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出台的差旅费报销规定,公杂费应包干使用。那对于单位已实行公务移动通讯费用补贴和公务用车补贴的,公杂费要如何发放呢?
发文时间:2025-3-25
来源:财会月刊
收藏
143

【回答】

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中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其中,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按规定标准包干使用;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根据您的描述,您所提到的公杂费不属于财行[2013]531号文件规定的差旅费开支范围。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差旅费报销解析汇总

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常常会收到各部门员工报销的费用,对于报销的差旅费财税处理您真的都了解吗?以下文章为您全面解析差旅费的秘密。


一、差旅费究竟都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情况下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车辆费用等。


二、差旅费中涉及到的增值税问题


(一)交通费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从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2)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3)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的进项税额: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4)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报销的外单位员工差旅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上注明的购买方“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应当与实际抵扣税款的纳税人一致,否则不予抵扣。并且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19年4月1日及以后实际发生,并取得合法有效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或依据其计算的增值税税额。


(二)车辆费用


如果出差驾驶车辆属于企业所有的,出差途中发生的车辆费用,直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即可;如果是租用租车公司的汽车,租赁费和按租赁合同约定承担的费用,直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三)住宿费


对于住宿费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关注住宿费发票的开具是否正确,虽然差旅费中的住宿费在形式上都满足了税法关于进项税额抵扣的规定,但是如果存在以下情况还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1.属于职工福利性质范畴的,比如报销的员工旅游、探亲等情况下的住宿费;


2.员工或股东个人消费的;


3.属于交际应酬给予客户等报销的;


4.企业免税项目或简易计税项目编制人员出差发生的等。


(四)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1.涉及到差旅费补贴的个人所得税规定有:


(1)《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089号)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①独生子女补贴;


②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③托儿补助费;


④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2号)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就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出差补助企业所得税规定


企业所得税方面,出差补助在实务中主要问题是出差补助是否需要发票以及报销标准。目前各省市对差旅补助的规定不一致,有的省市参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标准,有的省市政策比较到位有较明确规定,有的省市可以由企业自行制定合理的差旅费管理办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有的省市要求提供票据。建议企业具体参照各省市税务机关的政策规定。


原标题:差旅费报销,财务真的是太太太太太难了


差旅费包干是否需要取得发票税前扣除

问:我公司实行差旅费包干,交通实报实销,吃饭住宿按城市包干,一线城市400元/天,二线城市300元/天,三线城市200/天元等不同标准,超过标准的部分,员工自己承担。由于已实行包干制度,是否不需要发票可以税前扣除?


  税前扣除需要满足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原则,还需要合法的税前扣除凭证,根据2018年第28号公告规定,分为内部凭证和外部凭证。而外部凭证中最重要的“角色”非发票莫属。根据规定如果该项交易属于应税行为且收款方为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应取得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故企业差旅发生的吃饭住宿费用,根据28号公告规定应取得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不少企业实行差旅费包干之后,不再要求凭发票报销,这部分税前扣除存在一定税务风险的。企业实行包干制度,只是公司的管理报销制度不同,税法不因管理制度不同而不一样的规定。


  问:如果需要发票税前扣除,假设张三上海出差,按公司规定包干费400元,但张三提供的发票金额只有350元,差额部分如何处理?


  发票金额350元,说明实际发生支出350元,公司按包干上限多给员工支付的50元,理应属于差旅费津贴,津贴的性质是因出差事项,公司给与员工一种补助,这属于员工福利,因此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公司凭差旅费报销审批单、报销制度等税前扣除。


  问:公司实行包干费内据实凭发票报销,因此张三为了能全额报销400元,会存在找发票的可能性。


  为了能够最高限额的报销,极容易存在找足发票报销的情况,产生“异常凭证”预警,近几年来金三系统对异常凭证的管控非常严密,时常出现三四年前的发票,因开票方出现走逃、失联等问题联查取票方。因此对于公司实行包干费限额内报销差旅费的,应注意发票的真伪性,发票真伪性不是指发票本身的真假,而是发票显示业务是否与出差地、出差应发生的事项相关,一旦发现发票与出差不相关的,应杜绝记账。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