (五)经核实的有关媒体报道;


  (六)社保、市场监管、税务和审计等单位的证明;


  (七)其他依据。


  第十五条 会员信用信息按照谁收集谁核实谁录入的原则,由地方协会和中评协分别录入。


  第十六条 会员信用信息由地方协会进行日常管理。


  第十七条 中评协和地方协会对会员作出的决定属于会员信用信息的,由作出决定的协会负责录入系统。地方协会对非本地会员作出的决定,抄送会员所在地方协会录入系统。


  第十八条 国家机关抄送的会员信用信息,由接收协会负责录入系统。


  第十九条 每年3月31日前,会员自愿通过系统向地方协会申报上一年度发生的荣誉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地方协会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审查核实并录入信用档案。


  第二十条 系统建立群众监督渠道,群众可以通过公开端口反映会员信用信息线索并提供相关官方网站链接。


  第二十一条 地方协会将群众反映的会员信用信息及相关官方网站链接通过系统告知会员,并以短信或者电话方式提示。会员可以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不同意的,应当上传相关证明材料。会员在15个工作日内不反馈的,视为同意。


  地方协会根据会员反馈情况,将属实的信用信息录入信用档案。


  第二十二条 信用档案记录的会员信用信息与事实不符的,会员可以通过系统向录入协会提出更正申请,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录入协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三条 信用档案记录的会员信用信息所对应的决定或者行为经法定程序撤销、变更的,会员应当自收到撤销、变更决定文书后,通过系统向录入协会提出更正申请。录入协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告知申请人。


  第三章 信用档案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信用档案的电子文档长期保存。会员最近3年的荣誉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和不良行为信息公开显示,可以通过中评协网站查询。


  第二十五条 信用档案中的提示信息为有条件公开信息。会员在连续12个月内提示信息不超过3条的,其提示信息为非公开信息;会员在连续12个月内提示信息超过3条的,其最近3年提示信息全部转为公开信息。


  第二十六条 国家机关依法对会员进行检查、调查时,需要查询信用档案中非公开信息的,需出具公函。配合查询的协会应当对查询情况进行记录,查询记录应当包括信用档案的查询者、查询原因、查询时间、查询对象、查询内容等。


  查询记录自该记录生成之日起保存3年。


  第二十七条 中评协和地方协会为会员出具行业诚信证明。行业诚信证明包含信用档案中的会员信用信息。


  会员通过中评协网站自行开具包括3年内公开信用信息的行业诚信证明。


  会员如需开具包括3年以上的自身信用信息的行业诚信证明,可以向地方协会申请。申请中应明确行业诚信证明的时间范围,是否包括非公开的信用信息。


  第二十八条 中评协和地方协会应当安排人员专门负责信用档案管理工作,并建立严格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第二十九条 会员信用信息作为中评协和地方协会对会员开展综合评价、评先评优、奖励补助、选拔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会员对地方协会作出的涉及其自身信用信息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中评协申诉,对中评协作出的涉及其自身信用信息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中评协申诉委员会申诉。


  第四章 违规责任


  第三十一条 会员对自行申报的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会员申报的信用信息有虚假内容的,地方协会采取谈话提醒、警示及其他自律管理措施;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第三十二条 中评协和地方协会负责信用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本办法规定收集、录入会员信用信息,办理会员非公开信息查询,按规定程序变更会员信用信息,不得泄露会员非公开信息。


  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泄露非公开的会员信用信息;


  (二)擅自修改会员信用信息;


  (三)有选择地记录会员信用信息;


  (四)提供虚假的会员信用信息。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评协2019年9月9日发布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信用档案管理办法》(中评协[2019]26号)同时废止。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1
文号:中评协[2023]2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87号 海关总署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二)》的公告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2]27号),海关总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二)》,现予以发布。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23年12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依法办理海关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规范行使海关行政处罚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裁量基准。


  第二条 本裁量基准适用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规定办理的海关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


  第三条 检验检疫行政处罚裁量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的处理决定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四条 对于两个以上当事人共同实施的违法行为,应当区分情节以及责任,按照海关裁量基准规定的裁量阶次以及量罚标准,分别给予行政处罚。


  第五条 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具有多个裁量情节,或者按照本裁量基准第三章所确定的裁量结果明显过罚不当的,应当综合全案情况,按照本裁量基准第三条规定处理。


  第二章 裁量阶次


  第六条 本裁量基准设定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一般行政处罚以及从重行政处罚五种裁量阶次。


  不具有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以及从重行政处罚情形的,属于一般行政处罚情形。


  第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符合《海关行政处罚“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二)》(见附件1)规定,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第八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四)主动供述海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五)配合海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九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当事人积极配合海关查处违法行为且认错认罚的;


  (三)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较轻的;


  (四)其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十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行政处罚:


  (一)影响国家对外贸易关系或者损害国家声誉的;


  (二)造成疫情疫病、食品安全事故、质量安全事故、生物安全事故或者生态环境安全事故的;


  (三)以暴力、威胁、制造虚假材料、提供虚假陈述、虚构事实,或者隐匿、伪造、变造、销毁证据等方式,抗拒、阻碍、逃避海关执法的;


  (四)以拒绝调查、拒绝整改等方式不配合海关执法的;


  (五)因违反检验检疫监管规定被行政处罚后,一年内又实施同一违反检验检疫监管规定的行为的;


  (六)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动植物疫情等突发事件时,违反国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的;


  (七)其他依法应当从重行政处罚的情形。


  前款所列情形属于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的,不再适用该情形对当事人从重行政处罚。


  第三章 量罚标准


  第十一条 检验检疫行政处罚依照《海关检验检疫行政处罚常见案件裁量基准》(见附件2,以下简称《常见案件裁量基准》)的规定裁量。


  《常见案件裁量基准》未作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和本裁量基准第十三条的规定裁量。


  第十二条 适用简易程序和快速办理的案件,按照《海关简易程序和快速办理行政处罚常见案件裁量基准(二)》(见附件3,以下简称《简快案件裁量基准(二)》)的规定裁量;未作规定的,按照本裁量基准第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对当事人给予罚款行政处罚的,除《常见案件裁量基准》《简快案件裁量基准(二)》有明确规定的以外,按照以下标准计算罚款:


  (一)从轻行政处罚的,罚款下限为法定最低倍数/比例/数额(含本数),罚款上限为“法定最低倍数/比例/数额+(法定最高倍数/比例/数额-法定最低倍数/比例/数额)×30%”(不含本数);


  (二)一般行政处罚的,罚款下限为从轻行政处罚的上限(含本数),罚款上限为“法定最高倍数/比例/数额-(法定最高倍数/比例/数额-法定最低倍数/比例/数额)×50%”(不含本数);


  (三)从重行政处罚的,罚款下限为一般行政处罚的上限(含本数),罚款上限为法定最高倍数/比例/数额(含本数)。


  罚则仅规定最高罚款倍数/比例/数额的,最低罚款倍数/比例/数额以零计算。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裁量基准下列用语的含义:


  认错认罚,指当事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违法行为,对海关认定的违法事实没有异议,书面表示愿意接受海关行政处罚。


  配合海关查处违法行为,指当事人为海关查处有关违法行为提供协助以利于查明案情并作出处理,且依法向海关提供相应担保或者根据海关要求进行技术处理、销毁、退回、退货、检疫处理等处理的。


  立功表现,指检举、提供海关未掌握的应当由海关处理的他人违法行为或者违法案件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第十五条 本裁量基准中,“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不满”不包括本数。


  第十六条 本裁量基准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裁量基准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下载:


  1.海关行政处罚“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二)


  2.海关检验检疫行政处罚常见案件裁量基准


  3.海关简易程序和快速办理行政处罚常见案件裁量基准(二)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2
文号: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87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3]64号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

  现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


  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修订说明


  中国证监会


  2023年12月22日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 年修订)》修订说明


  为进一步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结合监管实践,研究修订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以下简称《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提出更高要求,现行《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对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行为起到重要作用,但部分规定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部分规定执行中判断空间较大、披露模板化问题较为突出、与其他监管规则的协调衔接有待加强等,为提高财务报告编制质量,有必要对《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进行修订。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一是在总则中明确重要性判断原则。对于披露事项涉及重要性标准判断的,公司应披露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和选择依据。


  二是减少冗余信息披露。简化公司基本情况等披露要求,对于其他规则已明确要披露的信息不再要求重复披露,提升财务报告可读性。


  三是压缩模版化披露空间。对于收入、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各行业、公司间差异较大、个性化较强的会计政策,要求公司结合自身情况充分披露相关确认原则、计量方法及依据,不得照搬照抄《企业会计准则》。


  四是细化重要报表项目附注披露要求。主要包括:强化应收款项、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相关信息披露要求,要求公司披露重要资产的减值情况、减值过程中使用的关键参数及确定依据等;要求公司充分披露收入分解信息,以及识别的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分摊等重要信息;优化现金流量表披露要求,要求公司披露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影响财务状况的重大活动等;完善政府补助、股份支付、套期业务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充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


  五是增设专节明确研发支出附注信息披露要求。要求公司全面披露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金额增减变动、资本化费用化判断标准及依据、减值测试情况等重要信息,引导市场各方恰当评价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此外,为保持监管规则协调一致,本次修订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调整,对企业合并、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政府补助等披露要求予以完善。


  三、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


  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我会共收到相关意见71 条,部分意见为规则适用和执行安排方面的意见,已吸收采纳其中部分意见,并对相应条款进行修改完善;针对文字表述的意见全部采纳吸收。此外,部分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加披露要求,相关建议在《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中已有原则性规定,不宜在规则条款中过度细化,后续将以发布案例等形式提供实践指引;还有部分意见对规则定位及内容的理解不完全准确,无需修改具体条款,后续将在执行过程中加强培训指导。


  特此说明。


证监会修订发布两项财务信息披露规则


日期:2023-12-22        来源:证监会


  为完善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规则,进一步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以下简称《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1号解释性公告》),优化调整两项规则部分规定条款。


  《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明确重要性判断原则,要求公司披露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和选择依据。二是减少冗余信息披露,避免重复披露,提升财务报告可读性。三是压缩模版化披露空间,要求公司结合自身情况充分披露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不得照搬照抄《企业会计准则》。四是细化重要报表项目附注披露要求,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情况。五是增设专节明确研发支出附注信息披露要求,引导市场各方恰当评价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此外,本次修订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调整,对收入、企业合并等披露要求予以完善,保持监管规则协调一致。


  《1号解释性公告》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新增三项非经常性损益判断原则,为公司恰当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提供指引。二是明确实际执行中存在分歧的问题,减少实务执行争议。三是完善政府补助、金融资产、股份支付等相关非经常性损益列举项目,提升规则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之间的契合性。四是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修订情况完善相关表述,在股份支付、显失公允的交易收益等列举项目上,与发行上市、退市环节有关要求保持一致。


  《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与《1号解释性公告》的修订,将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规则执行效果,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读性与决策有用性。前期,证监会已就规则修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方总体表示认可支持。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夯实制度基础,督促各类相关经营主体有效执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不断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助力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2
文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3]6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3]65号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


  现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


  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修订说明


中国证监会


2023年12月22日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应以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为依据。


  在界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应基于交易和事项的经济性质判断;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应基于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判断;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三、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二)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


  (三)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五)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七)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产生的各项资产损失;


  (八)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九)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十)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十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十二)债务重组损益;


  (十三)企业因相关经营活动不再持续而发生的一次性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等;


  (十四)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对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


  (十五)因取消、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十六)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十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十八)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收益;


  (十九)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二十)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二十一)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二十二)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四、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发行证券的申报材料时,应对照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和原则,综合考虑相关损益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的关联程度以及持续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并做出充分披露。


  五、公司除应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外,还应当对重大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内容增加必要的附注说明。


  六、公司根据定义和原则将本规定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该项目的名称、金额及原因;公司将本规定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的,若金额重大,则应单列其项目名称和金额,同时在附注中单独披露该项目的名称、金额及原因,若金额不重大,可将其计入“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列报。


  七、公司在披露非经常性损益时应严格遵守保密相关法律法规。


  八、公司计算同非经常性损益相关的财务指标时,如涉及少数股东损益和所得税影响的,应当予以扣除。


  九、注册会计师为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申请发行证券材料中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或审核报告时,应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和附注说明予以充分关注,并对公司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及其说明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合理性进行核实。


  十、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10月31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08]43号)同时废止。上市公司在披露定期报告时,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执行本规则对可比会计期间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情况。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修订说明


  为进一步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结合监管实践,研究修订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以下简称《1号解释性公告》)。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1号解释性公告》对于投资者恰当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规定与当前市场实际情况不适应,部分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争议,有必要适时予以调整完善。本次修订主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监管实践中市场反映的突出问题,如非经常性损益认定缺少原则性指引,市场判断标准不统一;二是部分规定与当前市场环境、发展阶段不适配,如金融资产相关列举项目未能恰当考虑公司开展的所有金融活动;三是随着监管规则的调整,应相应调整《1号解释性公告》相关内容,与其他监管规则保持协调一致。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一是新增三项非经常性损益判断原则,明确非经常性损益应基于交易和事项的经济性质、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遵循重要性原则进行认定,为公司恰当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提供指引。


  二是明确实际执行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如规定公司因经营活动不再持续,或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调整等而对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减少实务执行争议。


  三是完善政府补助、金融资产、股份支付相关非经常性损益列举项目,明确相关业务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标准,帮助投资者恰当评价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提升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展阶段之间的契合性。


  四是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修订情况,完善《1号解释性公告》相关表述,在股份支付、显失公允的交易收益等列举项目上,与发行上市、退市环节有关要求保持一致。


  三、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


  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我会共收到相关意见52条,部分意见涉及个别条款的执行安排,已吸收采纳其中部分意见,并对相应条款进行修改完善;针对文字表述的意见全部采纳吸收。此外,部分意见建议就具体业务或事项作出进一步明确,考虑到行文规范要求,不宜在规则条款中过度细化适用标准,后续将以发布案例等形式提供实践指引;还有部分意见对规则的理解不完全准确,无需修改具体条款,后续在执行过程中加强培训指导。


