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12号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广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税总函[2016]36号)要求,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提升管理水平,本市决定全面推广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试点范围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出口企业,可成为无纸化管理的试点企业(以下简称“试点企业”):


  (一)自愿申请开展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工作,且向税务机关承诺能够按规定将有关申报资料留存备案;


  (二)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类别为一类、二类、三类;


  (三)有税控数字签名证书或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数字签名证书;


  (四)能够按规定报送经数字签名后的出口退(免)税全部申报资料的电子数据。


  对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部分视同出口货物等没有出口报关电子信息的,暂不实行无纸化管理。


  二、申报规定


  在申报出口退(免)税和申请办理出口退(免)税相关证明时,试点企业只需通过网上办税平台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经数字签名后的正式电子数据,免予提供纸质资料。


  试点企业应准确无误申报与纸质凭证相符的商品名称、计量单位、数量等的退(免)税电子数据。未按照规定如实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不予受理。


  三、受理时间


  对通过网上办税平台申报办理退(免)税和相关证明申请的,以试点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受理信息上注明的受理时间为准。


  四、相关文书


  试点企业可通过网上办税平台查询并打印出口退(免)税相关文书。如有需要,试点企业也可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相关纸质文书。


  五、资料留存


  试点企业应将留存的各类出口退(免)税纸质资料按规定装订成册备查。对主管税务机关在出口退(免)税审核、评估管理、函调管理、实地核查、税务稽查中需要查阅纸质资料的,试点企业应按要求及时提供。


  六、违规处理


  发现试点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或未按规定将退(免)税申报资料留存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取消其试点资格,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实施时间


  本公告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执行时间以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时间为准。《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3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2016年12月9日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广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的解读


  一、发布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税总函[2016]36号)要求,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提升管理水平,本市决定全面推广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工作。


  二、公告内容


  公告对本市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的试点范围、申报规定、受理时间、相关文书、资料留存、违规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三、实施时间


  明确公告实施时间为2017年1月1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6-12-09
文号: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12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国税函[2016]135号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涉税信息查询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税务局,市税务三、七分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涉税信息查询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1号印发,以下简称《办法》),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社会公众对公开涉税信息的查询依照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组织实施,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各部门配合提供相关信息,办公室统一对外公开。


  二、纳税人对自身涉税信息的查询应严格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由分局征管科(处)牵头负责,配合市局积极拓展纳税人自身信息查询渠道,扩大自行查询范围。同时,会同其他部门做好本《办法》所称的涉税信息查询管理工作的统计和总结工作。


  三、纳税人无法自行获取所需自身涉税信息的,或对查询结果有异议的,应严格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原则上当场办结并出具《涉税信息查询结果告知书》。当场无法办结需主管税务所核实的,或纳税人对查询结果有异议的,由主管税务所负责核实工作,办税服务厅负责通知纳税人领取《涉税信息查询结果告知书》或《涉税信息查询结果核实申请表》。


  四、税收信息对外提供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信息对外提供管理办法>的通知》(税总发[2016]114号)的规定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6年12月26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6-12-26
文号:沪国税函[2016]13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国税发[2016]142号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公布2017--2019年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名单的通知

各区县税务局、各直属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委托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对网上电子申报服务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投标采购,经评标委员会评审,按照政府采购流程确定8家企业作为本市2017—2019年网上电子申报服务项目的供应商(名单见附件),免费为所对应的征管分局的纳税人提供网上电子申报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内容


  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以下简称“服务商”)为本市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提供网上在线咨询服务、电话咨询服务、上门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提供税局驻点服务、其他延伸服务,服务内容涉及的软件系统包括:网上电子申报软件( “eTax@SH3”)、网上认证软件( “eTax@SH网上认证”)、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软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软件、出口退税申报软件、出口退税网上申报软件、通用开票软件、网上办税服务厅(企业、自然人)、全国税收调查网上直报软件、其他利用Internet完成税收相关工作的纳税人端软件。


  二、服务商的基本职责


  (一)网上在线咨询服务


  服务商开通网上在线咨询服务功能,7×24小时为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提供咨询问题的受理与解答。要求:咨询服务在半小时内完成,纳税人在线平均等待不得超过5分钟。


  (二)电话咨询服务


  服务商开通热线服务电话,电话一次接通率应达到80%以上,7×24小时为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解答咨询。要求:文明礼仪、用词规范、当场解答,不得推委。


  (三)上门技术服务


  网上在线咨询或电话咨询服务仍不能解决的,或非软件本身原因,而是纳税人其他软硬件问题造成的故障,在征得纳税人同意后,服务商指派技术人员上门完成服务(免收上门服务费,如有配件需要更换,只按市场价格收取配件费)。要求:上门服务时间为工作时间,内环线内中心城区2小时内到达现场,内外环线之间城区4小时内到达现场,外环线以外地区8小时内到达现场。


  (四)培训服务


  服务商应开展多渠道的培训服务,包括网上在线培训、现场集中培训、视频培训等。服务商必须为对应的征管分局新增的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在新增之日起一个月内免费提供培训一次,免费提供场地(在新增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所属征管分局所在行政区域内)、师资及培训材料,具体培训时间、地点、人数、方式由对应的征管分局和服务商协商确定。对应的征管分局还有其他培训要求的,由双方协商解决费用,不得向纳税人收取任何费用或借此销售产品或提供有偿服务。


  (五)税局驻点服务


  服务商根据对应的征管分局要求,指派技术和服务等素质全面的专业人员在申报期内到对应的征管分局办税服务厅实地开展技术和服务支持。要求:每个办税服务厅驻点专业人员不少于1人,并根据对应的征管分局要求增派。如遇税收政策调整或其他突发事件引起客户端软件重大变化的,服务商应及时增派力量,满足线上线下服务。


  (六)其他服务


  服务商可以拓展各类服务渠道,如微信在线、远程自助、网上机器人、QQ互动、热门问题资讯推送等辅助服务,积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三、对服务商的基本要求


  (一)服务商承诺建立配套支持服务平台


  支持服务平台基于专业级的呼叫中心系统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所有咨询服务的受理、处理、记录、整理、监督、统计工作均通过一体化支持服务平台实现,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呼叫中心系统至少具备60线以上的咨询服务受理能力,有能力至少储存30万用户3年的咨询语音和业务办理信息记录,并能在需要时快速扩展存储。


