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刚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扶贫开发专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实施零税率优惠问题
目前,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事鼓励类产业投资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国家出台的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整体脱贫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如:一是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贵州省属于西部地区,设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企业,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可申请享受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鼓励社会通过公益性捐赠进行扶贫救济,对纳税人公益性捐赠一直予以税前扣除优惠支持。2008年企业所得税立法,将企业捐赠支出按年度利润总额的12%予以税前扣除,较大幅度提高了扣除比例,企业发生的扶贫公益捐赠支出一般都能得到税前扣除。2017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企业所得税法的决定,增加了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当年扣除限额的部分允许结转三年扣除的规定。这一修改决定是对现行公益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和延伸,体现了国家对扶贫救济等公益事业的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扶贫救济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此外,2016年,财税部门积极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印发《关于公益股权捐赠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向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股权的行为,以其历史成本价格确定转让收入,相当于免除了企业在捐赠环节的所得税负担,有利于更好地支持企业进行股权公益捐赠开展扶贫。
我们考虑,您提出的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事鼓励类产业投资、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企业实施零税率,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免征的税收优惠的建议,虽然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但也容易影响税收制度的规范和税收政策的统一。如,增值税即征即退属于不规范的减免税方式,容易导致虚开发票、虚假交易等诸多问题,而且对特定行业给予税收返还也属于WTO规定的可诉性补贴,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和质疑。为规范税制和财政收支方式,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清理此类政策。因此,目前不宜再扩大退税政策适用范围。企业所得税方面。为给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透明的税收环境,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规范化,避免形成不合理的政策洼地,也不宜专门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事鼓励类产业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实施零税率优惠政策。今后,我们将对您所提建议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关于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问题
贫困户创业就业可以享受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如,贫困户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初加工的,可享受以下优惠: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包括油料种植、粮食初加工、中药材种植等项目在内的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对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贫困户创业就业还可以享受国家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包括:对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额可减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仅为10%。贫困户在城镇地区创业就业符合条件的,也可以享受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参考您的建议,统筹研究有利于促进扶贫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财 政 部
2017年8月25日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