  特此说明。


证监会修订发布两项财务信息披露规则


日期:2023-12-22        来源:证监会


  为完善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规则,进一步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以下简称《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1号解释性公告》),优化调整两项规则部分规定条款。


  《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明确重要性判断原则,要求公司披露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和选择依据。二是减少冗余信息披露,避免重复披露,提升财务报告可读性。三是压缩模版化披露空间,要求公司结合自身情况充分披露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不得照搬照抄《企业会计准则》。四是细化重要报表项目附注披露要求,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情况。五是增设专节明确研发支出附注信息披露要求,引导市场各方恰当评价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此外,本次修订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调整,对收入、企业合并等披露要求予以完善,保持监管规则协调一致。


  《1号解释性公告》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新增三项非经常性损益判断原则,为公司恰当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提供指引。二是明确实际执行中存在分歧的问题,减少实务执行争议。三是完善政府补助、金融资产、股份支付等相关非经常性损益列举项目,提升规则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之间的契合性。四是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修订情况完善相关表述,在股份支付、显失公允的交易收益等列举项目上,与发行上市、退市环节有关要求保持一致。


  《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与《1号解释性公告》的修订,将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规则执行效果,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读性与决策有用性。前期,证监会已就规则修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方总体表示认可支持。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夯实制度基础,督促各类相关经营主体有效执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不断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助力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2
文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3]6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财会[2023]2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推动会计事业再上新台阶,现将《关于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时代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会计领域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深刻认识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推动会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指导意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准确把握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全面学习领会《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系统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的工作目标,准确把握“五个坚持”的工作原则,准确把握整体提升会计管理工作“五化”水平的任务措施,深入理解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依托和外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努力开创会计管理工作新局面。


  三、认真做好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贯彻落实


  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构、人员、经费、技术保障,抓好《指导意见》各项任务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对影响《指导意见》落地和制约会计管理工作体系运转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具体方案或配套措施,确保会计管理工作体系顺畅运行、会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各地区、各单位要密切关注《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加强跟踪指导,相关问题和建议及时报送财政部。


  附件:关于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


2023年1月17日


  附件:


关于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会计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会计管理工作关系着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关系着社会公众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对于加强财会监督、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会计管理工作体制,强化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职能,优化各类保障机制,是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会计领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不断拓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和新挑战,基层会计管理职能有待强化,会计监管手段和方式有待创新,各方力量有待进一步整合。为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推动新时期会计事业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法治化、专业化、数字化、协同化、国际化水平,系统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效能,着力推动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管理工作全局,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促进事业发展。立足“管制度、管行业、管队伍”的会计管理基本职能,把握标准制定和实施“两个重点”、行业和队伍“两个管理”、法治化和数字化“两个支撑”、职能对内和对外“两个拓展”的会计管理工作格局,围绕“整顿行业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健康发展”的“整、建、促”会计管理工作主线,将服务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着力解决好制约上述管理目标实现的突出问题。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针对建设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这一基础性工程,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做好任务统筹、资源统筹、地域统筹,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充分激发各方面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守正创新,注重与时俱进。坚持会计管理工作根本目标,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宏观经济科学决策。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把握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新要求、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挑战、适应协同治理新变化、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形势,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工作实效。


  ——坚持闭环管理,形成整体合力。牢固树立闭环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打造前后衔接、持续改进的管理闭环,推动政策制定、实施、监管等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推动各环节信息共享、协同发力,持续优化政策执行效果,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二、顺应法治化要求,把强化监管职能作为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要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依法强化监管职责职能,按照持续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的要求,有效落实行政管理、执法检查和行业自律职能。


  (三)强化行政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履行主管部门职责,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法定职责和法定关系,全面履行会计管理职能,切实强化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会计法律法规引领作用,指导和督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规范和监督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代理记账行业,管理和服务会计人员。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动简政放权,持续优化审批流程,严格行政许可条件审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完善政策制度,堵塞监管漏洞。优化监管力量配置,重点向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倾斜,着力解决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升会计审计工作质量。


  (四)强化执法检查。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各地监管局要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以及会计审计领域突出问题,加大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力度,坚持“从严监管,从严执法”,严厉打击会计审计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严格依法依规落实监督检查职能,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持续提升监督检查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创新和完善执法检查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强化“互联网+监督”、数字监督、智慧监督,不断提升监督检查效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骨干人才培养和执法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统筹监管资源,推动执法力量下沉,配齐配强与执法检查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力量,保障必要的执法条件。


  (五)强化行业自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加强对各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统筹,不断完善行业自律监管手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贴近行业开展日常监管的优势作用。切实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对专业服务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并有效运用自律监管措施,不断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增强行业诚信观念,推动行业全体从业人员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专兼职检查人员库建设机制建立一支职业道德优良、业务精湛、能进能出的检查队伍,持续提升自律监管能力。配合监督机构开展联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代理记账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管理,并做好会员服务。


  三、顺应专业化要求,把专业资源整合作为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和会计职能的不断拓展,对会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加大专业资源整合力度,切实提升行业专业能力。


  (六)整合教育考评资源。充分发挥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和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考试、继续教育、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完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为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选拔和储备基础人才力量。加强国家会计学院董事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服务保障职能,支持促进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高质量发展,坚守高端培训办学使命,打造财会人才培养主阵地;坚定特色发展办学方向,形成差异定位协同发展新格局;坚持资源整合办学策略,共建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大平台。注重发挥地方财政部门培训机构作用,加强支持和指导。整合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培训力量,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聚焦推动会计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发展,在学科建设、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培养高学历应用型专业人才。


  (七)整合专业智库资源。建好用好各类委员会和咨询专家机制,不断发挥委员和咨询专家咨政建言、沟通协调和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高端会计人才作用,加强人才使用。注重发挥中国会计学会和地方会计学会资源优势,团结凝聚学会会员和各界力量,把会计学会建设成为组织会计学术研究的中枢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借助社会智库力量,围绕会计领域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同时在政策制定中广泛听取社会智库的意见建议,支撑科学决策。


  四、顺应数字化要求,把监管服务平台作为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监管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强化行业运行预警预测,不断提升监管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八)持续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坚持有利于统一监管服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目标导向,坚持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管理、方便信息上报的需求导向,持续优化、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管理权限和功能设置,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全生命周期监管与服务事项“统一部署、一网通办、互联互通”。坚持以用促建,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验证码”的广泛使用和社会认同。推动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全面使用统一监管平台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自律管理等各类事项,建立统一监管平台监测情况定期报告机制。


  (九)全面升级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健全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电子证照应用功能,构建代理记账机构登记注册、告知承诺审批及事后核查、年度备案、变更登记、注销撤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备案功能,优化备案申请、报告报送、信息变更、注销等业务办理流程,实现动态监管。推动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数据接口,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开发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拓展功能,丰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和政策信息发布模块,加强行业监管。


  (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会计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集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价、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信用信息管理等功能,建立会计人员权威数据库,探索推动信息化手段和工作流程融合,实现各级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推动全国统一会计人员管理服务平台与相关部门服务平台等建立数据接口,实现会计人员实名认证、学历学位信息实时校验等,便利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关系划转和考试服务。


  五、顺应协同化要求,把工作机制建设作为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会计管理工作面向广大会计主体、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涉及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切身利益,涉及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涉及财政部门内部各机构有效衔接和各部门间协调配合。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要充分依靠各方共建共治,实现央地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


  (十一)完善央地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央有关主管单位、省级财政部门、市县级财政部门分级管理工作体系,强化各级履职重点。国务院财政部门加强全国会计管理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会计标准体系,指导、协调和督促各地财政部门加强准则制度实施、行业治理、人员管理,加大力度组织推进平台建设,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根据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部署,承担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负责指导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事务,做好会计人才评价和培养等工作;省级财政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会计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强化会计准则制度宣贯实施和问题收集报送、注册会计师行业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检查等方面职能,合理配置省级以下各层级间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市县级财政部门抓好一线服务和监管,重点做好代理记账行业管理和会计人员管理,积极配合省级财政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要不断健全完善央地定期会议机制、征求意见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工作通报机制、经验交流机制及工作联系点机制等联动机制。


  (十二)优化部门协同机制。畅通财政部门内部协调机制,各级会计管理机构要在准则制度实施、行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加强与监督机构、考试管理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之间的统筹协调、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实现会计管理工作全流程闭环管理。要围绕“管制度、管行业、管队伍”的职能定位,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积极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整合监管资源,加强监管政策衔接和监管数据共享,及时协调解决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相关监管部门的协同作用,形成监管合力。


  (十三)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拓宽社会参与共建共治的渠道,发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各类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建立健全会计职能和岗位设置,动员广大会计人员发挥专业优势、依法监督履职。用好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等社会监督服务力量,有效促进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有效发挥投诉举报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投诉举报事项办理机制,做好投诉举报反馈工作。通过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公示公告等方式,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增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六、顺应国际化要求,把提升参与会计国际治理能力作为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按照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要求,努力提升国际视野,深刻把握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治理,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工作国际化水平。


  (十四)全面参与会计国际治理。积极参与会计国际治


  理体系各个层级、各项机制,在多双边会计交流合作国际场合主动发声,有效参与会计国际治理事务,展现大国责任与担当,体现与中国发展水平、综合实力相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十五)用好多双边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技术研究、交流合作、智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动员各级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对外会计交流合作。在各类多双边机制中,发挥引领议题讨论、协调立场观点、推动解决区域会计实务问题的作用,积极发展全球会计领域伙伴关系,不断拓展会计国际交流合作范围,提升中方影响力,为我国深度参与会计国际治理创造有利环境。


  (十六)构建高水平会计市场对外开放格局。有序有力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审计准则等效互认,为降低中国企业境外投融资成本、推进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奠定会计标准和制度基础。深化会计服务市场对外开放,推进会计服务行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会计审计跨境监管合作机制,寻求灵活务实的跨境监管合作途径和方式,维护国家信息数据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


  七、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财政会计干部队伍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是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依靠力量,是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决定因素。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必须打造一支专业化、复合型、国际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堪当会计改革与发展重任。


  (十七)加强干部力量配备。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会计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及相关直属单位的机构建设,优化职能配置。同时,各省级财政部门注重结合职能履行和业务开展,加强对市县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监督等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指导,强化财政会计干部队伍建设。


  (十八)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大力加强财政会计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分级分类分岗位组织专题培训和业务培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鼓励基层干部跟班参与各类高端会计人才培训,着力打造业务精通、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


  (十九)加强干部选拔培养。建立会计管理骨干人员培养机制,加强挂职、借调等岗位锻炼和工作交流,畅通晋升渠道,突出人岗相适,优化队伍结构。及时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对基层一线和条件艰苦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建好用好各级各类会计人才库,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涉外人才培养,集聚优秀人才服务会计事业。


  信息公开选项:依申请公开


  抄送:中直管理局财务管理办公室,国管局财务管理司,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财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财政部办公厅2023年1月17日印发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17
文号:财会[2023]2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财会[2023]31号 财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中医药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推动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


2023年12月18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推动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公益性原则,全面规范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持续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有效防控公立医院内部运营风险,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立、实施与评价监督的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


  2.坚持系统思维。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要确保覆盖各项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与内部审计、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其他各类监督机制有机贯通融合,构建内外协同、衔接高效、运转有序的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3.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公立医院重点业务和问题频发的高风险领域,查找风险隐患,形成风险清单,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问题整改,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度内化为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和流程,建立长效机制,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切实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坚持动态适应。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优化完善,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新变化的需求。


  (三)主要目标。


  推动公立医院全面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国卫财务发[2020]31号)等制度办法,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合理保证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持续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1.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明确公立医院党委主要负责人是整体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作为各自分管领域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负责人,将内部控制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履职清单。


  2.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或内部控制委员会工作机制,鼓励公立医院综合职能部门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牵头部门,鼓励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或指定的相关部门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明确公立医院内部各部门是本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责任主体,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


  3.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议事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应当严格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完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公立医院应当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


  4.强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定期组织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学习内部控制知识,开展内部控制典型案例的学习交流,提高全体人员对医疗领域共性风险及本医院个性风险的认识,确保内部控制理念入脑入心,持续营造公立医院全体人员学习内部控制、人人参与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5.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培训,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切实加强公立医院风险评估工作。


  6.健全完善定期风险评估机制,公立医院至少每年组织一次风险评估,并形成书面风险评估报告。当外部环境、业务活动、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公立医院应当及时对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


  7.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聘请具有胜任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8.加强公立医院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在开展单位层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对涉及资金规模较大、廉政风险较高、业务模式较新、影响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进行风险评估。


  9.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风险应对能力,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着力完善公立医院重点业务及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措施。


  10.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和改进机制,加强预算调整审批控制,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11.健全收支管理,依法依规组织各类收入,规范各类支出的审批流程,明确资金流向和使用范围,确保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与授权审批,进一步明确收入管理、票据管理、支出管理、公务卡管理、医疗费用管理的控制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12.加强采购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政策,明确职责划分与归口管理,确定药品、医用耗材、仪器设备、科研试剂等品类多、金额大的物资和设备,以及信息系统、委托(购买)服务、工程物资等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管控环节和控制措施。


  13.强化资产管理,严格按规定程序配置各类设备资产,严禁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行为,落实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明确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评估与投资效益分析等相关内容。


  14.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多院区建设管理,严禁未批先办、未批先建,坚决杜绝无序扩张。


  15.完善合同管理,明确合同管理归口部门、合同各相关部门职责权限,加强合同合法性审查、授权管理、合同签署和履行管理。


  16.严格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范围开展诊疗活动,诊疗项目的收费应当符合物价部门、医保部门政策。加强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建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对执业活动依法依规情况进行检查。


  17.规范使用医保基金,严格落实医保政策,强化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医保管理促进临床合理诊疗,完善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定期检查本单位医保基金使用情况。


  18.严格执行教育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和闭环管理。优化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确保科研自主权接得住、管得好。


  19.完善互联网诊疗管理,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权责界定,健全与第三方合作的评估、审批程序。