  (二)服务商承诺支持服务平台应具备技术先进性


  具有完善的管理能力(包括培训管理、服务管理、质量管理)、先进的支持手段(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服务、在线咨询与语音服务为一体的人工服务)以及成熟的运营支撑(包括平台用户量、受理并发峰值、知识库系统的支撑),确保支持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服务商承诺机构和人员的配置


  在本市设有支持服务机构,拥有配套的办公场地及专职服务团队,按需设立咨询服务、业务培训、现场服务、投诉处理等业务部门。投入的专职服务人员不少于80人,且具有一定数量的中高级财税相关专业资格或信息技术类职称的专职服务人员。


  (四)服务商承诺的管理要求


  1.针对网上在线咨询服务、电话咨询服务、上门技术服务等服务方式,制订对应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建立问题库和知识库,建立服务人员全员考核体系。


  2.建立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检查用户评价系统,及时发现用户低满意度较为集中的问题和座席、技术人员并处理纠正;检查座席接听电话记录,处理纠正服务态度不热情、不使用文明服务用语的情况;及时处理纠正拖延服务、服务乱收费等情况。


  3.接受市税务局和对应的征管分局的管理和考核,每月5日向市税务局和对应的征管分局报送服务情况,具体内容包括上月网上在线咨询量、电话咨询量、咨询问题解决率、上门技术服务次数、上门服务解决率、纳税人回访个数、纳税人满意率等,并统计分析纳税人所提问题、处理情况及意见建议。


  4.服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税务部门规章制度,对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纳税人资料严格保密,不得擅自查看、复制、传播所接触的用户资料、数据。服务商须在相关人员上岗前与其签订保密协议书,并交一份给对应的征管分局存留。


  5.服务期满,如服务商未能延续服务,应与后续服务单位做好交接工作,向后续服务单位移交服务期间形成的各类信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呼叫中心咨询语音记录、智能咨询平台咨询记录、尚未完成服务事项的处理情况和后续处理建议,服务商驻点服务人员应向后续服务单位派驻人员移交驻点服务形成的各类资料、尚未完成服务事项的处理情况和后续处理建议。对尚未完成服务事项,服务商有义务配合后续服务单位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移交接工作完成后,服务商应销毁所有涉及服务对象的信息记录。


  6.在本项目服务期限内,由于政策因素引起本市征管分局合并或拆分的,合并或拆分完成前原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仍由原服务商负责服务(原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划归某个征管分局的,原服务商与此征管分局也建立对应关系),合并或拆分完成后一个征管分局对应多个服务商的,新增的网上电子申报纳税人由该征管分局均匀分配给所有服务商。


  四、服务费用


  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属于政府购买的服务,纳税人接受服务时无须向服务商支付任何服务费,服务费用由市税务局按季支付各服务商,每个季度费用均为合同金额的25%。服务商完成一个季度的服务并经考核后,市税务局根据考核结果向服务商支付该季度费用(考核办法另行印发)。


  五、服务期限


  本次网上电子申报服务项目自2017年1月1日起,期限三年。


  六、其他要求


  网上电子申报原服务商应与新服务商做好移接交工作,原服务商必须将客户资料完整地移交给新服务商,并对客户资料实施销毁等措施。新服务商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及时与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严防纳税人信息外泄。新服务商应加强与对应征管分局的联系,积极稳妥地做好衔接工作。各征管分局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对新服务商开展实地考察,配合市局做好新服务商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加强税务工作人员的软件操作培训,规范办税服务厅派驻工作,合理安排申报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分段申报,避免高峰期集中申报,确保1月纳税申报顺利完成。


  特此通知。


  附件:2017-2019年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名单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6年12月28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6-12-28
文号:沪国税发[2016]142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公告2016年第4号 关于上海市2016年度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第三批)的公告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审批有关调整事项的通知》(财税[2015]141号)、《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审批有关调整事项的通知〉的通知》(沪财税[2016]32号)有关要求,现将上海市2016年度第三批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2016年度第三批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 

 

  1.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发展基金会 

 

  2.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3.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 

 

  4.上海月光公益基金会 

 

  5.上海周桐宇公益基金会 

 

  6.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7.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 

 

  8.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 

 

  9.上海巨海成杰公益基金会 

 

  10.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基金会 

 

  11.上海驭能赛车运动发展基金会 

 

  12.上海兴华教育扶贫基金会 

 

  1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14.上海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15.上海汉庭社会公益基金会 

 

  16.上海市水分子公益基金会 

 

  17.上海懿德中医发展基金会 

 

  18.上海特殊关爱基金会 

 

  19.上海仁心公益基金会 

 

  20.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21.上海长兴社区发展基金会 

 

  22.上海彤程公益基金会 

 

  23.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基金会 

 

  24.上海市奉贤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25.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 

 

  26.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27.上海华杰仁爱基金会 

 

  28.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29.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 

 

  30.上海震旦教育发展基金会 

 

  31.上海民生公益基金会 

 

  32.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 

 

  33.上海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 

 

  34.上海荷福慈善基金会 

 

  35.上海至美公益基金会 

 

  36.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37.上海张涤生整形外科发展基金会 

 

  38.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 

 

  39.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40.上海志成公益基金会 

 

  41.上海华爱公益基金会 

 

  42.上海天爱公益基金会 

 

  43.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 

 

  44.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 

 

  45.上海市东方红公益基金会 

 

  46.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 

 

  47.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 

 

  48.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 

 

  49.上海中华职业教育温暖工程基金会 

 

  50.上海市职工帮困基金会 

 

  51.上海回向文化发展基金会 

 

  52.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53.上海东方智慧十分孝心文化发展基金会 

 

  54.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55.上海嘉定区张彪公益基金会 

 

  56.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奖励基金会 

 

  57.上海恩德公益基金会 

 

  58.上海嘉定工业区社区公益基金会 

 

  59.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发展基金会 

 

  60.上海金山卫镇社区发展公益基金会 

 

  61.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 

 

  62.上海耕夫公益基金会 

 

  63.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 

 

  64.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 

 

  65.上海天鹭金盾基金会 

 

  66.上海市甬协公益基金会 

 

  67.上海市市西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68.上海市国防教育基金会 

 

  69.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70.上海美好临汾社区发展基金会 

 

  71.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72.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 

 

  73.上海宋庆龄基金会 

 

  74.上海华健儿童伤害预防公益基金会 

 

  75.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 

 

  76.上海市百将公益基金会 

 

  77.上海明德公益基金会 

 

  78.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79.上海汤臣慈善基金会 

 

  80.上海木兰教育基金会 

 

  81.上海仁德基金会 

 

