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国税函[1998]46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远集团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河北、内蒙古、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安徽、山西、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国家税务局:

  中远集团是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试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大型企业集团,到1997年底,合并缴税期限己满。为进一步支持中远集团的发展,现将该集团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远集团全资控股成员企业,在1998年度由其母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在北京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入中央金库。

  二、中远集团所属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在企业改组、改造或资产重组过程中,因股权发生变动而变成非全资控股的企业,经当地国税局确认后,从股权发生变化的年度起,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三、中远集团所属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国税局报送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相关会计报表,并接受所在地国税局的检查和监管;当地国税局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规定,认真受理企业的纳税申报,确实履行纳税检查和监管职责。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8-08-13
文号:国税函[1998]46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函[1998]47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航交通管理局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失效提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本法规全文废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所属的空中交通管理局是从事空中航路管理、提供通信、气象、导航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中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事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业单位、社会团体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75号)的有关法规,现对空中交通管理局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法规如下:

  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所属的空中交通管理局应按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有关法规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等7户事业单位(名单见附件)1997年度、1998年度暂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北京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所属各省级民航局以及航站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现在仍属企业建制,在未完成体制转换之前,仍按原有办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在体制改革转换完成后,其缴税办法另行确定。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8-08-14
文号:国税函[1998]475号
时效性:全文失效

法规国税函[1998]49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招商银行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北京、上海、重庆、辽宁、湖北、四川、广东、甘肃、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省(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大连、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近接招商银行《关于我行继续执行企业所得税统一缴纳政策的请示》(招银会字[1998]31号)。经研究,现将招商银行所属分支机构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招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1998年由总行在深圳市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入中央金库。

  二、招商银行应将深圳特区内银行业务与区外银行业务分别核算,分别按法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规范和认真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年度终了后,各分支机构在向所在地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财务报表的同时,抄送其总机构;总机构应按法规填报自身经营业务的纳税申报表,并将自身经营业务的纳税申报表和各分支机构的纳税申报表合并为统一的纳税申报表,一并报送给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

  四、在年度终了后6个月后,总行应将汇总纳税情况,通过各分支机构送达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凡未按法规送达的,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有权核实上年度的应税所得,就地征税。

  五、招商银行所属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应严格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1995]198号)及补充法规:认真受理其纳税申报,实行就地监管。

  六、招商银行附属独立法人公司及分支机构,仍按有关法规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8-08-21
文号:国税函[1998]492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发[1998]14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石油石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失效提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本法规全文废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7号)、《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有关石油公司划转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8]14号)精神,支持石油、石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步加强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现就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征收和管理范围的通知》(国税发[1995]23号)的有关法规,原地方石油、石化企业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之后,其企业所得税自划转之日起,统一由当地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和管理。

  二、上划的地方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纳税地点,在国家税务总局作新的统一法规之前,暂继续按原确定的纳税人和纳税地点执行,税款就地入库。

  三、各地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有关法规,对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石油集团和石化集团及所属成员企业,在规范的基础上,切实作好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工作,保证税款及时入库。

  四、组建石油集团和石化集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各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加强联系,相互协作,认真作好上划的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交接工作。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8-09-16
文号:国税发[1998]147号
时效性:全文失效

法规国税发[1998]18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确保完成收入任务的通知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企业所得税收入不断增长,为全国税收收入的完成作出了贡献。但是,1998年以来,企业所得税收入进度缓慢,呈现负增长态势。截至9月底,集体企业所得税完成172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0.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国有企业所得税完成3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3%,企业所得税收入进度低于其他工商税收的平均进度。分析其原因,除受亚洲等一些国家金融危机影响,内需不旺、销售不畅导致企业的效益下滑,企业改组改造后所得税收入入库科目发生变化,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新的税源等因素的影响外,企业财务管理薄弱,税收征管不严、措施不力,存有擅自、越权减免税,企业欠税增加等,也是影响所得税收入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防止“跑、冒、滴、漏”,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现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收政策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必须依照税收法规执行,不得擅自或超越权限制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也不得采取“即征即退”的变相减免税。各地要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制止越权减免企业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1998]62号)的法规,对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进行清理和检查,凡减免税到期的,要恢复征税,凡违反国家统一政策法规的,要立即纠正。各地按国家统一法规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时,要认真把关,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民政福利企业校办企业税收专项检查的通知》(国税函[1998]351号)的要求,各地在对民政福利企业、校办企业进行清理检查时,应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1号)的法规,严格进行减免税资格审查,不得变通或放宽条件。