  20.优化医联体管理,明确医联体业务的审批程序,明确牵头医院与医联体成员之间的职责权限、业务联动、诊疗服务与收费、资源与信息共享、绩效与利益分配等制度,加强对医联体业务的监督。


  21.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控,加强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健全生物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筑牢公立医院生物安全防线。


  (四)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


  2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落实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建设要求。


  23.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融入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将岗位职责、业务标准、制度流程、控制措施以及数据需求嵌入医院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固化,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可控制、可追溯,有效减少人为违规操纵。


  24.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平台化、集成化建设,积极探索打通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保障公立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各类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数据流有效匹配和顺畅衔接。


  25.加强公立医院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建设,强化账户授权管控要求,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保障网络信息的存储安全,以及数据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


  (五)强化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


  26.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科学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27.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公立医院应及时、完整、准确报送内部控制报告,加强内部控制报告审核工作,提高内部控制报告质量。


  28.根据内部控制评价中所发现的问题,强化问题整改,明确整改责任落实,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工作闭环管理。


  29.加强内部控制成果应用,鼓励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内部控制报告作为绩效管理、监督问责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30.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的联动机制,将内部控制建立及实施情况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其他内部监督机制有效联动,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体系成果,形成监督合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政策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指导和督促工作,确保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有效落地。各级医保等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


  (二)制定工作方案。公立医院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确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加大保障力度,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在本单位的落地见效。


  (三)强化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医保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公立医院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加强与审计、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内部控制监督格局。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级财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医保部门和各公立医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政策指导及业务培训,广泛宣传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积极推广内部控制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公立医院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权力规范运行意识,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8
文号:财会[2023]31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财资[2023]130号 财政部关于编报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财资[2021]123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财资[2017]3号)等,现就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以下简称资产年报)编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编报范围


  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直接支配国有资产并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统称行政事业单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部国有资产情况。


  二、编报内容


  资产年报由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分析报告三部分组成。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包括单户表和汇总表。单户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反映本单位国有资产总体情况、存量情况、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情况,以及土地、房屋、车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重要资产情况。汇总表由各单位、各部门、各地方按照财务管理关系逐级汇总编报。


  (二)填报说明是对资产年报填报口径、审核情况、数据差异情况以及其他编报相关情况的说明。


  (三)分析报告是按照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有关要求,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反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保障单位履职和促进事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报送方式


  (一)报送时间。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资产年报报送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


  (二)报送内容。中央部门以部发文、省级财政部门以财政厅(局)发文的形式向财政部报送资产年报纸质材料,附件包括资产年报汇总表及填报说明、分析报告,并装订成册后加盖印章。同时,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均报送纸质材料的电子版,以及所有独立核算单位单户表和汇总表电子版。涉密单位报送汇总表。


  (三)报送途径。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应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资产年报电子材料按照财政部统一要求的文件格式报送财政部,加强数据报送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完整、准确。资产年报相关编审资料可以从财政部门户网站资产管理司频道(http://zcgls.mof.gov.cn/)“工作通知”栏目中下载。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的五年规划(2023-2027)》,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2024年听取和审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各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资产年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提前谋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资产年报培训、编制、审核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做好2023年度资产年报编报任务。


  (二)夯实管理基础。各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要求,做好清查盘点,规范会计核算,确保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数据的比对分析,确保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各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应于2024年5月31日之前,结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双轨运行,全面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展资产管理工作。


  (三)确保数据质量。各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数据审核力度,建立健全资产年报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企业决算报告的数据比对、审核机制,保障同口径数据的衔接和一致性。资产年报中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数据,需经本单位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报部门认可。资产年报中被投资单位名称与中央部门所属企业名录应保持一致。财政部将继续加强资产年报审核工作,对资产年报编报情况进行通报。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审核批复工作。


  (四)认真撰写报告。各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报送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分析报告,是起草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重要基础。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分析报告撰写工作,减少一般性报账,注重用数据反映工作、用数据支撑观点。要深入总结近五年来,特别是2023年主要工作举措和取得成效,全面反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在推进改革、保障单位履职、支持事业发展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讲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研究提出工作思路和解决办法。


  (五)严格保密要求。各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要将保密要求贯穿资产年报工作全过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高度重视上报资产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按照“谁产生,谁定密”的原则,由报送主体确定所报送信息是否涉密。涉密资产数据不得纳入非涉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凡单位认定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为涉密的信息,应当通过光盘等介质进行离线报送,并准确标注报送介质的密级。


  联系电话:010-61965701,010-61965891(软件操作)


  附件:


  1.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


  2.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填报说明提纲


  3.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分析报告提纲


  4.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编制说明


财政部


2023年12月13日


  附件2:


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填报说明提纲


  一、数据填报口径


  本地区、本部门应纳入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以下简称资产报表)填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XX个,实际上报单位XX个。说明未上报单位原因。


  二、数据审核情况


  (一)审核情况。


  1.核实性审核。本地区、本部门全表审核后核实性问题提示共XX条,涉及XX个单位,说明主要原因。


  2.基础数据审核。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数据与上年对比,增减超过20%且≥±100万元的,说明主要原因。


  3.与中央部门所属企业名录对比审核。对外投资情况表中被投资单位与中央部门所属企业名录是否一致,若有差异说明原因。


  4.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对比审核。本地区、本部门报送资产报表的单位中,有XX个单位未纳入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含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有XX个未报送资产报表,说明主要原因。


  5.与部门决算对比审核。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报表中房屋、车辆、单价100万元(含)以上的设备等重点资产,与部门决算相关数据对比,若有差异说明原因。


  (二)对报表指标、审核公式和分析表的设置建议。


  1.对资产报表指标设置的建议。


  2.如有不适用的审核公式,列出并说明修改意见。


  3.对本地区、本部门自行增加的审核公式,列出并说明设置依据。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一)对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损失、权属不清晰等重要资产情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二)本地区、本部门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数据与行业统计数据的对比情况,如不一致应说明差异原因。


  附件3:


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分析报告提纲


  一、地区/部门的基本情况


  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数、编制人数、实有人数等。中央部门还应写明部门主要职责。


  二、资产总量情况


  (一)资产的总体情况分析。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等情况,同时可结合预算收支、债务、历年情况等对资产分布、构成、变动的原因作出分析。其中,构成情况包含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占资产总额比例情况。地方财政部门应对本地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交通等重点行业进行分析。


  (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情况分析。分析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整体配置、使用、处置、收益情况,特别是与部门、单位履行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相关的重点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情况。


  (三)资产总体绩效情况。分析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整体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等。


  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结合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全面、系统、深入总结五年来,特别是2023年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重点围绕制度建设、基础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建设、资产盘活、财会监督、绩效评价、年报编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等方面,总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展情况,采取的主要举措、工作亮点和取得成效。


  (二)重点围绕加强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和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资产入账核算等方面,总结本地区、本部门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进展情况,采取的主要举措、工作亮点和取得成效。


  四、保障单位履职和促进事业发展情况


  全面反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推进各项改革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重点反映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行业资产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反映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等行业资产在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五、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梳理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


  (二)人大、审计、巡视等提出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结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认真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和推动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3
文号:财资[2023]130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陕财办综[2008]55号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全省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地税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基金征收管理,现对《陕西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 116 号 )( 以下简称《办法》 ) 的有关内容明确如下:


  一、关于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范围的问题。《办法》第七条规定。对有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的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按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的 0.8 征收水利建设基金。由于《办法》仅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所以,《办法》中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陕西省境内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企业注册地在陕西的企业在陕西省境内取得的收入;注册地在陕西省境外的企业在陕西省境内取得的收入。另外,为了防止漏征,对于企业在注册地之外陕西省境内取得的收入应在当地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在收入取得地未征收水利建设基金的,企业注册地税务机关有权对陕西范围内注册地之外所取得的收入补征水利建设基金。


  二、关于对企业营业收入设立水利建设基金起征点的问题。由于在具体征收中,对企业征收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税务部门在征收营业税时根据企业的申报一并征收,为了方便征收,且从关注民生、减轻企业负担的角度出发,参照营业税起征点,决定对企业营业收入设立水利建设基金起征点,起征点定为 5000 元。


  三、本通知自 2008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凡在此之前因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而已征收的水利建设基金不再退还,未征收的不再补征。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8-08-25
文号:陕财办综[2008]5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陕财办综[2021]9号 陕西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韩城市财政局、水利局、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陕西省辖内各中心支行、杨凌支行:


  根据财政部《关于民航发展基金等3项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72号),经省政府同意,我们对《陕西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陕财办综[2015]154号)重新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陕西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陕西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


陕西省水利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2021年5月21日


陕西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提高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财政部《关于民航发展基金等3项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72号),经省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水利建设基金属于财政部立项的政府性基金,根据财政部授权,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实际自主决定免征、停征或减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搞好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水利水患意识,做好水利建设基金的征管工作。


  第四条 水利建设基金分为省级收入、省级与市县共享收入和市、县级收入。


  第五条 征收标准


  (一)除村集体所属的单位及个人外,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使用水浇地、水田、旱地进行非农建设的,每亩分别一次性征收800元―1000元、500元―700元、300元―500元,使用其他土地每亩一次性征收200元。


  (二)银行(含信用社)按利息收入(不含其他收入)的0.5‰,保险公司按保费收入(不含其他收入)的0.5‰,依法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其他收入)的1‰,其它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按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指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入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的0.8‰缴纳水利建设基金。水利建设基金起征点与增值税起征点相同。水利建设基金可计入成本。


  第六条 省级收入来源


  (一)从国家对本省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按每年2200万元的标准划转;


  (二)从车辆通行费收入中划转3%。


  第七条 省级与市县共享收入


  水利建设基金收入由各级征收部门就地征收、分级入库。省与各市(区)(包括省管县)共享收入的分成比例为:省与西安市、咸阳市、西咸新区为3︰7;省与铜川市、宝鸡市、杨凌示范区为7︰3;省与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延安市、榆林市为5︰5;韩城市全部作为市本级收入。


  第八条 市、县级收入来源


  (一)从市县政府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提取3%。


  (二)有重点防洪任务或者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县(市、区),可根据自身实际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提取15%,专项用于城市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具体县(市、区)见附件)。


  第九条 水利建设基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按照规定级次分别纳入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缴入各级国库,列入“1030223水利建设专项收入”科目。安排支出时,在“21303水利”中选择相应支出科目列支。


  “1030223水利建设专项收入”科目下设目级科目。其中:


  “103022301企业水利建设专项收入”反映各级税务部门按照本实施细则第五条第(二)项规定从企事业单位征收的水利建设基金;


  “103022302征占用土地水利建设专项收入”反映按照本实施细则第五条第(一)项规定对征占用土地征收的水利建设基金;


  “103022303划转水利建设专项收入”反映从车辆通行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


  第十条 下列情形减免征收水利建设基金:


  (一)经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或者财政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减免的专项基金(资金)、收费;


  (二)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福利企业事业单位和残联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免征;


  (三)农田灌溉水费收入免征;


  (四)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减免流转税的,水利建设基金同时减免;


  (五)其他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减免的项目。


  第十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兼顾我省水利建设发展需要,执行以下优惠政策:


  (一)继续执行阶段性下调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标准的优惠政策,在陕西省境内有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减按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的0.5‰征收,其中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内,有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减按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的0.3‰征收水利建设基金。


  银行(含信用社)、保险公司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不在降费范围内。


  (二)继续阶段性对旅游、住宿、餐饮、会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教育培训、文艺演出、影视剧院等行业企业免征水利建设基金。


  (三)为支持科技创新,阶段性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免征水利建设基金。


  (四)执行阶段性对交通行业的专项优惠政策,从车辆通行费收入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标准下调为1.5%。


  上述阶段性优惠政策如需调整,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另行发文通知。


  第十二条 2020年12月31日前对特定行业、企业的政策界定或解读,与本文不一致的,一律废止。


  有特殊情况需对政策进行界定的,企业应持相关资料,向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提出书面申请,由省财政厅牵头组织研究后按规定办理。涉及行业政策界定的,应报省政府审定。


  第十三条 面向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筹集的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税务部门征收;从财政收入中按比例划转和计提的,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税务部门征收水利建设基金应当使用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财政票据。


  划转和计提水利建设基金,应当由财政部门开具调库单,国库部门根据调库单将资金划入一般公共预算“水利建设专项收入”科目。


  第十五条 各级国库或者代理国库办理水利建设基金的缴纳、报解和入库,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水利建设基金筹集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直接在一般公共预算“21303水利”选择相应支出科目列支。


  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在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中直接调减相应收入科目,同时调增“103022303划转水利建设专项收入”科目。


  从车辆通行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调减相应收入科目,同时在一般公共预算中调增“103022303划转水利建设专项收入”科目。


  第十七条 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重大水利项目、水利防灾减灾、农村水利、水源及城乡供水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及水利科技发展、水生态修复治理、公益性水利设施维修养护以及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其他需要支持的水利相关事项,资金使用管理按照水利发展资金使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擅自提高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或者截留、挤占、挪用水利建设基金的,以及在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附:


有重点防洪任务或者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县(市、区)

25.png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5-21
文号:陕财办综[2021]9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京医保发[2023]20号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调整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


各区医疗保障局、财政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财政审计局,各定点医疗机构:


  为落实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3]24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现就调整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及相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2024年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调整为:城乡老年人每人4720元/年,其中财政补助每人4320元/年,个人缴费每人400元/年;学生儿童每人2070元/年,其中财政补助每人1695元/年,个人缴费每人375元/年;劳动年龄内居民每人3020元/年,其中财政补助每人2315元/年,个人缴费每人705元/年。


  二、2024年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新增部分由市、区各负担50%。城乡老年人市级财政补助1930元,区级财政补助2390元;学生儿童市级财政补助617元,区级财政补助1078元;劳动年龄内居民市级财政补助927元,区级财政补助1388元。


  三、2024年1月1日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老年人和劳动年龄内居民已签订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的,取消首诊转诊限制,可直接到自己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及中医、专科和A类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由居民医保基金给予支付;未签订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的,仍执行原有首诊转诊政策。


  四、2024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发生的门急诊医疗费用,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4500元提高到5000元。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