  82.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83.上海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84.上海金融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85.上海淳遂众慈公益基金会 

 

  86.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 

 

  87.上海纽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88.上海虎行公益基金会 

 

  89.上海北纬三十一度文化艺术基金会 

 

  90.上海市自然而然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91.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 

 

  92.上海聚德慈善基金会 

 

  93.上海阳光公益基金会 

 

  94.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 

 

  95.上海电机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96.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 

 

  97.上海慧佳慈善基金会 

 

  98.上海科博达公益基金会 

 

  99.上海宏信公益基金会 

 

  100.上海正享公益基金会 

 

  101.上海富邦华一公益基金会 

 

  102.上海浦东新区凝心聚力社区发展公益基金会 

 

  103.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104.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 

 

  105.上海市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 

 

  106.上海市自然与健康基金会 

 

  107.上海浦发公益基金会 

 

  108.上海东方希望公益基金会 

 

  109.上海东方爱心基金会 

 

  110.上海富国环保公益基金会 

 

  111.上海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12.上海慈光皮肤健康基金会 

 

  113.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114.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基金会 

 

  115.上海新建桥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116.上海市浙江商会公益基金会 

 

  117.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118.上海兴伟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119.上海汇添富公益基金会 

 

  120.上海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21.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 

 

  122.上海易顺公益基金会 

 

  123.上海长征镇社区基金会 

 

  124.上海曹杨社区基金会 

 

  125.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 

 

  126.上海百马慈善基金会 

 

  127.上海市韩束公益基金会 

 

  128.上海万里社区基金会 

 

  129.上海宜川路街道社区基金会 

 

  130.上海长风社区基金会 

 

  131.上海桃浦镇社区基金会 

 

  132.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 

 

  133.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奖励基金会 

 

  134.上海真如社区基金会 

 

  135.上海石泉社区基金会 

 

  136.上海长寿社区基金会 

 

  137.上海瑞华慈善基金会 

 

  138.上海思麦公益基金会 

 

  139.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 

 

  140.上海盈浦社区基金会 

 

  141.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42.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143.上海汇智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基金会 

 

  144.上海大成慈善基金会 

 

  145.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 

 

  146.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 

 

  147.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48.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149.上海随手公益基金会 

 

  150.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 

 

  151.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 

 

  152.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53.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 

 

  154.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潘序伦教育发展基金会 

 

  155.上海能近公益基金会 

 

  156.上海益善公益基金会 

 

  157.上海大慈公益基金会 

 

  158.上海交响乐团文化发展基金会 

 

  159.上海向阳公益基金会 

 

  160.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61.上海佰仁堂老年公益基金会 

 

  162.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 

 

  163.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 

 

  164.上海卓越脑科学发展基金会 

 

  165.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 

 

  166.上海东方文化艺术基金会 

 

  167.上海天下文化发展基金会 

 

  168.上海复大公益基金会 

 

  169.上海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70.上海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71.上海财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72.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 

 

  173.上海华萌教育发展基金会 

 

  174.上海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 

 

  175.上海电力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176.上海市杨浦区江浦社区公益基金会 

 

  177.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 

 

  178.上海慈源爱心基金会 

 

  179.上海市杨浦区延吉社区公益基金会 

 

  180.上海市延芳慈善基金会 

 

  二、纳税人2016年度通过第三批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公益捐赠支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税前扣除。 

  特此公告。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上海市民政局

  2016年11月30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6-11-30
文号: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公告2016年第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府发[2016]106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职工自愿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参保职工自费医疗费负担,更好地发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医疗保障作用,根据《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16-2020年)》(沪府[2016]45号)的要求,现就职工自愿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有关事项作如下通知:


  一、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按照自愿的原则,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为本人购买经保监会批准、市政府同意的商业医疗保险专属产品。具体商业保险公司名单及产品目录,由上海保监局会同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


  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相关产品,可使用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也可用现金支付。


  三、参保人自愿购买产品后,与经办商业保险机构以合同方式来确定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相关行为的责任主体为参保人和商业保险公司。


  四、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商业保险机构与基本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必要的信息共享。商业保险公司应定期向市医保经办机构报送经参保人确认的投保信息。市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后,将参保人购买商业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划转至商业保险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并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本医疗待遇支出项目中列支。


  本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2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6-12-22
文号:沪府发[2016]106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国税函[2016]135号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涉税信息查询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税务局,市税务三、七分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涉税信息查询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1号印发,以下简称《办法》),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社会公众对公开涉税信息的查询依照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组织实施,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各部门配合提供相关信息,办公室统一对外公开。 

 

  二、纳税人对自身涉税信息的查询应严格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由分局征管科(处)牵头负责,配合市局积极拓展纳税人自身信息查询渠道,扩大自行查询范围。同时,会同其他部门做好本《办法》所称的涉税信息查询管理工作的统计和总结工作。 

 

  三、纳税人无法自行获取所需自身涉税信息的,或对查询结果有异议的,应严格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原则上当场办结并出具《涉税信息查询结果告知书》。当场无法办结需主管税务所核实的,或纳税人对查询结果有异议的,由主管税务所负责核实工作,办税服务厅负责通知纳税人领取《涉税信息查询结果告知书》或《涉税信息查询结果核实申请表》。 

 

  四、税收信息对外提供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信息对外提供管理办法>的通知》(税总发[2016]114号)的规定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6年12月26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6-12-26
文号:沪国税函[2016]13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地税函[2017]4号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开展2016年度本市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税务局、市税务三分局:


  为规范有序开展本市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申报(以下简称12万申报)工作,提升本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和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关于做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工作的通知》(税总所便函[2017]6号)等的有关规定,现对2016年度本市12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适用范围


  2016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不包括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无论取得的各项所得是否已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均应办理纳税申报。


  (二)申报时间


  各主管税务机关于2017年3月31日前受理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


  (三)申报地点


  (1)在本市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2)在本市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在本市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向其中一处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4)在本市无任职、受雇单位,且年所得项目中无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向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本市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本市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本市没有户籍的,向本市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四)申报方式


  纳税人可以在“上海市个人网上办税应用平台”、通过微信、下载手机APP申报,也可采取邮寄、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申报,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


  二、工作时间安排


  (一)2017年1月17日前,下发本市2016年度12万申报应申报纳税人名单;


  (二)2017年1月26日前,组织本市12万申报工作的内外宣传与培训工作;


  (三)2017年3月31日前,受理本市12万申报资料;


  (四)2017年4月17日前,各分局将12万申报工作总结报送市局(所得税处);


