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公司a是昆山公司b的法人股东,a公司实际支付实收资本100万给b公司,现在a公司想要废业,撤资抽回投资款100万,a公司该如何操作,
发文时间:2018-04-01
来源:三丰智汇
收藏
796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所以不能直接将资金抽回。
a公司可以通过转让股权或减资处理。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股东减资或者撤资要交税吗?

最近,有许多财务人员都在咨询这样的问题:“我公司股东减资或撤资收回的款项需要交税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要分情况来进行分析的。因为股东身份不同,既有法人股东又有自然人股东,所以,对缴纳税款的规定也是不相同的。


  一、法人股东减资或撤资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第五条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政策解析:根据上述政策得知,法人股东减资或撤资收回的资产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投资成本的收回,一部分是收回的股息所得,另一部分是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六十四号)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所以,法人股东减资或撤资收回的股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其中只有第三部分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款。


  案例:A企业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法人股东B企业取得A企业30%的股权,然后在2020年拟撤资;截至B企业撤资前,A企业当期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为500万元,经股东会决议A企业向法人股东B企业支付600万元,假定用货币资金支付撤资款。请问:B企业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吗?


  B企业撤资收回的款项共分为三大部分:


  1、确认投资成本收回,即初始投资为1000*30%=300(万元)。


  2、确认收回的股息所得,即500*30%=150(万元)。


  3、确认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即600-300-150=150(万元)。


  B企业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50*25%=37.5(万元)


  二、自然人股东减资或撤资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1号)


  第一条的规定:“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


  案例:A企业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王某取得A企业10%的股权,然后在2020年拟撤资;公司当期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为1500万元,按照比例计算对价应向股东支付150万元,假定A企业用货币资金支付王某撤资款。请问:王某撤资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吗?


  王某撤资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额=(1500-1000)*10%*20%=10(万元)


  三、小结


  1、法人股东减资或撤资,即分回的资产扣除初始投资成本后,属于应归属留存收益的部分确认为股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只有剩余应归属投资资产股权转让所得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2、自然人股东减资或撤资,即分回的资产扣除初始投资成本后的部分,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东撤资如何缴税

股东撤资如何纳税?这个问题最近总是被频繁问起,相必许多财税人不一定都会,今天总结了两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甲公司实收资本1000万元,有2个自然人股东,A股东占比40%,B股东占比60%,目前甲公司账面上盈余公积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00万元。由于内部问题,A股东撤资收回款项5000万元。


  请问:A股东撤资,如何纳税?


  答复:


  1、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5000(万元)


  2、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1000×40%=400(万元)


  3、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5000-400=4600(万元)


  4、财产转让所得的个税=4600×20%=920(万元)


  法规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1号公告)规定,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


  案例二:


  甲公司实收资本1000万元,有2个法人股东,A股东占比40%,B股东占比60%,目前甲公司账面上盈余公积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00万元。由于内部问题,A股东撤资收回款项5000万元。


  请问:A股东撤资,如何纳税?


  答复:


  第一步:确认投资收回,即初始出资的部分=1000万元×40%=400(万元),没有税;


  第二步:确认股息所得,即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即(2000+3000)×40%=2000(万元),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3步:确认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即5000-400-2000=2600(万元)。


  企业所得税=2600万元x 25%=650(万元)


  法规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五条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