2023年12月18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8
文号:京医保发[2023]20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苏联发[2023]51号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发布《江苏省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指引(2023版)》的公告


  为推进我省法治民企建设,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开展合规建设,建立合规文化,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提升科学治理水平,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制定了《江苏省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指引(2023版)》,现予以发布。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2023年12月15日


江苏省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指引(2023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支持引导江苏省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参照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35770-2022《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T/CASMES 19-2022《中小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等相关合规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完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合规管理责任,构建合规管理体系,推动合规文化建设,有效防控合规风险,确保企业依法经营。


  第三条 民营企业应当倡导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努力培育、不断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与行为自觉,并将合规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 民营企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合规管理:


  (一)全面覆盖原则。要求合规管理覆盖各业务领域、各部门、各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以及全体员工,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


  (二)有效适宜原则。要求合规管理与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等实际情况相适应,兼顾成本与效率,能有效运行且能达成企业合规管理目标,并可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调整与改进。


  (三)持续合规原则。要求企业持续符合当时有效且适用的合规规范,并且合规管理各构成要素不断改进,保障合规管理全环节的稳健运行。


  (四)客观独立原则。要求合规管理牵头部门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干扰,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企业和员工行为进行客观评价和处理。


  第五条 民营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能力和经营需要,为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人力、物力、财力、专业等方面的必要保障和支撑,确保企业合规能够有效运行。


  第二章 合规管理职责


  第六条 企业应当基于所在区域、行业及企业类型、业务规模、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差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要求,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搭建权责明晰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并依据规定履行相应职责,推动合规管理制度有效落地实施。


  第七条 企业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企业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企业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须以身作则,支持企业合规管理,是合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履行如下合规管理职责:


  (一)确定企业的合规方针和目标,并与企业的价值观、目标和战略一致;


  (二)确保合规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合规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确保与合规管理负责人建立直接沟通机制,并确保合规管理工作的独立性;


  (四)确保合规管理要求融入企业业务流程,并能持续改进;


  (五)确保建立合规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员工绩效、考核及职级晋升等挂钩的管理机制,确立并维护问责机制;


  (六)确保为企业合规管理工作配置充分、适当且可用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第八条 企业董事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推行合规经营理念,培育企业合规文化,推动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合规管理的要求融入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一体化;


  (二)审议批准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合规管理基本制度以及合规管理工作年度报告等文件;


  (三)定期开展合规管理体系运行评估,推进合规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四)决定合规管理部门的设置和职能;


  (五)决定合规管理负责人的设置和任免;


  (六)审议决定合规管理重大事项;


  (七)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第九条 企业监事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督董事会的决策与流程是否合规;


  (二)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规管理职责履行情况;


  (三)对引发重大合规风险负有主要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建议;


  (四)向董事会提出撤换企业合规管理负责人的建议;


  (五)法律法规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第十条 企业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董事会决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组织架构;


  (二)拟订合规管理牵头部门设置方案;


  (三)拟订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四)拟订合规管理基本制度,组织制定合规管理具体制度,批准合规管理工作年度计划;


  (五)明确合规管理流程,确保合规要求融入业务领域;


  (六)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合规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


  (七)指导各部门的合规管理工作,组织应对重大合规风险事件;


  (八)经董事会授权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 业务及职能部门承担本部门合规管理的主体责任,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本部门规章制度、合同等文件及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合规审查;


  (二)建立并完善本部门业务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编制合规风险清单和应对预案;


  (三)梳理重点岗位的合规风险,将合规要求纳入岗位职责;


  (四)组织开展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及时向合规管理部门报告合规风险,组织或配合开展合规风险事件的应对处置;


  (五)组织或配合开展违规事件的合规调查和整改。


  第十二条 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企业规模、企业面临的合规风险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设置专职或由合规相关职能部门兼职的合规管理部门,并明确合规管理负责人。


  合规管理部门是企业合规工作的牵头部门,向合规管理负责人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起草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规定、合规管理工作年度计划、合规管理工作年度报告;


  (二)组织开展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


  (三)开展规章制度、重大业务活动、重大决策的合规审查;


  (四)组织或协助各部门开展合规培训,受理合规咨询和合规沟通事宜,推进合规信息化建设;


  (五)依据授权,规划设计合规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审;


  (六)组织开展合规检查,指导企业开展合规管理工作;


  (七)组织或协助开展合规考核评价;


  (八)受理职责范围内的违规举报,组织或参与对违规事件的调查,并提出处置建议。


  合规管理负责人向企业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与董事会负责,领导合规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企业的合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合规监督部门。


  合规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监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履职行为的合规性,在职权范围内对违规事件进行调查,按照规定开展责任追究,并提出处置建议。


  第三章 合规管理重点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合规义务更新情况,结合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结果,在全面推进合规管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及境外贸易和投资的合规管理,切实防范合规风险。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围绕经营范围,加强对以下重点领域的合规管理:


  (一)劳动用工。贯彻实施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的合法性。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竞业禁止约定内容、中止和解除,确保劳动用工各环节合规、规范有序,切实维护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强化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环境保护。遵守环境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环境保护职责,实施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污染防控,严格执行相关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监测、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等。规范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按法律法规要求实施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相关工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违规问题。


  (三)财务税收。健全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和监督体系,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规范并执行财务事项操作和审批流程。依照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规范企业税务管理,依法纳税。


  (四)安全生产。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及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问题,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机制,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工作场所应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利。


  (五)知识产权。及时依法申请或登记注册知识产权成果,对已取得的权利及时续展维护。规范实施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防范并及时制止侵权行为,依法依约规范使用第三方知识产权,防止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


  (六)信息保护。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制度,采取全面可行的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与内幕信息不当泄露,尊重业务伙伴和客户的隐私信息。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建立和实施控制措施,保证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共享、转让和公开披露中的数据安全及合规。


  (七)对外贸易。结合贸易情况开展前期调查,了解贸易各方所在国家(地区)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全面掌握关于贸易管制、质量安全与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关税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关注业务所涉国家(地区)开展的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等,形成调查报告,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并做好应对预案。


  (八)市场交易。围绕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打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坚决治理商业贿赂、挪用资金行为。制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且相关费用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赠礼、招待、赞助、捐赠及类似利益流通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企业与商业伙伴、政府工作人员等的交往礼仪与规范,构建清廉合规的管理机制和措施,保障员工廉洁自律,企业守法经营。遵守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以合规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


  (九)治理结构。依法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明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式,正确区分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避免企业与个人存在混同。保障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忠实、诚信,勤勉尽责,依照法律法规及章程正确履职。


  除上述领域外,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特点,将产品与服务质量、合同管理、商业伙伴等确定为合规重点领域并加强合规管理。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加强对以下重点环节的合规管理:


  (一)制度制定环节。强化对企业章程、规范等内部管理重要文件的合规审查,把合规要求融合企业制度中,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标准的要求。


  (二)决策环节。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原则,细化各层级决策事项和权限,将合规审查作为决策前置程序,防范决策风险,保障决策依法合规。对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运作等重大事项,加强合规论证和审查。


  (三)生产经营环节。严格执行各项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运营重点流程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按规定的要求操作。


  (四)其他需要关注的环节。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加强对以下重点人员的合规管理:


  (一)管理人员。促进管理人员切实增强合规意识,带头依规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认真履行合规管理职责,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合规考核与监督问责。


  (二)重要风险岗位人员。依据合规风险评估情况明确界定重要风险岗位,加强针对性培训,使重要风险岗位人员熟悉并严格遵守业务涉及的各项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和违规行为问责。


  (三)新入职人员。在员工招聘过程中开展尽职调查,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合规相关制度文件,并开展合规培训,确保其熟悉并能履行与职位和职务相关的合规义务。


  (四)境外人员。将合规培训作为境外人员任职、上岗的必备条件,确保遵守我国和所在国法律法规及监管等相关规定及合规要求。


  (五)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强化境外投资行为的合规管理:


  (一)深入研究并严格遵守境外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及相关国际规则,全面掌握禁止性规定,明确海外投资经营行为的红线和底线。密切关注境外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掌握合规要求,有效采取应对措施。


  (二)健全涉外合规经营制度、体系、流程,重视开展项目的合规论证和尽职调查,依法加强对境外机构的管控,规范涉外经营管理行为。


  (三)定期排查梳理境外投资经营业务的风险状况,重点关注投资保护、市场准入、外汇与贸易管制、环境保护、税收劳工等高风险领域以及重大决策、重要合同、大额资金管控和境外子公司企业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合规风险,认真制定防控措施。遇有重大风险事件,要妥善处理、及时报告,防止扩大蔓延。


  第四章 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


  (一)制定企业合规管理基本制度,立足企业战略发展需要,明确企业的合规方针、合规战略与基本的合规管理要求;


  (二)制定覆盖全员的合规行为规范,明确全员合规岗位职责和合规行为;


  (三)制定企业合规管理手册,列出适用企业的合规义务、合规风险、合规措施和监督考核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


  (四)针对合规风险高的重点领域、环节和人员制定专项合规管理制度;


  (五)持续关注法律法规变化与监管动态,及时将外部合规要求转化为内部规章制度。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建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一)收集适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目标领域的所有合规规范,并根据行业监管重点与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梳理企业需要遵守的合规义务,制定合规义务清单。


  (二)构建符合经营管理需求的风险识别框架,提供若干风险识别角度。查找合规风险事件,收集违规案例,编制初步合规风险清单。分析、判断合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对合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三)根据合规风险分析结果对合规风险等级与企业合规风险水平接受能力进行评估,制定合规风险应对决策。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当建立合规风险应对机制。在确定合规风险应对策略并对应对现状评估基础上,制定合规风险应对方案。对重大合规风险事件,应当制定合规应急预案,及时预警,明确应急处理职责、路径和要求,明确统筹领导与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合规审查机制。依据企业适用的合规规范,基于企业所在行业、业务模式、行业监管情况等具体情形,确定合规审查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领域,在全面合规审查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领域、热点领域的合规审查。明确审查主体、流程与标准,将合规审查作为进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合同签订、重大项目运营、大额采购销售等经营管理活动行为的必经程序,及时对不合规的内容提出修改建议,未经合规审查不得实施。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合规管理评估机制。对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适当性、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自我审查、评价、监督和持续改进。必要时,可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评估。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合规举报和违规处理机制:


  (一)建立合规举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保障员工有权利和途径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举报人的保护力度,禁止对合规举报的任何打击报复。


  (二)建立调查问责机制。就举报线索在合理范围内及时组织开展合规调查。确立合规调查基本方式和程序,由具有专业能力且不存在利益冲突的人员独立进行调查并注意保障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完善违规处罚和整改机制。明晰违规责任范围,细化惩处标准。对违规问题进行整改,并通过健全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等,堵塞管理漏洞,依法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第五章 合规管理保障


  第二十五条 建立合规管理队伍。配备与企业规模、合规风险水平等因素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等在合规管理中的作用。


  合规人员应当具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资质和经验,具有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自律规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重视合规培训。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全员化且与合规风险相适应的合规培训机制,确保员工理解、遵循企业合规目标和要求。


  合规培训应当针对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培训对象的岗位及其面临的合规风险相适应,并依据外部监管环境变化与合规义务变化,不断更新。


  第二十七条 建立合规考核机制。将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和履职行为的合规性等合规管理情况,纳入对部门和员工的综合考核,并将合规管理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员工晋升、评先选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建立合规管理信息化系统。鼓励建立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合规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工具对合规管理信息与文件进行收集、存储、分类和传递,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经营流程,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合规情况的动态检测和过程管控,为企业开展合规审查、合规培训等工作提供保障、支持。


  第二十九条 建立合规报告制度。建立、实施并维护合规报告渠道,确定报告准则。业务及职能部门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合规风险,应当按有关要求向合规管理部门报告,合规管理部门按要求向企业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和董事会等报告。


  如发生性质严重或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合规风险的事件,合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企业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和董事会等报告。


  第三十条 培育合规文化。在企业内部各个层级建立、维护并推进合规文化。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决策层和管理层应当以身作则,遵循和落实合规价值观,倡导和推行合规文化;通过制定合规手册、签订合规承诺书、开展合规宣誓等方式将合规理念传递至全体员工,确保员工了解合规义务,并可通过采取常态化的合规培训、建立合规绩效考核体系与合规奖励机制等措施培育合规文化。


  第三十一条 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合规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对标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夯实合规根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六章 关于小微民营企业合规管理的特别规定(简式合规)


  第三十二条 坚持有效适宜原则,综合考虑小微企业在治理模式、业务规模、经营范围、员工数量、资金及风险防范能力等情况,积极探索适合小微民营企业的“简式”合规管理模式。


  第三十三条 小微企业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是企业合规管理第一责任人,应当从自身做起,践行合规理念。


  第三十四条 小微企业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应当监督合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支持合规专员开展工作,对企业员工实施合规绩效考核,对企业合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第三十五条 小微企业应当配备至少一名合规专员。合规专员应当由企业内具备合规管理资质或相关专业能力的人员担任,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兼职担任。


  合规专员应当收集、识别合规义务,起草合规制度、设计合规管理体系,评估、监控合规风险,处理合规举报信息,对重大业务活动及重大决策开展合规审查,组织合规培训,及时向最高管理者(实际控制人)报告合规工作。


  第三十六条 小微企业应当鼓励企业员工及时举报违规情况。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借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以及企业合规师等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自主合规建设。


  第三十八条 商(协)会可以根据本指引推动将合规要求纳入商(协)会自律公约,引导会员企业开展合规建设。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5
文号:苏联发[2023]51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告2023年第6号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等五部门关于修订《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的公告


  为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城乡居民选档缴费一体化,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医疗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对《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作如下修订:


  一、将全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修改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


  二、第三条第一款修改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办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变更、注销等登记手续,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参保登记信息包括: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参保险种、参保时间、联系方式等。


  税务机关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提供的参保登记信息做好申报征收工作的基础信息准备。”