  (五)2017年4月17日至2017年7月31日,组织对重点政策、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开展12万申报后续风险分析、应对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个人所得税12万申报是构建以高收入者为重点的自然人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自行纳税申报和明细申报的重要基础,是检验我局个人所得税年度工作质效的重要标尺,对引导自然人逐步形成并强化自行纳税申报习惯起到积极作用。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配合协作,提升工作合力


  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做好12万申报工作。市局所得税处牵头负责12万申报的组织工作;市局金税三期项目组负责12万申报系统的开发与完善;市局征管科技处与电税中心负责12万申报所需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市局纳税服务处和七分局负责纳税人有关12万申报相关问题的解答与服务;市局办公室负责12万申报的网上宣传、报导工作;各分局负责12万申报的具体落实。各单位根据市局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做好后续风险分析、应对工作。


  (三)优化纳税服务,畅通办税渠道


  各单位要强化宣传辅导,引导纳税人使用个人网上办税应用平台、手机APP和微信申报、缴税工具。要用良好的纳税便利性和体验感吸引纳税人进行网上申报和网上缴税。要利用好12万申报的契机,着力提升个人所得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各分局实体办税服务厅对12万申报业务实行全市通办。对于已经到实体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的纳税人,各分局要热情接待、快速处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受理或强求纳税人网上办理。


  (四)注重分析反馈,提高工作质效


  金税三期全面推广后,要加强数据分析比对,提高对数据的增值利用,各分局要通过12万申报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评估,着力提升个人所得税管理与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


  1. 做好个人所得税重点税收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效应的分析评估;


  2. 做好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质量的分析评估;


  3. 做好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水平的分析评估;


  4. 做好个人所得税风险管理水平的分析评估。


  四、材料报送


  各分局应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报送2016年度自行纳税申报工作材料(详见附件),认真提炼总结工作做法、经验和成效,多维度开展数据专题分析。


  五、意见反馈


  各分局在12万申报各环节工作中遇到有关问题,请及时向市局各对口处室沟通、汇报。


  特此通知。


  附件:


    自行纳税申报相关材料报送式样及要求.doc   


    2016年度本地区按年所得排名前1000名纳税人情况年度统计表.xls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2月4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2-04
文号:沪地税函[2017]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地税函[2017]5号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2016年度本市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

各区税务局:


  为加强本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提高汇算清缴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对2016年度本市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通知适用于本市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


  二、填表要求


  (一)在中国境内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本市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需要填报《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二)在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本市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需要填报《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三)投资者兴办的企业全部是个人独资性质的,分别向各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依所有企业的经营所得总额确定适用税率,以本企业的经营所得为基础,计算应缴税款,填列报送《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投资者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的,投资者应向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申报,但经常居住地与其兴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应选定其参与兴办的某一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办理申报。


  上述情形之外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应选定一个企业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申报。


  三、申报方式


  由投资者自行或者由其投资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在“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软件客户端”或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申报。


  由投资者自行在“上海市个人网上办税应用平台”或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申报。


  由投资者投资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通过网上电子申报系统ETAX3.0或者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报送年度会计报表。


  四、清算时间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在2017年3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按规定填列的《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并附2016年度会计报表。


  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应在2017年3月31日前选定一个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并附所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


  五、工作要求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重要环节,政策性强、难度高,各主管税务分局要高度重视。


  (一)要将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认真做好汇算清缴的各项工作。


  (二)要认真学习《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1]84号)等有关文件,将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纳税人,指导纳税人做好年终申报工作,强化纳税人自行申报的法律责任。


  (三)要充分认识依托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有序推进与落实,从制度保障、信息归集和便利高效的纳税申报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水平。


  (四)要提升服务意识,不折不扣落实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各项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五)要认真审核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年度申报表,发现有计算或逻辑关系错误和未按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等问题的,应督促纳税人及时予以纠正。


  (六)各税务分局应在2017年4月17日前完成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并在4月28日前将《2016年度上海市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汇总表》和《2016年度上海市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汇总表》(详见附件1和附件2)以及汇算清缴工作总结报送市局(所得税处)。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1.主要做法和措施;2.有关文件执行情况分析及效应分析;3.存在问题和完善建议。


  六、意见反馈


  各税务分局在本年度汇算清缴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向市局(所得税处)报告。


  特此通知。


  附件:


  1.上海市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汇总表(2016年度)


  2.上海市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汇总表(2016年度)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2月4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2-04
文号:沪地税函[2017]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财发[2017]1号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继续实行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各区财政局、税务局,市财政监督局,市税务局各直属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对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所取得的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所取得的劳动所得,经批准可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执行期限继续延长三年,即:从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


  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的有关规定,“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上注明属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和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人员。


  三、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可享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劳动所得是指: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和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和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四、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劳动所得个人所得税减征幅度自2017年1月1日起提高至每年减征5640元。对同一个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上述劳动所得,其全年减征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总额不超过5640元。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1月22日




关于《关于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继续实行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的解读材料


  一、关于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实行劳动所得减免个人所得税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经批准的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劳动所得,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其减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进一步明确了“残疾人”的认定标准、以及可以享受减免税的所得项目等内容。


  二、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劳动所得个人所得税减征标准


  自2005年起,本市以三个年度为周期,先后于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4年分别发布了《关于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继续实行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其中,2005-2010年度减征额为每年2400元,2011-2013年度减征额为每年3600元,2014-2016年度减征额为每年4500元。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后,本次发文明确2017-2019年度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劳动所得个人所得税减征额为每年5640元。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1-22
文号:沪财发[2017]1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国税函[2017]4号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技术入股递延纳税有关企业所得税受理事项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区税务局、市税务三分局: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2号)的有关规定,市局制定了《技术入股递延纳税有关企业所得税受理事项管理规程(试行)》,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1月24日 

 

  附件:

 

技术入股递延纳税有关企业所得税受理事项管理规程(试行)

 

  事项名称:技术入股递延纳税有关企业所得税受理事项管理规程(试行)——企业以技术入股递延纳税(备案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2号) 

 

  分局工作要求: 

 

  一、受理时间: 

 

  各税务分局受理部门于企业以技术入股投资完成后首次预缴申报时,受理纳税人递延纳税备案。 

 

  二、 受理资料: 

 

  1.《技术成果投资入股企业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表》(详见附表); 

 

  2.主管税务机关需要企业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三、工作期限:当场办结。 

 

  四、工作流程:受理窗口。 

 

