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批转让与一次转让分次付款的税收差异
发文时间:2023-08-15
作者:石羽茜
来源: 建筑财税圈
收藏
200


股权转让过程中,受限于购买方的资金原因,会有分批次转让与一次转让但分次付款两种形式,在平价或折价转让的情况下,税收上二者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溢价转让,二者存在税收差异。


案例分析:

A自然人拟将持有甲公司18%的股权转让给B公司,A自然人原始出资成本为600万元,双方经过协商确定股权转让价格为1500万元,合计溢价900万元,需要缴纳个税180万元。现由于B公司资金紧张,双方探讨了以下2种方案。


方案一:股权分批转让

A自然人将股权分三次进行转让,一次转让6%一次支付500万元,半年转让一次,一年半完成全部股权转让,为确保交易顺畅进行,A将剩余股权质押给B。


方案二:股权一次转让,分次支付

A自然人一次性转让18%的股权,但是B公司分三次付款,每次付款500万元,一年半以内完成全部价款支付。为保证股权款项到位,B将持有甲公司的股权质押给A。


现双方考虑两种方案下的优缺点


方案一:

优点:分次转让分次纳税

每次B支付股权价款的时候代扣个人所得税 (500-600/3)*20%=60万元

B公司每次将剩余的440万元支付给A自然人

缺点:手续繁琐,需要办理3次工商变更手续、三次个税扣缴


方案二:

优点:办理1次工商变更

缺点:存在税收风险。实务中大多数的税务机关认可需要在完成工商变更的时候,一次性缴纳全部的个人所得税,不能分期申报缴纳人所得税,小编同意此观点。


税收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图片


注:实务中也有观点认为分次支付可分次缴纳个税,小编个人观点认为该操作方式税收风险高,若采取先税后证模式,也无法支持全部股权过户分批次缴纳个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双方若选择方案二,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时候,建议明确B第一次支付股权价款500万元的时候,是一次性扣除180万元的个税,还是每次扣除60万元的个税。


若第一次支付的时候扣除180万元的个税,B第一次实际支付给A 320万元,还需拿出180万元履行个税代扣代缴义务,后两次每次实际支付给A 500万元;


若每次扣除60万元的个税,第一次B支付给A 440万元,但B需拿出180万元履行个税代扣代缴义务,后两次每次支付给A 440万元。


虽然从整个股权转让期限来看,两种方式金额不变,但是一次性完税会产生资金成本,故需要在洽谈环节就约定好由谁负担资金成本。若不做提前约定,则后期在实际支付及个税代扣代缴会产生争议,若因争议无结论双方都不去履行个税的申报,双边都会存在税收风险。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房企清算后再转让房产的涉税处理

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开发项目清算后,还有剩余房量未进行销售,那么剩余的房产再转让时,是就剩余的房产单独计算土地增值税?还是并入原清算数据重新启动土地增值税清算?相信这是很多房地产企业会计存疑的问题,笔者就清算后再转让房产如何进行涉税处理跟大家进行共同探讨学习。


一、剩余房产是否要单独重新启动清算?

微信图片_20231130110313.png



通过(国税发[2006]187号)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土地增值税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单位进行清算,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也就是说,土地增值税是以一个项目为单位进行的清算,对属于同一清算单位所发生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是不得从其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扣除,对同一项目也不能作为两个清算单位,所以,对一个开发项目清算后,剩余的房产再转让不能再单独作为一个清算单位计算土地增值税,也就是说无需再按照原清算程序重启启动清算。


二、剩余房产再转让如何计算其扣除成本?


同样根据国税发[2006]187号 第八条规定:在土地增值税清算时未转让的房地产,清算后销售或有偿转让的,纳税人应按规定进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申报,扣除项目金额按清算时的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乘以销售或转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清算时的扣除项目总金额÷清算的总建筑面积(注意:清算时的扣除项目总金额是否包括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各地税务机关口径不一,企业应注意本地区内的具体政策规定,我们以海南省的为例:认为扣除项目总额是不包含税金的,详见下图)也就是说:

清算后房产转让扣除额=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额×本期转让面积+本期转让房产有关税金及附加


由此可见:土地增值税清算前期已售部分与清算后期销售部分,尽管单位建筑面积成本是相同的,但由于先后销售房屋的房价不一,一般来说,后期销售的房高于前期销售的房屋,而土地增值税采用的是超率累进税率,所以计算结果是有较大差异的。


三、审核期间转让的具体规定


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文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可参考其他各地税务机关的规定。

例如:海南省的规定如下:


所以,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期间转让房地产的,企业人可先按土地增值税预征管理的规定预缴土地增值税,待税务机关出具清算结论后,纳税人按照尾盘管理的规定汇总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多退少补。

房企土地出让金返还涉税分析


企业从政府取得土地入账需要哪些附件资料?


实务中我们企业从政府取得土地,无论是后续开发还是自持建设办公厂房等,都应取得相应齐备的手续资料入账,以免在后续成本不予扣除给企业造成税费损失。土地成本入账应附有基本资料如下:

一、政府返还土地出让金用于回购安置房


甲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招拍挂购入土地50亩,与国土部门签订的出让合同价格为5000万元,企业已缴纳5000万元。协议约定,在土地出让金入库后以财政支持的方式给予甲公司1000万元,用于回购回迁房款,此项目为老项目。


(1)增值税


甲企业收到政府返还的用于回购安置房的土地出让金1000万元,若为政府回购回迁房的款项,实质可理解为甲公司销售商品房取得的销售收入。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18号]及营改增36号文件要求,应将其款项确认收入,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


(2)土地增值税

因此企业在收到政府回购回迁房款项1000万元,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应确认为商品房销售收入,缴纳土地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


据[国税发2009年31号]及相关税法规定,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应按照预计毛利率计算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开发产品完工以后,企业可在完工年度进行所得税汇算确定实际毛利额。甲企业将完工产品移送时,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应将其回购款确认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政府返还土地出让金用于前期拆迁补偿款


丙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招拍挂购入土地100亩,与国土部门签订的出让合同价格为8000万元,企业已缴纳8000万元。协议约定,在土地出让金入库后以财政支持的方式给予乙公司2000万元,用于该项目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拆迁费用支出。


涉税分析


招拍挂制度要求土地以“熟地”出让,但现实中,一些开发商先期介入拆迁,政府以“生地”招拍挂,由开发商代为拆迁。在开发商缴纳土地出让金后,政府部门将其部分返还给开发商,用于拆迁或安置补偿。


对于实务中的此种行为,开发企业实则是为取得目标地块,代政府做的拆补工作,实质为代理项目,此过程不涉税,所以丙地产公司在收到政府返还的出让金2000万元时,不需要缴纳税费。


实务中企业收到的政府出让金返还也有不同的形式及理由,对于出让金应如何处理,关键在于判断企业从政府取得的返还出让金用途及目的,因此也会导致税务处理上的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