  三、删除第三条第二款。


  四、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条第二款:“(二)信息采集与变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城乡居民参保身份的采集和变更,包括享受各类补贴的城乡居民身份和补贴标准信息的采集和变更,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时,受税务机关委托同步采集缴费档次,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负责参保人缴费银行账户信息的采集和变更,并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采集的信息做好申报征收工作的基础信息准备。”


  五、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条第三款:“(三)缴费档次(缴费标准)的变更申报和费款申报


  税务机关负责根据参保人的选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传递的参保身份变化以及政策规定,办理缴费档次(缴费标准)的变更申报。


  税务机关负责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正常申报业务。”


  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条第四款:“(四)特殊情形下的缴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缴、趸缴、延缴、地方性特殊业务等政策性业务,并及时将核定的应征额共享给税务机关。”


  七、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第三条第五款,第一项修改为“税务机关负责费款征收,按规定及时将已征收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额划入市级社会保障财政专户。”


  删除第四项。


  第五项修改为“各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对参保对象的待遇支出补助,以及其他资金(含财政资金)代参保对象代缴的社会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原渠道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及时将该类参保人员身份标识传递至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根据标识在参保人申报时自动计算缴费金额;在税务机关接收标识前参保人应享受相关补贴但已缴费的部分费款按照退费有关规定处理。”


  八、第三条第四款修改为第三条第六款,修改为“税务机关应当及时核对征缴数据信息和委托银行扣款信息,并将核对无误的征缴数据及时传递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核对有误的,由税务机关及时查找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及时接收税务机关传递的征缴数据,并与划入市级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资金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进行信息系统业务记账和财务记账。


  税务机关按月编制《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实收月报表》(见附件),签章完整后于次月2日前(节假日顺延)以电子或纸质形式提供给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作为基金财务会计记账原始凭证。”


  九、第三条第六款修改为第三条第八款,修改为“税务机关在查验缴费人有效身份证件后为缴费人提供查询缴费情况、打印缴费凭证等服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并提供查询服务。”


  十、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本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和省出台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一、附件《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实收月报表》新增预缴、清欠补缴利息和其他等明细金额项。


  此外,对条文顺序和个别文字作相应调整和修改。


  本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根据本公告作相应修订,重新公布。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 广东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


2023年12月20日


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按照权责分明、数据共享、高效便捷、安全规范的原则,采取政府统一组织、多方协作配合、税务机关集中征收或者委托代征等方式征收,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按时足额征缴,维护参保个人的权益。


  二、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不含深圳市)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收工作,适用本办法。


  三、征收程序


  (一)参保登记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办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变更、注销等登记手续,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参保登记信息包括: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参保险种、参保时间、联系方式等。


  税务机关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提供的参保登记信息做好申报征收工作的基础信息准备。


  (二)信息采集与变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城乡居民参保身份的采集和变更,包括享受各类补贴的城乡居民身份和补贴标准信息的采集和变更,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时,受税务机关委托同步采集缴费档次,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负责参保人缴费银行账户信息的采集和变更,并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采集的信息做好申报征收工作的基础信息准备。


  (三)缴费档次(缴费标准)的变更申报和费款申报


  税务机关负责根据参保人的选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传递的参保身份变化以及政策规定,办理缴费档次(缴费标准)的变更申报。


  税务机关负责受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正常申报业务。


  (四)特殊情形下的缴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缴、趸缴、延缴、地方性特殊业务等政策性业务,并及时将核定的应征额共享给税务机关。


  (五)征收划解


  税务机关负责费款征收,按规定及时将已征收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额划入市级社会保障财政专户。


  税务机关征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应当向缴费人开具税收票证。


  税务机关根据有利于费源管控和便利缴费的要求,可委托各级地方政府明确的代办机构、人员代征、代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各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对参保对象的待遇支出补助,以及其他资金(含财政资金)代参保对象代缴的社会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原渠道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及时将该类参保人员身份标识传递至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根据标识在参保人申报时自动计算缴费金额;在税务机关接收标识前参保人应享受相关补贴但已缴费的部分费款按照退费有关规定处理。


  (六)对账记账


  税务机关应当及时核对征缴数据信息和委托银行扣款信息,并将核对无误的征缴数据及时传递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核对有误的,由税务机关及时查找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及时接收税务机关传递的征缴数据,并与划入市级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资金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进行信息系统业务记账和财务记账。


  税务机关按月编制《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实收月报表》(见附件),签章完整后于次月2日前(节假日顺延)以电子或纸质形式提供给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作为基金财务会计记账原始凭证。


  (七)退费处理


  退费采取税务机关受理核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退还的方式。为便利缴费人办理退费,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传递相关退费资料。具体流程如下:


  1.税务机关受理缴费人退费申请,核验后将退费信息传递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根据确认的退费申请,纳入支出需求资金一并向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


  3.财政部门确认后,将所需款项从财政专户划拨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


  4.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将款项退还缴费人,按月将已办理的退费信息传递至同级税务机关。


  (八)缴费查询


  税务机关在查验缴费人有效身份证件后为缴费人提供查询缴费情况、打印缴费凭证等服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并提供查询服务。


  四、附则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广东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解释。


  本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和省出台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附件: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实收月报表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 广东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关于修订〈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广东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制发了《关于修订〈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现就有关事项解读如下:


  一、修改《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的背景


  为简化业务流程,支持城乡居民选档缴费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对《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二、修改的内容


  (一)修改经办机构名称


  根据机构改革后的规范表述,将《办法》全文中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修改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


  (二)增加参保登记信息的基本要素


  第三条第一款修改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办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变更、注销等登记手续,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参保登记信息包括: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参保险种、参保时间、联系方式等。


  税务机关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提供的参保登记信息做好申报征收工作的基础信息准备。”


  (三)删除“缴费核定”


  根据新的业务流程和部门职责删除第三条第二款“缴费核定”。


  (四)明确“信息采集与变更”的部门职责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条第二款:“(二)信息采集与变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城乡居民参保身份的采集和变更,包括享受各类补贴的城乡居民身份和补贴标准信息的采集和变更,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时,受税务机关委托同步采集缴费档次,并及时共享给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负责参保人缴费银行账户信息的采集和变更,并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采集的信息做好申报征收工作的基础信息准备。”


  (五)明确“缴费档次(缴费标准)的变更申报和费款申报”的部门职责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条第三款:“(三)缴费档次(缴费标准)的变更申报和费款申报


  税务机关负责根据参保人的选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传递的参保身份变化以及政策规定,办理缴费档次(缴费标准)的变更申报。


  税务机关负责受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正常申报业务。”


  (六)明确“特殊情形下的缴费”的部门职责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条第四款:“(四)特殊情形下的缴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缴、趸缴、延缴、地方性特殊业务等政策性业务,并及时将核定的应征额共享给税务机关。”


  (七)修改费款征收划解流程并明确享受补贴参保人员的退费处理


  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第三条第五款,第一项修改为“税务机关负责费款征收,按规定及时将已征收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额划入市级社会保障财政专户。”


  删除第四项。


  第五项修改为“各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对参保对象的待遇支出补助,以及其他资金(含财政资金)代参保对象代缴的社会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原渠道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及时将该类参保人员身份标识传递至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根据标识在参保人申报时自动计算缴费金额;在税务机关接收标识前参保人应享受相关补贴但已缴费的部分费款按照退费有关规定处理。”


  (八)修改记账对账部分规则


  第三条第四款修改为第三条第六款,修改为“税务机关应当及时核对征缴数据信息和委托银行扣款信息,并将核对无误的征缴数据及时传递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核对有误的,由税务机关及时查找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及时接收税务机关传递的征缴数据,并与划入市级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资金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进行信息系统业务记账和财务记账。


  税务机关按月编制《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实收月报表》(见附件),签章完整后于次月2日前(节假日顺延)以电子或纸质形式提供给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作为基金财务会计记账原始凭证。”


  (九)新增缴费查询渠道


  第三条第六款修改为第三条第八款,修改为“税务机关在查验缴费人有效身份证件后为缴费人提供查询缴费情况、打印缴费凭证等服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并提供查询服务。”


  (十)明确国家和省出台新规定的操作


  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本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和省出台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一)修改了附件


  《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实收月报表》新增预缴、清欠补缴利息和其他等明细金额项。


  (十二)其他


  对条文顺序和个别文字作相应调整和修改。


  三、施行日期


  本《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20
文号: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告2023年第6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京财会[2023]2065号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细则〉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


各区财政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燕山财政分局,各区农业农村局、石景山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财政部印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23]14号),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结合北京市会计制度衔接工作实际,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北京市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细则〉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附件:


  1.《〈北京市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细则〉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2.财会[2023]14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13日


《北京市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细则》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23]14号,以下简称新制度)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执行新制度。为确保《北京市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细则》(农经字[2010]13号,以下简称原细则)与新制度的顺利过渡,现对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新制度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


  一、原细则与新制度衔接总体要求


  (一)自2024年1月1日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报财务会计报告。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原细则与新制度的衔接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根据原账编制2023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24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及调整新账的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会计科目(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见附表)、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等。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细则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24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的规定编制2024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进一步清理核实和归类统计存货、生物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数据。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准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将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相关科目


  (一)资产类


  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细则的上述相应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原账的上述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2.“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原账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期末余额转入新账的“银行存款”科目。


  3.“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收款”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非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并要求按照发生应收及暂付款的非成员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科目;设置了“内部往来”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及应付、暂收款项等经济往来业务,并要求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设置明细科目。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将对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包括单位和个人)的应收及暂付款项余额转入新账的“内部往来”科目;将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外的应收及暂付款项转入新账的“应收款”科目。


  4.“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应结转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调整原账“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科目。


  5.“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农产品”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物资”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库存的原材料、农用材料、农产品、工业产成品、低值易耗品等物资。


  在“库存物资”科目下按库存物资类型设置“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农产品”等二级明细科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在途物质”、“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农产品”期末余额,以及经调整商品进销差价后的“库存商品”、“发出商品”余额结转入新账“库存物资”科目下对应的二级明细科目。


  6.“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长期投资”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投资。


  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将原账“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余额结转入新账“长期投资”科目下设的相应明细科目。


  (二)负债类


  1.“短期借款”、“应交税费”、“专项应付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细则的相应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原账的上述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2.“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递延收益”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付款”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非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应付及暂收款项,并要求按照发生应付及暂收款的非成员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科目;设置了“内部往来”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及应付、暂收款项等经济往来业务,并要求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设置明细科目。因此,应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递延收益”科目期末余额进行分析,将对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包括单位和个人)的应付及暂收款项余额转入新账的“内部往来”科目;将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外的应付及暂收款项转入新账的“应付款”科目。


  3.“应付薪酬”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应付薪酬”科目,设置了“应付工资”和“应付劳务费”科目。“应付工资”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支付给管理人员、固定员工等职工的工资总额;“应付劳务费”科目用于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支付给季节性用工等临时性工作人员的劳务费总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应付薪酬”科目期末余额进行分析后转入相应科目。


  (1)将符合新制度规定的应付工资性质的相应期末余额转入新账的“应付工资”科目。


  (2)将符合新制度规定的应付劳务费性质的相应期末余额转入新账的“应付劳务费”科目。


  4.“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长期借款及应付款”科目,用于核算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相关单位、个人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及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并要求按照借款及应付款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分别将原账的“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长期借款及应付款”科目。


  (三)所有者权益类


  1.“实收资本(股本)”、“利润分配”科目


  新制度分别设置了“资本”、“收益分配”科目,其核算内容分别与原账的“实收资本(股本)”、“利润分配”科目基本相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原账的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2.“本年利润”科目


  期末,将“本年利润”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后,应无余额。新制度设置了“本年收益”科目与之对应。


  3.“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公积公益金”科目并要求按照公积公益金的来源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在公积公益金下设“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个二级科目,将原账的“资本公积”科目余额和“盈余公积”科目余额转入新账“公积公益金”科目下设的相应明细科目。


  (四)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生产(劳务)成本”科目,其核算内容包含了原账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原账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生产(劳务)成本”科目。


  (五)损益类


  由于原账中损益类科目年末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处理。自2024年1月1日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新制度设置损益类科目并进行账务处理。


  (六)其他要求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公益性生物资产或一事一议资金在原细则相关科目中核算的,应当在按照新制度规定,分别调整入“公益性生物资产”或“一事一议资金”科目中核算。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其他本规定未列举的原账科目余额的,应当比照本规定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新账科目设有明细科目的,应将原账的相应科目余额加以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新旧衔接的转账时,应当编制转账工作底稿,并将转入新账的对应原科目余额及分拆原科目余额的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4.关于公益事业补助资金的核算,应在“补助收入”下设置“公益事业补助资金收入”二级科目专门核算。公益事业补助资金支出要在“公益支出”下设置“公益事业补助支出”二级科目,并按照支出用途设置明细科目。


  三、将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


  (一)资产类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23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资产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资产及其成本,分别借记相关资产类科目,贷记相关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二)负债类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23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负债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负债金额,借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科目,贷记相关负债类科目。


  (三)其他事项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2023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比照本规定登记新账的相应科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新账的会计科目补记未入账事项时,应当编制记账凭证,并将补充登记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四、财务会计报告新旧衔接


  (一)编制2024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2024年1月1日新账的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24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仅要求填列各项目“年初余额”)。


  (二)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新制度编制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在编制2024年度收益及收益分配表时,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较数。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3
文号:京财会[2023]206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甘肃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公告2023年第7号 甘肃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关于明确我省部分国家商品储备承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公告


  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部分国家商品储备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8号,以下简称48号公告)第四条第二款“承担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商品储备业务的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明确或者制定具体管理办法”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部分国家商品储备承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省级粮(含大豆)、食用油、糖、肉储备企业,是指受省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承担省级粮(含大豆)、食用油、糖、肉储备任务,并取得省级财政储备经费或补贴的承储企业。


  二、市县级粮(含大豆)、食用油、糖、肉储备企业,是指受市(州)、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承担市(州)级或县(市、区)级粮(含大豆)、食用油、糖、肉储备任务,且取得省、市(州)或县(市、区)财政储备经费或补贴的承储企业。


  三、政策执行中出现是否属于承储企业界定不清时,由承储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会同同级税务、粮食主管部门确定。