  五、审核纳税人报送的资料是否齐全,《技术成果投资入股企业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表》是否按填表说明的要求填写完整清晰。 

 

  六、按照“金税三期”系统要求完成信息录入。 

 

  七、回复方式:在纳税人上报的《技术成果投资入股企业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表》上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八、其他事项:纳税人需将下列资料留存备查 

 

  1.技术成果相关证书或证明材料 

 

  2.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协议 

 

  3.技术成果评估报告 

 

  4.技术成果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5.与被投资方是否为关联方关系的股权关系说明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1-24
文号:沪国税函[2017]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公告2017年第2号 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关于上海市2016年度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审批有关调整事项的通知》(财税[2015]141号)、《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审批有关调整事项的通知〉的通知》(沪财税[2016]32号)有关要求,现将上海市2016年度第四批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2016年度第四批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 

 

  1.上海盛立公益基金会 

 

  2.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基金会 

 

  3.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 

 

  4.上海乐三兰馨教育发展基金会 

 

  5.上海淑德公益基金会 

 

  6.上海市儿童基金会 

 

  7.上海国泰君安社会公益基金会 

 

  8.上海巴斯德健康研究基金会 

 

  9.上海新泰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基金会 

 

  10.上海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 

 

  11.上海世华民族艺术瑰宝回归基金会 

 

  12.上海梦飞翔公益基金会 

 

  13.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 

 

  14.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 

 

  15.上海众爱公益基金会 

 

  16.上海德汇公益基金会 

 

  17.上海市王应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基金会 

 

  18.上海一起社区公益基金会 

 

  19.上海玛娜数据科技发展基金会 

 

  20.上海千众慈善基金会 

 

  21.上海江川社区发展基金会 

 

  22.上海白玉兰谈家桢生命科学发展基金会 

 

  23.上海市青橄榄树公益基金会 

 

  24.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 

 

  25.上海市志趣公益基金会 

 

  26.上海依视路视力健康基金会 

 

  27.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 

 

  28.上海映绿公益发展基金会 

 

  29.上海惠爱公益基金会 

 

  30.上海嘉阳慈善基金会 

 

  31.上海红纺公益基金会 

 

  32.上海银科公益基金会 

 

  33.上海四明医学发展基金会 

 

  34.上海海康贝公益基金会 

 

  35.上海莱士慈善基金会 

 

  36.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 

 

  37.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 

 

  38.上海银杏老年公益基金会 

 

  39.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基金会 

 

  二、纳税人2016年度通过第四批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公益捐赠支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税前扣除。 

 

  特此公告。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上海市民政局 

  2017年1月19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1-19
文号: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公告2017年第2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国税函[2017]15号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2016年度本市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

各区税务局、市税务三分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的规定,现将本市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汇算清缴对象


  2016年度内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2016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对于外省市总机构在沪二级分支机构,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参加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二、汇算清缴时间


  各分局应在2017年5月底之前完成受理纳税人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并结清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汇算清缴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准备阶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对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全面检验,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的有效抓手。各分局应充分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完成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相关基础信息的维护,并告知纳税人汇算清缴各类相关事项,以确保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有序、稳步开展。


  1. 准备工作


  (1)汇算清缴软件下载和填报


  纳税人可以通过网上电子申报企业端软件(eTax@SH3)或者从上海税务网站(网址:www.tax.sh.gov.cn)的“专栏专页/企业纳税人/征管服务/上海市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专栏”或者“纳税服务/下载中心”栏目内下载“上海市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客户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有关规定,如实、正确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及财务会计报表等各类报表,并对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负法律责任。


  (2)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


  纳税人自行判断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的,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6号)以及相关文件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之前到主管税务机关履行备案手续,妥善保管留存备查资料,同时报送《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及相关材料。若纳税人为跨地区汇总纳税总机构,其所属跨地区经营分支机构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已办理所得减免、研发费加计扣除、安置残疾人员、促进就业、部分区域性优惠以及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税额优惠项目备案的,应当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已备案优惠事项清单》及相关材料。


  (3)资产损失申报


  纳税人2016年发生资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申报事项操作规程〉的通知》(沪国税所[2011]101号)有关规定,分别按以下要求完成资产损失申报:


  ① 本市居民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分别按照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的要求准备相关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同时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附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0)》、《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相关材料随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一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② 外省市总机构在沪二级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要求准备相关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和填报相应的明细表(同本市居民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还应将申报材料和明细表上报总机构。


  2. 成立汇算清缴工作小组,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为提高汇算清缴工作质量,各级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局、分局汇算清缴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应包含所得税、纳税服务、征收管理、信息技术等部门相关人员,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各司其责、统筹部署汇算清缴工作。各分局要落实专人,建立汇算清缴信息定期报送制度,编制《2016年度汇算清缴工作情况交流》以交流汇算清缴各阶段工作信息。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发挥市局工作交流互动平台信息共享作用,各分局应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汇算清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上传互动平台,由市局统一政策执行口径,确保汇算清缴工作有序开展。


  各分局应于2017年3月5日之前将汇算清缴工作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和市局工作交流互动平台专责人员名单上报市局。


  3. 加强学习和培训,做好纳税服务


  各分局要加强内部学习,既要全面准确掌握企业所得税法规,特别是涉及纳税调整和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又要熟练掌握金税三期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系统的操作和应用。以金税三期上线为契机,认真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业务的全员培训,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网站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汇算清缴范围、时间要求、报送资料、纳税申报系统操作及其他应注意事项,使纳税人尽早了解企业所得税政策、明晰汇算清缴权利和义务、熟悉汇算清缴操作流程;开展分类、分级的纳税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纳税人知晓汇算清缴各环节要求、纳税申报表填报、申报系统操作等相关事项;建立健全企业所得税政策快速沟通和解决机制,做好汇算清缴日常咨询、申报提醒、风险提示工作,解决好汇算清缴个性化问题,帮助纳税人自核自缴,促进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


  (二)申报阶段


  1. 纳税申报相关资料


  各分局要积极利用信息手段及时监控纳税人汇算清缴申报情况,在纳税人完成申报后,应及时督促纳税人报送下列相关纳税申报资料,并出具相应的申报受理凭证:


  (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查账征收企业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并在封面上盖章、签字、装订成册;核定征收企业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加盖纳税人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若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还需提供相应的审计报告。若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当年发生研发支出的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规定,填报《“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在报送《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同时随附注一并报送。


  (3)项目部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关凭证(复印件)。若纳税人为本市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建筑企业总机构,且由其直接管理的跨地区经营项目部在项目所在地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在完成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同时应报送该项目部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关凭证(复印件)。


