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借款给关联企业投资某项目,该项目失败关联企业不能还款我公司做损失税前扣除需要哪些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十条 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应依据投资的原始凭证、合同或协议、会计核算资料等相关证据材料确认。下列情况债权投资损失的,还应出具相关证据材料:


  (一)债务人或担保人依法被宣告破产、关闭、被解散或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失踪或者死亡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无法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且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的,或债权投资(包括信用卡透支和助学贷款)余额在三百万元以下的,应出具对应的债务人和担保人破产、关闭、解散证明、撤销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或查询证明以及追索记录等(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门追索等原始记录);


  (二)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企业对其资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应出具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证明、保险赔偿证明、资产清偿证明等;


  (三)债务人因承担法律责任,其资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的,应出具法院裁定证明和资产清偿证明;


  (四)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或仲裁的,经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无资产可执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中止)执行的,应出具人民法院裁定文书;


  (五)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后被驳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的,或经仲裁机构裁决免除(或部分免除)债务人责任,经追偿后无法收回的债权,应提交法院驳回起诉的证明,或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证明,或仲裁机构裁决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文书;


  (六)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债权,应提供国务院批准文件或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


  因此,关联企业不能还款您公司借款做损失税前扣除需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十条的规定准备上述资料,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的规定留存备查,可以在税前扣除。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1
来源:焦点财税

答疑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如果全额纳税的税率是多少?如果选择差额纳税的税率是多少?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的公告(财税〔2016〕36号)


  第十六条 增值税征收率为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第三十四条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截止目前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并未出台文件对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单独规定不是3%的征收率,因此,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如果全额纳税的税率是3%.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劳务派遣服务、收费公路通行费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47号)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转让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取得该土地使用权的原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根据上述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如果选择差额纳税的征收率是5%.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1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答疑如果公司纳税信用级别被评为了D级,有什么影响吗?

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的规定:第三十二条对纳税信用评价为D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公开D级纳税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名单,对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纳税信用直接判为D级;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按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政策办理,普通发票的领用实行交(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


  (三)加强出口退税审核;


  (四)加强纳税评估,严格审核其报送的各种资料;


  (五)列入重点监控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发现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不得适用规定处罚幅度内的最低标准;


  (六)将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通报相关部门,建议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


  (七)D级评价保留2年,第三年纳税信用不得评价为A级;


  (八)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实施的联合惩戒措施,以及结合实际情况依法采取的其他严格管理措施。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1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1... 11361137113811391140114111421143114411451146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