  四、我省部分国家储备商品承储企业其他有关税收政策的规定,按照48号公告执行。


  五、本公告执行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特此公告。


甘肃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


2023年12月15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3-12-15
文号:甘肃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公告2023年第7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1989]财预6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一条制订本细则。


  第一章 国库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管理


  第一节 国库的组织机构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机构,按照国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设立、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国库设总库、分库、中心支库和支库。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经理总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经理分库;省辖市、自治州和成立一级财政的地区,由市、地(州)分、支行经理中心支库;县(市)支行(城市区办事处)经理支库。


  计划单列市分行应设置分库。凡直接向总库办理库款报解的,其国库业务受总库领导,其余的由省分库领导。


  市辖区建立一级财政的,应设置同级国库。


  乡(镇)财政建立后,乡(镇)国库机构的设立和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在不设中国人民银行机构的地方,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当地专业银行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的分库、中心支库、支库,按照行政区划名称定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省(自治区、市)分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地区(市)中心支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县支库”。


  第二条 各级国库的工作机钩,按《条例》第九条的规定设立。总库设司,分库设处,中心支库设科,支库可根据业务量大小确定要否设股,但至少应有专人负责。


  第三条 支库以下的国库经收处业务,由专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办理,负责收纳报解财政库款,经收处的业务工作,受支库领导。


  第四条 国库的业务工作,实行垂直领导。各级国库的工作,直接对上级国库负责。下级国库应定期向上级国库报告工作情况,上级国库可以对下级国库直接布置检查工作。


  第二节 国库的人员管理


  第五条 各级国库均应配备与其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人员。原则上总库配备35至45人;分库一般配备5至13人;中心支库一般配备3至9人,支库一般配备2至5人。


  各级国库的主任,由各级银行行长兼任,各级国库的副主任由各级银行分管国库工作的副行长兼任。分库的正副处长、中心支库的正副科长、支库设股的股长或副股长,按现行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正式任免手续。他们的任免、调动,应经过上级国库的同意。


  第六条 各级国库要配备政治素质好、有中等专业(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的人员,现职人员没有达到上述水平的,应当通过培训尽快达到。


  国库工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抽调。


  第七条 国库工作人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本职工作,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守国家机密,维护财经纪律,执行国库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


  第八条 各级国库领导要关心干部的培养教育,定期组织业务技术培训,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国库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应根据国库业务的特点,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 国库的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国库工作是国家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重要基础工作。组织管理国库工作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国库在实现国家预算收支任务中,要充分发挥执行作用、促进作用和监督作用。


  国库的基本职责要求如下:


  (一)准确及时地收纳各项国家预算收入。根据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收入级次和上级财政机关确定的分成留解比例或确定的定额上解数额、期限、正确、及时地办理各级财政库款的划分和留解,以保证各级财政预算资金的运用。


  (二)按照财政制度的有关规定和银行的开户管理办法,为各级财政机关开立帐户。根据财政机关填发的拨款凭证,及时办理同级财政库款的支拨。


  (三)对各级财政库款和预算收支进行会计帐务核算。按期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征收机关报送日报,旬报,月报和年度次算报表,定期同财政、征收机关对帐,以保证数字准确一致。


  (四)协助财政、征收机关织织预算收入及时缴库,根据征收机关填发的凭证核收滞纳金,根据国家税法协助财税机关扣收个别单位屡催不缴的应缴预算收入;按照国家财政制度的规定办理库款的退付。


  (五)组织管理和检查指导下级国库和国库经收处的工作,总结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办理国家交办的同国库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国库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正确地按照国库制度和预算管理规定办事,国库的主要权限如下:


  (一)各级国库有权督促检查国库经收处和其他征收机关所收款项、是否按规定及时全部缴入国库,发现拖延或违法不缴的,应及时查究处理。


  (二)各级财政机关要正确执行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收入划分办法和分成留解比例。对于擅自变更上级财政机关规定的分成留解比例的,国库有权拒绝执行。


  (三)各级财政,征收机关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退库范围、项目和审批程序办理退库。对不符合规定的,国库有权拒绝执行。


  (四)监督财政存款的开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对违反财政制度规定的,国库有权拒绝执行。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国库办理违反国家规定的事项,国库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六)国库的各种缴库、退库凭证的格式、尺寸、各联的颜色、用途以及填写内容,按照本细则的规定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缴退库凭证或填写不准确、不完整的凭证,国库有权拒绝受理。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征收机关和国库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财政,征收机关应及时向国库提供下列有关文件和资料:


  (一)有关预算执行的文件规定。如国家预算收支科目、各级预算收支划分范围和预算收入的分成留解比例等有关规定,年度财政预算计划,以及各项税收提取手续费的比例等。


  (二)有关预算缴退库款的国营企业名单、计划。包括:企业名称、隶属关系、预算级次、适用预算科目、开户银行和帐号等主要内容,以及提供缴款计划和弥补亏损计划等资料。


  (三)预算执行中涉及调整预算收入分成比例,改变企业的隶属关系、预算级次和缴款方式等文件。


  (四)与国库工作有关的财政、预算、税收、财务等规章制度和文件。


  各级财政、征收机关和国库的有关业务会议,要互相通知派人参加,并根据工作需要,由财政机关牵头定期举行联席会议,以便及时互通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入库工作进行检查,加强监督。


  各级国库应向财政、征收机关提供有关国库业务文件。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征收机关,应将支拨或退付库款所用的印鉴,送同级国库存验。


  第三章 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与退付


  第一节 征收机关


  第十三条 国家预算收入分别由各级财政机关、税务机关、海关以及国家指定的机关负责管理、组织征收或监交。这些机关通称“征收机关”。按照预算收入的性质分别由下列机关负责征收。


  (一)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有:工商税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以及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和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其他预算收入。


  (二)海关负责征收的有:关税、进口调节税以及代征的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税、增值税、对台贸易调节税、工商统一税等。


  (三)财政机关负责征收的有:国营企业上缴利润、调节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收入等。


  (四)不属于上述范围的预算收入,以国家指定负责管理征收的单位为征收机关。未经国家批准,不得自行增设征收机关。


  第二节 预算收入的收纳


  第十四条 预算收入的收纳,分为就地缴库、集中缴库和税务机关、海关自收汇缴三种。


  (一)就地缴库。由基层缴款单位或做款人按征收机关规定的缴款期限直接向当地国库或国库经收处缴纳。


  (二)集中缴库。由基层缴款单位将应缴预算收入通过银行汇解到上级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按征收机关规定的缴款期限汇总向国库或国库经收处缴纳。


  缴款单位采用集中缴款方式的、要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对擅自变更缴款方式的,国库应予制止。


  (三)税务机关、海关自收汇缴。缴款人或缴款单位直接向基层税务机关、海关缴纳税款,由税务机关、海关将所收款项汇总缴入国库或国库经收处,本着既方便群众、又有利于税款入库的原则,对农村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及农民缴纳的小额税款,由税务机关自收汇缴。城镇居民和个体工商业户缴纳的小额税款,凡在银行开有存款帐户的,可直接向经收处缴纳;没有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用现金激纳税款的,缴款数额达到一定额度以上的,由国库经收处收纳,额度以下的,由税务机关自收汇激。具体额度可由省、自治区区、直辖市财税部门、国库和专业银行商定。


  海关对入境旅客,船员的行李物品、邮递物品以及对边境小额贸易征收的进口税;海关查处走私和违章案件的罚没收入,由海关自收汇缴。海关自收汇缴的具体办法,根据海关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征收机关对自收汇缴的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应于当日入库;不得将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存入征收机关的经费帐户,也不得存入储蓄帐户和其他帐户。


  征收机关按规定从税款中提取的费用筹款项,必须通过国库办理退库手续,不得自行从新收税款中抵扣。


  第十六条 征收机关、缴款单位或个人均应按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缴款书。各征收机关应负责对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缴款凭证的填写进行认真的宣传、辅导和检查,以保证各项预算收入入库准确。各国库、经收处也要加强对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每的审核复查。


  第十七条 缴款单位向国库经收处缴纳各项预算收入时,各经收处应按第五章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做好服务工作。对超过缴款期限的,要按规定加收滞纳金。为保证预算收入至时入库,经收处应及时将所收款项划转国库,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或延解积压。


  第三节 预算收入的划分


  第十八条 国家预算收入按照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划分收入的方法分类,有中央预算固定收入、地方预算固定收入、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分成收入三种:


  中央预算固定收入,全部归中央预算,地方预算不参与分成;地方预算固定收入,分部归地方预算,中央预算不参与分成,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分成收入,分为总额分成收入与固定比例分成收入两种。总额分成收入全额列入地方顶算,由国库按照财政体制规定的中央和地方分成比例分成。属于中央分成的部分,作为地方预算的上解支出,上解中央。对无上解任务的补助地区和实行定额上解的地区,中央预算不参与分成。定额上解地区的上解办法,按财政部的规定办理。固定比例分成收入,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固定分成比例分成后,分别划归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具体划分收入的方法,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地方预算收入在各级预算之间的划分,分为上级预算固定收入、本级预算固定收入、上级预算和本级预算分成收入三种。


  上级预算固定收入,本级预算不参与分成;本级预算固定收入,上级预算不参与分成。上级预算与本级预算分成收入的处理方法,比照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分成收入的处理方法办理。具体划分收入的方法,按照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执行。


  第四节 预算收入的退付


  第二十条 国库收纳预算收入的退付,必须在国家规定的退库项目范围内,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属于下列范围,可以办理收入退库:


  (一)由于对工作疏忽,发生技术性差错需要退库的;


  (二)改变企业隶属关系办理财务结算需要退库的;


  (三)企业按计划上缴税利,超过应缴数额需要退库的;按规定可以从预算收入中退库的国营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四)财政部明文规定或专项批准的其他退库项目。


  凡是不符合规定的收入退库,各级财政机关、税务机关,不得办理审批手续,各级国库对不合规定的退库有权拒绝办理。


  第二十一条 预算收入的退库,由各级国库办理,国库经收处只办理库款收纳,不办理预算收入的退付。


  第二十二条 预算收入库款的退库,应按预算收入的级次办理。中央预算收入退库,从中央级库款中退付,地方各级预算固定收入的退库,从地方各级库款中退付,各种分成收入的退库(包括总额分成和固定比例分成收入的退库),按规定的分成比例,分别从上级和本级库款中退付。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和个人申请退库,应向财政、征收机关填具退库申请书。退库申请书由财政或征收机关按照以下基本内容统一印制,也可由申请退库的单位按财政、征收机关规定的统一格式自行印制。


  退库申请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主管部门、预算级次、征收机关、原缴款书日期、编号、预算科目、缴款金额、申请退库原因、中请退库金额以及审有批准机关的审批意见和核定的退库金额(后两项由审批机关填写)等。各级财政机关和征收机关,应当严格审查,不得随意填发收入退还书。


  国库收到财政、征收机关签发的收入退还书、在审查办理退付时,可要求批准机关提供有关文件和退库申请书。


  第二十四条 各级预算收入的退库,原则上通过转帐办理,不支付现金。对个别特殊情况,必须退付现金时,财政、征收机关应从严审查核实后,在收入退还书上加盖。“退付现金”的明显戳记,由收款人持向指定的国库按规定审查退款。


  第二十五条 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其他外籍人员,以外币兑换人民币缴纳税款或以外汇券缴纳税款、因发生多缴或错缴需要退库的,经征收机关审查批准,签发“收入退还书”时,加盖“可退付外币”戳记,国库办理退库手续后,将退库金额通过银行往来划转经收行处,通过“外汇买卖”科目,按缴款人取款或转入缴款人帐户时的当天卖出牌价,折成外币或外汇券退给缴款人或转入缴款单位的外币存款帐。


  第二十六条 预算收入退付的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另行制定。


  第四章 国库的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 国库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七条 各级国库应当按照《条例》第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严密核算手续,健全帐簿报表,保证各级预算收支数字完整、准确、及时完成会计核算任务。


  第二十八条 国库会计的核算方法,除本细则规定者外,均按《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执行。


  各级国库的会计事务处理,必须日清月结,不得拖延积压,不得以表代帐。国库会计科目是中国人民银行会计科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库会计事项纳入银行资金平衡表统一平衡。为了便于分析考查国库会计事项,各级国库的预算收入、支出等会计凭证数量较多的,应单独装订分册保管。


  第二十九条 各级国库对预算收入的划分报解,原则上采取逐级划分报解方法,支库收纳的中央预算收入和省级预算固定收入,可直接或经中心支库汇总后向分库报解。


  第三十条 各级国库对预算收入的核算报解,原则上按国家预算收入科目核算到“款”,工商税收类核算到“项”,其他个别项目,经总库和财政部协商,可核算到“项”(下同)。


  第二节 国库的会计科目与会计帐簿


  第三十一条 会计科目是正确核算和综合反映国库业务活动的重要依据。国库系统的库款上划、下拨、调度,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联行的有关科目。国库使用的会计科目如下:


  (一)中央预算收入:总库收纳的和各分支库就地收纳的中央预算收入,以及分库按比例或规定上解总库的中央预算收入,使用本科目核算。


  中央预算收入的退付也使用本科目核算。


  各分支库逐日上划总库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二)中央预算支出:总库办理财政部实拨资金的中央预算支出,使用本科目核算(总库专用)。


  (三)中央经费限额支出:各行办理财政部下达的中央级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支出,以及总库与财政部结算时,均使用本科目核算。


  (四)财政预拨经费限额款:凡财政部预拨的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款,用本科目核算。


  (五)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本科目为反映地方预算收入的过渡性科目。各分、支库当日收纳的地方预算收入暂记本科目,每日划分报解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六)地方财政库款:地方各级预算的固定收入、分成收入、补助收入、专项收入以及地方预算支出拨款、拨款的缴回、补助支出、专项支出均用本科目核算。


  各分、支库应按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预算级次划分,在本科目下分别为同级财政部门开立地方财政库款户。


  (七)财政预算外存款:各级财政掌管的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拨、上解等均用本科目核算。