  (4)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已备案优惠事项清单。若纳税人为本市汇总纳税总机构,应对其所属跨地区经营二级分支机构已备案的优惠事项进行汇总,并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已备案优惠事项清单》。


  (5)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报送《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详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附件6)。


  (6)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及附表。若纳税人发生的企业重组业务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报送《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及附表》和申报资料(详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8号附件1、附件2)。


  (7)居民企业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表。若纳税人发生的资产(股权)划转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应报送《居民企业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表》和相关资料(详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0号附件)。


  (8)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调整明细表。若纳税人发生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且选择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3号第一条规定进行税务处理的,应在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递延确认期间每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报送《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调整明细表》(详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3号附件)。


2. 更正申报和延期申报


  今年,市局继续推进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事中监控管理工作。各分局在掌握事中监控管理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对于纳税人收到税企互动平台推送的疑点信息,应及时做好宣传、辅导,并提醒纳税人提交相应的情况说明或更正申报。


  在汇算清缴期间,各分局还应利用信息化手段,认真做好纳税人汇算清缴年度申报数据、填报项目、附报资料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审核,发现纳税人填报项目不完整的、填报错误或者有疑点的,应及时告知纳税人进行更正申报。


  另外,在申报期内,各分局应切实关注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尤其要在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上狠下功夫,对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未享受优惠政策的异常情况,应当利用信息手段提示纳税人。各分局要安排专人核实,及时处理,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


  若纳税人因不可抗力,无法在申报期内办理年度纳税申报或备齐年度纳税申报资料的,各分局应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办理延期纳税申报。


  3. 核定征收企业相关事项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的相关规定,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实行查账征收。因此,对于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应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实行查账征收。


  4. 汇算清缴申报率


  各分局应及时梳理2016年度应参加汇算清缴的纳税人范围,为了确保本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率,对应申报而未申报的纳税人,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采取措施,杜绝汇算清缴的盲区或漏报户。


  (三)结清税款阶段


  各分局对纳税人申报年度的预缴税款少于或超过全年应缴税款的,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补、退税手续。对于本市跨地区经营的总机构及其所属本市分支机构、外省市在沪分支机构应按照57号公告的有关规定计算并结清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对于纳税人不按规定期限办理申报、拒不申报,不按规定期限结清税款的,应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纳税人如有特殊困难,无法在汇算清缴期间补缴税款的,各分局可按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办理延期缴纳税款手续。


  (四)数据汇总阶段


  各分局应组织人员做好汇算清缴数据的审核、汇总、分析工作。在数据汇总过程中,对数据反映出的纳税人相关信息不全或错误的情况,做好纳税人信息的完善工作,保证汇算清缴数据的准确性;要结合本地区行业特点、税源结构,逐步建立企业所得税政策效应评价机制,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反映企业所得税管理不足之处,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共同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水平。


  (五)总结分析阶段


  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各分局应认真开展汇算清缴年度总结,撰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专项工作总结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市局。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


  1. 汇算清缴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汇算清缴工作的主要做法,汇算清缴户数、企业所得税数据总体情况;


  2. 企业所得税税源结构的分布情况,主要从企业的经济类型、国民经济行业的角度分析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分布情况,着重分析本地区的重点税源;


  3. 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及原因,主要从企业经营情况、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等原因分析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以及趋势分析;


  4. 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征管制度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主要是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各类政策、各项征收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分析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5. 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另外,各分局在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总结的同时,应对纳税人实际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情况,做好汇总、绩效分析和总结工作,并报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具体内容包括:


  1. 优惠政策执行结果和效应分析,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不少于3个);


  2. 应享受未享受优惠政策企业的分析;


  3. 第三方涉税信息对比情况;


  4. 落实优惠政策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5.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和完善建议;


  6. 全面落实优惠政策的措施设想。


  在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分析中,还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5]3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做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5]108号)要求专题分析小微企业政策的落实情况;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绩效考评要求专题报告2016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并对享受加计扣除前10名的企业,针对技术研发取得的成效(如形成的技术成果相应的绩效等)进行逐户分析。


  (六)汇算清缴后续管理阶段


  各分局应当在汇算清缴申报期结束后,结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各类涉税信息、中介机构鉴证报告以及获取的各类外部信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专家团队管理,重点对实际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存在跨年度涉税事项的企业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对于重大事项、高风险事项和重点行业建立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制度,着力构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规定,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企业的后续管理和监督检查。每年汇算清缴结束后应开展核查,检查面不得低于享受该优惠企业户数的20%。各分局应组织专家团队对2016年度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企业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检查,在2017年12月15日前将检查专项报告上报市局所得税处。


  四、汇算清缴及其相关工作考核


  市局将对各分局汇算清缴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主要包括应参加汇算清缴户数情况、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款补退情况、汇算清缴数据质量、汇算清缴数据分析和工作总结等。


  特此通知。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2月17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2-17
文号:沪国税函[2017]1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7年第1号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本市办税事项全市通办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办税事项省内通办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6]104号)文件要求,推进办税便利化,方便纳税人就近便捷办税,优化办税体验和增强纳税人获得感,本市将全面推广办税事项全市通办(以下简称全市通办)。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全市通办是指在不改变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不改变税收预算级次和收入归属的前提下,对特定的涉税事项,利用上海税务网上办税服务厅、自助办税终端、实体办税服务厅等渠道为纳税人提供不受主管税务机关区域限制的办税服务。


  二、对列入全市通办范围的办税事项,纳税人可通过上海税务网站(http://www.tax.sh.gov.cn)网上办税服务厅办理,或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预约,并按预约时间前往预约的实体办税服务厅办理。


  三、经本公告授权的税务机关(见附件)依法办理全市通办涉税事项。


  四、本公告通办涉税事项受理中需使用税务机关印章的,加盖受理税务机关相应的涉税事项业务专用章。


  五、本市税务局将根据推进情况逐步扩大全市通办事项范围。纳税人如需进一步了解全市通办涉税事宜(全市通办办税事项、办税指南等)的,可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或登录上海税务网站“全市通办”专栏(http://www.tax.sh.gov.cn)查询。


  六、本公告自2017年3月28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办理全市通办办税服务业务税务机关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3月6日




