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有什么特殊的财税业务处理?
发文时间:2021-01-20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收藏
797

答:1.代收的公共维修基金


2.收到代管基金的银行存款利息


3.本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的


4.外单位承接大修、更新、改造工程的


5.从事物业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取得各项收入的确认


直接收取物业费、预收物业费(未打折、打折、赠送礼品)、收车位费、收电梯费


6.为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收取装修押金、代收水电、电费、员工工服、食堂餐费、道闸维修、维修材料、电梯保养、绿化、垃圾、水泵、车位地锁、做卫生手三轮、水桶、拖布、扫帚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物业公司代收停车位租金收入如何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所谓价外费用,包括价外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之所以将价外费用并入增值税计税依据,也是为了防止纳税人通过价外费用名义以缩小增值税计税依据。


  以物业公司代收停车位租金为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地下停车位委托物业公司租赁,物业公司向车位业主除收取了停车服务费外,一并代收了停车位租金。按照现行增值税规定,停车费按车辆停放服务,应当按照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适用9%的税率,如果用于出租的不动产在2016年4月30日之前取得的,可以选择简易办法,按照5%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于代收的停车租金,属于增值税价外费用,如果符合条件,可以不作为物业公司的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的价外费用计算缴纳增值税。


  根据财税[2016]36号规定,代收费用两种情形可以不作为增值税价外费用:一是代为收取并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即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3.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监(印)制的财政票据;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二是以委托方名义开具发票代委托方收取的款项。


  由此可见,如果物业公司以房地产公司名义收取,并且由委托方直接开具发票给承租人,或由物业公司转交给承租人,对物业公司代收的车位停车位租金可以不作为物业公司的价外费用计算缴纳增值税,否则,代收的停车位租金应一并计入物业公司不动产租赁服务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并且在物业公司缴纳增值税后,作为房地产公司取得的地下停车位租金收入仍然要缴纳增值税。


物业公司涉及哪些印花税?


时常有人针对一个事项咨询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同时也会带出下一个问题“按什么税率缴纳”?我们以物业公司为例,看一下常见的涉税及不涉税事项,感受印花税缴纳与否判断的切入点。


一、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


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是最基础的判别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印花税。


从这里可以看出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单位和个人,站在物业公司的角度,印花税以书立应税凭证为计税依据,结合财税字[1988]255号第十条规定,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因此印花税属于列举税,列举的内容缴纳,未列举不缴纳。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物业公司涉及的与业主签定的物业管理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的纳税范围,因此不缴纳印花税。


根据财税〔2006〕162号第二条规定,对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部各级电网互供电量除外)签订的购售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征收印花税。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征税的凭证,不征收印花税。据此,物业公司转售电不属于印花税列举的纳税范围,因此不缴纳印花税。


二、免税情况


免税情况是考虑是否缴纳的第二个切入点,根据财税[2017]77号第二条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3号附件1针对财税〔2017〕77号第二条进行了延期,据此物业公司属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那么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不缴纳印花税。


三、缴纳印花税情况


物业公司存在股权转让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规定,股权转让按照转让价款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相关政策电梯广告租赁需按租赁合同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


综上所述,判断是否应该缴纳印花税最关键的点在于它是否是列举的内容,考虑列举内容的时候不仅要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同时也要参考《民法典》对相关合同的划分与解释,在结合现行减免政策及特殊规定,综合从这三个顺序思考是否缴纳会更清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