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根据相关的案例,递延纳税问题涉及税务管理、合同纠纷、逃税行为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递延纳税”问题的案例分析总结:
纳税义务与迟延履行 (2016)京02执1156号之一: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履行纳税义务。如果因为无法抵扣税款而导致迟延履行金,这种主张是无法律依据的,法院会酌情确定迟延履行金的数额。
滞纳金责任归属 (2015)泸民终字第1043号、(2020)吉0621民初234号:在合同纠纷中,合同双方可能对税费的责任有不同的约定。如果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滞纳金的承担责任,则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责任。例如,如果一方未及时申报导致对方无法及时缴税,则该方应承担相应的损失。
行政诉讼中关于迟延纳税 (2017)琼0271行初35号、(2017)琼02行终63号:在行政诉讼中,法院会审查纳税人是否存在迟延缴税行为,以及是否应缴纳滞纳金。如果纳税人未能及时申报并缴纳税款,且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税务机关的责任,则可能需要承担滞纳金。
逃税行为的认定 (2014)郎刑初字第00008号:逃税行为是指纳税人在应纳税的年度内,故意隐瞒收入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逃避纳税,数额较大。如果纳税人在税务机关批准的延期缴纳期限内仍未缴纳税款和滞纳金,则可能构成逃税罪。
破产程序中税款的优先权 (2017)浙1004民初566号:在《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期限内,纳税人有权拒绝缴纳税款。如果欠缴税款在抵押、质押或财产被留置之前已经发生,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执行。
迟延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抵扣 (2014)沧民终字第1622号:如果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增值税抵扣凭证逾期,纳税人仍可继续抵扣。这不会影响纳税人的再次销售能力。
税收时效与滞纳金 (2019)闽05民终2659号:有些税种的诉讼时效可能已超过,如城镇土地使用税。但企业所得税及资金占用损失的诉求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约定,应予以支持。
税务机关责任 (2017)琼02行终63号:在一些案件中,如果纳税人认为滞纳税款的原因是税务机关的政府税收政策执行所致,应由税务机关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递延纳税”问题复杂多样,涉及到合同约定、滞纳金责任、逃税行为认定、税收时效、税务机关责任等多个方面。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和具体事实情况。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