关于《关于本市办税事项全市通办的公告》的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方便纳税人就近便捷办税,增强纳税人体验感、获得感,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税务系统深入开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办税事项省内通办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6]104号))文件要求,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发布了《关于本市办税事项全市通办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现将《公告》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发布《公告》的背景和目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办税事项省内通办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6]104号)要求,本市已推动部分办税事项网上通办,完成了“个人所得税纳税清单开具”等事项的全市通办。该创新服务举措实施以来,受到纳税人和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支持。


  该《公告》旨在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电子化、便利化的办税服务体系,为纳税人提供更便捷的办税服务,明确了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或者选择就近实体办税服务厅办理相关涉税事项。


  二、《公告》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全市通办办税事项


  目前共推出6类19项25个办税事项可供纳税人选择通办服务,其中3月28日推出13个,6月1日推出12个。本市税务局将根据推进情况逐步扩大全市通办事项范围。


  (二)全市通办办税指南及办税服务厅


  纳税人可通过上海税务网(http://www.tax.sh.gov.cn)“全市通办”专栏查看“全市通办办税指南”及“全市通办办税服务厅”,根据要求办理相关通办事项。


  注意部分分局办税服务厅的特殊情况:


  闵行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七宝办税服务厅(闵行区沪松公路559号)、颛桥办税服务厅(闵行区联农路135号)可办理除“变更税务登记”和“建筑业项目登记”以外的其它事项;第一税务所证照中心办税服务厅(闵行区莘东路505号)仅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和“建筑业项目登记”事项。


  松江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松江区莘砖公路258号三楼)可办理除“网上办理+就近取票”以外的其它事项;第十一税务所办税场所(松江区泖港镇中南路40号)、第十三税务所办税服务厅(松江区莘砖公路258号一楼)仅办理“网上办理+就近取票”事项。


  (三)通办流程


  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选择网上办税服务厅通办或者实体办税服务厅通办,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网上办税服务厅通办


  纳税人登陆网上办税服务厅,选取所要办理的事项,按照提示完成相应操作后,即可等待获取结果。


  2.实体办税服务厅通办


  实体办税服务厅通办实施预约登记办理制。纳税人登陆网上办税服务厅,在通办预约中选择预约分局,确认可预约时段,完成预约取号,按照预约时间前往预约分局的相关办税服务厅办理。


  个人住房房产税完税证明打印,可直接前往所列的办税服务厅或各征管分局驻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所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清单开具,可直接到各分局办税服务厅办理。


  三、《公告》的执行日期


  本公告自2017年3月28日起施行。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3-06
文号: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7年第1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地税函[2017]15号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税务局,市税务三、七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现将《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细则(试行)》印发你们,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


  特此通知。


  附件:


1.《××××年××月网上电子申报服务统计表》

2.《投诉撤销书》

3.《××××年×季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情况表》

4.《××××年×季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结果表》(月度指标)

5.《××××年×季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结果表》(季度指标)

6.《××××年×季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结果表》(分值)

7.《××××年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结果表》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3月24日


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方便纳税人,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加强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以下简称“服务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深入推进税收现代化,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现管理和服务多维度拓展升级,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


  第三条 通过市局、分局和纳税人等多层次的考核,精确量化服务质量,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费用支付和奖惩机制实施的依据。


  第二章 考核对象和时间


  第四条 考核对象为本市政府采购项目——网上电子申报服务项目中标的供应商。


  第五条 每季首月内实施上一季度考核,每年首月内实施上一年度考核。


  第三章 考核实施主体


  第六条 纳税人通过投诉渠道或者满意度调查方式向税务部门反映服务商服务质量,税务部门据此考核服务商。


  第七条 服务商服务范围内所对应的征管分局通过检查服务记录、处理投诉、抽查接通率、纳税人抽样调查等方式考核服务商。


  第八条 市局作为服务商的主管部门,全面组织并实施季度和年度考核,季度考核作为季度费用支付的依据,年度考核作为履约保证金扣退依据。


  第四章 考核方法


  第九条 季度考核设置五大类指标,满分值为100分,考核时采用直接扣分法。服务商经市局、征管分局、纳税人扣分考核后,各指标得分的总和为该服务商季度考核分值。分值95分(含)以上为优秀,95分以下80分(含)以上为良好,80分以下60分(含)以上为合格,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


  考核指标按产生时间分为月度指标和季度指标,月度指标包括纳税人满意度和在线接通率等。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满分值,若一个服务商对应多个征管分局时,各征管分局独立评分,总扣分取平均分值。月度指标季度内按月计算扣分值,季度内扣分累加,总扣分以该指标的满分值为限。


  第十条 年度考核以季度考核为基础,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其他情况视作年度考核合格:


  1. 年度内连续2次季度考核为不合格的;


  2. 年度内违反合同规定,借税务机关名义向纳税人乱收费或搭售商品,经核实超过2次的;


  3. 年度内不能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规定,向无关人员泄露纳税人信息,经查实的。


  第五章 考核指标


  第十一条 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分值30分。考核期内,市税务局通过客户端软件、网上办税服务厅或其他渠道按月全面采集纳税人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种,“满意”比例达到90%以上(含)的不扣分,90%以下的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四舍五入)扣1分,季度内扣分累加,20分为限;征管分局在考核期内对本辖区纳税人进行抽样访问,抽样方式和数量由征管分局决定,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种,样本企业“满意”比例达到100%的不扣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四舍五入)扣1分,本项最多扣10分。


  第十二条 征管分局满意度,分值10分。服务商按月如实填报上月的《××××年××月网上电子申报服务统计表》(附件1),征管分局对服务商提供的技术和服务支持进行评价,“满意”不扣分,“一般”扣3分,“不满意”扣10分。季度扣分值累加,扣完为止。


  第十三条 服务质量调查,分值20分。征管分局在一个季度内至少2次开展实地考察,检查软硬件是否符合标准、规章制度是否完备、服务记录是否完整、服务流程和用语是否规范等,未达标的情况发现一次扣2.5分,扣完为止。市局季度内随时抽查,发现一次服务商违背投标承诺或服务不规范的扣5分,扣完为止。


  第十四条 接通率,包括在线接通率和电话接通率,2个指标分别10分,接通率总分值为20分。


  在线接通率由市局按月发布,未达80%的,一次扣3分,整个季度都未达80%的,扣10分。


  电话接通率分征管分局抽查和市局抽查两种,分值各5分。征管分局季度内至少2次抽查接通率,抽查方式方法及数量由征管分局确定,季度考核时将电话接通率上报市局,达到80%的不扣分,80%以下的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0.5分, 5分为限。市局季度内随时抽查,达到80%的不扣分,80%以下的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0.5分, 5分为限。电话接通率的抽查应充分考虑申报期内、期后以及高峰拥堵等因素,抽查方式方法尽量科学合理,客观反映服务商电话接通率。