  各级国库应分别为同级财政部门开立财政预算外存款户。


  (八)待结算财政款项:凡由国库经收处代收的各项预算收入款项,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为过渡性科目。


  各国库经收处在本科目下设“待报解预算收入”专户。每天代收的各项预算收入先进入本科目专户,当天营业终了前汇总上划支库时,结清本科目专户。


  (九)总库对中央财政库款进行帐外登记,反映汇总中央预算收入、中央预算支出及库款的结存数字。


  第三十二条 国库会计帐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会计帐户,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反映和监督各项财政总预算收支余存以及往来款项的核算工具。


  各级国库都应按下列规定设置总帐和明细帐:


  (一)总帐:按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国库会计科目名称设置。


  (二)明细帐(分户帐或登记簿);


  1.中央预算收入明细帐或登记簿:各分、支库收纳和上划的中央预算收入设登记簿,总库设明细帐。本帐(簿)按照国家预算收入科目分别立户。


  2.中央预算支出明细帐:总库根据财政部的拨款凭证,按会计事项顺序登记。进行明细核算。


  3.中央经费限额支出明细帐:各开户行依照《中央级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拨款管理办法》的规定,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分“款”设置帐户。


  4.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登记簿:各分库、中心支库、支库均设置本簿。登记经收的预算收入,按照国家预算收入级次、科目分别立户。


  5.地方财政库款明细帐:各分、支库按同级财政机关设置本帐,按会计事项序时登记。其中对同级预算收入按年度根据国家预算收入科目另设帐户。


  6.财政预算外存款明细帐。按会计事项序时登记。


  会计帐簿的格式,总帐采用三栏式,中央和地方预算收支明细帐,采用三栏式或多栏式。


  国库会计的核算方法和记帐规则,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执行。


  第三节 会计凭证


  第三十三条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记帐的依据。国库使用的会计凭证属于银行的“特定凭证”。


  国库使用的会计凭证一般分为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两种。


  记帐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按业务内容和应用的会计科目,加以归类整理而缩制的,是登记帐簿的依据。符合记帐凭证要求的其他凭证,也可代替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分为收入缴库凭证、收入退库凭证,更正收入错误凭证、库款支付凭证和上划库款凭证五种。


  第三十四条 国库会计的收入缴库凭证,为“缴款书”。“缴款书”是国库业务的基本凭证。


  缴款书一般应具备以下十二项基本内容:


  (一)填制年月日;


  (二)人民币大、小写金额;


  (三)凭证号码和银行的会计分录;


  (四)银行有关经办人员印章;


  (五)付款(缴款)单位的户名、开户银行和帐号;


  (六)缴款单位的银行转帐印章(预留银行的印鉴);


  (七)收款单位财政机关名称及收款国库名称;


  (八)预算(收入)级次;


  (九)预算科目“款”、“项”、“目”的名称;


  (十)缴款的所属预算计划年度、月份;


  (十一)滞纳金的计算;


  (十二)纳税的计算根据。


  第三十五条 缴款书的种类:分为工商税收专用缴款书、一般缴款书、其他专用缴款书三种。


  (一)工商税收专用缴款书(见附件格式一)一式六联。各联用途:


  第一联:收据(代完税征),国库收款盖章后退缴款单位或纳税人;


  第二联:付款凭证,代替缴款单位的转帐支票,由缴款单位开户银行作付出传票(记帐凭证);


  第三联:收款凭证,由收款国库作收入传票(记帐凭证);


  第四联:回执,国库收款盖章后退征收机关;


  第五联:报查,国库收款盖章后退基层征收机关。


  征收机关需要增加存根联的为第六联存根,由税务机关留存,缴款企业自填的由企业送基层税务机关。


  各级税务机关征收的各项税收,除涉外税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外,均使用工商税收专用缴款书。


  (二)一般缴款书(见附件格式二)一式五联,各联用途:


  第一联:收据,国库收款盖章后退缴款单位或缴款人;


  第二联:付款凭证,代替缴款单位的转帐支票,由付款单位开户银行作付出传票(记帐凭证);


  第三联:收款凭证,由收款国库作收入传票(记帐凭证);


  第四联:回执,国库收款盖章后退征收机关;


  第五联:报查,国库收款盖章后退同级财政部门。


  实行利润包干办法的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以及其他企业收入,各机关事业单位上缴的其他收入等使用一般缴款书。


  (三)其他专用缴款书,包括国营企业所得税、涉外税收、海关征收成代征的税收等专用缴款书。


  1.国营企业所得税专用缴款书(见附件格式三)。


  2.涉外税收专用缴款书,包括外国企业所得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工商统一税、个人所得税等专用缴款书(见附件格式四、五、六、七)。


  3.海关专用缴款书(见附件格式八)。适用于关税及海关对进出口产品代税务机关征收的产品税、增值税等。


  (其他不属于税收、利润和其他收入的缴款书。如: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专用缴款书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专用缴款书(见附件格式九、十)。


  农业税缴款书可以使用一般缴款书。如需要使用特定的专用缴款书,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与分库自定。


  第三十六条 各级国库和国库经收处收纳预算收入时,一律凭统一规定的缴款书办理。缴款书应按国家预算收入科目,一税一票,按“款”填制,不得几种税合开一票。


  第三十七条 缴款书是国库办理收纳预算收入唯一合法的原始凭证,也是各级财政部门、税务机关、海关、国库、银行以及缴款单位分析检查预算收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帐统计的重要基础资料。除征收机关认真填写,并加强对自填单位的辅导检查外,各级国库和国库经收处,必须比照对银行收付款凭证的审查要求,加强对国库缴款书的审核工作。对缴款书填写中发生的问题,经办银行要及时通知征收机关予以纠正。


  第三十八条 国库收入退库证为“收入退还书”。(见附件格式十一),收入退还书一式五联,各联用途如下:


  第一联:报查,由退款国库盖章后退签发收入退还书的机关;


  第二联:付款凭证,由退款国库作付出传票(记帐凭证);


  第三联:收入凭证、由收款单位开户行作收入传票(记帐凭证);


  第四联:收帐通知,由收款单位开户银行通知收款单位收帐;


  第五联:付款通知,由国库随收入日报表,送退款的财政机关。


  “海关专用收入退还书”见附件格式十二。


  第三十九条 各级国库按规定退付预算收入时、一律凭收入退还书办理。


  第四十条 各级国库对于收入退还书要认真审核把关,除按规定审核批准程序、退库范围等事项外,还应当比照缴款书的要求,逐项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签发机关联系解决。


  第四十一条 国库更正错误凭证为“更正通知书”。各级财政机关、税务机关、海关、国库和缴款单位,在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退还和报解时,都应认真办理,事后发现的个别错误事项,按下列方法办理更正:


  (一)缴款书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等填写错误,由征收机关填制史正通知书,送国库更正。


  (二)国库在编制收入日报表中发生的错误,由国库填制更正通知书,进行更正。


  (三)国库在办理库款分成上解工作中发生的错误,由国库更正。


  更正错误均应及时办理,并在发现错误的当月调整帐表,不再变更以前月份的帐表。年终整理期内,更正上年度的错误、均在上年度决算中调整。


  “更正通知书”见附件格式十三。


  联数和各联用途如下:


  1.征收机关更正缴款书的更正通知书一式三联。第一联征收机关留存=第二、三联送国库审核签章更正后,第二联国库留存,凭以更正当日收入的帐表,第三联随收入日报表送同级财政机关。


  2.国库更正收入日报表的更正通知书一式三联,一联国库留存凭以更正当日收入的帐表,二联随收入日报表送财政机关,三联随收入日报表送征收机关。


  属于国库办理分成留解、划解库款的错误,由国库另编冲正凭票更正。


  第四十二条 库款支付凭证。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拨款,同城预算拨款及拨款的缴回使用“预算拨款凭证”(见附件格式十四);异地预算拨款使用银行的“信汇凭证”或,电汇凭”。


  预算拨款凭证联数和各联次用途如下:


  第一联:支款凭证,由付款国库作付出凭证;


  第二联:收入凭证,由收款单位开户银行作收入凭证;


  第三联:收款通知,由收款单位开户银行通知收款单份记帐;


  第四联:回单,由国库盖章后退给拨款单位作回单。


  第四十三条 各级国库向上级国库上划库款时,应将收入报表随同“中国人民银行邮划代收(付)报单,(简称划款报单)一并上报。


  第四节 会计报表


  第四十四条 国库会计报表,是国库对预算收入原始凭证等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归类汇总的一种书面报告。它是财政部门掌握支出拨款,分析检查和汇编国家预算收入情况唯一的合法根据,也是税务机关检查税收入库进度情况的根据。各级国库必须及时、正确、完整地编报各种会计报表。


  第四十五条 国库会计报表基本上分为日报、旬报,月报、年度决算四类,日报是国库的基础报表,旬报、月报、年度决算按预算科目反映收入累计数。


  第四十六条 国库日报表。分为预算收入日报表、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和财政库存日报表三种。


  (一)预算收入日报表(见附件格式十五)。它是各级国库收纳、划分、报解库款的基础报表。财政、征收机关据以检查收入征收入库情况,并逐日对帐。


  本表根据缴款书、收入退还书,预算收入明细帐或登记簿,按照国家预算收入科目,分别中央、省、地、县等不同的预算级次逐日汇总编报。


  (二)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见附件格式十六)。它是计算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地方上下级财政之间,每日分成收入留解的报表。分成收入计算表的基本内容包括:收入总额,中央、省、地(市)县级分成数的有关栏次。各级国库只办理与上级预算的分成。分成收入的计算、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划分的预算级次逐级办理。例如,支库办理县财政与地区财政的收入分成,中心支库办理地区财政与省财政的收入分成,分库办理省财政与中央财政的收入分成。


  本表根据地方预算收入日报表中属于分成收入各科目数字之和,按照上级财政部门通知的分成留解比例计算填列。其中应上解的分成收入,列入上级财政的预算收入日报表的“上解收入”科目,随“划款报单”将库款上划上级国库。


  没有分成收入上解任务的县和地(市),支库和中心支库对县和地(市)级预算收入,仍应编报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本表收入总数与县或地(市)留成数一致)上报,以便上级国库汇总收入总额,办理与其上级的分成收入留解。


  (三)财政库存日报表(见附件格式十七)。它是国库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核对财政预算库款数额的报表。根据国库的同级财政预算库款帐编制。


  此外,各国库经收处,每日应将收纳的缴款书分别预算级次和预算收入科目汇总编制“代收预算收入清单”、连同国库缴款书有关联一并上报支库。


  第四十七条 国库旬报、月报、季报(见附件格式十八)。收入旬报、月报、季报呈预算收入日报表的定期综合。按照预算收入科目报本年累计数。


  中央预算收入旬、月报、中央预算支出月报是中央级预算收入、支出的定期综合反映,由总库编制。


  地方预算收入旬、月报是定期综合反映地方预算收入的报表,由当地国库编制。预算收入退库季报(见附件格式十九),它是预算收入退库登记簿的定期综合,按预算级次和实际发生退库的“款”级科目统计编报,由各级国库逐级汇总报总库一式两份,并由总库转财政部一份。


  中央级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支出月报,是反映部分中央预算支出的报表,是国家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组成部分。由各有关分、支库逐级汇总电报报告总库,由总库汇总报财政部。


  为了准确反映当月预算收入数字,各支库月末前数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应当采取加快报解办法,尽量在上级国库报送月报期限内,报达上级国库汇入当月报表,做到基本按月划期。对个别来不及汇入当月月报的,可并入下月报表汇总。


  各分库向总库缩送的中央预算收入月报,采用微机联网通讯或电报报告。各支库、中心支库,应采取加快月末前数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的报送措施。


  第四十八条 国库年度决算(见附件格式十八)。年度决算是国库一年来收纳、划分、报解国家预算收入的总结。根据预算收入明细帐编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库,以及直接向总库报解中央预算收入库款的计划单列市分库年度决算应于年终后两个月内报达总库。总库汇总后报财政部。


  各级国库年终决算编成后,应附国库决算说明书,随决算表一并报上级国库。年度决算包括:中央级预算收入决算、中央级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支出决算、地方预算收入决算。


  第五章 各级国库会计核算手续和预算收入报解程序


  第一节 国库经收处


  第四十九条 国库经收处根据缴款单位成缴款人填写的缴款书(包括征收机关自行收款汇总缴纳的缴款书),经审核无误后,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工作。然后,在激款书各联加盖有收讫日期的业务印章。第一联收据联退回缴款人,第二联付出凭证由经收处作为缴款单位存款户的支付凭证,第三、四两联随划款报单上划支库,第五联报查联县级收入交主管收入的基层征收机关。


  缴款单位或缴款人以现金缴纳时,第一联付款凭证联作为现金收入传票的附件。现金收入传票由经收处自行填制。


  第五十条 经收处收纳的预算收入,用“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核算。收纳预算收入时,会计分录为:


  收:“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


  付:“××存款”科目或“现金”科目


  每天营业终了,应将当日代收的款项随同缴款书划转专业银行管辖支行,再由专业银行支行当天划转支库,不得积压。


  经收处上划库款时,会计分录为:


  收:“支行辖内往来”或“县辖往来”科目


  付:“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


  专业银行支行收到所辖上划预算收入时,会计分录为:


  收:“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


  付:“支行辖内往来”或“县辖往来”科目


  专业银行支行转划国库支库时,会计分录为:


  收:“人民银行往来”科目


  付:“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


  第五十一条 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涉外纳税人和国内纳税人缴纳税款时,一律由开户银行负责库款的收纳。如果纳税人以外币(现钞)缴纳税款对,一律由银行负责库款的收纳,外币应兑换成人民币。


  上述银行收纳的库款的报解程序、按国库经收处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二条 经收处所收款项是代收性质,不算正式入库。经收处不办理预算收入的退库。但在当日预算收入未上划以前,如征收机关发现错误可以更正。