  二、加强对集体、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严格管理企业所得税税基

  按照现行的税收法规法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经纳税调整确定的,因此,加强企业所得税的财务管理,对夯实企业所得税税基,意义重大。税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对财务会计制度健全的企业,要实行查帐征收,并加大稽查力度。稽查的重点是企业发放的工资、提取的折旧及各项基金、核销的损失、弥补的亏损等这些重要的所得税前扣除项目,严防侵蚀税基,减少国家税收。

  三、强化核定应税所得额的管理,加大征收力度按照企业所得税条例及其细则的法规,企业不能提供准确、完整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税务机关在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参照当地同行业同规模其他企业的纳税水平,按月从高核定,也可以按照税务机关法规的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四、结合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认真清理集体、私营企业的欠税

  按照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统一部署,1998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并对挂靠“集体”性质的私营企业进行清理和甄别,这为清理集体、私营企业欠缴所得税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在进行资金核实工作时,也要把清理企业欠税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对欠税企业要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确保税款及时入库,并按税法法规进行处罚。对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缴纳的,企业要按法规申请缓缴,税务机关应严格按照税法法规的程序和期限进行审批,不得擅自延长缓缴税款的法定期限。

  五、加强税源管理,防止发生漏征漏管户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改组改造工作的推进,一些单位和个人千方百计逃避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对不断变化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税源管理以及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等,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形成一些漏征漏管户。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漏征漏管户清查工作的通知》(国税发[1998]67号)法规,坚决认真地进行清查,严格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税源档案,并采取措施,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财务核算和纳税情况。

  六、严格遵守税款入库法规

  各地税务部门在组织收入时,须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法规的入库科目,将企业所得税税款及时组织入库。发现错库、混库要坚决纠正,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对以集体、私营企业为主体改组改造成联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的,当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仍作为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科目组织入库,以后年度再按改组改造后企业的性质组织入库。

  对清产核资中清理和甄别出来的挂靠“集体”性质的私营企业,其所得税收入应按私营企业所得税科目入库,不得混入其他的入库科目。

  当前,完成1998年税收收入任务的时间紧迫,为了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各级税务机关要按本通知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收入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收入增减原因,做到应收尽收。各地税务部门在11月10日前要分别将国有、集体、私营企业所得税的完成进度和预计完成任务的情况,统一向总局汇报一次。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8-10-12
文号:国税发[1998]18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函[1998]65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北京、上海、海南、山东、陕西省(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海南省地方税务局,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以下称西飞集团)是国务院确定的120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型企业集团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7号)的有关法规,为支持西飞集团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该集团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通知如下;

  一、西飞集团所属的12家全资控股企业(名单见附件),在1998年、1999年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陕西省西安市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入中央金库。

  二、西飞集团所属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在企业改组、改造或资产重组过程中,因股权发生变动而变成非全资控股的企业,经当地国税局确认后,从股权发生变化的年度起,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三、西飞集团公司所属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法规,向所在地国税局报送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接受所在地国税局的检查和监管;当以国税局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法规,认真受理企业的纳税申报,切实履行纳税检查和监管职责。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8-11-06
文号:国税函[1998]653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函[1998]676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如何认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批复

失效提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本法规全文废止。

  根据《关于如何确认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请示》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独立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或组织,实际上具有了独立经济核算的基础,但没有开设银行结算账户,而使用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的账户,或者不使用银行结算账户;有原始凭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法规应设置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而未设置账簿、不编制会计报表;能够独立计算盈亏,却不独立计算盈亏。对这些企业或组织,如何认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问题,现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法规,经研究,对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或组织,按有关法律、法规法规应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但未进行独立经济核算的,虽不同时具备税法法规的独立经济核算三个条件,也应当认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国家税务总局

1998年11月12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8-11-12
文号:国税函[1998]676号
时效性:全文失效

法规国税函[1999]70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为其雇员提存医疗保险等三项基金以外的职工集体福利类费用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失效提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本法规全文废止。

  据反映,目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其雇员提存了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退休保险基金等基金(以下简称三项基金),根据我国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提存的这些基金,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但同时,有些企业仍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等,造成对某些费用重复提存、列支。

       经研究,现就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为其雇员计提三项基金以外的费用税务处理问题明确如下: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按照国务院及各地政府规定,为其雇员提存三项基金外,可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标准,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

       除此之外,企业不得在税前预提其他职工福利类费用。企业实际发生的不属于上述五项预提基金或经费开支范围内的其他职工福利类支出,可按实际发生数在当年度税前扣除。但当年度税前扣除的此类费用,不得超过企业全年职工税前列支工资总额的14%,其超过部门也不得在以后的年度扣除。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1999-10-27
文号:国税函[1999]709号
时效性:全文失效
1... 11511152115311541155115611571158115911601161 1248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