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主要反映哪几方面的内容?
发文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收藏
675

答:(1)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则减去)、投资收益(损失则减去),即为营业利润。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即为利润总额。


(4)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净利润。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利润表上为什么看不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临近年底,财务人员即将忙于应对年底关账,但是即使再认真小心也不免可能需要应对后续跨年度的账务调整。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涉及跨年度账务调整时,因为以前年度损益已经结转至本年利润后归集到未分配利润中,因此在当期发现后需要使用会计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对原损益科目进行替换。


例如:某财务人员在2024年3月收到一张20万元的费用发票,该费用的所属发生期为2023年度但尚未支付,在2023年底前并未对该项应计费用进行提前预提,导致2023年度利润多计,该企业使用《企业会计准则》,因此需要对该项费用进行补计。


调整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做完这笔分录后,很多财务不禁要问,该项调整将如何反应在财务报表中呢?为什么无论在利润表,或者资产负债表中都没有看到反应“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栏次?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在咨询中却有很高的问答率。


其实,我们应该理解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一段时间经营成果,为了体现当期的经营成果,因此利润表只反应经营当期,而最终当期与以往各期的累计成果则会汇集到一起形成股东所享盈亏,也就是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体现。


至于因为调账引起的损益变动,自然不属于当期的正常经营成果,因此在标准利润表中是完全不体现的,但是某些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层了解更多信息可能会自主添加这样的行次,因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可以在利润表中看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金额。


既然这样的调整不影响到当期,那么自然是应当在以往期间体现,因此“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需要直接被结转至所有者权益中,即需要在完成上例分录后再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当我们对调账后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及其对应当期的利润表进行比较时,我们会发现资产负债表的当期“未分配利润”总额中是含有该笔“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金额的,而利润表的当期“净利润”中则不含,因此会形成资产负债表全年对应栏的累计金额与利润表对应栏的累计金额恰好形成一个差额,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金额。这一暂时性差异会在全年结转后消失,因为最终这一差异会形成下一年度的期初数累计数,而不再影响当年的累计金额。


以上就是关于利润表上为什么看不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成因,欢迎朋友们后台留言分享遇到的同类困惑,让我们一起探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