  第二节 支库


  第五十三条 国库以支库为基层库。各级预算收入款项,以缴入支库为正式入库。征收机关和国库计算入库数字和入库日期、都以支库收纳数额和入库日期为准。


  第五十四条 支库根据缴款单位或缴款人的缴款书办理预算收入库款的入库工作。支库应当由专人审查缴款书,审查无误收款后,在缴款书各联加盖有收讫日期的业务印章。第一联收据联退缴款人,第二联付款凭证代缴款单位存款户的支付凭证,第三联收款凭证作支保收入传票,由支库凭以记帐,其他各联按缴款凭证用途,分送有关单位。


  第五十五条 支库对专业银行经收处解缴库款的划款凭证和随送的缴款书,经审核无误后,按预算收入级次清分,按同一级次,同一预算科目汇总后作收入传票记帐,会计分录为:


  收:“中央预算收入’科目或“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付:“××银行往来”科目


  第五十六条 支库收纳的预算收入,应于当日办理库款报解,确实来不及的,可在次日上午办理,但月底日收纳的预算收入,必须当日扫数报解,支库办理库款报解时,应按预算级次,预算科目编制预算收入日报表。具体处理办法:


  (一)中央预算固定收入,省级预算固定收入,地(市)级预算固定收入,根据预算收入科目设置明细帐或登记簿记载,并应分别编制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附缴款书回执联送征收机关,一份随报单直接或经中心支库汇总后上划分库。地(市)级预算固定收入上划中心支库。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


  付:“中央预算收入”或“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二)本级预算收入日报表,根据地方预算收入明细帐编制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附缴款书回执联交征收机关,一份送财政机关。


  如有收入退付,须在同一预算科目内轧差列入,退付大于缴库时其差额用红字列入收入日报表。


  对县级预算收入中的固定收入、转入县级财政库款户。会计分录为:


  收:“地方财政库款”科目


  付:“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第五十七条 支库对县(市)级的预算收入,除编制预算收入日报表外,还须编制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和库存日报表。为了便于核对数字,分成计算日报表应填列本日收入数和本年累计数。


  支库根据本级预算收入日报表中,属于分成收入各科目的本日收入合计数,填写分成收入计算表的收入总额,按规定的分成比例办理分成留解,其中上解部分应从“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帐户付出,然后划上级库。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


  付:“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属于本级预算分成收入应从“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付出。会计分录为:


  收:“地方财政库款”科目


  付:“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为了便于上级国库汇总计算地方预算收入总额,没有分成上解任务的县,支库对县级预算收入,仍应编制分成收入计算表(其县级留成数额与收入总额一致)。分成收入计算表编制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送财政机关,一份随划款报单报上级国库。


  第三节 中心支库


  第五十八条 中心支库收纳预算收入的处理方法,比照支库的方法办理。


  中心支库收到支库上报的地(市)级预算收入日报表,分成收入计算表和上划库款的联行报单,经审核无误后,分别转入有关帐户,会计分录为:


  收:“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付:“联行来帐”科目


  根据支库上报的地(市)预算收入日报表的数字,记载地方预算收入科目地区级预算收入明细帐或登记簿,据以编制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送财政机关。


  第五十九条 中心支库汇总支库上报的分成收入计算表的收入总额数字后,加计地(市)级预算收入合计数字,即为地(市)预算收入总额、然后按规定的分成比例,办理分成留解,编制汇总地(市)级分成收入计算表,属于上解部分应上划省分库。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


  付:“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属于本级的预算收入,会计分录为:


  收:“地方财政库款”科目


  付:“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没有分成上解任务的地(市),中心支库仍应上报分成收入计算表(其地、市级留成数额与预算收入总额一致),以便分库汇总计算地方预算收入的分成总额。


  第六十条 中心支库收到支库上报的中央、省级预算收入日报表,经审核无误后,分别转人有关帐户,会计分录为:


  收:“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或“中央预算收入”科目


  付:“联行来帐”科目


  根据支库上报的中央,省级预算收入日报表和中心支库收纳的中央、省级预算收入,记载中央预算收入、省级预算收入登记簿。当日营业终了,据以分别编制中央、省级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一份,一份留存,一份随划款报单上划分库。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


  付:“中央预算收入”或“持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第四节 分库


  第六十一条 分库收纳预算收入的处理方法,比照支库的方法办理。


  分库对于中央和省级预算固定收入应按预算科目设置明细帐或登记簿。


  分库收到中心支库上划的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经审核无误后凭以记帐,然后编制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随联行报单上报总库。


  分库收到中心支库上划中央预算收入时的会计分录为:


  收:“中央预算收入”科目


  付:“联行来帐”科目


  上划总库时的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


  付:“中央预算收入”科目


  分库收到中心支库上划的省级收入日报表,经审核无误后凭以记帐,然后,编制省级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交省财政机关。会计分录为:


  收:“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付:“联行来帐”科目


  分库收到中心支库上划的中央预算收入和省级预算收入缴款书,属于中央级预算收入缴款书,留分库备查;属于省级预算收入缴款书连同本级收纳的预算收入缴款书,随同收入日报表送同级财政机关。


  第六十二条 分库汇总中心支库分成收入计算表的收入总额数字后,加计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预算收入中属于分成收入各科目的合计数字,即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预算收入总额,然后编制全省的分成收入计算表,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送同级财政,一份上报总库。属于上解部分应上划总库。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


  付:“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属于本级的预算收入,会计分录为:


  收:“地方财政库款”科目


  付:“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科目


  没有分成上解任务的省、自治区分库,仍应上报地方预算收入总额,以便总库汇总核对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第六十三条 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的数字,应包括中央预算固定收入和上解收入,其本日收入合计数应与联行划款报单的数字一致。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只报单日收入数字。


  中央预算收入月终应根据预算收入明细帐或登记簿,于月后三日内电报月报,以分库月末日的数字为准。以千元为金额单位,向总库报送年累计数。


  第五节 总库


  第六十四条 总库收纳的中央预算收入的处理方法,比照支库的方法办理。


  第六十五条 总库收到分库上划的中央预算收入库款、收入日报表和分成收入计算表,经审核后,应即办理转帐,会计分录为:


  收:“中央预算收入”科目


  付:“联行来帐”科目


  并根据分库上报的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按预算科目记叙的明细帐,编制汇总的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报财政部。


  总库收到分库报送的电月报,经审核后,编制汇总的中央预算收入月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用于核对帐务及分析预算收入的情况,一份报财政部。


  第六章 库款的支拨


  第六十六条 各级库款的支拨,必须根据同级财政机关的预算拨款凭证(或电汇、信汇)办理。财政机关办理拨款填写凭证时,应按规定填明拨款的用途。


  第六十七条 各级库款的拨付,在各级财政库款余额内支付。各级财政机关应将拨款使用的印鉴,事先填制印鉴卡送同级国库留存备验。对超过库款余额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拨款,各级国库一律拒绝支付。


  第六十八条 各级国库收到财政机关的拨款凭证时,应审查凭证填写内容是否完整,用途是否符合规定。对凭证填写不完整、拨款用设不符合规定的,国库不得受理。


  总库接到财政部的拨款凭证,经审核无误后,应及时办理,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


  付:“中央预算支出”科目


  各分、支库接到同级财政机关的拨款凭证时、会计分录为:


  收:“联行往帐”科目或“××银行往来”科目


  付:“地方财政库款”科目


  第六十九条 实行限额拨款的中央级事业行政单位,其有关国库、银行的制度手续,按“中央级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拨款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十条 各级国库对库款的拨付,只办理转帐,不支付现金。


  国库应在财政机关通知拨款的当日将款项转入或汇往有关单位在银行的存款帐户。各级国库和转拨行都不得积压。


  第七章 预算收入对帐和年终决算


  第七十一条 为了正确反映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各级财政、征收机关和国库必须严格遵守预算收入对帐制度。各级财政机关对于核对帐务工作负有组织和监督的责任。


  各级财政、征收机关和国库的收入对帐,应当按月、按年按照预算科目对帐。


  第七十二条 月份对帐。每月终了,支库应在三日内根据各级预算科目明细帐或登记簿的余额编制月份对帐单(同附件格式十八)一式四份,送财政和征收机关于三日内核对完毕并盖章后,财政、征收机关各留一份,退回支库两份,支库留存一份,报中心支库一份(中央预算收入和省级预算收入月份对帐单,直接报分库)。如有错误,应在月后六日内通知国库更正。无正当理由的更正,不予受理。


  中心支库、分库、总库三级收纳的预算收入对帐工作,也按上述办法办理。


  第七十三条 年度对帐和年终决算。年度终了后,支库应设置十天库款报解整理期,经收处12月31日以前所收之款项,应在库款报解整理期内报达支库,支库应列入当年决算。


  支库应按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分别编制预算收入年度决算表各一式四份,于年后20天内送财政、征收机关核对,财政,征收机关应于五日内核对签章完毕,对帐中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同时通知编表单位更正。财政、征收机关各留存一份,退回支库两份,支库留存一份,其余一份决算表报中心支库。


  中心支库根据支库上报的各级预算收入年度决算表,经审核无误后,汇总编制全辖(包括县,各级预算收入年度决算表一式四份,送财政、征收机关核对无误并盖章后,财政、征收机关各留存一份,退回中心支库两份,中心支库留存一份,上报分库一份。


  分库根据中心支库上报的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年度决算表,经审核无误后,分别汇总编制全辖(包括地市县级)的地方预算收入年度决算表一式二份,送财政机关一份,分库留存一份,上报总库一份,中央预算收入年度决算表由分库汇总编制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报总库。


  总库收到分库上报的中央预算收入年度决算表经审核无误后,汇总编制中央预算收入年生决算表一式两份,留存一份,报财政部一份。总库收到的地方预算收入要分别审核,计算核对分成收入的有关数字、分析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情况。


  第八章 其他


  第七十四条 国库的各种缴(退、拨)款等会计凭证,分别由省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海关总署按本细则规定统一印制。各种会计帐表,由省分库按本细则规定统一印制。


  第七十五条 各级国库使用的印章,原则上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制发。


  第七十六条 各级财政在银行的财政库款和预算外存款,均不计利息。汇款和拨款也不收费。财政机关需用银行的凭证也不收费。


  第七十七条 经济特区国库的特殊问题,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七十八条本实旋细则的修订和解释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第七十九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机关和分库可根据本细则规定的原则,参照各地区具体情况,自行补充规定,并报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备案。


  第八十条 本细则自1990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6年1月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格式(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89-12-13
文号:[1989]财预68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务院令第427号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已经2004年11月5日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一条 为了纠正财政违法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应当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根据需要,国务院可以依法调整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


  有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财政违法行为的个人,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由监察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条 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设立财政收入项目;


  (二)违反规定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


  (三)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财政收入项目,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


  (四)缓收、不收财政收入;


  (五)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条 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二)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三)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四)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


  (五)违反规定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条 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


  (二)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三)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四)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财政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


  (五)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六)其他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


  (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


  (四)违反规定调整预算级次或者预算收支种类;


  (五)违反规定动用预算预备费或者挪用预算周转金;


  (六)违反国家关于转移支付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其他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和被侵占的国有资产。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


  (二)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三)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


  (四)虚列投资完成额;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处罚。


  第十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提供担保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损失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一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没收违法所得,依法撤销擅自开立的账户。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挪用、骗取的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二)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三)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四)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第十三条 企业和个人有下列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二)截留代收的财政收入;


  (三)其他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的行为。


  属于税收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


  第十四条 企业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违反规定使用、骗取的有关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被骗取有关资金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或者被违规使用有关资金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二)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三)从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非法获益;


  (四)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属于政府采购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有财政违法行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国家机关的规定执行;但其在经营活动中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销毁非法印制的票据,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印制财政收入票据;


  (二)转借、串用、代开财政收入票据;


  (三)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财政收入票据;


  (四)伪造、使用伪造的财政收入票据监(印)制章;


  (五)其他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属于税收收入票据管理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


  第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十八条 属于会计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会计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 属于行政性收费方面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有关部门依照其规定处理、处罚、处分。


  第二十条 单位和个人有本条例规定的财政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依法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被调查、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阻挠、拖延。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依法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向与被调查、检查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查询有关情况,可以向金融机构查询被调查、检查单位的存款,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配合。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在依法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查询存款时,还应当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签发的查询存款通知书,并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依法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在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第二十四条 对被调查、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正在进行的财政违法行为,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停止。拒不执行的,财政部门可以暂停财政拨款或者停止拨付与财政违法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责令其暂停使用;审计机关可以通知财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暂停财政拨款或者停止拨付与财政违法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责令其暂停使用,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将结果书面告知审计机关。


  第二十五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限期退还的违法所得,到期无法退还的,应当收缴国库。


  第二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有本条例所列财政违法行为,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可以公告其财政违法行为及处理、处罚、处分决定。


  第二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有本条例所列财政违法行为,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称号及其他有关奖励的,应当撤销其荣誉称号并收回有关奖励。


  第二十八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监督检查机关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依法进行调查、检查后,应当出具调查、检查结论。有关监督检查机关已经作出的调查、检查结论能够满足其他监督检查机关履行本机关职责需要的,其他监督检查机关应当加以利用。


  第三十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机关应当加强配合,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依法移送。受移送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将结果书面告知移送机关。


  第三十一条 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和处分决定的程序,依照本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单位和个人对处理、处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国家公务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财政收入执收单位”,是指负责收取税收收入和各种非税收入的单位。


  第三十四条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有本条例规定的财政违法行为,需要给予处分的,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1987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4-11-30
文号:国务院令第427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8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确定办法等事项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8月11日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确定办法等事项公告如下: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依法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以下简称两税税额)为计税依据。


  依法实际缴纳的两税税额,是指纳税人依照增值税、消费税相关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规定计算的应当缴纳的两税税额(不含因进口货物或境外单位和个人向境内销售劳务、服务、无形资产缴纳的两税税额),加上增值税免抵税额,扣除直接减免的两税税额和期末留抵退税退还的增值税税额后的金额。


  直接减免的两税税额,是指依照增值税、消费税相关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规定,直接减征或免征的两税税额,不包括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退还的两税税额。


  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计征依据与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一致,按本公告第一条规定执行。


  三、本公告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财 政 部


税务总局


2021年8月24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1-08-24
文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8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1... 1516171819202122232425 1243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