  第十五条 投诉情况,分值20分。一个季度内,纳税人无论通过何种渠道向市局、征管分局或服务商投诉反映“电话打不通”、“态度不好”、“推诿”、“强制搭售”等对服务质量不满的情况(匿名除外),有一次扣一次,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若服务商有异议,回访后确定不是服务质量问题,需凭纳税人签字(或盖章)确认的撤销书(附件2)上报市局,市局核实后,确实不属于服务质量问题的,不予扣分。若服务商回访后,认为属于恶意投诉的,由服务商举证,并向市局主管部门反映,市局核实后,再予定夺。


  第六章 考核流程


  第十六条 每月10日前,服务商如实填写上月的《××××年××月网上电子申报服务统计表》,电子文档报市局征管科技处,纸质加盖公章后,报对应的征管分局。征管分局于每月15日前对服务做出评价,加盖公章后上报市局征管科技处。


  第十七条 每月15日前,市局向服务商公布上月的纳税人满意度、在线接通率及投诉情况。


  第十八条 每季首月15日前,征管分局根据上一季度的考核情况填写《××××年×季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情况表》(附件3),电子文档放置在市局通讯服务器“/ftp_shuiwu/PUBLIC/征管和科技发展处/网上电子申报季度考核”目录中,纸质表格加盖公章后上报市局征管科技处。


  第十九条 每季首月20日前,市局征管科技处汇总各项指标,联合纳服处和电税中心实施考核评分,并公布考核结果(《××××年×季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结果表》(附件4-6))。


  第二十条 每年首月25日前,市局征管科技处联合纳服处和电税中心实施年度考核,公布年度考核结果(《××××年度网上电子申报服务商考核结果表》(附件7))。


  第七章 部门职责


  第二十一条 市局部门职责:征管科技处牵头负责全市考核工作,联合纳税服务处、12366中心和电税中心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对服务商实施季度及年度考核工作。纳税服务处负责电话接通率的抽查工作,并按时将抽查结果报送征管科技处。12366中心负责投诉受理、分派、统计工作,并按月将服务商投诉汇总情况报送征管科技处。电税中心负责数据采集加工和系统保障工作。


  第二十二条 分局部门职责:征管部门牵头负责分局对应服务商的考核工作,独立承担征管分局满意度和投诉情况的考核,联合纳服、信息部门共同开展实地考察,实施服务质量的考核,并按要求上报季度考核情况。纳服部门负责纳税人满意度的抽样调查工作和电话接通率的抽查工作,并按时将抽查结果报送征管部门。分局信息部门配合征管和纳服部门做好季度考核工作。


  第八章 结果应用


  第二十三条 服务商季度考核结果为良好(含良好)以上的,按合同规定全额支付该季度服务费。


  服务商季度考核结果为合格的,市局在支付该季度费用时,将扣除该季度费用的2%作为处罚。年度考核后,该服务商可以向市局提出归还扣除费用的申请,市局考核工作小组根据该服务商的整体服务质量情况提出意见,报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予以实施。


  服务商季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市局在支付该季度费用时,将扣除当年合同金额的5%作为处罚,即该季度费用只支付当年合同金额的20%。


  第二十四条 若服务商在服务期限内无故退出服务,或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则市局有权没收履约保证金。


  第九章 其他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由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并修订。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本细则施行之前颁布的有关文件与本细则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细则执行。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3-24
文号:沪地税函[2017]15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沪地税函[2017]18号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报受理事项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区税务局、市税务三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残疾人所得征免个人所得税范围的批复》(国税函[1999]3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52号)、《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继续实行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沪财发[2017]1号)的有关规定,市局制定了《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报受理事项操作规程(试行)》,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


1.《上海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请表(扣缴义务人专用)》

2.《上海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请表(自行申报纳税人专用)》

3.税务事项通知书(样式)

4.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样式)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2017年3月29日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报受理事项操作规程(试行) 


  事项名称: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报受理事项操作规程 (试行) (备案类)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残疾人所得征免个人所得税范围的批复》(国税函[1999]3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52号)、《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本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继续实行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沪财发[2017]1号)。


  分局工作要求:


  一、受理资料


  1.《上海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请表(扣缴义务人专用)》(附件1)或《上海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申请表(自行申报纳税人专用)》(附件2);


  2.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


  3.经国家有关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和民政部门认定出具的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二、工作期限


  当场办结。


  三、工作流程


  1. 各税务分局窗口受理。


  2. 审核委托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纳税人自行申报的适用对象、范围和条件是否符合文件规定,报送的资料是否齐全,扣缴义务人专用或自行申报纳税人专用的申请表是否按填表说明要求填写完整清晰。


  3. 按照金税三期系统要求完成信息采集和录入。


  4. 打印系统内生成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样式)》(附件3),并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5. 打印系统内生成的《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样式)》(附件4),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后与税务事项通知书一并交还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人。


  四、对有下列情形的纳税人,可在缴清年度应纳税款后的三个月内,由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的退税申请:


  1.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超过规定减征定额,但实际减征税款不足减征定额的,其未享受足的定额减征税款部分予以退还;


  2.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不足规定减征定额,其实际已缴的税款予以退还。


  自行申报的纳税人办理退税申请的,应提供《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和《税收完税证明》。


  实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办法的,应提供《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和《税收完税证明》。


  五、后续管理


  主管税务机关自受理上述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对申请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报送的相关资料、录入信息等内容进行核查。对发现纳税人不符合减征条件的,及时取消其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3-29
文号:沪地税函[2017]18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公告2017年第3号 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关于上海市2016年度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第五批]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审批有关调整事项的通知》(财税[2015]141号)、《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审批有关调整事项的通知〉的通知》(沪财税[2016]32号)有关要求,现将上海市2016年度第五批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2016年度第五批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


  1.上海珍宝公益基金会


  2.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


  3.上海市未来梦想公益基金会


  4.上海奉贤西渡社区发展基金会


  5.上海蓝丝带公益基金会


  6.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


  7.上海市蒲公英教育发展基金会


  8.上海华扬联众公益基金会


  9.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


  10.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1.上海益善公益基金会


  12.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会


  13.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


  14.上海万宇慈善基金会


  二、纳税人2016年度通过第五批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公益捐赠支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税前扣除。


  特此公告。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上海市民政局

  2017年3月20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7-03-20
文号: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公告2017年第3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1... 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