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所得与其他所得
发文时间:2018-10-10
作者:税白天下
来源:税白天下
收藏
862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该项所得的个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赠送礼品的企业代扣代缴:


1.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红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税总函[2015]409号)规定,近来,不少企业为广告、宣传或扩大企业用户等目的而通过网络随机向个人派发红包。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网络红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现就网络红包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个人取得企业派发的现金网络红包,应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派发红包的企业代扣代缴。


二、对个人取得企业派发的且用于购买该企业商品(产品)或服务才能使用的非现金网络红包,包括各种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以及个人因购买该企业商品或服务达到一定额度而取得企业返还的现金网络红包,属于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价格折扣、折让,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之间派发的现金网络红包,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老税官分析


1.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的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明确列举了得奖、中奖和中彩三种所得,其他偶然性质所得是兜底,未明确什么项目是其他偶然所得,实务执行中不得随意将某项偶然所得列为“偶然所得”项目。对未列明的征税,必须有另外明确的规定。


2. 随机赠送礼品、随机派发红包和抽奖,均是偶然性质的所得。如果明确征税,按其性质均应属“偶然所得”项目。财税〔2011〕50号将抽奖所得定为“偶然所得”,而将随机赠送礼品定为“其他所得”。是不是“偶然所得”只是跟狭义的中奖、中彩有关呢?


3. 但是,税总函[2015]409号将随机派发红包所得又定为“偶然所得”,显然与狭义的中奖、中彩没有关联。虽然税率一致,但是对所得项目的划分略显随意。随机赠送礼品的,应归类为“偶然所得”项目;不是随机赠送礼品的,归类为“其他所得”项目。是不是更为严谨规范?


4. 财税〔2011〕50号规定了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的情形。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是按向不确定对象宣传来分类的,只明确了随机情形。但是,对不确定对象的宣传,也有来就送、或送完为止的不算是随机的情形,又如何征税呢?有必要写上“随机”吗?


5. 财税〔2011〕50号规定了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的情形。年会、座谈会、庆典等活动,一般是受邀请参加的,是按向确定对象宣传来分类的,此处只明确了赠送情形。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此条,就是不论随机、不随机赠送,还是抽奖赠送,都是赠送形式之一,均按其他所得计征吗?显然,此条也应细分,才显严谨。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犄角旮瘩:偶然所得的来源地问题

偶然所得的来源地问题


  之所以要讨论偶然所得的来源地问题,主要是恰好遇见一个朋友咨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企业去海外参加展会送给海外客户个人的礼品,要代扣代缴个税么?


  多数情况下,海外客户属于非居民的概率较高,非居民仅需要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承担中国国内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所以对于非居民取得的礼品收入,即使在定性上很明确属于偶然所得,也要先看其来源地。


  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下同),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我们假设该企业在海外发放的客户礼品符合此处财部74号公告第三条的偶然所得。但是无论是财部74号公告,还是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都没有明确偶然所得的来源地标准。这里也确实留有一丝遗憾,财部74号公告错过了对偶然所得的来源地进行界定的机会。此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5号明确了稿酬所得的来源地规则。


  2019年1月1日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没有对偶然所得的来源地规则予以明确。当然,修改之后在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707号)也同样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


  2018年10月20日官方发布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曾经拟做出规定,“第三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二)在中国境内开展经营活动而取得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所得;(三)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四)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五)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所得;转让对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投资形成的权益性资产取得的所得;在中国境内转让动产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六)由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居民个人支付或负担的稿酬所得、偶然所得;(七)从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也就是说,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曾经试图系统性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的来源地规则。


  但是由于出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时期比较敏感,决策过程比较复杂,当时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也比较大,最终成文的国务院令707号并未对稿酬所得、偶然所得的来源地纳入实施条例之中。如果在实施条例中不对偶然所得的来源地进行规范,那么就需要财政部、税务总局在后续的规范性文件中予以明确。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可能主要是为了解决政策衔接问题,财部74号公告也没有继续明确偶然所得的来源地规则。基于税收法定的原理,在来源地并未确定的情况下,上述企业在海外派送礼品的支出,也不宜扣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投资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取得的信托分红属于偶然所得吗?

个人投资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取得的信托分红属于偶然所得吗?


  【中国财税浪子解答】个人投资于信托计划、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各类资管产品,持有至到期或者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分红收益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第一、是否适合按照偶然所得对上述分红征收个人所得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九项规定:“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偶然所得的形成原因往往是基于中奖、中彩这样的射幸活动或者是比赛、评比得奖这样的竞争性活动,其行为发生并不偶然,但是其结果具有偶然性,税法将这样的所得界定为偶然所得。比如,张三买体育彩票中了500万大奖,发奖单位需要扣缴其100万的“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对张三而言,其花钱买彩票这个事情未必是偶然发生,很多人都是经常买彩票。但是买彩票的人是否中奖具有偶然性,靠的是概率。所以我们才将这里彩票中奖所得定性为“偶然所得”。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不难看出,个人取得的信托并不属于偶然所得。如果有的人将信托分红理解为偶然原因取得的偶然所得,岂不要将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理财产品取得的分红都看作偶然所得。


  第二、在委托人与受益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受益人取得的信托收益是否属于接受捐赠所得,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


  实务中,如果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并不一致,也有观点将信托收益视为受益人接受捐赠取得收益。我们理解,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并未将接受捐赠收益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


  如果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是同一人,其通过信托分配取得的信托利益更接近于投资收益。


  第三、投资人取得的信托分红是否属于股息红利所得?


  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修订之前的原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七项是这样规定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新条例相对于就条例,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概念中多了一个“等”,也就是新条例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内涵从拥有“债权、股权”取得的所得扩大为拥有“股权、债权等”取得的所得。一个“等”字给实际征管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似乎,基于投资理财活动的信托收益更接近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概念。但是即使是这样,信托收益是否就纳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来征收其实也不是太清晰。目前的实务中,即使是在2019年,信托公司在向个人投资者分配收益时也还普遍没有扣缴个人所得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信托收益的征税环节和纳税人问题?是将信托收益的纳税人规定为委托人(受益人),还是管理人也就是受托人?是将信托收益的所得税纳税环节规定为信托利益分配环节,还是信托资金运营环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基础问题如果没有解决,信托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都很难实际征收。


  此前,税务总局在部分内部批复中曾经要求对个人取得的信托收益采取穿透定性的方法征收个人所得税。比如个人投资于信托计划,信托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赚取差价,那么就对其予以免税。如果信托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买卖企业债券赚取差价收益,则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这种穿透征税的方法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实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符合依法治税的精神。


  对信托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还是一个有待于依靠时间来解决的问题。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