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资产评估机构、相关资产评估师:
根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执业会员管理办法(试行)》(中评协[2016]5号)、《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证书登记办法(试行)》(中评协[2016]4号,以下简称《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我会将组织开展2020年执业会员年检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检对象
年检基准日为2019年12月31日。截至年检基准日会籍在北京地区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执业会员均应参加本次年检。年检基准日处于转会过程中的资产评估师在转出地方协会进行年检。
二、年检内容
1.是否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
2.是否按规定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
3.是否停止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满12个月;
4.是否按规定办理变更、转所备案等手续;
5.是否在资产评估机构工作;
6.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7.是否存在受到行业自律惩戒、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情况;
8.中评协及我会规定的其他内容。
三、年检申报材料
(一)《资产评估师年检自查一览表》(附件1);
(二)《资产评估师年检表》(附件2);
(三)《资产评估机构基本情况表》(附件3);
(四)《资产评估机构其他信息汇总表》(附件4);
(五)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的机构请提交职业责任保险保单复印件并加盖公章;未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的机构请提交《职业风险基金计提情况统计表》(附件5)。
四、年检工作流程
(一)评估机构自查
各评估机构应做好本机构年检自查工作。认真组织填写年检申报材料,保证填报内容的真实有效,并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待抽查。
(二)按要求交纳会费
根据《关于中评协2020年会费收取若干问题的通知》(京评协[2020]9号)要求交纳会费(http://www.bicpa.org.cn/dtzj/zxgg/B15851273288091.html)。
(三)递交年检申报材料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年检工作,本次年检实行“不见面”服务。请各资产评估机构于2020年5月11日至6月15日将年检申报材料通过顺丰、EMS快递寄送到我会评估一部(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7层702室)
处于协会代管状态的资产评估师自行参加年检,并按上述程序办理,仅需提交附件2即可。
(四)年检抽查
我会将根据实际年检工作需要,选取部分资产评估机构开展现场抽查,核实年检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五、年检结果处理
对于通过年检的资产评估执业会员将在我会网站进行年检公告;对于未通过年检的资产评估执业会员,我会将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记入诚信档案并按有关规定给予惩戒;对于未在改正期内完成改正的资产评估执业会员,我会将上报中评协。
六、其他事项
资产评估机构报送纸质材料的同时,将附件1、附件3、附件4、附件5的电子版以Excel或Word格式发至gaopeng@bicpa.org.cn
如遇年检相关问题,请咨询我会评估一部。
联系人:高鹏 刘西平 曾艳玲
联系电话:88221018 88221015 88221017
附件:
1.资产评估师年检自查一览表
2.资产评估师年检表
3.资产评估机构基本情况表
4.资产评估机构其他信息汇总表
5.职业风险基金计提情况统计表
北京资产评估协会
2020年4月26日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