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如何确定所得来源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四)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五)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关于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5号)规定:关于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的规定:


个人取得归属于中国境内(以下称境内)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为来源于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境内工作期间按照个人在境内工作天数计算,包括其在境内的实际工作日以及境内工作期间在境内、境外享受的公休假、个人休假、接受培训的天数。在境内、境外单位同时担任职务或者仅在境外单位任职的个人,在境内停留的当天不足24小时的,按照半天计算境内工作天数。


无住所个人在境内、境外单位同时担任职务或者仅在境外单位任职,且当期同时在境内、境外工作的,按照工资薪金所属境内、境外工作天数占当期公历天数的比例计算确定来源于境内、境外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境外工作天数按照当期公历天数减去当期境内工作天数计算。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6-01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答疑企业所得税上如何判断关联关系?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2号)第二条规定:


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具有下列关系之一的,构成本公告所称关联关系:


(一)一方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双方直接或者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


如果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其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其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自然人共同持股同一企业,在判定关联关系时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二)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一)项规定,但双方之间借贷资金总额占任一方实收资本比例达到50%以上,或者一方全部借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由另一方担保(与独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或者担保除外)。


借贷资金总额占实收资本比例=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年度加权平均实收资本,其中:


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 i笔借入或者贷出资金账面金额×i笔借入或者贷出资金年度实际占用天数/365


年度加权平均实收资本= i笔实收资本账面金额×i笔实收资本年度实际占用天数/365


(三)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一)项规定,但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方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特许权才能正常进行。


(四)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一)项规定,但一方的购买、销售、接受劳务、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由另一方控制。


上述控制是指一方有权决定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方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五)一方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由另一方任命或者委派,或者同时担任另一方的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双方各自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同为第三方任命或者委派。


(六)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两个自然人分别与双方具有本条第(一)至(五)项关系之一。


(七)双方在实质上具有其他共同利益。


除本条第(二)项规定外,上述关联关系年度内发生变化的,关联关系按照实际存续期间认定。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6-01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1... 10161017101810191020102110221023102410251026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